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南通生物期末试卷(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生物南通生物期末试卷(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a、b为小明在同一台显微镜下,使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和物镜组合后看到的同一装片的两个不同视野。
下列各种猜测不可能存在的是()
A.视野a应是小明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结果
B.视野a的左上方存在一些污点,转动目镜时,污点不动,移动玻片后,污点仍在原处,污点最可能出现在物镜上
C.小明发现视野b效果不理想,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
D.观察时小明发现b的视野比a要暗一些
2.下列有关显微镜的使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用10倍物镜观察,后换40倍物镜,目镜不变,视野中亮度变暗、细胞数目减少
B.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我们会发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与人口腔上皮细胞结构不同,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质等
C.移动玻片标本时,视野中的污物不动,则污物不在玻片标本上
D.显微镜所成的是倒像,“p”在显微镜下应该是“b”
3.臭鼬在遇到危险的情况时,会放出很臭的气体,这一现象说明了()
A.生物能排出废物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需要营养
4.如图,衣藻是生活在水中的单细孢藻类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在水中自由活动B.通过神经进行调节
C.自己制造有机营养D.能够排出代谢废物
5.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6.许多成语或诗句中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
以下成语或诗句中的现象与影响因素对应不合理的是()
选项成语或诗句影响因素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土壤
D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光照
A.A B.B C.C D.D
7.如图是两种生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标号②所示结构能控制物质进出
B.甲、乙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C.甲、乙都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甲、乙细胞分裂后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8.如图为组织形成的示意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过程1表示细胞的生长B.过程2表示细胞分裂
C.过程3表示细胞分化D.过程2表示染色体数量减半
9.某生态系统中存在的生物,其体内存留的有机汞(有毒物质)如下表,由这些生物组成的食物链是()
生物体A B C D E
有机汞残留量0.078 1.5640.5
A.D→B→C→E→A B.D→E→B→C→A C.A→C→E→B→D D.A→E→C→B→D 10.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
系,那么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A.A→B→C→D→E B.E→D→C→B→A
C.D→A→B→E→C D.C→E→B→A→D
11.为“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并将实验结果统计在表格中,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该探究实验只形成1组对照实验
B.该实验不能验证充足的空气是玉米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C.通过乙、丙对照可知,适宜的温度是玉米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D.本实验证明,光亮抑制了玉米种子的萌发
12.下表为某地棉花不同发育期的需水量,由表中数据可知平均每天需水量最大的发育期是
A.苗期B.现蕾期C.花铃期D.吐絮期
13.如图是植物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中的③将来发育成乙图中的结构b B.乙图中的a和b是由丙图中的1发育而成C.丙图中,结构1、2、3、4共同组成种子的胚D.丁图中结构B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14.对于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描述正确的是()
A.蕨类比苔藓更适应陆地环境
B.苔藓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
C.海带的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D.蕨类植物通过芽孢来繁殖后代
15.蕨类植物一般比苔藓植物高大,其主要原因是
A.其受精作用不受水的限制B.它有假根和真正的茎、叶
C.它有根、茎、叶,有输导组织D.它靠种子繁殖
16.小华将一些胡萝卜汁添加到草履虫培养液中,几分钟后,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他发现草履虫体内的某结构被染成了橙黄色,这种结构最可能是()
A.食物泡B.液泡C.细胞核D.伸缩泡
17.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叙述中,错误的是
A.草履虫具有[3]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B.草履虫依靠[1]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C.[3]是胞肛,具有排泄废物的功能
D.[5]是食物泡,具有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
18.若用示意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分化过程,则图中的①②过程代表( )
A.细胞的分化;细胞的分裂
B.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化
C.细胞的分裂;细胞的生长
D.细胞的分化;细胞的生长
19.观察如图,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该图表示植物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
B.①到②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
C.③和④所示的细胞群属于不同的组织
D.④可以进一步分裂和分化产生新组织
20.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出现下图的现象,则最可能出错的步骤是
A.取材
B.展平
C.盖片
D.染色
21.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1)盖盖玻片后染色(2)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3)撕取一小块内表皮(4)用镊子将内表皮展平
A.(1)(2)(3)(4)B.(1)(3)(4)(2)
C.(2)(3)(4)(1)D.(3)(1)(2)(4)
22.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②④⑥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
B.②的功能是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③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D.⑥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23.下图是某同学在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时看到的两个视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制作该临时装片时,需要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
B.若要将图1转换为图2视野,需首先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C.要使图2视野变得更清晰,需要转动粗准焦螺旋
D.换至图2视野下观察时,需要调暗光线
24.如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②⑦ ③ ⑥ ⑤ ④ ①
B.步骤⑥的目的是溶解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白色
C.步骤⑦对叶片进行遮光处理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
D.步骤①不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
25.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中央滴的是清水
