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红斑狼疮的验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红斑狼疮的验方
红斑狼疮在中国古代的医籍中没有相对应的病名,但就红斑狼疮各种症状在中国历代医学典籍中均有不少记载,如中医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有“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绵纹……;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

”等症状的描述。

就本病病名而言有的根据本病斑疹红赤如丹涂之状,形如蝴蝶,名之为“红蝴蝶疮”、“马缨丹”、“茱萸丹”等。

现代医学确诊红斑性狼疮的主要依据是狼疮细胞的阳性和抗核抗体(ANA)阳性(1∶80以上)。

西医认为红斑性狼疮是一种比较难治的结缔组织病,常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强的松,地塞米松等)、嘌呤代谢拮抗药物(硫唑嘌呤,6-巯基嘌呤等)。

中医认为红斑性狼疮属于痹症范围。

红斑性狼疮可分为局限性盘状和系统性两型。

前者损害主要局限于皮肤,表现为具有粘着性鳞屑的鲜红色斑片,鳞屑剥离后可见毛囊口扩大和角质栓,晚期出现萎缩性疤痕。

后者除皮损外,尚可同时累及肾、心等内脏器官,常伴有发热、关节酸痛、浆膜炎(胸膜炎、心包炎)、蛋白尿、管型尿、口腔黏膜溃疡等症状。

病变的主要部位是在全身的结缔组织。

王渭川(1898~1988),号鲁同,中国农业民主党党员我国著名中医专家,在治疗红斑狼疮方面有独到经验。

王老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三种治法。

第一类型是盘状红斑狼疮,它以局部皮肤病变为主,症状近似古代医典所载之“猫眼疮”。

故此症属阳疮热证,毒热内盛,发热、出疹、身痛关节痛、脉数等为主,与系统类热盛型外部症状相似,治宜清热解毒。

这一类型在该病的发展进程中也可称为早期的红斑狼疮。

过去民间有一土方,以清内热为主效果不错。

具体治法:土茯苓1000克,金银花2000克,烘干后共研细面儿,炼蜜为丸,每丸3克,每次服用10丸,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

此为一剂用量。

一般用药2到3剂能愈。

若是服用几剂之后还没有见效,就停下来不要再服了。

说明不是由内热造成或已错过这一阶段的治疗良机。

第二类型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错综复杂,往往累及内脏,常伴有心肝脾肺肾五脏病症,而以肾的病变为主:如耳鸣(肾开窍于耳),腰痛(腰为肾之府),头发稀疏或脱落(肾之华在发)。

肾主生殖机能,故患本病的男子多阳痿遗精,女子多有月经紊乱。

肾阴虚不能制水,以致脾阳上亢,形成肝肾阴虚型。

王老提供的三种治法是:
1、清法:是治疗红斑狼疮的一种重要方法。

用以清热解毒为主,如上面所提到的民间疗法。

2、温补法:以补益脾肾为主,常有于系统红斑狼疮脾肾阳虚型。

但本型常兼有多部位疼痛,关节肿大及腹痞块等瘀血症状,所以必须同时活血化瘀,才符合补虚不忘化瘀的道理。

3、柔肝养阴法:有以滋养肝阴和肾阴,常用于系统红斑狼疮肝肾阴虚型。

一、治疗红斑狼疮名医名方:
方名:加减秦艽汤。

辨证:阴血虚损,毒热未清。

治法:养阴补血,凉血解毒。

组成:黄芪30克,黄精15克,鸡血藤30克,秦艽30克,乌梢蛇6克,丹参30克,莲子心12克,玉竹9克,白人参6克,白芍15克,当归15克,女贞子30。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赵炳南方。

方名加味凉血退斑汤
辨证:湿热结毒,灼煎营血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利湿
组成:鲜生地30克,鲜芦根30克,大青叶30克,板蓝根9克,金银花15克,
连翘12克,桑叶9克,白藓皮15克,赤芍9克,黄芩9克,生栀仁6克,滑石9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赵炳南方。

