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化学初三一模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复习提纲
基本概念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如石蜡的熔化、水的蒸发
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生锈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生成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伴随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
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5、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如N2 O2 CO2 P2O5等。
6、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
如空气、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
7、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N2 O2 S P等。
8、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如CO2 KClO3 SO2 等。
9、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其中一种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
如CO2 SO2等。
10、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A+B ==AB
11、分解反应:由一中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AB ===A +B
1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
(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
1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又叫触媒)[应讲某种物质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如不能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而应讲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14、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15、物质的分类方法
(1)过滤:分离可溶性与不溶性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注意:“一贴” “二低” “三靠”)(2)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16、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原子的种类
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总质量不变
原子的质量
17、物质的量
1、定义: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
符号为n,它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物质的量”这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开。
2、单位:摩尔,简称摩,符号 mol .
3、大小:1摩尔任何物质都约含 6.02×1023个微粒。
我们把 6.02×1023
这个数字又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符号为N A,即N A=6.02×1023
5、物质的量(n)、与微粒数(N)、阿伏伽德罗常数(NA)三者间的换算关系
物质的量=物质的微粒数/阿伏伽德罗常数公式表示为:n=N/NA
18、摩尔质量
1、定义:1摩尔物质的质量叫该物质的摩尔质量。
用M表示
2、单位是“克/摩尔”,读作克每摩尔,符号“g/mol”它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如氧气的式量为,氧气的摩尔质量为 32 g/mol
3、物质的量(n)、质量(m)、摩尔质量(M)三者间的换算关系
物质的量=质量/摩尔质量公式表示为:n=m/M
19、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0、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实验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原则
1、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实验室规定的用量,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3、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4、实验时若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
1、块状或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一般用镊子夹取,
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用钥匙(或纸槽)。
3、使用过的镊子或钥匙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二、液体药品(存放在细口瓶)的取用
1、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用胶头滴管
吸有药液的滴管应悬空垂直在仪器的正上方,将药液滴入接受药液的仪器中,不要让吸有药液的滴管接触仪器壁;不要将滴管平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再吸别的试剂(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需冲洗)
2、从细口瓶里取用试液时,应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3、量筒的使用
A、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可用量筒量取。
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俯视读数偏高,仰视读数偏底。
B、量取液体体积操作:先向量筒里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后用滴管滴加到刻度线。
注意:量筒是一种量器,只能用来量取液体,不能长期存放药品,也不能作为反应的容器。
不能用来量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宜加热。
C、读数时,若仰视,读数比实际体积低;若俯视,读数比实际体积高。
三、酒精灯的使用
1、酒精灯火焰:分三层为外焰、内焰、焰心。
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最低,因此加热时应把加热物质放在外焰部分。
2、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A、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B、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D、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
E、不用酒精灯时,要盖上灯帽,以防止酒精挥发。
3、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可以加热的仪器,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玻璃棒、集气瓶。
4、给药品加热时要把仪器擦干,先进行预热,然后固定在药品的下方加热;加热固体药品,药品要铺平,要把试管口稍向下倾斜,以防止水倒流入试管而使试管破裂;加热液体药品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要把试管向上倾斜45°角,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四、洗涤仪器:
1、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止试管损坏。
2、仪器洗干净的标志是: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微粒结构
一、分子
1、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特征:
(1)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并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运动速度也就越快。
(3)分子间有作用力和间隔。
不同的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通常不等于几种液体的体积简单相加,就是因为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和间隔。
(热胀冷缩)
3、解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这些现象::
a:路过酒厂门口,并未喝酒,却能闻到酒的香味?
b:在烟厂工作,虽不会吸烟,身上却有一身烟味?
c:衣服洗过以后,经过晾晒,湿衣变干.那么,水到那里去了?
d:糖放在水中,渐渐消失,但水却有了甜味.为什么?
e:半杯酒精倒入半杯水中,却不满一杯.怎么回事?
二、原子
1、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分化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3、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原子分子备注
概念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一定比分子小吗?
相似性小,轻,有间隔。
同种原子性质相同;
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小,轻,有间隔。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相异性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在化学反应中,分裂成原子,由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相互关系原子可以构成分子,由分子构成物质。
如:氧气,氮气等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如:金属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无数多个同种分子构成物质。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几种?
