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 乐记》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①;其乐心感者,其声啴②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

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

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

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

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声成文,谓之音。

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

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

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

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

唯君子为能知乐。

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

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

知乐,则几于礼矣。

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德者,得也。

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③,非致味也。

《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

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选自《礼记•乐记》,有删改)【注】①噍以杀:噍(jiāo),急促。

杀(shài),衰微。

②啴(chǎn):宽舒。

③食(sì)飨之礼:食礼和飨礼,古代招待宾客及宗庙祭祀之礼。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B.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C.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D.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干戚羽旄:干戚,盾和斧,跳武舞时所执的道具;羽旄,雉羽和旄牛尾,跳文舞时所执的道具。

B.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以礼、乐追求享乐,并以此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C.郑、卫之音:春秋战国时郑、卫两国的民间音乐,因不同于正统的雅乐,被斥为乱世之音。

D.玄酒:水。

水为玄色,即黑色。

上古无酒,以水代之,所以称祭祀用的水为玄酒。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心有哀、乐、喜、怒、敬、爱等不同感受,发出的声音就有急、缓、散、厉、直、柔等之别。

B.声的产生是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变动,人的思想感情发生变动是外界事物影响的结果。

C.桑间濮上之音属于亡国之音,它反映了国家政治混乱、百姓不受约束、统治者自私自利。

D.审声才能知音,审音才能知乐,审乐才能懂得政事,因此审声就能懂得政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

(2)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14.文中论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这个道理的目的何在?(3分)
参考答案:
10.A “物使之然也”,“物”是本句的主语,不是上句的宾语,应在“物”前断开,排除B;“故形于声”,“故”表示结果,一般位于句首,其前断开,排除CD。

故选A。

11.B “古代帝王常以礼、乐追求享乐”错误。

文中说的是“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可见,古代帝王制定礼乐是为了教化百姓。

故选B。

12.D “审声才能知音,审音才能知乐,审乐才能懂得政事,因此审声就能懂得政事”错误。

审声是懂得政事的前提,但不能说审声就能懂得政事。

故选D。

13.(1)所以用礼制来引导人们的意志,用音乐来调和人们的声音,用政令来统一人们的行动,用刑罚来防止人们的奸邪。

(得分点:“道”,同“导”,引导;“和”,调和;“一”,名词用作动词,统一;“以”,来。


(2)混乱世道的音,其曲调怨恨而愤怒,反映了政治的混乱。

亡国之音,其曲调哀伤而忧郁,反映了人民的困苦。

(得分点:“乖”,混乱;“思”,忧郁;“困”,困苦。

)14.通过了解一个时代的音乐,就可以知道其政治状况,而利用音乐进行教化,就可以教育人民辨别好坏,回到做人的正道上来。

参考译文:
音的产生,都是出于人类有能够产生思想感情的心。

人类思想感情的变动,是外界事物影响的结果。

受外界事物的影响,人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变动,就会用“声”表现出来。

不同的声彼此应和,所以产生变化。

把这种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表现出来,就称作“音”。

排列这些“音”而且配上乐器演奏,并手持干、戚、羽、旄跳舞,就称作“乐”。

乐,是从音产生的,其根源在于人心对外界事物的感受。

所以,人心有了悲哀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急促而衰微;人心有了快乐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宽舒而舒缓;人心有了喜悦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开朗而自由;人心有了愤怒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粗暴而严厉;人心有了崇敬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刚直而廉正;人心有了爱慕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温和而柔顺。

这六种声音,并非人的内心原来就有,而是人的内心受到外界事物影响才产生的,因此前代先王对于能够影响人心的外界事物十分慎重。

所以用礼制来引导人们的意志,用音乐来调和人们的声音,用政令来统一人们的行动,用刑罚来防止人们的奸邪。

礼制、音乐、刑罚、政令,它们的终极目标是一样的,就是用来统一民心而实现天下大治。

音,皆出于人心。

感情激荡于心,所以就表现为声。

把声组成一定形式的曲调,就叫音。

所以太平盛世的音,其曲调安详而欢乐,反映了政治的和谐。

混乱世道的音,其曲调怨恨而愤怒,反映了政治的混乱。

亡国之音,其曲调哀伤而忧郁,反映了人民的困苦。

声音的道理,和政治是相通的。

郑、卫两地的音乐,属于乱世之音,接近于慢音了。

桑间濮上的音乐,属于亡国之音,它象征着政教散乱,人民放纵,臣子犯上欺下、图谋私利而无法遏止。

音,都是出于人心。

乐,则是与社会伦理相通的。

所以懂得声而不懂得音的,那是禽兽;懂得音而不慢得乐的,那是普通百姓。

只有君子才懂得乐。

所以君子才能通过辨别声进而懂得音,通过辨别音进而懂得乐,通过辨别乐进而懂得政事,于是就有了一整套的治国方法。

所以,对于不懂得声的人,就没法和他再进一步谈音;对于不懂得音的人,就没法和他再进一步谈乐。

懂得乐的人也就近乎懂得礼了。

礼、乐都能够懂得,那就叫有德。

德,就是得到的意思。

所以,无论多么隆重的乐,并不是为了极尽听觉上的享受;无论多么盛大的食飨之
礼,并不是为了极尽味觉上的享受。

演奏《清庙》所用的瑟,上面是朱色丝弦,下边是稀疏的孔,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应和咏叹,形式简朴却余音袅袅。

又如大飨之礼,以水代酒且放在前列,盘子里放的是生肉生鱼,肉汁也不加任何调料,食物简单却余味无穷。

由此看来,先王制礼作乐,其目的并不是要满足人们口腹耳目的欲望,而是要教育人民辨别好坏,回到做人的正道上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