B.制作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下
C.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叶片直接放在清水中加热脱色
D.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26.“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依次是
①暗处理②叶片脱色③光照④选叶遮光⑤清水冲洗⑥滴加碘液
A.①④③②⑤⑥⑤B.①②③④⑤⑥⑤
C.①③⑤②④⑥⑤
D.②④⑥①③⑤⑥
27.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蚕豆叶表皮气孔时的一个视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气孔,②是保卫细胞B.①是保卫细胞,②是气孔
C.蚕豆叶表皮属于输导组织D.蚕豆不能通过气孔散失水分
28.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片基本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細胞内有叶绿体
B.2和4都是叶肉细胞
C.3为叶脉,内有输导组织
D.6是由1对半月形的细胞围成的空腔
29.我国被誉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下列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A.苹果树B.肾蕨C.松树D.葫芦藓
30.下列各组植物中,生活环境和繁殖方式最相似的是()
A.白菜、紫菜B.水绵、水稻
C.海带、雪松D.卷柏、肾蕨
31.某同学进行“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所看到的菠菜叶纵切面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制作临时切片时,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多切几次,选取其中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进行观察
B.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图中的[4]气孔
C.图中[1]是下表皮
D.气孔的开闭由[5]保卫细胞控制
32.伴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热进行,实验中学举办了“生物诗词大会”。
在单人追逐赛环节,要求说出“能用种子繁殖的植物”的诗词。
下列哪位选手会胜出?()
A.B.
C.
D.
33.下图中A与B是用来探究种子呼吸作用和幼苗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打开漏斗中的水阀,向A装置中加入适量的清水,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子只进行呼吸作用,幼苗只进行光合作用
B.一段时间后,A装置的温度明显上升,这是阳光的照射造成的
C.随着种子呼吸作用的增强,幼苗的光合作用也增强
D.A装置中的水加入越多越有利于种子的呼吸作用和幼苗的光合作用
34.下图有关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为避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装置(一)应置于黑暗处进行实验
B.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可以利用实验装置(二)
C.实验装置(三)中左瓶内温度高于右瓶,说明种子萌发释放了热量
D.要使图(一)、图(二)的探究实验更科学合理,均应增加对照组
35.下图是光合作用实验操作步骤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为光
B.⑤的颜色变化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C.④为隔水加热,叶绿素溶解于小烧杯中的酒精
D.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③④②①⑤
36.如图,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无叶绿体)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用黑圆纸片将C处两面遮盖,移到阳光下几小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绿色部分变成黄白色
B.滴加碘液后发现A、C两处均变蓝
C.本实验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D.实验前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37.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入暗处一昼夜,叶片内的淀粉被运走耗尽,完成上述生理作用的结构及生理过程是
A.导管、吸收作用B.筛管、光合作用
C.导管、光合作用D.筛管、呼吸作用
38.“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第一步把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A.储备光合作用的原料B.提高光合作用的产量
C.消耗叶片的叶绿素D.使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39.如图是植物叶片生理活动示意图,说法错误的是
A.若该图表示光合作用,则①是二氧化碳,②是氧气
B.③是水,④是无机物
C.若该图表示呼吸作用,则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
D.通常白天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40.下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表示氧气B.Y表示二氧化碳
C.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D.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分析】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污点的位置只有三个可能位置目镜、物镜、反光镜。
(3)盖盖玻片操作。
正确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目的是为了防止盖玻片低下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详解】
A.比较两图发现:视野a应是小明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结果,视野b应是小明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结果,A正确。
B.污点的位置只有三个可能位置目镜、物镜、反光镜。
在观察过程中,当用手推动装片时,视野中的污点也随着移动,这时污点是装片上;如果视野中的污点不随着移动,则污点是在目镜或物镜上;在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视野中的污点都没有被移走,可以判定污点可能是在物镜上。
B正确。
C.正确的盖盖玻片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目的是为了防止盖玻片低下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视野b中由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方法不当造成的。
C正确。
D.视野a应是小明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结果,视野b应是小明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结果,b 的视野比a要亮一些,D错误。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只有这样才能灵活地解答不同的题目。
2.D
解析:D
【分析】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解答即可。
【详解】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亮度越暗,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
较少。
即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用10倍物镜观察,后换40倍物镜,目镜不变,视野中亮度变暗、细胞数目减少,A正确。
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它们都有相似的细胞质等是正确的,B正确。
C.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
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C正确。
D.显微镜所成的是倒像,“p” 在显微镜下应该是“d”,D错误。
故选D。
3.C
【分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析:C
【分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臭鼬在遇到危险的情况时,会放出很臭的气体,这一现象说明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正确。
故选C。
4.B
【分析】
衣藻是单细胞藻类,一个细胞可以完成全部的生命活动。
【详解】
