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酒液态高效酿造技术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酒液态高效酿造技术的研究
米酒酿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微生物发酵和成熟过程,米酒液态高效酿造技术的研究,对提高米酒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确定米酒酿造工艺主要影响条件,设计酿造条件的组合实验来优化米酒酿造工艺,即建立起米酒液态高效酿造技术。

测定米酒中的总酸、总酯、电导率、乙酸、乙酸乙酯、乳酸乙酯等指标,结合感官评判,建立评判米酒品质的标准,为米酒液态高效酿造提供理论支撑。

通过研究,确定了对米酒酿造影响较大的工艺条件是: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发酵初始营养添加或菌种添加、发酵过程不同阶段的摇匀和通氧情况。

对影响米酒酿造工艺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实验,选择影响米酒酿造的主要工艺条件进行不同的组合。

发酵温度水平因素为:30-34℃、31-33℃、32-34℃;发酵时间水平因素为:11天、13天、15天;摇匀通氧情况水平因素为:第6天之后5d摇匀、第6天之后5d通氧、第6天之后5d摇匀通氧;不同添加物水平因素为:安琪酵母、糖化酶、酵母提取粉。

确定了米酒液态高效酿造技术的最佳发酵工艺为:变温发酵温度32-34℃,发酵时间为主发酵5天,后发酵8天,总共发酵13天,后发酵阶段从第6天开始连续5天摇匀和通氧,添加物为糖化酶。

该工艺比企业米酒酿造工艺周期15天缩短了2天时间,缩短周期比例为13.3%。

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米酒中重要香气成分乙酸、乙酸乙酯、乳酸乙酯的方法:色谱柱:HP-INNOWAX(30m×0.32mm×0.25μ m);柱温:采用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45℃,保持2min,升温速率为10℃/min,终止温度为130℃,保持5min;进样器温度为150℃;检测器温度为200℃;载气(高纯氮)流速为10mL/min,
氢气流速为40mL/min,空气的流速为400mL/min;分流比为20:1;柱前压为10kpa。

建立了判断米酒液态高效酿造法米酒品质的衡量标准,总酸含量在0.25g/L左右,总酯含量大于0.3g/L,乙酸含量在0.04g/L左右,乙酸乙酯含量在0.06g/L左右,乳酸乙酯含量大于0.18g/L,即为品质相对较好的米酒;总酸含量在0.2g/L 左右,总酯含量在0.25g/L以下,乙酸含量在0.04g/L以下,乙酸乙酯含量在0.06g/L以下,乳酸乙酯含量在0.18g/L以下,即为品质一般的米酒。

对酒体电导率与米酒品质的关系探讨可知,一般规律情况下,电导率大的米酒,酒体离子平衡情况良好,酒的品质较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