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藏家快评(共15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D藏家快评(共15则)
片名:布伦德尔演奏巴赫意大利协奏曲选
片号:环球Philips 475 7760
出版:2006年
片长:53′25〞
德奥派钢琴大师阿尔弗莱德·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l,1931~)是当今享誉全球的泰斗级人物,也是巴罗克和古典浪漫时期作品的权威诠释者之一。

能够演绎巴赫作品的钢琴家不少,但布伦德尔的巴赫,被誉为“最学术化的巴赫风格演奏”,能获此殊誉的钢琴家简直是凤毛麟角。

他演绎的巴赫,触键简洁、端庄,音色有极强的层次感,虽然他用现代钢琴演绎古大键琴的作品,但仍然能以准确的理解去诠释巴赫键盘乐中庄重、典雅的内蕴。

环球Philips的这款专辑出自他年富力强时期(1976年)的录音,现在经过了最新的精加工,使这款模拟录音和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专辑焕发出新的光彩。

此专辑共收录了8首巴赫钢琴作品。

它们再次展示出布伦德尔演奏时那种极深的幅度,尤其在处理装饰音与华彩乐段方面,总能找到最佳效果。

巴赫的作品有精湛的对位技巧,且描绘生动,热情奔放,重在从华丽中表现深度。

这种契合使得布伦德尔对巴赫作品的演奏更臻于完美。

仅听了本唱片收录的第一首巴赫最完美的音乐作品之一“F大调意大利协奏曲”
(BWV 971),你就能感悟出布伦德尔这种强烈的特征。

“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曲”(BWV 903)也是18世纪首屈一指的钢琴音乐作品。

布伦德尔在挖掘作品内涵时表现出的精确性与内省力令人折服。

其他作品如“A小调幻想前奏曲”(BWV 922)、“半音阶前奏曲”(BWV 659)、“半音阶前奏曲(布索尼改篇版)”(BWV 639)等,布伦德尔的演绎也无不具有一种庄严的美感。

(肖戈)片名:吉列尔斯早期录音
片号:环球DG 00289 477 6370(2CD)
出版:2006年
片长:98′29〞
吉列尔斯是具有世界声誉的前苏联钢琴家,他与钢琴大师里赫特一样,都是涅高兹最得意的门生。

记得辛丰年先生在他一篇文章里提到,吉列尔斯年少时就曾受到钢琴泰斗鲁宾斯坦的赏识与提携,于1938年参加伊萨伊国际比赛获得一等奖。

吉列尔斯以其超人的演奏技巧、“钢铁般的触键”以及幅度宽大变化多端的演奏手法而著称,被音乐界称为“小巨人”。

吉列尔斯演奏的曲目异常广泛,从巴赫到巴托克的作品都“兼收并蓄”。

他录制的唱片也包括从古典乐派到近代乐派各个时期的著名钢琴作品。

他对这些作品的演绎都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完整美感。

现在爱乐友多数都欣赏过他中后期的演录,由于受涅高兹的影响,这些作品的演绎热情比不上他早期的录音,但却注入了清纯、淡泊、深沉等新
的因素。

他早期的演录却恰恰是市面上较难获得的。

这款“早期录音”(early recordings)正是最值得我们期待的、同时是带有纪念意义的珍品。

两张CD,除了收录有贝多芬的第二号和第三号钢琴奏鸣曲以外,还有舒曼、肖邦、门德尔松,以及巴罗克时期出生于比利时的作曲家让-巴普迪斯特·勒耶(Jean Baptiste Loeillet,1680~1730)的作品。

原本以为这些出自上世纪30~50年代的老录音,从其单声道技术上看,已是老旧得不忍卒听的“垃圾”,但经DG公司妙手回春,透过淡淡的噪音,青少年时期的吉列尔斯的这些演录,音色变化异常丰富,整个演奏既蕴涵着如泣如诉的柔情,又充满了火焰般的热情。

