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学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管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土地是指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水面的总称,同时,土地还是一个空间的概念,它是由气候、地貌、土壤、水文、岩石、植被等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并包含人类活动的成果。

2土地、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p7)
3土地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地籍管理、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土地市场管理四大部分。

(注:五个有土里信息管理)
4土地管理常用的方法为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技术方法。

第二章土地管理原理
1土地管理原理包括人本原理、系统原理、动态原理与效益原理。

2层次论: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社会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
3弹性原理(p31)
4效益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第三章土地管理的一般过程
1寻租活动是指非生产性寻利活动,即通过权力等追逐既有生产利润的活动。

2土地管理目标按管理层次的不同,可分为宏观土地管理目标、中观土地管理目标、微观土地管理目标。

3管理幅度是指一位管理者直接管辖的部门或次级组织的数量,也就是直接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下属人员的数量。

4管理层次是指组织纵向结构的等级。

5一般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呈反比关系。

6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有直线制组织结构、职能制组织结构、矩阵制组织结构、复杂开放矩系统结构。

7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和控制职能。

8 3S是指RS(Remote Sensing) 遥感、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全球定位系统。

第四章地籍管理
1地籍指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簿册。

2 地籍的特点:空间性、法律性、精确性和连续性。

3地籍管理可以理解为:国家为获得地籍信息,科学管理土地而采取的以土地调查(含测量)、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措施。

4土地调查是以查清土地的位置,利用类型、数量、质量和权属状况而进行的调查。

5土地权属调查的单位是宗地。

6凡被权属界址线封闭的土地为一宗地。

7农村地类调查包括线状地物调查、图斑调查、零星地物调查、地物补测。

8单一地类地块以及被行政界线、土地权属界线或线状地物分割的单一地类地块为图斑。

9城镇地籍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两个方面。

10基本农田指按照一定时期的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11土地登记时国家依照法定程序将土地的权属关系(所有权、使用权和其他的权利)、用途、面积、使用条件、等级、价值等情况记录与专门的簿册,以确定土地权属,加强政府对土地的有效管理,保护权利人对土地的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

12土地登记的特点:统一性、唯一性、连续性、强制性、公开性、公信性。

13土地登记分为土地总登记、初始土地登记、变更土地登记、注销登记及其他登记。

14土地总登记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对辖区内全部土地或者特定区域内的土地进行全面登记。

特点:阶段性、区域性、集中性。

15初始土地登记是指土地总登记以外对设立的土地权利进行的登记。

特点:经常性、分散性。

16土地统计的特点:数量性、时空性(区别)、总体性、综合性、实用性。

第五章土地权属管理
1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是由三部分构成的:产权理论、国家理论、意识形态理论。

2所有制分为两种:公有制、私有制。

我国现阶段的土地制度为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分为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

3土地产权指有关土地财产的一切权利的总和,它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土地继承权、地役权等多项权利。

4土地所有权包括土地占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收益权和土地处分权四种权利。

5土地使用权是指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对依法交由其使用的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以及依法部分处分的权利。

6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出让金的行为。

7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基本原则:(1)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原则(2)平等、自愿、有偿、诚信原则(3)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原则(4)充分合理利用土地原则。

8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期限:(1)居住用地70年;(2)工业用地50年;(3)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4)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5)综合或其他用地50年;(6)墓地20年。

9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1)协议方式出让(2)招标方式出让(3)拍卖方式出让(4)挂牌出让
10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在民事主体之间再转移的行为,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

11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基本形式有出售、交换和赠与。

12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所有权在不同的主体之间的流动和转移。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可区分为农用地使用权和非农用地使用权。

13土地征收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行为。

14土地征收以后,会发生土地所有权的改变,而土地征用只是土地使用权的改变。

第六章土地利用管理
1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3)人的文化素质
2土地利用的原则:(1)生态平衡原则(2)最大经济效原则(3)节约原则
3土地开发是指人类通过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术措施、使各种未被利用的土地资源投入经营与利用或使土地的利用由一种利用状态变为另一种利用状态的行为。

4土地复垦指被破坏的土地采取措施使其可利用。

5土地可持续利用特征:(1)保有一定数量且结构合理、质量不断提高的各类土地资源;
(2)土地资源的生产性能和生态功能不断提高;
(3)土地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4)降低土地利用所带来的风险;
(5)土地资源的利用能够被社会接受,体现公平和效率。

6土地利用管理的理论依据:(1)土地报酬原理(2)马克思的地租、地价原理(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垄断地租)(3)区位理论(4)生态经济学原理
7地价理论: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
8农用地保护的重点:(1)基本耕地总量相对稳定(占补平衡)(2)保持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3)改善耕地质量,提高耕地生产力(4)提高耕地利用集约度,改变粗放的用地模式(5)建立耕地预警系统
9建设用地利用的特点:非生态性、位置的特别重要性、高度集约性、稳定性、扩张性。

10 引导建设用地有序扩张的方法:(1)以供给引导需求(2)提高集约程度(3)逐步缩减农村建设用地规模。

11提高建设用地集约程度的措施:(1)确定城镇合理用地规模和布局,严格控制城镇盲目
扩张。

(2)充分挖掘建设用地内部潜能。

(旧城改造、土地置换)12实施土地利用管理采用的手段是:(1)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土地用途管制(3)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和土地调控。

13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政府采取的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是政府为了保障全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消除土地利用中的各种非理性现象,处理好土地利用中的各种矛盾,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采取的一种公共干预措施。

14 土地用途管制的目的:
(1)土地利用整体效率最大化;
(2)协调“吃饭”与“建设”的矛盾;
(3)消除土地利用中不利的外部因素,保护环境,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第七章城市土地市场管理
1.城市土地市场类型结构:(1)城市各类用地市场(2)城市土地产权市场(实质)
2.城市土地市场层次结构:(1)城市土地一级市场(2)城市土地二级市场
3.城市土地市场组织结构:(1)城市土地市场主体组织(2)城市土地市场中介组织
(3)城市土地市场调控组织
4城市土地市场运行机制:(1).城市土地市场机制(2).城市土地市场宏观调控机制
5城市土地市场管理内容:1.宏观管理(1.供需2.价格)2.微观管理
6城市土地市场管理的重点是:对城市土地一级市场的供需和价格进行管理。

7城市土地市场供需调控的方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选择调控目标;二是确定调控措施的作用方向。

8、城市土地市场供需调控的政策工具(1)发展计划和规划(2)财政政策(3)金融政策9地价管理包括三方面的工作:(1)对土地价格及土地价格体系进行管理,调控地价水平;
(2)对土地价格评估工作进行管理;
(3)对土地市场中因土地价格引起的各种纠纷进行处理。

10地价管理是城市土地市场管理的核心内容,其目的就是通过对土地价格进行调控和引导,使土地价格保持在合理、稳定的水平上,既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土地市场的繁荣。

11地价管理的目的:
(1)通过地价管理,使土地价格合理化;
(2)通过地价管理,使土地价格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
(3)通过地价管理,使土地价格与国家地价政策一致;
12地价指数是反映土地价格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与幅度的相对数,他是反映一个城市(或地区)各类土地(商业、住宅、工业等)价格变化及其总体综合平均变化趋势的相对数。

13 两规的衔接: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统计指标体系的衔接;
(2)城镇体系规划的衔接;
(3)城市规模的衔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