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19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桂林山水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第2、3自然段,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3、模仿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过程与方法

以朗读代替讲解,欣赏桂林山水的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

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播放歌曲《桂林美》。

2、同学们,听出这首曲子唱的是什么了吗?对,歌唱的是桂林山水。(出示课题:桂林山水)桂林一带山美、水美,风景秀丽,所以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现在,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同去美如画卷的桂林游赏一番吗?

二、温顾旧知(出示课件——“我会读”、“我会说”)

1、认读本课生字词。

2、诵读首尾两个自然段。

三、探究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自然段。

设疑:作者既然写漓江的水,为什么开始却写大海和西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引导:作者运用比较的手法,将大海和西湖同漓江的水相比,是为了突出漓江水的美。

●课件:漓江的水具有什么特点?用“——”画出文中描写的句子。

2、学生看后自由汇报,师归纳概括。

(板书:水——静、清、绿)

◆引导学生发现排比句式的特点,并尝试说一段话。

3、学生感情朗读“漓江的水”。

●课件:作者是怎样描写江水“绿”这一特点的?找出句子读一读。

这一句是把什么比作什么?

4、试一试,仿写江水的静、清。

5、漓江水还有哪些特点?(出示图片,拓展思维)

6、本段小结。

这样的水只有漓江有,见过这样的水,你就忘了大海、忘了西湖,见过这样的水,你才知道为什么说漓江的水“甲天下”。

7、(配乐)齐读第2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赞美的语气)。

四、指导学生用相同的方法自读第3自然段。

引导:这一段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写桂林的山?桂林的山有哪些特点?

1、学生自由朗读,小组合作探究。

2、学习效果反馈。

3、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归纳概括:山——奇、秀、险。

●课件:

①奇——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这句话主要写();句子中把()比作()、()和()。

②秀——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这句话主要写();句子中把()比作()和()。

③险——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4、学生自由朗读喜欢的句子。

五、欣赏画面,提升情感

读完全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六、全文总结

这样奇、秀、险的山和这样静、清、绿的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令人畅游其中,流连忘返。桂林不但风景秀丽,而且还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堪称桂林的“四绝”。我们的祖国像这样美的景色还有许多,它正等着你们去细细游赏(歌曲回放)。

【板书设计】

2、桂林山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