(一言)
片名:吉列尔斯演奏莫扎特
片号:环球DG 00289 477 6373(2CD)
出版:1970年
片长:117′36〞
吉列尔斯属于实力派演奏家,更是古典大师作品的最优秀诠释者之一。

业内有人将他与诠释贝多芬钢琴作品的前辈泰斗施纳贝尔相提并论,而实际上,他在演奏中所表现出的丰富情感色彩和张力,甚至连施纳贝尔和鲁宾斯坦也不见得能做到。

不过,有人怀疑,莫扎特作品似乎是他的弱项?事实如何,爱乐之辈可以通过DG这款双张碟的专辑去好好鉴赏比较,因为上面收录的都是莫扎特作品。

CDⅠ收录的是降B小调第3号(K.281)、A小调
第8号(K310)两部钢琴奏鸣曲、一部由歌剧《唐璜》改编的6首变奏曲和一部D小调幻想曲。

此碟最早是1970年的录音。

这几部莫扎特钢琴作品的演奏都充满了激情,这是作品本身应该具备的特质,可能对于挑剔的发烧友来讲,整个演奏还稍微缺少了莫扎特的优雅。

CDⅡ则是出自1974年,上面收录的是两部钢琴协奏曲——降B大调的第27号协奏曲(K.595)和降E大调的双钢琴协奏曲(K.365,吉列尔斯与女钢琴家埃琳娜合作演录),也是卡尔·伯姆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的产物。

听了这样的录音,我敢肯定,这是对那些误解吉列尔斯、认为他的气质“不适合演奏莫扎特”之说的最好反驳。

澄澈纯美的琴音,干净利落的触键,尤其是力度的把握恰如其分。

一切来得那么平淡、泰然,却又是那样深入莫扎特的内心世界。

可以说,从1970年代起,吉列尔斯那种壮年贝多芬式的冲动,已渐渐升华成一种更为深层的莫扎特神韵了。

这款双张碟,正是吉列尔斯“转型”时期的录音。

这样的莫扎特录音,不能不让人去好好聆赏品析。

(一言)
片名:安娜·涅特列布科的“俄罗斯纪念册”
片号:环球DG 00289 477 6384
出版:2006年
片长:63′19〞
安娜·涅特列布科(Anna Netrebko)是当今俄罗斯声乐学院派正宗传人,凭着超人的嗓音、模特般的身段容貌和非凡的综合
实力,迅速走红国际声乐乐坛。

从1993年至今,已在全球巡演近千场。

她成为了环球DG旗下的一名耀眼的女高音,与阿巴多、马勒室内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等合作录制了多款专辑。

现在,DG又推出了她的这张最新专辑《俄罗斯纪念册》(Russian Album),应该是乐迷们期待已久的艺术产品。

因为这款“纪念册”定位是俄罗斯古典大师们的声乐作品,这是安娜最擅长的拿手戏。

如果说,柴科夫斯基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第一场中塔吉亚娜的唱段,爱乐友们在其他录音版本中已经品聆过,但同样的老柴的六首浪漫曲中的选段,则是最优美动人的小品,这可是平时少有见到的安娜的绝妙演绎。

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雪姑娘”中,又让我们嗅到了带有乡土味的俄罗斯艺术歌曲的妙韵。

格林卡的《伊凡·苏萨宁》中的第一场选段,显示了安娜的超强实力。

此外,安娜还演录了普罗科菲耶夫《战争与和平》中的选段以及拉赫玛尼诺夫的歌曲选。

从这些演唱中,足可证实安娜对俄罗斯古典艺术歌曲到现代作曲家声乐作品的全方位理解力与完美诠释的能力。

在这张专辑中,与安娜通力合作的是瓦列里·格杰耶夫(Valery Gergiev)指挥的圣彼得堡玛林斯基剧院乐团与合唱团。

如此超强阵容的新演绎,绝对值得欣赏和收藏。

(贾达)片名:安妮-索菲·冯·奥特新专辑:我让音乐来说
片号:环球DG 00289 477 5901
出版:2006年
片长:48′28〞
在当今世界级次女高音歌唱家当中,北欧人安妮-索菲·冯·奥特(Anne Sofie von Otter)可谓独树一帜。

