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励志故事及感悟三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要想成就⼀番⼤的事业应该靠⾃⼰的贤德和智慧,如果靠严厉的刑法来约束⼈的话,很可能会弄的众叛亲离。下⾯是分享的历史励志故事及感悟三则。欢迎阅读!
故事⼀:远⽔不救近⽕
齐国是鲁国的邻邦,鲁穆公不但不去同齐国结盟,反⽽把⾃⼰的王⼦和公主纷纷送到远离鲁国的晋国和楚国去结亲和做官,想在鲁国遭难时,得到晋、楚两国的援助。
有个叫犁钮的⼤⾂对鲁穆公说:“假如这⼉有⼈掉进⼤河⾥马上就要淹死了,岸上的⼈都说:‘越国⼈最善于游泳,快派⼈去越国求救吧。’⼤王,您说这⼈救得活吗?”
鲁穆公笑着说,“真傻啊,越国那么远,越⼈再善游⽔,这个⼈也别想活命。”
“那么,”犁钮⼜问,“如果鲁国京城发⽣⼤⽕灾,有⼈对您说,‘海⾥的⽔最多,快派⼈到海边运⽔来救⽕’,⼤王认为能⾏么?”
“不⾏,不⾏,”鲁穆公说,“等海⽔运到,京城早就烧成灰烬了。”
“是呀,”犁钮说,“这就叫做‘远⽔不救近⽕’,现在晋、楚两国虽很强盛,但远离鲁国,倘若鲁国⼀旦有难,就会像远⽔救不了近⽕⼀样。⽽齐、鲁相邻,不同齐国结交,实在危险啊!”
【感悟】
在解决问题时,需要客观地分析,理智地寻找最便捷最有效的解决⽅法。
故事⼆:指⿅为马
公元前207年,章邯等率兵攻打巨⿅,楚上将军项⽻率领军队援救巨⿅。
这年冬天,宦官赵⾼杀死了李斯,当上了丞相。后来,章邯等作战多次失利,⼆世派⼈责备章邯,章邯⾮常恐慌,就让长史司马欣前去请⽰。赵⾼既没有召见他,也没有给他传过任何话。司马欣⼼⾥极度恐惧,就逃⾛了,赵⾼派⼈前去捉拿他,但没有捉到。
司马欣去见章邯,对章邯说:“赵⾼现在权倾朝野,将军您不⽴功会被杀,⽴了功也会被杀。”这时项⽻正加紧进攻秦军,将秦将王离俘虏了,章邯等⼈也率兵投降了。
没有多久,赵⾼图谋作乱,但⼜担⼼⼤⾂们不听他的命令,便先作了⼀次试验。他派⼈把⼀只⿅牵到秦⼆世⾝边,告诉⼆世说:“这是⼀匹马。”
秦⼆世笑着说:“丞相弄错了吧?这怎么是马呢?明明是⿅嘛。”随后⼆世转过头去问⾝边的近⾂,这些近⾂都知道这是赵⾼在搞⿁把戏,因此有的附和赵⾼说是马,有的沉默不敢说话,但也有些耿直的⼤⾂说是⿅,结果这些说⿅的⼤⾂都被他暗中派⼈杀了。
从此以后,群⾂都很惧怕赵⾼。
【感悟】
要想成就⼀番⼤的事业应该靠⾃⼰的贤德和智慧,如果靠严厉的刑法来约束⼈的话,很可能会弄的众叛亲离。
故事三:武帝巧断命案
西汉景帝在位年间,京城⾥发⽣了⼀桩⼉⼦杀继母的⼤案:有⼀个少年叫防年,母亲病逝以后,⽗亲⼜娶了继母。这妇⼈姓陈,⼼地险恶。⼀天,防年的⽗亲在房⾥读书,读到古诗⾥描写⼀位美⼥,既温柔⼜贤慧,⽆意中说了⼀句爱慕的话:“如此能够娶到这样的妻⼦,就是让我死,我也毫⽆怨⾔!”妇⼈听了⾮常⽣⽓,竟然拿起裁⾐剪⼑,朝丈夫头上猛戮过去,把他当场刺死。防年赶来,夺过凶器,愤怒地将那妇⼈杀死。
这件⼤案上报到汉景帝那⼉,景帝觉得这个案⼦很难办:⼀为杀夫,⼀为弑母,都是死罪;然⽽⼦报⽗仇,⼜是另外⼀回事。
这时,12岁的⼉⼦刘彻侍⽴⼀旁,启奏道:“那个姓陈的妇⼈,到了夫家,成了丈丈的前妻孩⼦的继母,那是她与丈夫的关系这⼀点上来论定的;现在,这个姓陈的妇⼈,残忍地将⾃⼰的丈夫杀死,还有什么夫妻关系呢?”
“这时哪⼉还有⼀点夫妇的伦理关系!”景帝说道。
刘彻说:“既然夫妇关系没有了,那么,母⼦关系⾃然也就断绝了。防年之举完全是为⽗报仇,这也就谈不上什么⼤逆不道之类的罪名了。”
景帝⾼兴得连连点头:“你说得不错,防年⽆罪。这也得多谢你的明智啊!”
就这样,防年被判为⽆罪。
【感悟】
在通常情况下,⼈们总会⽤常规的⽅法去判断⼀个事件的对错,但这样往往不能让⼈满意。⽽换⼀个⾓度去判断也许更合理,⽽且更容易让⼈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