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声现象重难点分析超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声现象
(一)声现象
1. 声音的产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2.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速: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v固>v液>v气)
3.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
4.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 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6. 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 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 声音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 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10.声的利用声与信息:回声定位(或回声测距)声与能量:(1)声波能传递能量.(2)应用:超声除垢;超声碎石.
常考题型:
1.怎样证明固体发声时在振动
固体发声时在振动,但这种振动用肉眼很难看出来,怎样把这种看不见的东西表现出来呢?我教你的方法是:转换法.转换法是把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不易直接观测认识的问题,转变成能看见现象的研究问题的方法.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特别是对那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物理知识,这种方法很有效.
生活中你也用到过转换法,只是未注意罢了.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可以根据空气流动(风)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如红旗飘动,树叶摇晃等.
你可以把轻小物体放在桌面(固体)上,比如纸屑、乒乓球等,用手拍桌子时,桌子发声,同时可以看到纸屑或乒乓球在动,它们的动正是由于桌子振动的缘故.
1.试试看:小明取8只同样的玻璃杯,分别装入不同量的水,按水量多少,从左到右将杯子排在桌子上,如图测4-3.然后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每只杯子,会发现最右边的杯子音调(选填“高些”或“低些”).接着小明用8只可乐瓶,分别装入不同的水,用嘴对着可乐瓶口吹,会发现最右边杯子音调(选填“高些”或“低些”).
吹瓶子时,是瓶中空气振动发声,水越少,气柱越长,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敲击时,是瓶体振动发声,有水的部分瓶壁会因为水的不可压缩的特性,振动衰减很多,因此只是没水部分的瓶壁振动发声,水越多,发声瓶壁越少,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
1.某渔船向为了测一处海底的深度,用声呐系统垂直向下发射超声波,经过6S收到回声,问此处海底的深度是多少千米?(声音在海水的速度是1500m/s) 1500m/s×6÷2=4500m
2.一人站在山谷间,大喊一声,经过1S听到一次回声,又经过2S,听到第二次回声,求山谷的宽度是多少?
340m/s×1÷2+340m/s×(1s+2s)÷2=680m
3.在长为1000m的一根铁管两端有甲、乙两个同学,若乙同学在长铁管的一商量敲一下铁管,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2.75S,求: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1000m÷(1000m÷340m/s-2.75s)=5230m/s 4.列车驶入隧道前应鸣笛,司机在离隧道口262.5m处鸣笛,鸣笛后经过1.5S听到由隧道口的峭壁反射回来的声音,求列车行驶的速度?先算声音的总路程340 ×1.5=510米再算声音返回的路程510-262.5=247.5米
列车的路程:262.5-247.5=15米列车的速度15÷1.5=10米/每秒
5.20XX年12月26日,在印度洋发生里氏9级地震。
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已知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到最近的陆地距离是300Km,海浪推进的速度是200m/s,则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陆的时间是多少?
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次声波从发生地到登陆用时间t1=300000/1500s=200s
而海浪从海啸发生地到登陆用时间t2=300000/200s=1500s所以从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陆的时间是1300s。
6.在百米赛跑中,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假如在听到枪声时才计时,他记录下来的成绩有多大的误差?(当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
7.第一次测定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湖上进行的,两只船相距14 km,在一只船上实验员向水里放一口钟,当他敲钟的时候,船上的火药同时发光;另一只船上的实验员向水里放一个听音器,如图所示,他看到火药发光后10 s听到了水下的钟声.计算一下水中的声速是多大?光速很快,可以认为看到光的时间和敲钟的时间是相同的。
所以声音在水中的速度为14km/10S=1.4km/S
1. 如图4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3)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如图8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________产生的;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3、在图9所示的实验中,李明发现:硬纸片在木梳上划得快时音调高,划得慢时音调低。
这表明:___________。
1、实验器材:气球实验步骤:用手捂在一只吹圆的气球上,请另一名同学用嘴贴着气球讲话,听其声音,感其振动。
实验现象:气球在振动实验结论:声音由振动产生2、实验器材:收音机、塑料袋、一盆水实验步骤:把正在发音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再放入水中听其声音。
实验现象:仍可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实验结论:声音可以在空气、水、固体中传播3、实验器材:杯子、水、筷子实验步骤:在杯中倒一些水,用筷子敲打杯沿,听响声,看杯中水实验现象:听到响声,看到杯中水有波纹产生实验结论:物体振动发声
4、探究声音是否在液体中传播:1把耳朵贴在盛水的玻璃鱼缸外面,让你的同学把石块放在水中互相打击,你听到了什么?2你听到的声音是通过哪些介质传到耳朵中的?