首先,她是一位货真价实的重量级女歌手,1.8米以上的壮硕身材,而声音上的优势不但是有威力,更具有明朗柔美的一面。

她作风独立,一向只演唱自己喜爱歌曲,更是瑞典著名流行音乐团体——阿巴合唱团(ABBA)的乐迷。

对于这些迷人音乐的喜爱,促成了这张叫做“我让音乐来说”(I Let The Music Speak)专辑的诞生。

她的这款新专辑,不是展示她在古典歌剧与艺术歌曲方面的实力,而是自成功地与英国歌手艾维斯卡斯提洛合作《星愿》后,持续探索流行跨界音乐而推出的第二张专辑。

此专辑主要收录了ABBA的成名曲。

如昔日的上榜名曲“胜者得到一切”(The Winner Takes It All)、“我只是一个女孩”(A’m Just A Girl)等。

此外还收录了知名音乐剧“Kristina”与“Chess”里的名曲如“Ut Mot”及“Heaven Help My Heart”等。

在录制该专辑时,也邀集了斯堪迪纳维亚地区最优异的乐手演出,许多作品巧妙融合了民谣,爵士、流行与古典元素,赋予了这些经典名曲全新又不失传统的面貌。

有了前一张专辑的经验,新专辑中的其他歌曲如“在你到来的前一天”(The Day Before You Came)、“我和你走,妈妈”(Walk With You, Mama)、“蝴蝶翅膀”(Butterfly Wings)、“雨后”(After The Rain)等,奥特演唱得很有流行味。

(肖戈)
片名: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
片号:环球Decca 475 7717
出版:2006年
片长:66′39〞
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一直是世界上众多演奏者与录音公司争相演录的名作,业已问世的名版名录实在是太多了。

如管弦乐的有莱纳与芝加哥交响的“企鹅三星带花”版,以及卡拉扬与柏林爱乐、阿巴多与柏林爱乐、朱里尼与芝加哥交响的“企鹅三星”版。

此外,钢琴演奏的有乌戈尔斯基、里赫特、普列特涅夫、波戈雷里奇等录音版本等。

Decca公司的这款,是冰岛籍的前苏联钢琴家阿什肯纳济的“凑热闹”之作。

阿翁的这款演录虽然在名气上和人气上不及上述领先出炉的演录,但此款录音让他担任了钢琴演奏和指挥两种角色。

阿翁乃兼具钢琴家与指挥家于一身的大师,他的综合功力非凡,6岁开始学琴,8岁便在莫斯科登台演奏。

他1955年获第五届肖邦国际大赛二等奖,1962年获第二届柴科夫斯基国际比赛一等奖。

1963年在伦敦举行演奏会大获成功后,留居伦敦,1968年移居冰岛,1972年入冰岛籍。

阿什肯纳济作为俄罗斯钢琴家,其演奏具有感情充沛,集抒情性、诗意与浪漫情调于一体的特质。

作为奥伯林的学生,又有莫斯科学院派那种不同于德奥学院派的严谨。

阿什肯纳济的最突出长处是其手指的高超技巧,虽然在音色上比起里赫特这样的俄罗斯钢琴
大师略逊一筹,但他演奏的曲目极广,所出版的演录版本之多,可能当今任何演奏家都无法与之匹敌。

尤其是在表现俄罗斯作曲家的名作上,阿什肯纳济更是出类拔萃。

这个版本将他的钢琴演录与他指挥爱乐乐团的管弦乐演录分别列入其中,仅凭此便能超值收藏了。

(一言)
片名:鲍里斯·戈杜诺夫
片号:环球Decca 475 7718(3CD)
出版:2006年
片长:211′54〞
四幕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是穆索尔斯基唯一的一部歌剧作品。

