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技巧:停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朗读技巧---停连
【定义】停连,指的是朗读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

【作用】停连是口头语言的重要因素,没有停连的口头语言是不存在的。

语言中的停连不单是人们生理上换气的需要,也是显示文章语意、表达感情的需要。

【类别】简单意义上,停连可以分为五类:区分性停连、呼应性停连、并列性停连、强调性停连、心理停连
除上述五类之外,还有:转换性停连、回味性停连、分合性停连、判断性停连、灵活性停连、生理性停连。

【用于表示停连的符号:】
①∧停顿号。

不论有无标点符号均可用。

若用于有标点处,表示停顿的时间再长些。

②∣(▲)表示把词或短语分开,停顿时间很短,不换气,通常用在句子中没有标点的地方。

③︽间歇号,表示较长时间停顿,可换气。

④︶连读号。

只用于有标点符号的地方,表示缩短停顿时间,连起来读。

⑤—可用于任何词词组句段之后,表示声音的延长。

一、区分性停连
朗读是为了听,停连恰当,才能让人听懂。

如果停连安排不当,听者也许会理解成别的意思。

因此就有一个对要读
的文句中的汉字进行组合、贯穿的技巧。

这对于感情色彩的突出也有明显的作用。

区分性停连有两种较常见的情况:一种是区分语法关系的;另一种是突出强调感情色彩的。

1.区分语法关系
·例1:在某家卫视中文台中曾听到过这样的断句:“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由于停顿位置不当,读成了“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意思变得让人莫名其妙。

其实正确的位置应该是“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

·例2:最贵的一张值八百元。

最贵的一张∧值八百元。

最贵的∧一张值八百元。

·练习:思考一下,下面的句子应该在哪里停顿?
A 、我不知道他是怎么知道的。

我不知道∧他是怎么知道的。

B、我们三个人一组。

我们∧三个人一组。

我们三个人∧一组。

2.突出感情色彩
我们完全可以在听得懂的情况下,运用区分性停连,使思想更明晰,感情色彩更丰富。

·例:剧烈的疼痛使得巴尼只觉得眼前一片漆黑。

但他知道,
自己首先要做的事是保持清醒。

我们可以通过强调巴尼所遭受的巨大痛苦,来突出他的抉择的确使令人难以想象的。

可以让人产生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的心情状态。

因此,此句可以读成:
剧烈的疼痛∧使得巴尼只觉得眼前一片漆黑。

二、呼应性停连
呼应性停连是在有呼有应的句子中体现呼应关系的停连。

对这种停连的句子在朗读前一定要弄清句子之间的呼应关系,比如谁是“呼”,谁是“应”;一个句子里有几个“呼”,几个“应”;是先“呼”后“应”,还是先“应”后“呼”等等。

·例1:现在播放∧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

在这里“播放”是“呼”,“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是“应”。

呼应性停连,有逐层呼应,即大呼应套小呼应;也有一呼几应、几呼一应的情况。

再如:
·例2:现在,我向大家介绍∧唐代大诗人杜甫∧揭露∧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诗篇。

这是个典型的逐层呼应结构其中,“介绍……诗篇”是大呼应,“揭露……的横征暴敛”是小呼应。

·例3:他∧当过演员,在大学里教过书,还干了几天电工。

这是个一呼几应的句子,“他”是一呼,后三个短语都
是应。

·例4:他很有才华,演员、教师、电工∧都干得不错。

这一句是几呼一应。

·练习:根据呼应性原则,下面的句子应该在哪里停顿?A、谁还想起,他们的脚踩在一个女儿、一个母亲、一个为光明献身的战士的心头上?
谁还想起,他们的脚踩在∧一个女儿、一个母亲、一个为光明献身的▲战士的∧心头上?
三、并列性停连
并列性停连,是指作品里属于同等位置、同等关系、同等样式的词语之间的停顿及其成分内部的连接。

·例1: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
这里“母亲”、“儿子”是并列关系,“要走什么样的路”、“为什么”也成并列关系。

这样处理,有利于形成并列的感觉,使语义明确。

同时也有利于形成节奏感。

·例2: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这里的“山”、“水”、“太阳的脸”是并列关系,“山怎么样”、“水怎么样”、“太阳的脸怎么样”、也成并列关系。

·练习:思考一下:下面的句子应该在哪里停顿?
A、此时,草地上一片欢声笑语。

有的嬉闹,有的捉鱼,有的玩水,还有的在采摘草地上的不知名的小黄花。

此时,草地上一片欢声笑语。

有的∧嬉闹,有的∧捉鱼,有的∧玩水,还有的∧在采摘草地上的不知名的小黄花。

四、强调性停连
为了强调某个句子、词组、或词,就在前边或后边、以至前后同时进行停顿,使所强调的词句突现出来;其他不强调的词句中,将本该有停顿的地方相对缩短一些时间,这就是强调性停连。

·例1:自古称作天堑的长江,被我们∧征服了。

为了强调“征服”在其前停顿一下,而前面的逗号的停顿就要相应缩短一下。

·例2:没有一片绿叶,没有一缕炊烟,没有一粒泥土,没有一丝花香,只有∧水的世界,云的海洋。

·练习:根据呼应性原则,下面的句子应该在哪里停顿?A、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B、森林爷爷一点儿也不着慌。

森林爷爷∧一点儿∧也不着慌。

五、心理停连
心理停连是为表达某种特定的心理活动或感情发展而运用的停连。

·例1:她吓昏了,转身向着他说:“我……我……我丢了∧佛莱思节夫人的∧项链了。


“丢了”和“项链”是任务命运您的关键所在,这两处停顿既能表现出说话人心情的极度的紧张、恐惧,又暗示了事情的严重性。

·例2: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散学了”后有较长停顿,表现先生沉痛的思绪和回味:“祖国沦陷了,最后的一课结束了!什么时候能再用自己的民族语言上课呢?”感慨无限。

然后又回到了现实中,说出“你们走吧”。

“走吧”之前稍稍顿一下,能够表现此时的悲伤与依依不舍之情。

·练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朗读这一句时,在“春天的脚步”后面停顿一下,可以表现出人们对春天即将到来的欣喜、兴奋之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