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市第二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
(文)试题
1. 查看下列酒类饮品的商品标签,其中酒精含量最高的是()
A. 啤酒
B. 白酒
C. 葡萄酒
D. 黄酒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葡萄酒、黄酒、啤酒、白酒中酒精含量判断。
详解:葡萄酒的一般酒精含量不过14%,黄酒的酒精度一般在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啤酒酒精含量一般约3%。
白酒一般30%以上,所以其中酒精含量最高的是白酒。
答案选B。
2. 等质量(金属颗粒大小相当)下列金属与足量l mol/L盐酸反应,速率最快是 ( )
A. 镁
B. 铝
C. 锌
D. 铁
【答案】A
【解析】分析:金属性越强,与酸反应越剧烈,反应速率越快。
详解:选项中的四种金属性强弱顺序是Mg>Al>Zn>Fe,所以等质量(金属颗粒大小相当)金属与足量l mol/L盐酸反应,速率最快是镁。
答案选A。
3. 已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产物的总能量,则反应是()
A. 放热反应
B. 吸热反应
C. 有催化剂作用
D. 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产物的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产物的总能量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B错误;催化剂对反应热无影响,故C 错误;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4. 放射性同位素16667Ho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A. 32
B. 67
C. 99
D. 166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又因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质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放射性同位素钬Ho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166—67—67=32,答案选A。
考点:考查核素组成的有关判断
5. 下列反应既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 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 生石灰与水反应
D.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答案】B
【解析】分析:凡是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均是氧化还原反应,结合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解答。
详解:A. 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是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
C. 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是放热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
D.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是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掌握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是解答的关键,一般金属和水或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一切燃烧,大多数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缓慢氧化反应如生锈等是放热反应。
大多数分解反应,铵盐和碱反应,碳、氢气或CO作还原剂的反应等是吸热反应。
6. 下列物质中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A. 单质碘
B. 氯化镁
C. 溴化钾
D. 水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同一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则A、碘分子中含有非极性键,A错误;B、氯化镁中只有离子键,B错误;C。
溴化钾中只有离子键,C错误;D、水分子中只有极性键,D正确,答案选D。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键判断
【名师点晴】掌握化学键的含义是解答的关键,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如果是同一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解答时注意灵活应用。
7. 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肯定无关的是()
A. 元素的原子序数
B. 原子的核电荷数
C. 原子的质子数
D. 原子核内的中子数【答案】D
【解析】分析:元素周期表分为7个横行,即7个周期和18个纵行,其中7个主族、7个副
族、1个Ⅷ族和1个0族,结合周期和族的含义解答。
详解: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共有7个横行。
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共有18纵行。
因此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关的是元素的原子序数,又因为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所以原子的核电荷数和原子的质子数也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关,肯定无关的是原子核内的中子数。
答案选D。
8. 在下列过程中,需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 钢铁腐蚀
B. 食物腐败
C. 炼钢
D. 塑料老化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速率快慢对过程的影响以及造成的后果分析判断。
详解:A、钢铁腐蚀要减慢反应速率以延长钢铁的使用寿命,A错误;
B、食物可放在冰箱中减慢腐败速率,B错误;
C、炼钢需要加快反应速率以提高生产效益,C正确;
D、塑料要减慢其老化速率以延长塑料使用寿命,D错误。
答案选C。
9. 下列试剂中,能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是()
A. CuSO4.5H2O
B. 无水硫酸铜
C. 浓硫酸
D. 金属钠
【答案】B
【解析】酒精中加入胆矾、浓硫酸都没有明显的不同现象,不能鉴别,而钠与乙醇、水都反应生成氢气,也不能鉴别,如含有水,水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五水硫酸铜晶体,可鉴别,故选C。
10. 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CH4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氯气
B. 盐酸
C. 氢氧化钠
D. 酸性KMnO4溶液
【答案】A
【解析】分析:甲烷性质较为稳定,与酸、碱、氢气、氯水、溴水以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据此解答。
详解:A. 在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A正确;
B. 盐酸与甲烷不反应,B错误;
C. 氢氧化钠与甲烷不反应,C错误;
D. 酸性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但与甲烷不反应,D错误;
答案选A。
11. 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煤的干馏
B. 石油分馏
C. 石油裂化
D. 乙烯聚合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则煤的干馏、石油裂化、乙烯聚合等均是化学变化,而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答案选B。
考点:考查物质变化判断
12. 下列原子序数的元素,彼此之间能形成离子键的是()
A. 1和16
B. 6和8
C. 9和11
D. 1和17
【答案】C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原子序数判断出元素,然后依据元素的性质判断形成的化学键类型。
详解:A. 1和16分别是H和S,形成的H2S中含有共价键,A错误;
B. 6和8分别是C和O,形成的CO或CO2中含有共价键,B错误;
C. 9和11分别是F和Na,形成的NaF中含有离子键,C正确;
D. 1和17分别是H和Cl,形成的HCl中含有共价键,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掌握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条件是解答的关键,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
