第3课《古诗词三首》教案-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
素养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会写“德、鹊、蝉”3个字,领略汉字字形之美。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难点: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课导入
导入①
1.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很多古诗词都是这样。

诗人们用词句在诗词中描绘出了一幅幅鲜明的画。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三首古诗词,也是三幅鲜明的画。

究竟诗人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呢?我们去诗词中一探究竟吧。

3.板书课题——古诗词三首
4.理解问题。

(诗词:诗歌和词)
5.齐读课题。

导入②
1.你们对孟浩然了解多少?能背诵他的诗吗?(齐背《春晓》)
2.诗仙李白非常推崇孟浩然,在诗中经常提起他。

你知道有哪些诗吗?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赠孟浩然》)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宿建德江》,正是孟浩然与李白在黄鹤楼分别后前往吴越的旅途中所作。

4.板书课题——宿建德江
5.诗人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

导入③
1.大文豪苏轼曾写过一首有关西湖的诗,同学们还记得吗?
(齐背《饮湖上初晴后雨》)
2.在这首诗里,诗人写了雨前雨后的西湖之美。

而今天我们要学的诗,却是着重描写西湖之雨的。

我们一起看看吧。

3.板书课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4.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在诗、词、散文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导入④
1.宋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广为传颂。

今天让我们跟随着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脚步,一同欣赏夏夜美景吧!
2.板书课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与苏轼合称“苏辛”。

他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

其词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沉雄豪迈之中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阅读鉴赏
任务一:读一读三首古诗词,读准字音、读通顺。

任务二:结合课文插图和注释,说说这三首诗词的大意。

《宿建德江》诗词大意: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旁,日暮时分新的忧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天幕好像与树相连;江水清清,明月好像来亲近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诗词大意:
乌黑的云像打翻的墨汁,它还没有遮挡住山,白花花的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胡乱地跳入船中。

忽然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

望湖楼下,水面像明净的蓝天,水天一色。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词大意: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急急地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

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任务三:诗人在泊舟宿建德江时看到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人看到了烟雾迷蒙的小洲、树木、江水、明月等景物。

全诗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

任务四:为什么在诗人眼中,天比树还低,月亮和人如此亲近?
此时正是诗人求仕失败,黄昏返家之时,却只能在江边过夜,羁旅之情和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任务五:根据《宿建德江》这首诗展开想象,假如你是诗人孟浩然,看到晚上的此情此景,会有怎样的感受?
孟浩然(689年-740年),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

25到35岁间,辞亲远行,漫游长江流域,广交朋友,干谒公卿名流,以求进身之
机。

开元十五年(727年),入京科举不中。

后被放归襄阳。

开元十八年(730年)离乡赴洛阳,再漫游吴越,借以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

此诗即作于漫游途中。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忧愁之情。

任务六:《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描写了西湖怎样的景色?
诗人抓住“云”“雨”“风”“水”等景物,描写了西湖盛夏时节山雨欲来以及雨过天晴后的奇异景色。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上,迅速捕捉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出了暴雨骤来骤去的动态,有声有色。

任务七:《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每一句都是一幅画,请你说说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再有感情地读一读诗。

看到了四幅画面:(1)黑云翻墨图;(2)白雨跳珠图;(3)风来雨走图;(4)水天一色图。

这四幅画面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的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心清气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

任务八:小组讨论,《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请结合诗句说一说。

二者同样是写明月,“江清月近人”描写了江水中的月亮看起来与人更加亲近,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愁”,体现的是诗人独自在外地游历时内心的孤苦之情和思乡之情;“明月别枝惊鹊”描写明亮的月亮升起来惊动喜鹊飞离枝头,以动衬静,描绘出清幽的月夜乡村风景,全词的感情基调是“喜”,表达了词人的喜悦欢快之情。

任务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任务十: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感悟诗情
任务十一:陆游有一句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想象作者的心情。

在山野中遇雨的时候一转身就找到了避雨的地方,在以为前面没有路的时候突然发现了村庄,这种在沮丧之际突然发现希望的惊喜不是身历其境的人是难于体会到的。

这也是生活的乐趣之一。

梳理探究
任务一:背诵课文,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任务二:回顾古诗词画面,说说三首古诗词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宿建德江》描写了诗人停船夜宿建德江边时看到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及感慨人生的复杂心情。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绘了夏季西湖突降阵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景色的喜爱之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的是夏夜词人在一次乡村行路中所见及所
感,展现了夏夜乡村田野的幽美景色,表达了词人热爱大自然以及对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

任务三:课外阅读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淡墨色、清香四溢。

2.诗人借墨梅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
诗人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表达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现效果?
这首诗主要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渔民生活的艰辛。

2.联系作者在《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说说《江上渔者》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