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生物整理热点题型(含多套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山东中考专题生物中考模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4小题,每题3分,共计72分)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项特征()
A.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 能生长和繁殖
C. 排除体内的废物
D. 能进行呼吸
【答案】B
【解析】解:“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描述了顽强的野草具有生命周期,说明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故选:B。

2.许多因素能使细胞癌变,但大多数人体并没有得癌症,是因为下列哪一项免疫功能()
A. 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细胞
B. 抵抗病原体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C.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D. 吞噬、溶解侵入人体的细菌
【答案】C
【解析】解:癌症是由于细胞癌变引发的疾病,癌变后的细胞可以不断分裂产生大量新的癌细胞,形成肿瘤。

由于免疫具有免疫监视功能,即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因而大多数人体并没有得癌症,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吞噬、溶解侵入人体的细菌是溶菌酶的功能,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如图是反射与反射弧的图解,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①是反射,②是神经中枢
B. ①是反射弧,②是反射
C. ①是反射弧,③是反射
D. ②是神经中枢,③是反射弧
【答案】C
的神经冲动。

图中表示出了反射的过程是:一定的刺激按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感受器发生了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向②神经中枢;通过神经中枢的分析与综合活动,中枢产生兴奋,兴奋又经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

所以②指的是神经中枢、①指的是反射弧、③指的是反射活动。

4.切橙子时会流出很多黄色的液体,这些水分主要来自下列哪种细胞结构()
A. 细胞膜
B. 细胞质
C. 细胞核
D. 液泡
【答案】D
【解析】解:A.细胞膜是紧贴细胞壁的一层薄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质具有流动性,能加速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B不符合题意。

C.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对于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C不符合题意。

D.液泡内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有多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切橙子时会流出很多黄色的液体,这些液体就位于液泡中,D符合题意。

故选:D。

5.受精卵的卵黄上有一白色的结构,它是()
A. 胚盘
B. 细胞核
C. 气室
D. 受精卵
【答案】A
【解析】鸟卵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和功能,如下所示:
可见鸟卵的结构中,卵壳较硬,上面有气孔,保护卵细胞;卵白除了保护卵细胞,还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卵细胞是由胚盘、卵黄膜、卵黄构成的。

卵黄膜起保护作用,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地方,将来发育成雏鸡。

因此受精卵上的白色结构是胚盘。

6.如图是某家庭肤色遗传情况图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根据1、2、6号可判断出白化病为隐性遗传病
B. 1、4、7号基因组成相同
C. 若图二中6号和7号个体是一对夫妇,所生孩子为肤色正常男孩的概率是50%
D. 3号个体将白化病基因传给下一代的“桥梁”是精子
【解析】解:A.根据遗传情况图解可以看出,第一代中1和2皮肤颜色都正常,子代
中出现了白化病6,说明白化病为隐性性状,控制性状的基因在1和2体内没有表现,皮肤正常是显性性状,A正确。

B.若用A、a分别表示控制人肤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从图中看出第一代3号和4
号所生第二代8号患病,而第二代8号从第一代3号和4号遗传来的基因是a,因此
第一代4号的基因组成是Aa,7号的基因组成是Aa。

同样道理可知患病6的基因aa
分别来自亲代1和2,因此1、4、7号基因组成相同,B正确。

C.若图中6号和7号个体是一对夫妇,6号患病的基因组成是aa,7号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下图所示:
根据遗传图解可知,6号和7号生一个肤色正常孩子的概率是50%。

每次生男生女的
几率是均等的,各是50%,因此生一个肤色正常女孩的概率是50%×50% =25%,C错误。

D.白化病这种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作为桥梁把控制白化病的基因传
递给了子代,因此图中3号个体将白化病基因通过生殖细胞随染色体传递给8号个体,D正确。

故选:C。

7.生命起源和生命进化问题吸引了许多科学家探究的目光.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命
进化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已经完全被实验证实
B. 人工选择比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更大
C. 胚胎学和解剖学的研究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
D. 进化总趋势为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答案】D
【解析】 A 、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已经部分被实验证实,而不是完全被实验证实,错误;
B、自然选择比人工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更大,而不是人工选择比自然选择在生物
进化中的作用更大,错误;
C 、生物化石的证据的研究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而不是胚胎学和解剖学,错误;
D、进化总趋势为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正确。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直接反映了生态系统的()
A. 能量流动
B. 食物链
C. 物质循环
D. 食物网
【答案】C
阳光的能量。

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细菌和真菌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