治红斑狼疮秘方:
配方:首乌30g、夏枯草30g.刺蒺藜15g、熟地5g.山药15g、茯苓15g、丹参15g、地骨皮15g、秦芜15g、白鲜15g、炒枣仁15g、钩藤15g、稀莶草15g、山茱萸12g.牡丹皮10g、泽泻10g、紫草10g。

制服: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煎2次,分早晚2次服。

功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阴虚内热型。

消毒灵
来源:韩百灵,《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生地20克,赤芍、丹皮、怀牛膝、苦参各15克,蒲公英、紫花地丁各20克,天花粉、当归、连翘、黄芩各15克,甘草10克。

用法:每日1剂,先将上药用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再放文火上煎煮30分钟,每剂煎两次,将两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早、晚各服1次。

功用:清心火,凉血热,解热毒。

方解:方中用药多偏苦寒,此为正治之法,热者寒之之意,故方中以生地、赤芍、丹皮凉血中之热以治标;当归、牛膝活血逐瘀,引血下行;苦参、连翘清心泻火以断热之源;蒲公英、紫花地丁解巳成之热毒;天花粉、甘草生津泻火以润燥;黄芩清热。

合而用之,共奏清心火、凉血热、解热毒之功效。

主治:红斑狼疮。

名医邓铁涛治红斑狼疮之秘方:
组成:青蒿10克,鳖甲(先煎)、地骨皮各30克,知母,丹皮、红条紫草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能:滋阴清热。

主治:皮肤炎、红斑狼疮。

效佳。

名医陈照龙消结汤:
组成:黄芩10克,连翘15克,羌活、独活各10克,丹参16克,赤芍12克,丝瓜络、木通,云苓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能:清热除湿,活血通络。

主治:结节性红斑,效佳。

治红斑狼疮药方:
药方:白茅根30g、生地15g、熟地15g、黄柏15g、紫草15g、瞿麦15g、柴胡15g、黄药子15g、土茯苓12g、甘草6g。

制作: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煎2次,分早晚2次服。

功效:治疗红斑狼疮效方。

治红斑狼疮秘方:
处方: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紫草、无花果各15克,土茯苓20克,金荞麦、六月雪、石龙芮、接骨木、黄芪各30克。

加减法:脾肾两亏者黄芪、白术加重;面色晦暗、舌色紫暗、有淤点、脉涩者加丹参、桃仁、红花、鸡血藤;恶心呕吐、纳差腹胀、乏力、苔厚腻者,加法夏、蚕砂;蛋白尿重者加莲子、芡实,黄芪加量。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三次混合,早晚分服。

30天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4-5个疗程。

治红斑狼疮秘方:
治疗:滋阴补肾、利水化浊、活血散淤、安正与祛邪并重为治。

处方:熟地40克、山茱萸10克、杞子12克、淮山20克、女贞子15克、五味子10克、丹皮9克、麦冬15克、大小消草50克、夏
枯草14克、玄参25克、生牡蛎40克(先煎)、海蛤壳40克(先煎)、甘草6克、丹参25克。

用法:水煎2次,2次合液,每日一剂,分3次服用。

禁忌:忌鱼、牛肉、鸭肉、辛辣、烟、酒等刺激之品。

加减法:
1、急性发作期,出现高热、神昏、谵语、伴出血性红斑者,加金银花12克、蒲公英12克、紫草10克、赤芍12克、红花6克、水牛角25克等到以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同时结合抗菌素治疗。

2、病程日久,长期低热,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脉沉细者为阴血耗损所致,加知母15克、秦艽10克、鳖甲15克、浮小麦10克等以滋阴降火,清虚热。

3、精神抑郁,烦燥易怒,胸闷不舒,肋胁胀痛,食少纳呆,妇女月经不调,脉弦或弦数者,为肝郁气滞,宜疏肝解郁,加柴胡7克、木香7克、白芍20克、郁金10克、合欢皮10克。

方名:消毒灵。

治法:清心火,凉血热,解热毒。

组成:生地20克,赤芍15克,丹皮15克,怀牛膝15克,苦参15克,蒲公英20克,紫花地丁20克,花粉15克,当归15克,连翘15克,黄芩15克,甘草10克。

用法:先将上药用适量水浸泡30分钟,再放文火上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两次煎出的药液混合。