5、探究声音的传播途径:实验步骤:把正在发音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再放入水中听其声音。
放入水中后()(填“能”与“不能”)听到声音实验结论:声音可以在()、()、()中传播
6、张明是一位喜欢动脑筋的好学生。
有一次,当他往热水瓶里装开水时发现:随着热水瓶的水越装越满。
发出的声音音调也越来越高。
于是张明的脑海里浮现出了几个问题。
(1)装开水时为什么会发出声音?(2)产生不同音调的原因又是什么?(3)应用上述的结论,说明吹笛子时,用手指堵住不同的笛孔能产生不同音调的道理。
7、探究声音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步骤:支起自行车,一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则拿一硬纸片并让纸片一头伸进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随着车轮转速的加快,听纸片发出的声音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8、请你与同桌合作进行“声音传播”的实验探究,步骤如下:1、将两张课桌紧紧地埃在一起,请他轻轻地敲他的桌面,你把耳朵贴在你的桌子上,听传过来的声音大小。
2、将两张紧挨0的课桌分开一条小缝,在重复步骤一,比较声音的大小。
请你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入下表。
声音的大小声音靠什么传播两张课桌紧挨时两张课桌相离时分析与论证:声音靠传播到远处。
9、
在声音传播的试验中,小明和小红分别做了下面的两个试验:(1)将两张桌子紧挨着,小红在桌子的一边敲击桌面,小明在另一张桌子一边听,感受声音的大小。
(2)将两张桌子离开一条缝,做法同上,比较声音的大小。
请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填写下表:声音的大小传播声音的介质紧挨着留有缝时
高低温试验箱高低温试验箱高低温试验箱拉力试验机恒温恒湿试验箱高低温试验箱盐雾试验机拉力试验机测厚仪高低温试验箱恒温恒湿试验箱高低温试验箱盐雾试验机盐雾试验机恒温恒湿试验箱
(一)光的反射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
5、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8、理解:(1)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2)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3)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9、两种反射现象(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2)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0、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11、平面镜对光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1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2)像和物的大小(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13、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
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4、平面镜的应用(1)水中的倒影(2)平面镜成像(3)潜望镜
(二)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抽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8、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9、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三、球面镜的利用:凸面镜:汽车观后镜……凹面镜: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装置……
11、色散:复色光被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称为色散。
12、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
1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14、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
15、不透明的物体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16、当白色光(日光等)照到物体上时,一部分被物体吸收,另一部分被物体反射,这就是反射光,我们看到的就是反射光,不反射任何光的物体的颜色就是黑色。
一、光谱
三棱镜色散,把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这是可见光光谱,在红光以外还有红外线,紫光以外有紫外线,红外线、紫外线灯一般叫做不可见光。
二、红外线
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叫做红外线。
红外线的频率范围在1×1012Hz~5×1014Hz,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
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
红外线有以下三个特性:
(1)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热作用强。
(2)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比较强。
(3)红外线可用来进行遥控。
三、紫外线
在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叫做紫外线。
紫外线的频率范围是7.5×1014Hz~5×1016Hz,在光谱上位于可见光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高温物体如太阳、弧光灯和其他炽热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紫外线,汞灯气体放电如日光灯发出的光中也含有紫外线。
紫外线有如下特征:
(1)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很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
(2)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强,能杀菌,剂量大时能伤害人体。
(3)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
(4)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可以帮助人体补钙。
(5)夏天,在强烈的太阳光下晒谷物可利用太阳光的紫外线,杀死虫卵。
地球上的天然紫外线来自太阳光。
地球周围的大气层阻挡了大量的紫外线进入地球表面,才使地球上的生物获得生存条件。
为了保护人类生存家园,我们应有环保意识,承担起环保的责任和义务。
四、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
利用红外线来加热物体。
工业上用红外线烘干汽车表面的喷漆,家庭用红外线烤箱烤制食品,浴室用红外线灯来取暖,医疗上利用红外线来进行诊断和理疗。
利用红外遥感技术可以对地球勘测,寻找水源、监视森林火灾、估测大面积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预报风暴和寒潮等,红外线还可以进行遥控。
紫外线主要用来感光,在医院里经常用紫外线来杀菌,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健康。
夏天常把粮食放到日光下晒,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来杀死粮食里的虫卵,以利用长期保存。
验钞机上利用紫外线分辨真伪,还可以用紫外线鉴别古字画。
有时甚至用紫外线摄影。
我们还可以利用紫外线知识宣传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家园。
(三)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6、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如图)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如图)
7、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成像大小像的虚实像物位置( v ) 像距应用
u > 2f 缩小实像透镜两侧 f < v <2f 照相机
u = 2f 等大实像透镜两侧v = 2f
f < u <2f 放大实像透镜两侧v > 2f 幻灯机
u = f 不成像
u < f 放大虚像透镜同侧v > u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虚像物体同侧;实像物体异侧;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主体知识归纳】
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气体和液体都是传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是一种波——声波.声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声波.
4.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5.观察与实验是学习本节知识用到的主要方法.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说、进行实验.【基础知识精讲】
你有两只耳朵,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听老师讲课可以获得各种知识,听电台广播可以知道天下大事.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渠道.我想,你现在一定会很着急地问: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
1.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你可以做很多实验来证明这一点.最简单的,现在就做,你把手放在喉头的位置上,不说话时有何感觉?你说“声音”二字,感觉如何?我们说话发声就是靠声带的振动,声带不振动时就没有声音.你还可以去找一些日常生活中发声的实例,感受一下“振动”.例如,敲响的锣面,你用手去摸一摸,会有“发麻”的感觉;尺子发出“嗡嗡”的声音时,能明显地看出尺子在振动.因此可以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一结论.