需要注意的是AlCl3中含有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
13. 原电池是()装置
A.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 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D.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答案】A
【解析】分析: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据此解答。
详解: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中负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正极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
而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是电解池。
答案选A。
14. 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锌片:Zn+2OH--2e-=ZnO+H2O,石墨:O2+2H2O+4e-=4OH-根据此判断,锌片是( )。
A. 负极,并被氧化
B. 负极,并被还原
C. 正极,并被氧化
D. 正极,并被还原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化合价可知,电极反应中锌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则锌为原电池的负极,选A。
考点:考查化学电源。
15. 炒菜时,加一点酒和醋能使菜味香可口,原因是()
A. 有盐类物质生成
B. 有酯类物质生成
C. 有醇类物质生成
D. 有酸类物质生成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乙酸与乙醇能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分析解答。
详解:炒菜时,加一点酒和醋能使菜味香可口,这是因为料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乙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的缘故,乙酸乙酯属于酯类。
答案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物质的分类,乙酸乙酯含有酯基,属于有机物中的酯类,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注意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16. 下列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
B. 乙烯通入溴水中
C. 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
D. 苯燃烧
【答案】A
【解析】分析: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是取代反应,据此解答。
详解:A. 光照作用下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化氢和一氯甲烷等,A正确;
B. 乙烯含有碳碳双键,通入溴水中发生加成反应,B错误;
C. 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C错误;
D. 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氧化反应,D错误;
答案选A。
17. 下列试剂中能鉴别甲烷和乙烯的是()
A. 水
B. 稀硫酸
C. 氢氧化钠溶液
D. 酸性高锰酸钾
【答案】D
点睛:区分烷烃和烯烃可以用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18. 医疗上给病人的输液中,常含的糖是( )
A. 葡萄糖
B. 蔗糖
C. 淀粉
D. 纤维素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医疗上给病人的输液时最常使用的是葡萄糖,故本题选择A。
考点:葡萄糖的应用
19. 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A. 酒精和水
B. 碘和四氯化碳
C. 水和四氯化碳
D. 汽油和植物油
【答案】C
【解析】A.酒精和水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A错误;
B.碘和四氯化碳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B错误;
C.水和四氯化碳不溶,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C正确;
D.汽油和植物油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D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分液和萃取,明确物质的溶解性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20. 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区分乙酸、乙醇、苯的是()
A. 金属钠
B. 溴水
C. 碳酸钠溶液
D. 紫色石蕊溶液
【答案】B
点睛:明确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是解题关键,从水溶性来区分,乙酸和乙醇与水混溶,苯不溶于水,在化学性质上乙酸具有酸性,乙酸和乙醇都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但乙酸反应更剧烈,据此分析解题。
21. 下列各组物质 A. O2和O3 B.12C和14C C.甲烷 D.乙醇 E.乙烯 F.葡萄糖(填序号) (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____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糖尿病人尿液中含有________,医疗上常用的消毒剂主要成分是________ ,_______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答案】 (1). B (2). A (3). C (4). F (5). D (6). E
【解析】分析:(1)原子里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由同种元素形成的多种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根据物质的组成、性质和用途等分析解答。
详解:(1)12C和14C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二者互为同位素,答案选B;O2和O3均是氧元素形成的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答案选A;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答案选C;糖尿病人尿液中含有葡萄糖,答案选F;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医疗上常用的消毒剂主要成分是乙醇,即75%的酒精,答案选D;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答案选E。
点睛:对于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这四组概念,学习时应着重从其定义、对象、化学式、结构和性质等方面进行比较,抓住各自的不同点,注意从本质上理解和掌握。
22. 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J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ⅠA
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1 A
2 D E G
3 B C J F H I
(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____。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_。
(3)可用于制半导体材料的元素是_______。
(4)表中元素,只有负价没有正价的元素是_________。
【答案】 (1). Ar (2). Na (3). Si (4). F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A~J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出元素名称,然后结合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
详解:根据A~J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A~J元素分别是H、Na、Al、C、N、P、F、Cl、Ar、Si。
则
(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Ar;
(2)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元素是Na;
(3)可用于制半导体材料的元素是Si。
(4)F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只有负价没有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