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日本的职业教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职业教育的沿革
(一)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的重建与改革 2.扩充发展期 • 1960年《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1960---1970年的10年间, 需提供44万名工业高中的毕业生,且以机械、电气、工业 化学、木工等学科为中心,指出要大量培养科技人才。 • 1962年日本又为工业高中支付了国库补助金,使得倍增计 划得以顺利实施。 • 1966年在有关职教法规方面规定:通过高中普通科、职业 科,对学科理想状态的探讨,适应学生的个性、能力、特 点和未来不同职业工种的需要,谋求教育内容的多样化, 确立了317个新学科,实现高中职业教育的多样化。
专题:日本的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学院:牛金成 Mail:Niujingc@
1
日本的职业教育
• • • • • • • 背景知识 历史 基本情况 学校职业教育 企业职业教育 社会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功能分析(讨论)
• 地理位置:位于亚洲大陆东岸外的太平洋岛国。 西、 北隔东海、黄海、日本海与中国、朝鲜、俄罗斯相 望,东濒太平洋。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 州四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土地面积37万多 平方千米 • 人口数量:1亿2千7百万人(2009年)
• 主要民族:大和民族
• 资源资源贫乏,90%以上依赖进口,其中石油完 全依靠进口。 • 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
• 经济:自20世纪60年代末期起一直是世界公 认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2009年,GDP 总计5.07万亿美元,人均GDP:42480美元
• 日本经济高度发达,日本通过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 各级各类技术人才和优秀劳动力,对日本不同时期 的经济发展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 日本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日本经济社会发展 的独有特征:①人口密度高,自然资源相对不足, 只能通过受良好教育的劳动力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 ②日本社会的文化特征,即集团主义、高依存性、 高信赖度、公司的终身雇用制度;③重视教育的传 统;④政府对教育的高度控制。
日本职业教育的沿革
一、二战前(起步发展阶段) • 高职教育制度的建立: 原因:解决中职毕业生的升学问题;产业界 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层次的提高。 1903年颁布《专门学校令》规定凡是以实施 高等职业教育为目的的实业学校都属于实业专门 学校。这样日本在20世纪初形成了包括初级、中 级和高级职业教育在内的职业教育体系。 最早出现了工业、商业、农业专门学校,同 时把大批中等职业学校通过延长修业年限,拓宽 教学内容等多种途径升格为实业专门学校。
日本职业教育的沿革
二、二战后(根本改造和完善阶段) 3、改革时期 高中阶段教育持续扩张,以成为准义务教育;社会对高学历 的要求,上大学愿望增加;对高中学生提出了新的素质要 求,而当时的学校制度易于形成的固定格局(普高为升学, 职高为就业),学校间等级差别扩大。 • 1994学年起,正式实施综合学科制度,与当时的普通科、 职业科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 1998年《学校教育法的部分修正案》正式实施,增加初中、 高中6年一贯制中学,设置三大类学科:普通科系列、综 合科和专门科系列(职业学科、艺术科、体育科、外国语 科和理数科等)。
日本职业教育的沿革
(一)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的重建与改革 2.扩充发展期 • 这一时期,出现了有影响力的几份围绕日本如何改革高中 职业改革的报告,1971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关于 日本教育政策的调查报告书》,还有《关于高中职业教育 的改革》、《如何改革日本的教育》,这些报告均集中克 服以往高中职业教育的封闭性上。 • 1978年修订高中学习指导要领,将高中职业教育改为以学 科为本,各种教育活动也以学科为中心。1974年职业高中 在校生53.71万人,占高中阶段学生的40.1%. • 职业高中毕业生享有就业优先权。
学校职业教育