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9.用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家里制作豆酱、腐乳、豆豉等食品时都要利用霉菌
B. 人的听觉和视觉是在人大脑的不同区域产生的
C. 唾液淀粉酶能够分解淀粉,并将淀粉转变成葡萄糖
D. 毛细血管结构上的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C
【解析】A、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制作豆酱、腐乳、豆豉等食品时都要利用霉菌,A正确;
B、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通过介质传到外耳道,再传到鼓膜。

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细胞而产生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B正确;
C、唾液淀粉酶能够分解淀粉,并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C错误;
D、毛细血管结构上的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

10.“厕所革命”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下列与“厕所革命”一样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是()
A. 砍伐森林,开疆辟土
B. 退耕还林还草
C. 大量使用高效杀虫剂
D. 长期使用化肥
【答案】B
【解析】解:A.砍伐森林,开疆辟土属于对于自然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不利于改善生态环境,A错误;
B.退耕还林还草,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B正确;
C.大量使用高效杀虫剂,属于对生物害虫的不当防治,C错误;
D.长期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地板结,不利于对生态系统的保护,D错误。

故选:B。

11.玉米与人体相比,玉米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答案】D
【解析】
A. 切断导管、根缺少有机物
B. 切断筛管、根缺少水分和无机盐
C. 切断筛管、根缺少有机物
D. 切断导管、根缺少水分和无机盐
【答案】C
【解析】导管和筛管分别位于树表层的木质部和韧皮部,没有树心的树只是失去了髓和部分木质部,而剩余的木质部中的导管仍然可以
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同时韧皮部中的筛管完好可以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所以没有树心的树,仍然可以获得养料,还能
继续活下去。

但是一旦树木没有了树皮(或韧皮部),也就割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时间长了树木的根系无法获取有机
物而死亡,进而树木会也就死亡,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3.下列关于近视眼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对光线起折射作用的眼球结构是角膜
B. 晶状体的曲度过大可能导致近视眼
C. 眼球的前后径过短可能导致近视眼
D. 近视眼要佩戴凸透镜矫正视力
【答案】B
【解析】解:A.晶状体似双凸透镜,对光线有折射作用,A错误;
BCD.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近处的物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

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使眼睛长时间调节紧张,导致晶状体曲度过大,严重时导致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B 正确,C、D错误。

故选:B。

14.水螅和涡虫都具有的特征是()
A. 身体呈辐射对称
B. 没有肛门
C. 背腹扁平
D. 体表有刺细胞
【答案】B
【解析】解: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左右对称(两侧对称),故A不合题意;
B、水螅属于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涡虫属于扁形动物,也有口无肛门.故B符合题意;
C 、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水螅的身体呈圆筒形,故C不合题意;
D、水螅的触手有刺细胞,涡虫没有,D不合题意.
故选:B.
15.下列是使用显微镜时的部分操作,不正确的是()
A. 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首先应使目镜、物镜、通光孔、遮光器上的光圈在一条直线上
B.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过程中,应从侧面注视装片
D. 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到的物像是“SOS”,则载玻片上的实物为“SOS”
【答案】B
【解析】解:A.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首先应使目镜、物镜、通光孔、遮光器上的光
圈在一条直线上, A正确。

B.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过程中,应从侧面注视装片,B不正确。

C.观察未经染色处理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应适当调暗视野,C正确。

D.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SOS”倒过来还是“SOS”,D正确。

故选:B。

16.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边说边笑吃东西,食物容易误入气管,其原因是()
A. 气流冲击,声门裂开大
B. 气流冲击,喉腔扩大
C. 会厌软骨没能盖住喉的入口
D. 环状软骨扩大
【答案】C
【解析】解:鼻子吸入的空气和经咀嚼的食物都会经过咽,之后各走各路,空气会进
入气管,食物则会进入食道(气管位于食道的前面),这是由咽喉下方的会厌软骨所决
定的。

当我们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当我们吞咽时,一方面
软颚会向后延伸,阻止食物进入气管;另一方面喉的上升令会厌软骨像门一样,将气
管喉覆盖,令食物进入食道。

由此可知,在吞咽那一刻,我们呼吸是暂停的。

吞咽完毕,软颚、喉、会厌软骨迅速恢复原位,于是呼吸可照常进行。

所以当吃饭时说笑,
导致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会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C正确。

故选:C。

17.下列关于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米勒实验可证明原始地球环境下无机物能形成简单的有机物
B. 科学实验已证明有机物在原始海洋不断积累,形成原始生命
C. 从化石可推测陆生生物来源于水生生物
D. 生物进化的历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答案】B
【解析】解:A.米勒实验可证明原始地球环境下无机物能形成简单的有机物,A正确;
B.米勒实验只能证明原始地球环境下无机物能形成简单的有机物这一阶段,尚不能证
明形成原始生命这一阶段,B错误;
C.最古老的生物化石均为水生生物,并且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
可推测陆生生物来源于水生生物,C正确;
D.生物进化的历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D正确;
故选:B。