剧本根据普希金的同名戏剧和卡拉姆金的《俄罗斯史》创作。

鲍里斯·戈杜诺夫(1552~1605)是俄罗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

这部歌剧作为一部具有传奇色彩的剧作,与真实的历史有一些出入。

沙皇伊凡雷帝处死了自己的长子,而鲍里斯·戈杜诺夫又谋杀了皇位继承者——伊凡雷帝的小儿子德米特里,于是,剧中的鲍里斯·戈杜诺夫成为了一个十足的篡位者。

全剧以加冕场面为序幕。

篡位后的戈杜诺夫,却又一直受到良心的谴责,因而终日被幻觉所扰,最终在悔恨交加中死去。

这部歌剧于1874年1月28日在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首演。

此前,该剧被公认的最权威最正宗的演录,是瓦列里·格杰耶夫指挥圣彼得堡马林斯基歌剧院的几个版本。

其中包含了1869年的第一稿和1872年第
二稿两个版本。

人们看好它是因为其中的“纯俄罗斯”风味。

现在,环球Decca的个版本,是由卡拉扬指挥维也纳歌剧院乐团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演录。

可以这样说,由德奥艺术大师们诠释的《鲍里斯·戈杜诺夫》,不管从演唱、演奏和整体音乐性来讲,都丝毫不逊于“正宗俄罗斯派” 的演绎。

Decca的这款篇幅浩大的作品,由3张CD组成,整个播放时超过3个半小时!保加利亚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尼古拉·吉奥罗夫(Nicolai Ghiaurov)领衔饰演的戈杜诺夫,更是神型兼具,唱功卓绝,值得一聆。

(肖戈)片名:巴罗克精华
片号:环球Decca 475 7492(2CD)
出版:2006年
片长:156′21〞
Decca公司的这款巴罗克精华(Baroque Essential),两张CD 上,共辑录了39首巴罗克音乐作品(含选段),是一份正宗的“巴罗克音乐大餐”。

纵观此款录音,可以用正统、精致来概括。

CDⅠ以亨德尔“席巴女王之进场音乐”(The arrival of the queen of sheba,选自清唱剧《所罗门》)开场,音乐在热烈活泼中也透出了一种庄严和礼赞性的韵致。

亨德尔的作品选还有咏叹调“让我流泪”(Lascia Ch“io Pianga)、以及他最著名的“水上音乐”。

巴赫作品也是该专辑的主选。

其中,“D小调托卡塔”、“C小调前奏曲”、“第二号弦乐组曲选段”、“D小调双簧管协奏曲”选段以及“G弦上
的咏叹调”等,都是覆盖巴赫经典作品的节选。

维瓦尔第的《四季》也是该专辑选录的目标,其中有“春”之快板第一乐章、“秋”之急板第三乐章“冬”之广板第二乐章。

此外,阿尔比诺尼的那部著名的“柔板”也辑录在此碟中。

据说此曲并非他所作,而是出自20世纪一位评论兼音乐家贾佐托(Remo Giazotto)的手笔。

这首广为流传的《柔板》乐曲明显地取材于阿尔比诺尼本人某首作品的片段。

不管作何考证,有何争论,这首曲子本身的魅力是勿庸置疑的。

还值得介绍的是此碟中英国作曲家克拉克(Jeremiah Clarke,1674~1707)的那首小号即兴前奏曲(原名《丹麦王子进行曲》),该曲描绘了欧洲的宫廷威严,也很精彩。

(朱模)
片名:巴赫:布兰登堡协奏曲
片号:环球Telarc CD-*****
出版:2006年
片长:60′20〞
“布兰登堡协奏曲”是巴赫所有管弦乐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部,也是巴罗克时期管弦乐作品的一个典范。