夏天伏在枝头叫个不停的蝉是靠什么、怎样发声的呢?蝉也有自己的发声器官,这一器官位于蝉的腹部.雄蝉有发声器,它会鸣叫,雌蝉没有发声器,不会鸣叫.
图1—1
雄蝉发声也是靠物体的振动的原理.其腹部下有一层薄薄的发音膜,当发音肌收缩时,引起发音肌振动,声音通过共鸣室的放大变得非常大.
蝉长时间的鸣叫会使人心烦意乱,你是怎样听到蝉的鸣叫的?或者说,蝉叫是怎样传到你耳朵中的?
2.声音的传播
你可以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把两张桌子紧紧地挨在一起,甲敲桌面,乙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乙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可以通过桌子传播;如果把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你再试试,仍能听到声音,这说明空气可以传声;在岸边的鱼,听到岸上的响声会被惊走,这说明水可以传声.从以上实验或事例可以看出:固体、气体、液体都可以传播声音.气体、液体、固体是传播声音的媒介,我们称之为介质.声音产生后,可以通过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为介质传播到接收处.
现在我来问你,如果没有了介质,声音是否还能传播?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结论吗?
图1—2
看看我设计的实验,是不是比你的更能说明问题:做出图甲的装置,线一端拴着铃铛,另一端穿过橡皮塞,再把它放到瓶子中,像图乙那样,如果用抽气筒抽出瓶中空气,摇铃时将会听不到铃声.由此可知,没有空气声音不能传播,也就是说: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所以你要注意慢慢地读下面的描述,最好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图像,便于理解.
我们以击鼓为例.鼓面会左右振动,鼓面向左振动时压缩左侧的空气,使得这部分空气变密,鼓面向右振动时,左侧的空气这时会变稀疏.随着鼓面不断左右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个过程很像水波的传播:用一支铅笔不断轻点水面,水面就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断向远处传播.因此,声音也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如果发声体的周围没有介质,就无法形成声波,不能将振动向外传播.
4.声速
我一说话,在同一房间内的你马上就能听到声音,那么声音的传播需不需要时间呢?其实自然界中很多现象都能帮助我们得到结论:雷电同时发生,但我们往往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你在高山上大喊一声,会听到连绵不断的回声;田径比赛时,在远处先看到发令枪的烟雾,后听到枪声…这些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在物理学中,把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
5.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来说,在固、液、气三种物质中,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在气体中传播得最慢.
6.空气中的声速
在空气中,一般温度每升高1 ℃,声速增大约0.6 m/s .1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 .这一数值你必须记住,在今后的计算中,这就相当于已知量了.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所说的亚音速飞机、超音速飞机,就是指速度达不到340 m/s 和速度可以超过340 m/s 的飞机.
7.回声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野外活动时,爬到山顶,对着群山喊话,会听到很多次声音,好像有人在回应你一样,这种有趣的现象就是回声.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而产生的现象.
你也许会问:为什么只有在郊外才能听到回声,而在室内说话时没有回声呢?其实在室内也有声音的反射,但由于人的耳朵不能区分这几个声音,从发出声音到能听见回声的时间间隔在0.1 s 以上时,人耳才能区分原声和回声.在室内时,由于我们离障碍物太近,声音反射回来的时间太短,因此人耳无法区分,但是这一现象也被人们利用.如果原声和回声间隔不到0.1 s ,回声就会同原声混在一起,可以加强原声.在修建剧院、礼堂时就利用这一现象来增强原声.
回声在日常生活中还有更广泛的应用:测距离.发声处和被测物之间的距离(s )就等于声速(v )与原声和回声的间
隔(t )的乘积的一半.说起来很绕口,写个式子你就看明白了:s =21
v ·t .
航海中测海底深度,测船与冰山间的距离都是利用回声.
【学习方法指导】
同步练习1
1.图1—1中的喇叭在“唱歌”,看到纸盆上的纸屑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嗽叭发声时,纸盆在不停地_________.
2.如图1—2,笛子发出的声音是_________振动引起的.
3.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_________.
4.我国古代科学名著《梦溪笔谈》中有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汽车和机械修理工常常用木棍(或者尺子、螺丝刀等)的一端顶在运转的机械外壳上,另一端靠在自己的耳朵上,就可以更清楚地听到机械内部的异常杂音;间谍把铁块按在墙壁上,再将自己的耳朵贴在铁块上,就可以听到隔墙的谈话声.这些都是因为_________也能传声.
5.海豚能随驯兽员的哨声在水中表演节目;花样游泳运动员能随音乐起舞;掌声会吓跑鱼塘中的鱼.这是因为__________.
6.通常人称月球上是一片“死寂的”空间,它的意思是“无声”,其原因是月球表面没有_________________.
7.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大的是
A .空气
B .水
C .酒精
D .钢管
8.下列关于声音的发生,正确的说法是
A .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 .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