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出处:韩百灵方。

治红斑狼疮秘方:
组成:黄芪30克,黄精15克,鸡血藤30克,秦艽30克,乌梢蛇6克,丹参30克,莲子心12克,玉竹9克,白人参6克,白芍15克,当归15克,女贞子30克,熟地30克,川连6克。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

治红斑狼疮验方:
组成:生地30克,牡丹皮30克,藏红花10克,升麻30克,川贝30克,釜底墨15克,矮地茶20克,牛黄3克,黄鼠狼头3个,大青叶20克,蟾皮1张,玄参30克,浮海石20克。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

治红斑狼疮验方:
处方: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紫草、无花果各15克,土茯苓20克,金荞麦、六月雪、石龙芮、接骨木、黄芪各30克。

脾肾两亏者黄芪、白术加重;面色晦暗、舌色紫暗、有淤点、脉涩者加丹参、桃仁、红花、鸡血藤;恶心呕吐、纳差腹胀、乏力、苔厚腻者,加法夏、蚕砂;蛋白尿重者加莲子、芡实,黄芪加量。

每日一剂,水煎三次混合,早晚分服。

30天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4-5个疗程。

二、治结节性红斑狼疮秘方:
1、归白消斑汤
来源:王安泰,《集验百病良方》
组成:当归、防风、白芍各6克,黄芪、党参、白芷、桔梗、苏叶各10克,川芎、枳壳、乌药各5克,厚朴、官桂、槟榔各2克,木通、甘草各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气活血,理气通络,祛风利湿。

方解:方中以黄芪、党参补气;当归、白芍、川芎养血;枳壳、乌药、厚朴、官桂理气;防风、白芷、桔梗、苏叶祛风;加之槟榔、木通利湿消肿。

诸药配伍、共奏益气活血、理气通络、祛风利湿之功。

本方作用全面,标本兼顾,故其效非凡。

主治:结节性红斑狼疮。

加减:恶寒发热,加菊花、桑叶;五心烦热,加玄参、麦冬、地骨皮;结节暗红,加紫草、鸡血藤。

2、桃红银地汤
来源:王安泰,《集验百病良方》
组成:金银花、生地各10克,桃仁、红花、防风、泽泻、赤芍牛膝、当归尾各6克,生牡蛎、丹参各9克,蒲公英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活血清热,祛风利湿。

方解:方中以红花、桃仁、赤芍、归尾活血化瘀;牛膝利湿散瘀通络;丹参活血;生地凉血清热。

7味药合用其活血化瘀之功尤著。

辅以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防风祛风止痒;泽泻利湿;生牡蛎软坚消肿。

本方配伍严谨,主次分明,作用全面,其效不凡。

主治:结节性红斑狼疮。

加减:恶寒发热,加菊花、桑叶;五心烦热,加玄参、麦冬、地骨皮;结节暗红,加紫草、鸡血藤;痛甚,加白芷。

3、活血通络方
来源:朱仁康,《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组成:当归尾、赤芍、桃仁、红花、香附、青皮、王不留行、茜
草、泽兰、牛膝各9克。

-方去桃仁、赤芍、青皮,加地龙、生苡仁、黄芩各9克,鸡血藤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活血祛瘀,通经活络。

方解:治疗本病,应多从血分考虑用药。

既已成瘀,不论初期已久,总宜散血,血散瘀去则寒、热、风、湿均无遗留之迹矣;方中以青皮、香附行气,气行则血亦行;归尾、桃仁、红花、赤芍活血祛瘀;王不留行通经活血;茜草凉血清热;泽兰活血破瘀;牛膝利湿散瘀,引药下行。

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祛瘀,通经活血之功。

主治:结节性红斑狼疮、硬结性红斑狼疮,下肢结节病。

可用于风湿阻于经络,气滞血瘀,结聚成核,红肿疼痛之证。

加减:结节性红斑,先用加减方,以增强清热利湿之功;待红斑退,大便不畅,脉滑,舌苔黄腻已化,再用本方。

4、凉血五根汤
来源:赵炳南,《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组成:白茅根30~60克,瓜蒌根15~30克,茜草根、紫草根、板蓝根各9~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凉血活血,解毒化斑。