环球Telarc的这款“布兰登堡协奏曲”却是全新意义上的录音。

它是法国音乐家贾克·路西耶(Jacques Loussier)三重奏乐团的演绎。

贾克·路西耶1934年10月出生于法国西北方的一个小镇昂热,16岁进入法国国家音乐学院学习。

虽然接受的是正统的古典音乐教育,但是贾克·路西耶对爵士音乐的兴趣却非常浓厚。

1959年的秋天,他在参加
朋友的聚会时一时兴起半真半假地以爵士乐风格弹奏了一曲巴赫的“前奏曲与赋格”,没想到受到朋友们的热烈欢迎,让他们直呼过瘾。

由此,他产生了一个突破性的想法:把他喜爱的作曲家巴赫的所有作品,以爵士音乐的方式,重新介绍给喜爱音乐的人们。

于是他组成了以自己命名的三重奏乐团,开始将巴赫的音乐重新编曲,并在各种场合中演出,其中也包括他们尝试和皇家爱乐管弦乐团的合作演出。

从这款“贾克三重奏”的演录中,你尽可抛弃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欣赏模式,慢慢去品聆这样的“布兰登堡协奏曲”。

正如此专辑中的介绍:古老的巴赫音乐,传流到今天,已不是高不可攀、远离世俗、不食人间烟火的阳春白雪,而成为了与人心灵相通的、有着获得全新的诠释与全新的感受的精品。

(代延)
片名:莫扎特:朱庇特交响曲
片号:环球Archiv 00289 477 5798
出版:2006年
片长:78′09〞
莫扎特交响曲录音多如过江之鲫,不过,这张由DG旗下著名的古乐品牌ARCHIV出品的莫扎特交响曲作品选,却别具风韵。

它由马克·明科夫斯基(Marc Minkowski)指挥巴黎卢浮音乐家乐团、合唱团演绎,因此是一款法国味的莫扎特交响曲。

马克·明科夫斯基早年是大管演奏家,巴黎卢浮音乐家乐团是他一手创建的。

明科夫斯基精研古乐,他指挥的亨德尔歌剧作品《海格勒斯》,曾获得第45届格莱美奖最佳歌剧唱片提名。

他还是当今世界著名次女高音歌唱家安妮-索菲·冯·奥特尔的指路人之一,两人有着经常性的合作。

该碟收录了第40号和第41号两部莫扎特交响曲,主要特点是管弦张力更为紧凑,浪漫色彩更为浓郁。

值得一提的是该碟还收录了根据莫扎特的歌剧《伊德梅尼欧》改编的芭蕾舞剧音乐。

这是平时较难听到的莫扎特管弦乐作品录音。

该作的特征是“附伴奏宣叙调”(recltativo accompagnato)特别多,因此戏剧张力就提高了。

而且声乐部分较为偏向男高音和女高音。

此剧中虽然可以看出受法国歌剧或意大利歌剧的影响,却随处展现莫扎特出类拔萃的天才手法。

《伊德梅尼欧》是莫扎特第一部取得成功的歌剧杰作。

严肃歌剧的传统在此受到法国的影响(特别是格鲁克的影响),莫扎特并因而创造出他后来也不曾再超越的那种戏剧推力与紧迫性的作品。

这样的作品,由明科夫斯基棒下的巴黎卢浮音乐家乐团、合唱团演绎,是再好不过的欣赏收藏版本。

(凡丁)
片名:梦幻双簧管
片号:雨林H-119
出版:2006年
片长:52′30″
从这张精美专辑的封面彩图上看,手持双簧管的这位名叫陈擎的帅哥确实还年轻,不过,他已经是国家一级演奏员、广州交
响乐团的首席双簧管。

雨林音乐制作有限公司为他推出的这款专辑,收录了他演奏的17首双簧管独奏乐曲,虽然没有大部头的作品,但是,作品的涵盖面很宽,囊括了西洋古典大师和中国民歌以及歌剧选曲等。

陈擎的演奏不但音色极为优美,而且每首“小品”从他口中吹奏出来,确实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真正要将“经典小品”演奏得出神入化,绝非易事。