三、物质的分类、组成、构成
1、物质由元素组成
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3、物质的分类单质纯净物化合物混合物
四、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某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原子的实际质量/(碳原子实际质量×1/12)
注意:
1.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它的单位是1,省略不写。
2.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中,所选用的一种碳原子是碳12,是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的1/12约等于1.66×10-27 kg。
五、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地壳中各元素含量顺序:O Si Al Fe
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元素、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元素原子
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分: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意义。
即讲种类,有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
含义。
使用范围: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举例如: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即。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元素一类原子的总称
4、元素符号的意义:A.表示一种元素. B.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如:O的意义: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
六、化学式
1、定义: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意义:
(1).表示一种物质;
(2).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
(3).表示各种元素原子的个数比;
(4).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例如:H2O的意义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七、化合价
1、O通常显-2价,氢通常显+1价;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化合价有变价。
2、化合价的应用: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3、书写化学式时注意根据化合价的正负,按左正右负氨特殊来书写。
4、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八、
1、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 2N
2、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 2H2O
3、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
4、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分子所含有的某原子个数 H2O
九、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如: 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8 CO2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2=44
NaCl的相对分子质量=23+35.5=58.5 KClO3的相对分子质量=
39+35.5+16×3=122.5
根据化学式,也可计算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如:在 H2O 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6=2:16=1:8
CO2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6×2=12:32=3:8
如:计算化肥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1先计算出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14+1×4+14+16×3=80
2.再计算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空气氧气
一、空气的成分
1、空气含氧量的测定——过量红磷的燃烧实验
实验步骤:
(1)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水,并做上记号;
(2)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3)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现象:有大量白烟生成,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中,正好占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
问题:(1)为什么红磷必须过量?(耗尽氧气)
(2)能否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红磷?(不能,产生新物质)
2、空气的成分:
N2 :78% O2:21% 稀有气体:0.94% CO2:0.03% 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3、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4、氮气的用途:制硝酸和化肥化学性质不活泼,困此常用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常用氮作保护气,灯泡中充氮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时充氮以防腐,且不助燃。
还可液氮制冷
5、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化学性质很稳定 ,过去人们认为这些气体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
反应,曾把它们叫做惰性气体。
但后发现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因而改叫稀有气体。
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用稀有气体来隔绝空气,灯泡中冲入稀有气体以使灯泡耐用。
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照明灯、闪光灯、霓虹灯等
稀有气体还可用于激光技术
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还可充飞艇
氙可用于医疗麻醉
6、空气的污染:(空气质量日报、预报)
(1)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等)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2)污染物:空气质量报告三大指标SO2,可吸入悬浮颗粒,氮的氧化物
CO有毒影响血红蛋白
SO2酸雨
三、氧气的性质
1、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固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是常见的氧化剂。
(1)能支持燃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2)氧气与一些物质的反应:(方程式自个写哈^o^)
现象
碳燃烧发出白光
硫燃烧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磷燃烧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铁燃烧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有白色固体生成
四、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制氧气
在实验室里,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1)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氧气
a 仪器与试剂
仪器:铁架台、酒精灯、试管、导管、集气瓶、水槽、玻璃片
试剂:氯酸钾、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
b实验装置
c 实验原理(固固加热型或固体加热型)
写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中各物质的颜色、状态、溶解性及它们的化学方程式
d 实验步骤
①搭建装置,检查气密性
②把少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一般按质量比 3:1)均匀后,装入试管中,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固定。
(如果是高锰酸钾加热,需要在试管口塞一小团棉花,想一想为什么?)
③实验开始时先要对固体物质均匀加热,再用酒精灯外焰对固体物质加热。
(点)
④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为什么?)当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
等瓶子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小心地把瓶子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
⑤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如果先熄灭酒精灯,会造成什么后果?)
e 实验现象
点燃酒精灯以后,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f 收集与检验
用排水法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是否是氧气
(2)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
a 仪器与试剂
试剂: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仪器: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双孔橡皮塞,锥形瓶或试剂瓶,导管,集气瓶,玻璃片
b 实验装置
c 实验原理(固液不加热型)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个写^0^)
d 实验步骤
①搭建装置,检查气密性(如何检验?)
