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心脏》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说课稿
海原县李俊中学张玉虎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心脏》一节,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重难点,说学情、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和说反思八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人体体内物质的运输是依靠人体循环系统来完成的。
本节课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主动地获取有关心脏结构的知识并推测它们的功能,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获得知识,并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实践。
人体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两部分。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三部分组成。
其中心脏是推动血液在体内循环流动的动力结构,所以本节的重点是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这节内容的学习为学习血液循环奠定了知识基础。
二、说学情
前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血液循环系统中的《血管》一节,本节课学习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的动力泵——心脏。
由于心脏一直储藏在生物的体内,在生活当中并不经常见到,所以这一节课的内容讲解起来比较吃力,我就要求学生上课专心认真听讲,教师提前做好充分的
准备。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心脏结构,认识心脏的四个腔和各个腔连接的血管、房室瓣、动脉瓣。
(2)简述心脏的工作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科学观察、思维和总结的方法。
(2)概述心脏各腔收缩与舒张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结构决定功能”的观点
(2)教育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关心身体健康
四、说重点和难点
重点:心脏结构和工作过程
难点:心脏工作过程中瓣膜的变化情况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讲授法、演示法
学生:讨论法、实验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人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那么如果想让水往高处走,
有什么办法?
引发学生想到“水泵”,教师就此点题,引出心脏的概念,并向学生讲述人体的心脏就相当于“水泵”。
学生互相讨论
(二)新授
1、实验:组织学生用手感受自己心脏的跳动,每2人之间通过简易听诊器感受对方的心跳,实验后互相交流感受,体会心脏对人的重要性。
结论:心脏是血液流动的动力来源
教师教方法,学生自己感受心脏的跳动
2、通过图片、模型展示心脏在人体内的位置和形状:位于两肺之间,心尖朝向左下方,像一个子,与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大小学生观察,说出心脏的外观特点
3、通过图片和模型展示心脏的结构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心脏的四个腔,并根据提示认识各个腔的名称、与什么血管相连接,学生亲自感受心脏模型的拆卸,触摸感受心脏壁厚度的变化情况学生实验、观察心脏的模型和图片,可通过讨论说出答案
结论:左右心房,左右心室;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右心室和肺动脉;心房与静脉相连,心室与动脉相连;心房壁比心室壁厚,左心室壁最厚。
4、综合心脏的工作过程,思考为什么左心室壁最厚?心脏中的瓣膜有什么作用?
教师向学生展示心脏工作过程原理动态图,观察心脏四个腔的收缩和舒张的交替配合,并有学生观察、讨论,互相交流。
通过心脏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左心室壁最厚的原因与其功能有关,随着血液的流动,瓣膜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假如没有瓣膜,血液流动会怎么样,以此引发学生思考瓣膜的作用
5、心脏的工作原理
结论:心脏心房先收缩,将血液压入心室,接着心房舒张,心室收缩,当心室内压力大于心房时,房室瓣关闭,心是继续收缩,当心室内压力大于动脉中压力时,动脉瓣打开,心室中的血液射入动脉中,再接着心室舒张,当心室中的压力小于动脉中压力时,动脉瓣关闭;心室继续舒张,当其压力小于心房时,房室瓣打开,血液继续从心房流入心室,此时心室和心房同时处于舒张状态。
左心室连接的是主动脉,需要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只有收缩有力才能达到目的。
所以左心室的壁最厚。
瓣膜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
特点:心室和心房可以同时舒张,但不能同时收缩。
教师讲解心脏的工作的过程
6、体育锻炼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测定学生的心率,引导学生思考:不同人心率为何不同?与心脏功能有何关系?
学生实验,教师计时,共同完成
结论: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身体体质,促进心脏强健。
7、小结(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8、作业布置
七、说板书设计
提炼主要内容,基本上按照讲课顺序进行设计
八、说反思
课前反思,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反应设计教学方法,认真设计每一个知识点的教法;上课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映适时作出必要的教学策略;课后听取各位领导和老师的意见以及学生上课时的反应作出深刻反思,为以后提高教学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