听他演奏的第一曲——“乘着歌声的翅膀”,原作是门德尔松根据海涅的诗写成的艺术歌曲。

它让我立即想起了当年听奥伊斯特拉赫大师用小提琴演奏的这首“歌曲改编曲”,旋律之美妙、和声之醉人,情感之深沉,至今难以释怀。

而陈吹奏的这首歌,充分发挥了双簧管那迷人的木管音色和独特的歌唱性本色。

更将人带到海涅原诗句的梦幻意境之中。

这张专辑取名“梦幻双簧管”,真是与听者“心有灵犀一点通”。

专辑中的其他乐曲,如莫扎特的“魔笛”、舒伯特的“鳟鱼”、舒曼的“浪漫曲”、格里格的“索尔维格之歌”、德沃夏克的“第二号斯拉夫舞曲”,以及中国乐曲“金蛇狂舞”、“小放牛”、“兰花花”和“白毛女”等,也精彩纷呈,各有特色。

(佐耳)
片名:简单爱
片号:柏菲HZH-CD048
出版:2006年
片长:49′37″
这是“柏菲”一款为少男少女准备的12首很好听的情歌对唱
新音碟。

碟名取为“简单’爱”,主题似由碟中第五曲“爱很简单”来阐述。

纯朴的爱往往也是单纯的爱,它也是人生中一种最珍贵的体验。

正像幸福不以权势和财富而主要以真诚来衡量一样。

而真诚往往是简单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此碟也是为所有真诚地珍惜爱的人准备的。

碟中的多数作品,皆由“柏菲”旗下的少女主将伽菲珈而领衔演唱。

无论是“爱很简单”,还是“外面的世界”、“命中注定”、“有时候”、“输赢游戏”、“爱上爱情”、“梦旅人”、“傻瓜与野丫头”,都以非常单纯、非常坦荡的声音与情感来表达。

专辑中的作品也多以男女对唱的方式,娓娓道尽世间美好情愫。

在配器与录音上,也动用了“柏菲”具有经验的人才与优良先进的器材。

可以说其中很多歌曲,都将伽菲珈而的清澈空灵,李跃君的从容淡定,杰仔的干净透明,极好地融合在一起。

值得一提的是,碟中更有两位韩国艺人小春和老朴加盟,他们略带摇滚的沧桑与醉人的低音,为整张专辑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给歌曲带来了全新诠释。

广州交响乐团的首席小提琴张毅、首席大提琴高志坚以及弦乐队也加入了专辑的录音,让专辑的整体音乐表现具有很高的品味。

(贾达)
片名:常静;彩虹之上
片号:柏菲PMB-CD008
出版:2006年
片长:47′05〞
常静出生于四川成都,8岁时开始随启蒙老师龙德君学习古
筝谱。

以后,从四川音乐学院附中到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一步步走上系统专业学习与职业演奏生涯。

她1997年与香港雨果唱片公司合作录制个人专集、1998年随华夏室内乐团赴美国15个城市巡演、2001年3月又应法国国家音乐创作中心邀请赴里昂参加现代音乐节。

2002年1月,常静被聘为泰国公主常任古筝教师。

她与宋婷婷、付娜、吴莉被誉为当代中国古筝四才女。

常静加盟柏菲后的这款首张个人专辑《彩虹之上》,有个最“另类”之处:一反洋为中用,来了个“中为洋用”——使用中国民乐古筝来模仿夏威夷吉他的音色,第一次用古筝演奏12首印第安名曲,由此带来无限新意。