二、普通高中的职业教育 • 普高给学生提供履行职业科目的机会。 • 其目的是通过职业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掌握有 关职业的一般教养,为准备直接就业的学生做职业方面的 准备。 • 职业课程分必修和选修两种科目,并规定学分,开设的职 业选修科目体现社区特点、学校特色和学生特长及爱好。 • 教学大纲要求:102学分,公共必修课:男生48女生52学 分;选修课男生48女生44学分;特备活动课(班会、俱乐 部、学生会活动、全校仪式等)男女均6学分。
日本职业教育的沿革
一、二战前(起步发展阶段) • 1929年将东京和大阪两所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大学。 • 1935年和1937年将东京大学农学部的职业科和教员养成所 分别独立。 • 1943年修改《专门学校令》统一实业学校为专门学校,增 设理科类专业学校,缩小、整顿文科类的专业学校,把商 业类学科专业学校变为工业专科学校或工业经营专科学校。
日本职业教育的沿革
二、二战后(根本改造和完善阶段) (三)企业内教育的发展 企业内教育是日本职业教育的特色和重要支柱 1947年《劳动标准法》规定了最低就业条件,以保证工人的 权益;对学徒培训加以规定,以维护年轻工人的利益;强 调采取措施,促进企业的职业培训,培养恢复经济所需的 技术工人。 • 1958年,日本颁布《职业训练法》规定政府和企业对培训 负责,并强调只有按法律规定的要求进行培训,才能得到 国家的认可和支持。日本职业培训制度以企业终身雇用制 为前提。
学校职业教育
三、职业高中 • 职高分为农业、工业、商业、水产、家政、看护6大专业 领域(科),只设一个科的职业高中称单科制,几个科并 设的为多科制。 • 主要任务:培养初级技术人才——技工,培养行业熟练的 工人和初级技术人员。 • 教学大纲要求:共102学分,公共必修课男女48学分;普 通教育选修课不超过15学分,职业必修课至少35学分(如 果多学职业必修课则可减少普通选修课);特别活动课6 学分。
日本职业教育的沿革
一、二战前(起步发展阶段) • 中职教育制度的建立: 1899年《实业学校法令》规定实业学校的宗旨、分类 等,还颁布了各个学校的规程,这些法令的颁布标志着中 等职业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走向制度化和体系化发展之 路。 实业学校的宗旨:给予从事工业、农业、商业等实业者 必要的知识。 实业学校的分类:工业学校、农业学校、商业学校、 商船学校(中等实业教育机构)和实业补习学校(初等实 业教育机构)。
日本职业教育的沿革
(一)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的重建与改革 • 1951年出台《产业教育振兴法》,自此日本把战 前的实业教育改为产业教育。该法的核心内容是: 为扩充职业教育所必须的经费,可由国库拨款补 助,适用初中、高中、大学里的职业教育,但重 点在高中。
• 随后出现了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的高中,至此,日 本中等职业教育已有相当规模:职业科学生占全 体高中生的比例逐年增加,到1956年达到40.1%。
基本情况
二、职业教育现状及管理 • 教育部门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设置基准: • 1947年民间组织机构的《大学基准》 • 1956年文部省的《大学设置基准》 • 1949年的《短期大学设置基准》 • 1976年《专修学校设置基准》 • 2003年《独立行政法人高等专门学校机构法》。 • 职业教育管理以“基准”为导向。
基本情况
一、学制 • 6,3,3,4学制
• 高中有三类,即普通(以普通课程为主)、 职业高中(以职业课程为主)和综合高中 (设有普通课程、职业课程)。 • 在中学高年级阶段,除小部分的专门或职 业类课程之外,主要是综合性课程。
基本情况
一、学制
中学后教育阶段包括高等教育机构、专修学 校、职业能力开发学校及各种学校。
日本职业教育的沿革二二战后根本改造和完善阶段三企业内教育的发展1967年修改职业训练法2001年修改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提出设计职业生活理念其中规定企业对劳动者自发的有计划的能力开发负有积极支持的责任与义务企业要提供与职业能力培养相关的信息情报充分考虑对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和雇佣上的管理给予带薪教育培训休假和长期教育休假确保接受教育培训的时间
日本职业教育的沿革
二、二战后(根本改造和完善阶段) • 实业学校改为新制中学;实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大学。 • 义务教育阶段的新制初中开设必修或选修的职业科目。 (一)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的重建与改革 1、探索重建期 • 1947年《学校教育法》成为学制改革的依据,形成6334制。 形成学区制、综合制和男女共学制三原则。 • 1949年提出关于技术教育振兴方案。强调三点:避免新制 高中单一化,单独设置以进行职业教育为重点的高中;制 定以职业技术课程为中心的教学计划,以提高定时制高中 的效果;为振兴产业教育,确定国库补助制度。