②将二氧化锰加入到试剂瓶中,塞紧瓶塞再通过分液漏斗,添加过氧化氢溶液
③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可停止添加过氧化氢溶液,并用玻璃片盖好集气瓶口。
e 实验现象
当将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固体中时,固体表面有气泡生成
f 收集与检验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2、收集方法: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口要伸到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赶尽)
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排水法(刚开始有气泡时,因容器内或导管内还有空气不能马上收集,当气泡连续、均匀逸出时才开始收集;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
本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3、操作步骤: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点: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药品部位加热。
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离: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
4、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5、验满方法:
(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2)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6、注意事项:
(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固体药品加热时),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破裂。
(2)导管不能伸入试管太长,只需稍微露出橡皮塞既可,便于排出气体。
(3)试管内的药品要平铺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4)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离试管口约1/3处)。
(5)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的部位加热;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6)用排水法集气时,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集气瓶正放,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
(7)用排水法集气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
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
(8)停止反应时,应先把撤导管,后移酒精灯(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入试管,导致使馆破裂)
(9)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正放,瓶口处要盖上玻璃片。
(10)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小团棉花。
五、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空气,然后蒸发。
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氮。
物质的量计算
一、物质的量、质量和微粒数三者间的换算关系
二、符合质量守恒的物质的量化学方程式计算
化学式中下标比等于各原子物质的量比
化学方程式中系数比等于各物质物质的量比
水
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实验: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
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原子分别两两构成成氢分子、氧分子,很多氢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氢气、氧气。
2、一正氧、二负氢
实验现象表达式
电解水验电极上有气泡,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
负极气体可燃烧,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水氧气+氢气(分解反应)
2H2O 通电2H2↑+ O2 ↑
3、水的组成:水是纯净物,是一种化合物。
从宏观分析,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水是化合物。
从微观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
4、水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没有味道的液体,沸点是100℃,凝固点是0℃,密度为1g/cm3,能溶解多种物质形成溶液。
(2)化学性质: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水还可以与许多单质(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盐等多种物质反应。
二、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1)、加入絮凝剂吸附杂质(吸附沉淀)(2)、过滤(3)、消毒(加氯气或一氧化二氯)
2、活性炭的净水作用:具有多孔结构,对气体、蒸气或胶状固体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
可以吸附色素而使液体变无色,也可以除臭味。
3、硬水和软水
(1)区别:水中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多少。
(2)硬水的软化方法:煮沸或蒸馏
三、氢气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2、化学性质——可燃性。
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淡蓝色,唯一的生成物是水。
注意:氢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验纯。
(验纯的方法:收集一试管的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瓶口向下移进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再收集,再检验;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较纯。
)
四溶液的组成
1、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溶解溶质的物质叫溶剂。
2、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3、溶质、溶剂的状态:固、液、气均可,溶质可以不止一种。
(如合金也是溶液)
4、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此外还有酒精、汽油、二硫化碳等,若不特别说明,就是指以水为溶剂的溶液。
5、溶质、溶剂的判断方法: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
如:NaCl 固体溶于水中后形成氯化钠溶液,溶质为NaCl,溶剂为H2O;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形成盐酸,溶质为HCl,溶剂为H2O;
(2)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通常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
如:将90mL的汽油与10mL的植物油混合形成的溶液,汽油为溶剂,植物油为溶质。
(3)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无论水的量有多少,习惯把水看成溶剂,其他物质为溶质。
如:将90mL的酒精与10mL的水相互混合而形成的溶液中,溶剂为水,溶质为酒精。
(4)当物质溶解时发生化学反应时,要以生成物为溶质。
如:将CO2气体通入水中后得到的溶液,溶剂是水,溶质应该为碳酸。
(5)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都是水溶液(四氯化碳、汽油、酒精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五、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的质量(g)=溶液的体积(cm3)×溶液的密度(g﹒cm-3)
%100%100⨯+=⨯=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ϖ注意:(1)质量分数一般是百分数;
(2)分子分母中单位应该相同;
六、溶解度
1.固体溶解度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溶质在100g 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溶解度是为了定量的表示物质的溶解性强弱。
公式:100g m 2m 1S ⨯=)
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物质的溶解度( 单位: g/100g 水
(2)理解定义中的注意点: (1)一定温度下。
一般温度变化,溶解度也会变化。
(2)溶剂的质量为 g ,溶剂可以是水,也可以是酒精、汽油等,一般情况下都为
水。
(3)达到 状态时需要溶质的质量。
例题1 下列因素中,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是 ( )
A .溶质的种类
B .溶剂的种类
C .温度
D .溶剂的量
(3)溶解度的意义
如:20℃时,NaCl 固体的溶解度为36g 。
表示在20℃时,每36gNaCl 固体溶解在100g 水中恰好形成其饱和溶液;
也可表示在20℃时,每100g 水中最多溶解NaCl 的质量为36g 。
2.溶解度曲线
(1)同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用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来表示
(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a.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的是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即每一点都代表的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或者说是相应的温度下达到饱和时,100g溶剂里最多溶解溶质的质量。
b.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某一点,表示的是在该温度下100g溶剂中溶解的溶质未达到最大值,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c.在溶解度曲线上方的某一点,表示过饱和溶液
d.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的是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3.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
a.大多数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加的,如KNO3等属于“陡升型”;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影响不大,如NaCl等属于“缓升型”;
c.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反而降低的,如Ca(OH)2等属于“下降型”。
4.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a.查找某物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b.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
c.了解温度变化对某物质的溶解度的影响及变化趋势;
d.根据曲线进行有关溶解度的计算(注:溶解度曲线中隐含条件为:溶剂质量为100g)5.影响气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除了与气体和水的性质有关之外,还与压强及温度有关。
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燃料燃烧
一、燃烧的条件
1. 可燃物
2. 氧气(或空气)
3. 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 隔绝氧气和空气
3. 是温度降到着火点一下
三、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
化石燃料对空气的影响:煤和汽油燃烧对空气造成污染
四、清洁燃料:乙醇和天然气
五、能源1.化石能源 2.氢能 3.太阳能 4.核能
这些能开发和利用不但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