当我们放上这张新碟,首曲“你在我心”的旋律听来最十分亲切,它基本上是自然音阶的,但古筝挑拨出的声音与夏威夷吉他的滚柔之声十分相似。

在吉他与打击乐器的配合下,音乐将我们带进了遥远和古老的印第安山乡家园的意境之中。

第十曲是专辑的碟名曲“彩虹之上”,此曲的基调也是平缓抒情的,但古筝担负的旋律比第一曲更多也更丰富一些,乐曲在配器上更丰富一些,整首乐曲更带有一种绚丽的色彩感。

此外,“宽广地平线”、“中央公园”的延伸感、“月光的魔力”、“月光暗影”的朦胧感,“再来一杯白兰地”、“我的玛利亚”的即兴感,则表现出了更为丰富多彩的音乐情调。

专辑使用24Bit/192kHz Summing Mastering 日本母盘技术,纤毫不丢的细节捕捉,带来了最真实的听觉感受。

(贾达)
片名:天香国色
片号:柏菲HZH-CD018
出版:2006年
片长:58′36〞
“柏菲”的这款《天香国色》,与此前我所见过的瑞鸣那款《国色》,内容几乎是如出一辙。

都是用音乐来描绘史上几位绝代佳人的神貌。

全部乐曲完全出于中国民族乐派作曲家史志有的原创。

但是两张唱片也有区别,虽然都有8首乐曲,“瑞鸣”的《国色》描绘的是8位美女,而“柏菲”这8首,只瞄准了4位佳人,而主题却是用梅花引入。

专辑制作人认为:国人爱梅,自古以来,咏梅诗句无数。

梅花,是中国的国花。

梅花自会残碎,红颜可以老去,但只要芳魂还在,精神不灭,便成就了永远的“天香国色”。

于是,这张唱片将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喻作梅花,用鲜明的季节特色来寓意每人的个性:西施,虽寂寥但柔韧,似早春寒梅,孤独盛放;玉环,生命蓬勃,丰润昂扬;昭君,于萧瑟清秋寻求和平与希望;貂婵,乱世周旋中却不丧失生的勇气,似寒冬红梅。

有了美女与国花性格气质的相通相似,才有了这张《天香国色》。

作曲家史志有殚精竭虑,据说数次亲赴古代四大美女的故里如秭归等地,寻找美人身后的雅兰余韵,创作出各具个性的篇章。

国乐大家宋飞女士领衔用二胡演绎出美女神韵;国乐手张强、戴亚、杜聪用琵琶、笛箫、排箫等描画出国花四季迥异的性格。

再加上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爱乐乐团弦乐的梦幻组合,顶级录音技术的
运用,精良后期制作,使《天香国色》注定夺人心魄。

8首乐曲中,你会听出眼波曼妙,听出舞步飞旋,听出翠袖朱唇,更会听出梅的清气,以及美女们的芳心倾诉。

(凡丁)
片名:舞者如风
片号:普罗艺术POLO WLB-*****-2
出版:2005年
片长:54′55〞
普罗引进出版的这张《舞者如风》,英文原名是“百年古巴最流行的节奏”(The Most Popular Cuban Rhythms of the Last 100 Years),唱片封面上润色为“百年古巴经典节奏”。

这张CD详细地介绍了古巴音乐的各种风格,并精选了近100年最流行地古巴舞曲节奏,包括丹萨(Danza)、廷巴(Timba)、颂-蒙图诺(Son Montuno)、伦巴(Rumba)、曼波(Mambo)、瓜希拉(Gujira)、皮隆(Pilon)、恰恰恰(Cha Cha Cha)、波莱罗(Bolero)、莫桑比克(Mozambique)、丹颂(Danzon)等等十几个种类的经典代表歌曲与乐曲。

唱片的原始演录,出自圣地亚哥省顶尖乐队“圣安东尼奥之星”(Estrellas De San Aantonio)乐队的激情演奏。

所有这些选曲,都最地道最精彩地呈现出了古巴音乐的多元化色彩情感。

正如专辑的说明中点到的——不是雪茄,不是朗姆酒,也不是蔗糖,只有音乐和舞蹈才是古巴真正的灵魂。

在这些节目中,可以感受到的是,许多非洲的传统风俗、宗教文化,都已经融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