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中文摘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

搞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新的课程赖以实施的资源环境,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单纯依赖书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为实施新的课程提供环境。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对课程资源的划分主要以空间的标准来进行,分为校内及校外课程资源。

在分析了课程资源开发条件基础上,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做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校内的语文课程资源,提出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多种途径。

以此来使广大教师树立大语文的理念,并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己任,挖掘我们身边一切可用的语文课程资源,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春意昂然,永远充满生机活力.
关键词:课程资源;条件;开发利用;途径
前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

搞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从这次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来看,不同的资源背景要求改变过去注重教科本,注重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

新的课程赖以实施的资源环境,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单纯依赖书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为实施新的课程提供环境。

那么,有哪些课程资源可供我们开发与利用,怎样开发与利用,有哪些优秀的范例可供借鉴等等,这样一些问题,都是这次课程改革急待解决的……下面就从课程资源类型及其开发条件,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途径做个探讨。

搞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新的课程赖以实施的资源环境,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单纯依赖书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为实施新的课程提供环境。

一、课程资源类型及其开发条件
所谓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如生态环境、人文景观、国际互联网络、教师的知识等;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典型的如教材、学科知识等。

本文所谈为广义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在现有课程来源的基础上,围绕既定的教育方针和目的,拓宽和开发新的课程资源。

郝德永在《课程研制方法论》中从课程的制约因素角度,将课程分为三类,即原生性课程资源——-知识;内生性课程资源——-学生;外生性课程资源———社会.他这里所说的知识和学生两个维度,实际上在传统的课程中已经涉及,而社会性课程资源则是我们目前的教育所缺乏的。

由此出发,本研究对课程资源的划分主要以空间的标准来进行,一是校内课程资源,一是校外课程资源.
以上我们分析了课程资源的类型,但仅仅具有这些硬件设施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一定的软件设施来保障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应具备以下几个开发的条件。

(一)校长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先决条件。

学校实施的是校长负责制,这就导致了许多校长从表面上来看是执行的,但实际情况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许多校长仍以原有的绩效来衡量,执行旧有的政策。

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对教师的限制与控制,从而不利于课程资源的开发。

这就要求校长不急功近利,
不做表面工作,真正落实课程政策,给予教师课程自主权,允许教师的失败,尊重教师。

在给予了教师以宽松的环境后,才会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否则只会是一句空话.
(二)教师是开发课程资源的必要条件。

教师要学会使用自己的权力,教师要从课程的被动执行者变为编制、组织、实施、评价课程的主人,教师行使课程权力,不应是外力强加的,而应是教师自发的要求,教师要加强学习,学习先进的课程理论,增强课程意识,具有课程资源开发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教师要善于开发教材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除了对图书馆、网络资源的开发外,要定期开展交流会,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

在教授之时,可以“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开发课程资源的方法。

(三)家庭及社区是课程资源开发不可或缺的条件。

课程目标的核心是育人,家庭与社会是育人的重要环境,要重视家庭及社区的课程文化建设,深入挖掘潜在课程资源。

家庭之中应充分利用报刊、杂志、书籍、文件等书面材料,充分利用电视新闻、电脑网页。

在社区或一个行政区域内建立一个课程资源中心。

(四)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核心条件。

学生要视自己为学习的主人,要具有课程资源开发的强烈动机与愿望,不唯书,不唯上,在为完成课程目标的过程中,脚踏实地去开发课程资源,重视自己的学习体验与获得,在学生经验的基础上开发课程,学生才能理解课程,在理解的过程中产生课程意义,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学生可以增强对世界的整体性认识,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会封闭在书本上和禁锢在屋子里,重视学生社会经验的获得及实践能力的养成。

二、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
(一)“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它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另外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

(二)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指教师和学生利用校内外的语文教育内容来源,组织语文实践活动,创设语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观察,感悟和积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那么目前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如何呢?为此笔者专门对我校及附近学校作了一次调查,发现目前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水平低
通过调查发现有28%的教师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处在无意识
阶段。

他们承认“自己即使用过也不知道”.在访谈中,还进一步了解到他们所用的资源也是极为简单、最为常见的,诸如树、小草、花、蓝天、白云等自然课程资源或简单直观的社会课程资源.他们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水平仅仅依靠他们的教学经验和生活阅历,所以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只能停留在较低层次上。

(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范围尚显狭窄
语文课程资源所包含的内容很广泛,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根据来源可分为校内、校外资源;根据存在方式可分为显性、隐性资源……而实际中,老师们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仅局限在校内一部分文字、实物等显性资源上,而
忽视了学校氛围、师生关系等资源,同时也很少关注社区及家庭等校外的语文课程资源。

综上,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这当然与它是一个新生事物,理论界对它研究不多,没有什么可供参考的先例有密切关系。