18.下列对于DNA和基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基因就是DNA
B. DNA里含有很多基因
C. DNA是双链,基因是单链
D. DNA里的每一片段都是基因
【答案】B
【解析】解:ACD.DNA分子为双链,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CD错误。

B.基因位于DNA上,DNA里含有很多基因,B正确。

19.如图表示膈肌的运动与呼吸的关系,该图表示的意义是()
A. 膈肌舒张,胸腔容积缩小,肺收缩--呼气
B. 膈肌舒张,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张--吸气
C. 膈肌收缩,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张--吸气
D. 膈肌收缩,胸腔容积缩小,肺收缩--呼气
【答案】A
【解析】解:图示膈肌顶部升高,肺缩小,表示呼气,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故选:A
20.在“观察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
B. 显微镜对光时,选用高倍物镜和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C. 染色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对侧引流
D. 若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应将玻片向右下方移动使其到视野中央
【答案】B
【解析】解:A.在“观察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的实验中,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可是保持细胞的形态,A正确。

B.显微镜对光时,选用低倍物镜和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B错误。

C.在对制成的临时装片进行染色时,应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碘液浸润整个标本,C正确。

D.显微镜成的像是倒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

因此,若要将位于显微镜视野右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往右下方移动玻片,D正确。

故选:B。

21.人们在制作馒头,果酒的过程中用到的微生物是()
A. 酵母菌
B. 乳酸菌
C. 枯草杆菌
D. 产甲烷细菌
【答案】A
【解析】
22.如果将两株高茎豌豆进行杂交,则不可能的情况有()
A. 全为高茎豌豆植株
B. 既有高茎豌豆植株,又有低茎豌豆植株
C. 全为低茎豌豆植株
D. 低茎豌豆植株少
【解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就是一
对相对性状,在子一代中没有出现矮茎豌豆,说明矮茎是隐性性状,高茎是显性性状。

如果两株高茎豌豆中如一株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都是显性基因,则将两株高茎豌豆进
行杂交,后代一定都是高茎豌豆;如果两株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都是杂合体(如Rr),杂交后代出现高茎的可能性是75%,出现矮茎的可能性是25%,既有高茎也有矮茎,
并且低茎豌豆植株少,如图所示:。

因此将两株高茎豌豆进行杂交,则不可能的情况是全为低茎豌豆植株。

故选:C。

2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句诗里暗含着生物知识,对此最恰当
的解释是()
A. 生物影响环境
B. 生物适应环境
C. 生物改变环境
D. 生物具有应激性
【答案】B
【解析】鹰击长空,鹰前肢特化为翼,身体呈流线型,胸肌发达,体内有气囊,适于
空中飞翔;鱼翔浅底,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适于水中生活。

因此“鹰击长空,鱼翔
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体现了生物对各自环境的适应。

24.如图所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至光下后,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发生了
改变。

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 曲线BC段表示绿色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C. 在B点显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D. 整段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答案】C
【解析】
解: A.曲线AB段表示二氧化碳吸收的相对值为负值,即表示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量
低于其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由于呼吸作用能释放二氧化碳,且呼吸作用是时时刻刻进
行的;有光条件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推知AB段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还进行呼吸作用。

该段光合作用的速率远低于呼吸速率,因此植物释放的二氧化碳多于
B.植物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另外随着光照增强,温度升高,植物还能进行蒸
腾作用而不是仅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

C.在B点处,植物二氧化碳吸收的相对值为零,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C
正确。

D.由图可知,随着光照增强,温度升高,植物呼吸作用增强,光合作用减弱,D错误。

故选:C。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
25.(1)该小组在实验中验证的“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被称为________。

25.(2)通过分析图表可知,________属于显性性状。

25.(3)亲本4和6杂交,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出现了皱粒,这种亲子代之间
的差异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之为________。

25.(4)已知豌豆体细胞中有7对染色体,在亲本1和2杂交时,亲本1所形成的生
殖细胞中染色体数是________。

25.(5)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H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h表示,则图示中的
个体3及9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相对性状
【解析】解:(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
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的这种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
形式属于相对性状。

【答案】(2)圆粒
【解析】(2)由“圆粒和皱粒杂交后代全是圆粒”可知:圆粒是显性性状。

【答案】(3)变异
【解析】(3)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亲
本4和6都是圆粒,而后代个体中出现皱粒个体,这种亲子代之间的差异现象属于变异。