日本职业教育的沿革
二、二战后(根本改造和完善阶段) (三)企业内教育的发展 • 1967年修改《职业训练法》,2001年修改《职业能力开发 促进法》提出“设计职业生活”理念,其中规定企业对劳 动者自发的、有计划的能力开发负有积极支持的责任与义 务,企业要 “提供与职业能力培养相关的信息情报,充 分考虑对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和雇佣上的管理,给予带薪教 育培训休假和长期教育休假,确保接受教育培训的时间”。 • 有实力的大公司一般都自己办大学,如松下电器工学院、 松下电器商学院、丰田工业大学、日立工业专科学校。无 力办学的小型企业采取与政府、其他企业或培训学校合作 的方式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
日本职业教育的沿革
二、二战后(根本改造和完善阶段)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壮大 • 1948年,文部省着手改革高等教育,该旧制的双轨制高等 教育体系为单一的新制大学,向大众开放,在高等职业教 育方面,升格旧制专门学校为大学,不具备转换条件的学 校暂定为短期大学,1950年,首次被认可的短期大学有 149所,在校生15098人。 • 1962年第一批19所工业技术专门学校诞生,以培养中级骨 干技术人才。 • 1964年,修订学校教育法,将短期大学纳入大学范畴。 • 1976年,承认专门学校的地位, • 1994年重新修订“专修学校设置基准”,授予专门士称号。
学校职业教育
一、初中的职业教育 • 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以实施普通中学教育为目的。为了给 学生就业做准备,也进行某些基本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 方面的教育。设有家政科和技术科:男生以学习生产技术 为主,女生以学习家庭生活基础知识为主。 • 技术家政科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生活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加深对家庭生活等有关技术的理解,培养学生的 进取精神、创造力和实践态度。 • 开设木材加工、电气、保育等11门科目,分三个学年完成。
日本职业教育的沿革
一、二战前(起步发展阶段) • 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极大促进了日本的工业革命,在时任 日本文部大臣井上毅的提倡下,颁布了一系列法规,为职 业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如1893年《实业补习学校章程》, 1894年《徒弟学校章程》、《简易农校章程》《实业教育 国库补助法》,1899年《实业学校法令》,并陆续出台了 农业、工业、商业、商船、水产等学校的章程。 • 1894年到1898年,徒弟学校由3所增加到23所;实业补习 学校由19所增到113所,技工学校由29所增加到83所,到 1913年,各类实业补习学校进一步增至8014所。
日本职业教育的沿革
一、二战前(19世纪起至二战前,起步发展阶段) • 日本的现代职业教育始于明治维新时期。 • 民间学徒制——养成工制度(工厂) • 日俄战争之后,大企业逐渐形成养成工制度,对学徒进行 适应企业的技术教育,同时,明治政府设立学徒学校,弥 补学徒教育的不足。 • 1872年,颁布第一个《学制令》规定开办工业(机械、矿 山)、农业、水产、商业等实业学校,首次确立了职业教 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Hale Waihona Puke 日本职业教育的沿革一、二战前(起步发展阶段) • 1874年东京开成学校内设立“制造学校校场”,标志着日 本第一个中等职业教育机构的设立。 • 该校场设冶炼、制造两个学科,招收61名学生,按照预科、 本科各两年设置课程,进行系统教育。 • 1880年各政府经办的实业教育机构转归文部省统一管辖。 • 1881年东京职工学校作为官立学校正式开办。
• 专修学校没有普通学术课程入学要求,同 时提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
• 高等教育分大学、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 校。
基本情况
二、职业教育现状及管理
• 日本成本已形成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完整的职 业教育体系。
• 日本职业教育体系由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企业 内教育等构成,其中学校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 和核心,企业内教育是日本职业教育的重要特色。 • 职业教育与企业内培训分属两个部门管理。文部 科学省管理技术和职业学校;厚生劳动省管理企 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