面对这些,我们语文老师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开路先锋的重任,为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添砖加瓦.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谈几点拙见。

四、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途径
(一)立足课堂学习,开发教材资源
传统教材的处理,不外乎是依纲照本,逐课、逐单元、爬楼梯式学习,完成教学任务。

殊不知爱好读书的学生早都走到了前面,再来学习如同嚼蜡(特别是编排在教材偏后的课文,有的同学不知已读过多少遍,愿学的自不待言,不愿学的你是无法调动他的胃口的)。

我在教学中就经常有意识的避开这种现象,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改编,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我在教学六年级(十二册)第七单元时,发现学生早已把课文烂熟于胸了,当我教学时,学生并没有被文中人物精神所感动,学习兴趣也渐趋低谷。

但我总觉得本单元素材很好,却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当我看到《小英雄雨来》时,便灵机一动,本单元课文中的形象不都可以用“英雄”来统领吗?于是便搬来前不久刚刚上映的巨片《英雄》,在教室全剧重放。

看完片子我便以“谁是真正的英雄”展开了本单元的学习,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詹天佑等人是英雄吗?江姐呢?雨来和鲁迅呢?结合课文,提示同学们写出你认为真正的英雄应该是怎样的?问题一提出,同学们或侃侃而谈,或奋笔疾书;或大声辩论,或慷慨陈辞。

两三节课下来,同学们仍然意犹未尽。

我又趁机设计了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
讲心中(作品中)的英雄故事,评心中的英雄人物,写身边的英雄事迹……这样虽然改变了编写者的意图,却也创造性的完成了本单元的学习.
(二)运用现代媒体,开发网络资源
当今社会,五彩缤纷,瞬息万变。

学生感受最深、表现起来最得心应手的虽然是亲身体验的直接生活,但是电视、电影、网络、书籍等媒体对学生的生活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为学生提供了及时而广泛的间接生活体验。

特别是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互联网上丰富多采、日新月异的知识源泉,是学生取之不尽的素材库.因此,如果我们能合理恰当地运用这些资源,可以拓宽学生生活面,为语文学习积累更多的素材。

如上了《太阳》一文(10册),便开展了一个“我对太阳知多少”的活动。

如果仅以课本作为学习材料,显然是不够全面的.于是我为学生提供了三个网址,先引导学生上网查找阅读收集相关材料,相互交流,然后再开展知识竞赛,最后再动笔,这样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的思路就开阔多了,活动结束还写出了很好的、有独特见解的文章。

(三)拓展教育时空,开发校本资源
应该说在学校生活中,可开发利用的资源是相当多的,真可谓“学校处处皆教材”学生的视角之处皆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之处,学生应当在大校园中感受大语文教育。

1、班级布置,一片清新的天地
班级布置应显人文化、人情味。

在我校各班教室的墙壁上设置了“成功起跑线”、“作品赏析”等专栏。

黑板上开辟“词语积累”、“班级新闻”等小栏目。

黑板报则分组轮流策划、撰稿、誊写,人人参与。

每期黑板报进行全班评析,相互借鉴。

班级一角辟出了“图书角"、“生物角”、“玩具角”。

这样
学生在班级中能有较大的机动时间和自主空间,开发、利用更新班级资源,及时吸纳各种信息。

2、专用室开放,一本丰厚的书籍
经济的发展,使办学水平日益提高,学校已有了一些专用教室。

我校是尽量盘活各种专用教室资源,并在活动时间、活动方式和使用效率上不断调整和完善,如在下午第三节课开设“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到图书室、标本室、校史室、电脑室等地方去活动,帮助学生有效地接触人类文化、现实生活以及本校的办学历史,切实提高校本资源价值。

3、景点设置,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校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校园内的景点设置我们根据自然环境、历史典故、成语故事、名人传记、诗歌名句来设计安排。

让学生生活在校园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同时,根据学生的活动特点,设置了艺术化的布告栏、报廊以及名言牌、警戒牌,使它们成为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校园中语文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4、各项活动,一潭永远的活水
我们还经常利用班级、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进行指导训练,如:元宵猜谜、清明扫墓、五四游园、中秋赏月等活动;留心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诸如“迟到了”、“班级竞赛扣了分”、“体育比赛得了第一名”、“我与同学闹矛盾了”,“我们的班主任”;关注校园中的一草一木,一事一人。

这样引导学生关注课堂课余生活、游戏活动、日常生活、师生交往等,获取独有的体验,增加写作之源,激发创作的灵感.
(四)组织实践活动,开发社区资源
社区资源是缄默的课程资源。

我们的语文课程资源越来越关注我们周围的生活。

生活是五彩的,社区是多样的.所以我们的语文课程资源也应是缤纷的.
1、角色体验,深入社会生活
组织实践活动,首先重在体验。

我们曾组织学生“当一天小农民”、“当一天小工人”、“今天我当家”、“小小导游”等体验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体验甘苦,丰富内心世界。