【答案】(4)7条
【解析】(4)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
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
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此“已知豌豆体细胞中有7对染色体,在亲本1和2杂交时”,亲本1所形成的生殖细
胞中染色体数是7条。

【答案】(5)Hh, HH或Hh
【解析】(5)个体3由亲代1和2产生,因为亲代1圆粒与亲代2皱粒杂交后代全是
圆粒,因此亲代1的基因组成是HH,亲代2的基因组成是hh,杂交后代3的基因组
成是Hh。

个体9由亲代4和6产生,4和6都是圆粒,后代中出现了皱粒,说明亲代
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杂合,即圆粒个体9的基因组成有两种情况:HH、Hh。

26.(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螳螂等影响黄雀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
为________;图中太阳光、空气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

26.(2)在此生态系统中,________属于生产者,黄雀等动物属于________,请写出
本图中的食物链________。

________能力。

26.(4)该生态系统中有机物和能量的最终来源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在生态
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________流动。

【答案】(1)生态因素, 非生物部分
【解析】解:(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因此,简图中的光、二氧化碳、水等属于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
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

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
螳螂等影响黄雀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

【答案】(2)绿色植物, 消费者, 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蛇
【解析】(2)本题图中的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黄雀
等动物属于消费者,“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达了食物链中部分生物吃与被吃的关系,因此图示中的食物链是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蛇。

【答案】(3)自动调节
【解析】(3)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
量所限制,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

【答案】(4)生产者, 太阳能, 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而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太阳能,所以该生态系统中有机物和能量的最终来源分别是生产者和太阳能,在生态
系统中食物链是指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
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27.(1)图中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________(填序号),它由________和黏膜组成。

27.(2)图3表示的是_______的作用。

27.(3)在图4中,溶菌酶能破坏许多种病菌的________,使病菌溶解。

27.(4)前四幅图所示的防御作用均属于________免疫,图5表示的是另一种免疫,
免疫细胞手执的利剑表示的是________。

【答案】(1)①、②, 皮肤
【解析】解:(1)皮肤和黏膜构成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可用图中①、②表示。

【答案】(2)吞噬细胞
【解析】(2)图3表示体液中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作用。

【答案】(3)细胞壁
【解析】(3)体液中的溶菌酶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失去致病性。

【答案】(1)先天性, 抗体
【解析】(4)前四幅图所示的防御作用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又叫先天性免疫,它不
是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
生来就有。

图5免疫细胞受到刺激后,“手”中举着的“利剑”是抗体,它能针对特定的
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

28.(1)此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__。

28.(2)此食物网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链________。

28.(3)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的污染,那么在体内积累重金属最多的生物是
________。

28.(4)该生态系统只表示出部分生物成分,未表示的生物成分有________。

一定限度的。

【答案】草
【解析】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此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的
生物是草。

【答案】5, 草rightarrow 鼠rightarrow 蛇rightarrow 鹰
【解析】图1中食物链有:草\rightarrow 兔\rightarrow 鹰、草\rightarrow 兔\rightarrow 狐、草\rightarrow 鼠\rightarrow 狐、草\rightarrow 鼠\rightarrow 鹰、草\rightarrow 鼠
\rightarrow 蛇\rightarrow 鹰,因此该食物网中食物链有5条;营养级越多食物链越长,其中最长的一条是草\rightarrow 鼠\rightarrow 蛇\rightarrow 鹰。

【答案】鹰
【解析】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
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

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
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
营养级最高的消费者。

该食物网中的鹰营养级最高体内毒物聚集最多。

【答案】分解者
【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图中的草属于生产者,各种动物属于消费者,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缺
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答案】自动调节能力
【解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生态平衡,生态
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又会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
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当鼠全部死亡会对该生态系统造成
很大影响,就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9.(1)若图甲所示的肺泡慢慢鼓起时,肋间肌和膈肌都处于________状态。

血液由A 流向B,含量明显升高的物质是________,B流出的血液经图乙中的血管流回心脏。

29.(2)图丙为肾单位示意图,⑤与③中血液相比,尿素含量更低的是;若尿液中
出现蛋白质,则可能是结构发生病变。

【答案】(1)收缩, 氧气, d
【解析】解:(1)吸气时,气体进入肺泡,肺泡鼓起,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肺扩张,
肺内压力减小,气体进入肺;血液由A流向B时,由于血液与肺泡发生了气体交换,
因此氧气的含量明显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B中流出的血液经图乙中的d肺静脉
流回心脏的左心房。

【答案】(2)⑤, ②
【解析】(2)⑤肾静脉与③肾动脉中血液相比,尿素含量更低的是⑤肾静脉,因为
部分尿素会通过尿液的形成排出体外;若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则可能是结构②肾小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