方解:方中以白茅根、茜草根、紫草根凉血活血为主;佐以瓜蒌根养阴生津;板蓝根清热解毒。

适用于血热发斑,热毒阻络所引起的皮肤病。

因为根性下沉,故本方以治疗病变在下肢者为合拍。

主治:多形性红斑(血风疮),丹毒初起,紫癜,结节性红斑(瓜藤缠)及一切红斑类皮肤病的初期,偏于下肢者。

5、加味利湿化瘀饮
来源:赵炳南,《千家妙方. 下》
组成:当归、丹参、土贝母、白芍、赤芍、夏枯草、紫草、白术、黄柏、牛膝、茜草各9克,元参、生地各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佐以养阴。

方解:湿热凝聚,经络阻隔,又日久不愈,必致阴伤。

方中取“二妙丸”健脾燥湿,不用苍术而用白术;生地、元参、麦冬清热养阴而不滋腻;紫草、茜草、当归、丹参、赤芍凉血而又活血;土贝母、夏枯草清热软坚散结。

本方突出清热利湿以治其因,活血化瘀以治其果。

利湿而不伤阴,养阴而不缠邪,故而能收到较为理想之效果。

主治:结节性红斑狼疮。

加减:临证应用,可随证加减。

三、治疗红斑狼疮偏方:
1、柴胡、厚朴花、陈皮各6克,当归、茯苓、炒白芍、玫瑰花、白术、川楝子各10克,千地黄12克,薄荷3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红斑狼疮肝脾不和证。

2、生石膏、银花炭各15- -30克,绿豆衣30克,玄参、炒白芍各12克,炒知母、炒丹皮、连翘、寄生、甘草各10克,琥珀、竹叶各6克,生地炭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毒热炽盛证。

3、生黄芪、鸡血藤各30克,大生地15克,炒赤白芍、当归身、地龙、阿胶珠、炙地鳖虫、绿豆衣、陈皮各9克,全蝎、川芎、清炙草各3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红斑狼疮气阴两虚证。

4、黄芪、党参、干地黄、麦冬各12克、白术、酸枣仁、当归各10克,茯神15克,远志、炙甘草、广木香、五味子各6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红斑狼疮心脾两伤证。

5、组方:生地黄15克,胡黄连、银柴胡、熟地黄、地骨皮、紫花地丁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分早晚2次服用。

6、组方:苦参、忍冬藤、生地黄、玄参、虎杖羊蹄根、苦参、黄芩、车前子各30克,麦冬12克,知母9克。

用法:病重者每日2剂,水煎服。

7、组方:白檀香、紫檀香、沉香、白云香、黑云香、丁香、广木香、冰片、石膏、红花、肉豆蔻、草果仁、木通、石、河子、川楝子、子交、、明于、火麻、射十、文过木黄柏、益母草、五味子、甘草各15克,熊胆5克,人造牛黄1.5克。

用法:共研为细末,水泛为丸,黄豆粒大小。

每日3次(成人量),每次3~5克。

8、组方:制何首乌、蒺藜、熟地黄、山药、枣皮、牡丹皮、泽泻、茯苓、丹参、紫草、地骨皮秦艽、夏枯草、白鲜皮、炒酸枣仁、钩藤、稀莶草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9、组方:雷公藤、大血藤、鸡血藤等,制成合剂。

用法:每次10~15毫克,每日3次,2个月1个疗程。

10、组方:水牛角30克,生地黄15克,紫草12克,枸杞子、何首乌、丹参、赤芍、当归、地骨皮、墨旱莲各10克,牡丹皮、知母各8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11、组方:生地黄、熟地黄、山药、何首鸟、女贞子、墨旱莲各30克,白芍、桑寄生、秦艽、麦冬、薏苡仁、金银花各15克,甘草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随症加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