从而充分开发社区资源,让学生充当社会中的一员,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同时,让学生把这些体验写下来或办小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参观采访,汇入自然生活
我们学校周边自然、人文资源十分丰富,所以就经常组织学生游览自然风光,参观名胜古迹,了解风俗民情,采访新人新事,经常接触自然状态中的人、物、景,丰富生活世界,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学校开门办教育,学生开门学语文。

学校与社区应建立稳定的联系,建立校外教育基地(新乐遗址),聘请校外辅导员(劳模物业张成哲),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综合学习活动.
3、研讨交流,融入精神生活
语文学习需要心灵的震撼和理性的思考。

学校应有机开发社区资源,恰当地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事物,有效地培养学生社会责贪任感和使命感。

如让学生进行“我家的开销情况"、“邻里关系"、“村庄安全状况”“化工厂对农田的影响”等社会热点调查,再进行研讨交流,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再向社会发起倡议。

这样,学生能洗涤自己的精神生活,丰厚自己的人文底蕴,凸现语文教育与培养人的紧密联系.
(五)策划探究作业,开发影视资源
电影、电视、广播是一门艺术,更是活跃的语文课程资源.影视资源相对于其他资源来说,它形象、生动、集中,有一定的感染力。

语文教育要巧妙开发影视资源,策划一些探究些作业,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盎然,富有实效.
1、关心课文内容
教师可以源于语文课文设计探究性作业,让学生观看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电影电视,以进一步深刻把握课文内涵。

如学习了《草船借箭》之后,,我设计好以“诸葛亮的人物性格分析"等为题的探究性作业,让学生观看电视剧《三国演义》。

学生在看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诸葛亮的了解,对人物性格的分析更加到位,提高欣赏水平和研究能力。

2、关注社会动态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基本上每周布置一次“社会动态评述”探究性作业,让学生每天看电视新闻,关注身边的事,关注国家、国际上发生的大事,并加以联系思考,进行评述。

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关爱童年生活
在语文学习中,我也经常引导学生看儿童题材的影视,听儿童栏目的广播。

开展“比童年”、“家庭生活的变化”等专题交流会。

以此激励学生珍惜自己的生活,关爱自己的生命,培植自己的爱心和责任意识。

(六)联系家庭生活,开发亲情资源
“家"是一个人感情的归宿,家庭生活是学生写作的素材库。

但是一旦要写有关“家"的文章,学生却常常觉得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即使写了,笔下的文字也是一个个被“挤”出来的,缺乏情感激荡。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如果不注意启发引导学生去体会感情,习作时,他们往往会以局外人的身份应付写作。

因此,引导学生融入家庭生活,主动与父母交往,体会亲情,为说真话、诉真情、写真文提供有利条件。

如我曾组织学生开展过一次《我爱我家》的学习活动。

为了搞好这次学习活动,我让学生观察并记录:爸爸妈妈下班回来后所做的事;询问白天工作的情况;了解父母的烦恼;回忆父母关心照顾自己的几件事;访谈了父母及家人的成长经历。

接着让学生把这次活动通过适当的形式表现出来。

结果,平时不在意的小事被回忆起来了,原来不敏感的心弦被拨动了,真情被唤醒了,学生写出了情真意切的文章和给爸爸妈妈的一封长信(建议学生把信放在父母能看到的地方,暗中观察父母的表现);有的同学还把家里收藏的照片,收集整理成《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相册,每一张照片下都写上充满诗意的话语,并为册子配上了前言、后记.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宣讲自己的感受。

结果,几乎每一位孩子的心灵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学生的作品中同样透出父母亦受到强烈的震颤,父母孩子间沟通的桥梁架设起来了,亲情进一步被激发了,孩子的写作感悟力更强了。

一个学生在他整理的本学期“优秀作文集"后记中写了这样一句“我的父母在辛劳的工作之余与我一起整理这本册子,使它能够如期展现于同学们的面前付出了大量的劳动,我由衷的感谢。

”这正是亲情的体现,也正是学生学习在家庭中的体现,他们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体会到了创作的乐趣,更体会到合作的力量!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我们要树立大语文观念,语文即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

只有充分挖掘身边的语文课程资源,因地制宜,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只要你擦亮双眼,仔细观察,语文课程资源可谓俯拾皆是。

语文学
习无处不在,我们广大语文老师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挖掘一切可用的语文课程资源,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春意昂然,永远充满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湖北教育出版社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小学卷)》徐巧英新华出版社
3、《校本课程的理念与实施》刘旭东首都师范大学出版
4、《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钟启泉北京大学出版社
5、《语文教学探究索引——中西合璧的语文教育观》刘永康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