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静待花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静待花开
流水年华,转眼即逝。仿佛还在昨天,可发现自己在讲台上站了二十多年,人也早过不惑之年,总感觉自己有点落伍于时代了。社会在变革,教育也一直在创新:应试教育、义务教育、电化教育、素质教育、高效课堂等,新的教育理念紧紧追随着走上讲台的步伐,警示着落后就要挨打。故此,每年都要参加几场有关教育改革发展之类的学习、研修会,吸取别人的长处,总结、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感悟自己的教学经验,鞭策自己、育化他人。
一、让师德变成学生品质和习惯
“学高为师,德先为范”,每一位教师都会有自己的道德价值取向、做人的准则和行为规范。他们的兴趣爱好也各有千秋:爱动的,活力四射;爱唱的,魅力十足;爱写的,温文尔雅;开朗的,热心助人;自律的,一丝不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的一举一动,分分秒秒在示范着学生,改变着学生。因此,教师应有意识的将自己的德行传给学生,变成他们的行为习惯,让他们受益一生。
1、生体是革命的本钱
这是一个老话题,也是千古不变的真理。现在我们国家正在全力实施“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稍微不足的是这种活动常常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耽搁,再者,没有硬性的运动指标,学生随意性强,效果不明显。我校是一所乡村学校,风景优美,环境雅净,场地宽阔,是理想的习文练身之所。学校有寄宿生,我喜欢运动,又是班主任。我首先从我们班寄宿生开始,带他们晨跑。我开始带的是小学四年级,有七名寄宿生。身体、个子都小,我每天带他们沿石棚跑6圈(约1200米),
然后做一些专门性的舒展练习。我要求他们速度不要太快,主要是持之以恒。下雨天就在走廊上练习。第一个学期结束后,许多家长知道了,就要求他们的子女寄宿,让我带他们锻炼。在我的带领与坚持下,晨练变成了我班学生的习惯。三年来,每天早晨,只要起床铃一响,学生们就会准时出现在石棚小道上,那活泼的身影、欢快的笑声成了校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不但我们班学生的体质得到了改善,也带动了学校部分班级的老师与学生,甚至连学校附近的居民也自觉加入到晨练的队伍,跑步的、跳舞的、打太极的、踢球的……学校简直成了人间天堂。
我们班有一个叫周雨的小女生,四年级转来时,小小的、毫不起眼。她们同村有一个叫周凌的,长得很结实,比周雨大一岁,也高一个头。等四年级结束时,周雨与她一样高了。五年级结束时竟比周凌高半个头了。现在,周凌妈妈一遇见我就问,为什么不带周凌。
2、热心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之本
从“80”后起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是在宠爱中长大的。“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冷漠”“办事不择手段,只要结果”,许多传统的品质正在他们心灵中消失。做为老师,必须在学生的心中种下助人、诚信等种子,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让社会充满正能量。
我没学会斤斤计较,看见别人有困难,总想帮一下。我告诉我的学生:什么你都可以舍不得,但可以舍得你的力气,别人有困难去帮一下,“井水挑不尽,力气用不完”你的举手之劳,给别人带去的也许是终生的方便。
这个学期,我班发生的一件事,令我感动。
那是四月的一个星期天下午,寄宿生已经到校,在操场上玩耍,五年级二班有一个叫唐俊杰的同学,玩滑板车摔倒了,手受了伤,痛得在那里大哭。他
们班同学像没看见一样,玩得非常开心。我们班同学发现后,自发的分成三组,一组护送好去校医务室,一组跑来告诉我,还有一组去找唐俊杰同学的班主任。后来得知唐俊杰的手骨折了,必须去医院处置时,他们围在我周围恳求我送他去医院。那语气、那眼神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那一刻,我明白了,老师的示范已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3、习惯改变的命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低龄化。这些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听到最多指令是“不要乱跑”“吃饱点”“多穿点”等。农村的老人认为只要小孩不饿倒,不冷倒,不跌倒就行了,其他的就不管了。这样带出来的学生普遍的特点就是:个子小、胆子小、体质差,不与人交流、缺乏少年儿童应有的朝气。
我们班有一个叫周秦有的,这个学期转入我班,他父母在浙江,是外婆带大的。他外婆在校外租了一间小屋,带了三四个小孩,照顾他们读书。周秦有同学的脚特臭,就是穿着鞋子,整个教室也是臭的。我问他外婆,那外婆说从小就这样。后来,他爸爸把他放在我那里。很简单,我让他每天用热水把脚洗干净,每天换一双袜子。不出两周,他的脚就不臭了。回去连他外婆都惊奇呢!
绝大多数家长关心的只是子女的分数,而不看学生的习惯。殊不知习惯比成绩要重要,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心理习惯比什么都重要。而这一切需要老师的教导。
二,让幸福感走进学生的心里
有人说,小孩子不懂事,更不懂什么感情,只要管理严点就行了。诚然,严格的管理可以约束住学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那仅仅是表面的、暂时的,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厌倦、麻木、不作为,更不会积极主动学习,人,不论年
龄大小,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他们的情感取舍。老师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背上书包有一种幸福感。幸福感是一种心理活动,我认为包括几个方面:
1、轻松感。班级是个大家庭,老师学生都是一家人,走进教室就像走进家门一样,甚至感觉到比回家还好,那还有谁不愿意呢反之,如果背上书包就紧张,看到教室就害怕,见了老师就像见阎王,那能学会吗现在很多学生,宁愿在外搞卫生,特别是下雨天,因为下雨天的卫生更难搞,可以搞更长的时间,借此而不回教室。老师也一样,进教室之前要清空自己的情绪,激情饱满的去上那节课,那么那节课就上得好,很轻松。如果老师走进教室感觉很压抑,能上好那节课吗
我让学生学会每天给自己的行为打“∨”来确认,总结一天的收获。上课你听明白了吗(∨)你跑步了吗(∨)你写字了吗(∨)你还有哪些问题准备好了吗()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去主动学习。只有学好了才能轻松,轻松了才更愿意学,愿意学了才会学得更好,更好了才能更轻松。
2、荣誉感。
集体是大家集合在一起的整体。老师、学生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班兴我荣,班衰我耻。每个人都要为这班的荣誉而努力,为自己的而努力。现在部分学生的荣誉感正逐渐“麻木”,好坏无所谓,批评、表扬无所谓,一切似乎与自己无关。记得有一年,我去监考初三体育测试,一位男生在参加100米测试时,穿着一双大头皮鞋,途中系了两次鞋带,结果100米用时27秒。可他也无所谓,不笑嘻嘻的与同学开玩笑。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激化、去点燃学生的“荣誉”之情,为成功而兴奋、为失败而伤感。哭过了、痛过了再努力,那么,那个学生、那个班级肯定不会差。高兴是幸福,伤心也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