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分层任务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学定教,分层任务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小学是很重要的基础学习阶段,教师和学生都要有良好的习惯,学生不
能过度依赖教师,要学会自主思考。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
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确定学情,制定合理的分层任务,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
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与技能。

关键词:以学定教;分层任务;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教师在进行知识引导的时候要指导学生掌握整体知识,还要给学生足够的自
主思考时间,不能为了赶课堂进度而只走过场。

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将学生教会,
让学生掌握知识,编织属于自己的知识网,培养信息技术学科相关的思维能力。

活跃的课堂才是全程动脑的课堂,淡化形式主义才能让学生回归课堂主体,而以
学定教,分层任务正是进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好方法。

1 分层教学理论
很多人会问,分层教学到底是什么呢?顾名思义,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
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特性,比如:知识掌握程度、知识接受能力、性格、心
理等因素,然后制定计划,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到知识,让学生真正的成
为课堂的主体,而且是每一位同学。

学生之间的差异使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不能
够采取整齐划一的方式,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息技术在备课过程中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的信息技术思维养成上,思维养成后学
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有所提升,教师要注意自己的重心,时刻关注着学生的接受度,更要注意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多多自主思考,在思考后进行反思。

信息技
术的学习过程中必然是信息技术思维的养成更加重要,学生应该自主思考,这样
才能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这整个过程中起一个辅助作用。

因此教师也
应该一改往日里自己掌控全局为学生灌输知识的做法,重视各个层次的学生的思
维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个人的创新能力。

2 分层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信息技术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编织”的那张信息知识网来提
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为了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
提升,教师可以采用分层任务的方式来辅助教学,通过分层教学来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与技能。

2.1 全面掌握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保证分层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我们上面说过,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特性,比如:知识掌握程度、知识接受能力、性格、心理等因素,然后制定计划,让每个层次
的学生都能接受到知识,让每一位学生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思考、讨论、答疑、探索和实践,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能掌握每节课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础目标要求。

那么信息技术教师就要全面了解每一
位同学,时代在不断变化、进步,孩子们的心智也会随之慢慢的变成熟,变得个
性凸显,有自己的认知和见解。

那么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肩负引导着学生的
心智品德发展的责任,教师更要想办法提高自身素养,使学生健康发展。

但这些
工作的前提是教师和学生有良好的关系,只有师生关系比较亲近,教师才能了解
到学生的想法,才能共同努力让课堂效率更高,这就是大家共同奋斗的目标。


以教师应该有良好的素质,多多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彼此间
多多信任。

这样,才能保证分层教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2 教学内容分层设计
教学内容的分层设计针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设置,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
都能进步,也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达成属于自己的学习目标。

例如: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设置基础层面、提高层面、拔尖层面。

基础层
面针对重点需要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生,提高层面针对基础掌握牢固,
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学生,拔尖层面就是培养学生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发展的方向
或是一种特长,那么教师就要针对这三个层面的学生进行相对应的知识引导和巩固。

教师也要注意自己的方法,应该一改往日里自己掌控全局为学生灌输知识的
做法,重视学生思维发展,让学生们自主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个人
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位同学的课堂主体权,所以有选择性的、小范围性的关注一定是不能采用的。

教师应该借助程度好的同学来调动程度不好
的同学的积极性,例如让“小老师”来调动课堂的整体氛围,使每一位学生都有课
堂的参与感。

3信息技术课堂中巧用任务式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是信息技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
直接讲解教学内容,而是把教学内容分解到精心设计的一系列“任务”中,让学生
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达到掌握新知识的目的。

任务式教学方法可以帮助信息技术
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那么教师需要有针对性的分配任务,对于基础层面、提高层面、拔尖层面三个层面的学生设置难度和提高方向不一样的任务。


师可用这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积极向上、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先进行讲授或操作,接下来学生进行基本
的操作或练习,当大部分学生都完成基本操作后,再对知识点或操作进行拓展。

传统教学方式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操作水平设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教师
的帮助下,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

新课
程理念倡导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教师为指导,引导学
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亲历过程、锻炼思维。

在任务式教学法中,信息技术教
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设置一个个典型任务,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
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以及应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同时教师也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理
论知识、积累实际教学经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不断调整教学方
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学生和学情。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进
行合理、科学、有效的任务设置,并根据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对学习任务进行分层。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实施以学定教,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
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不断提
升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于英杰.分层教学理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3(18):
24-25.
[2]柯清超、陈蕾.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发展[J].首届全国中小学信
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述评[J].中国电化教育,2013(08):15-16.
[3]单新国.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中的应用探析[J].新教育时代学生版[J].2018(26):32-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