衣藻可通过鞭毛的运动在水中自由活动,A正确;衣藻是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不具有神经,B错误;衣藻的细胞内有叶绿体,能够进行
解析:B
【分析】
衣藻是单细胞藻类,一个细胞可以完成全部的生命活动。
【详解】
衣藻可通过鞭毛的运动在水中自由活动,A正确;衣藻是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不具有神经,B错误;衣藻的细胞内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C正确;衣藻虽然只有一个细胞构成,但具有生物的特征,能够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D正确。
【点睛】
本题要求掌握的是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各项生物活动,注意理解。
5.C
【分析】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
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详解】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亲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属于遗传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故不符合题意。
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符合题意。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每种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6.C
【分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详解】
A.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指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说明温度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B不符合题意。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是指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说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符合题意。
D.红杏出墙来,是红杏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说明光照对生物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主要是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7.B
【分析】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是植物细胞具有①细胞壁、③叶绿体和⑤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详解】
标号②所示结构是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还具有保护作用,故A正确;甲、乙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故B错误;甲、乙都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甲是构成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乙是构成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故C正确;甲、乙细胞分裂后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分裂过程中的最明显的变化是遗传物质的复制,保证了新细胞与原细胞遗传物质的稳定性,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了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细胞的分裂等。
明确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8.D
【解析】
示意图中的①表示的是细胞的生长,体积由小变大的,②表示的是细胞的分裂,得到相同的细胞,细胞数量增加,③表示的是细胞的分裂,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保持不变。
故D说法错误。
9.D
【解析】
考点: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富集作用.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解此题的关键是从表格信息中提取有利于解题的信息(生物富集关系),与所学知识建立链接,从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依题意,由表格可以推出这些生物组成的食物链是:
A→E→C→B→D.
故选D
点评:人类活动会通过食物链影响生态系统,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不应该随意把有毒物质排放到生态系统中.
10.D
【分析】
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营养级别越低,有害物质含量越少
【详解】
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营养级别越低,有害物质含量越少.表格中有害物质的由少到多依次是C、0.002、E、0.010、A、0.054、B、033、D、0.161。
因此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C→E→B→A→D。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在生态系统中的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
11.B
【分析】
(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
A.该探究实验有乙、丁两组有唯一变量光照、甲、丁两组有唯一变量水分能形成对照实验,因此该探究实验形成2组对照实验,A错误。
B.该实验没有设置以空气为变量的对照组,不能验证充足的空气是番茄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B正确。
C.乙、丙对照,有温度和光照两个变量,不能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C错误。
D.通过乙、丁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实验结果种子都萌发,本实验不能证明光亮抑制了玉米种子的萌发,D错误。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对照实验中变量的唯一性。
12.C
【解析】
试题分析:通过比较可以得出需水量最大的发育期是花铃期。
考点:合理灌溉。
13.C
【分析】
图甲是枝芽的结构:①生长点、②幼叶、③芽轴;图乙是一株幼苗:a叶、b茎、c根;图丙是菜豆种子的结构:1胚芽、2胚根、3子叶、4种皮;图丁是根尖的结构: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
图甲中的③芽轴,将来发育成茎,所以甲图中的③将来可发育成乙图中的结构b,A正确;
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乙图中a是叶,b是茎,所以a和b是由丙图中的1胚芽发育而成,B正确;
种子的胚包括丙图中的1胚芽,2胚根,胚轴和3子叶,胚的结构不包括4种皮,C错误;
丁图中,B是伸长区,C是分生区,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增生,产生新细胞。
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生长最快的地方。
D正确。
【详解】
14.A
【分析】
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详解】
苔藓植物无根,只有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一般长的比较高大,适应陆地的能力较强,A正确;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B错误;海带是藻类植物,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C错误;蕨类植物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是孢子植物,D 错误。
【点睛】
关键是熟练掌握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15.C
【分析】
(1)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
(2)蕨类植物也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
【详解】
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蕨类植物也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
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
可见C正确。
故选:C。
【点睛】
熟练掌握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仔细分析题意,即可正确答题。
16.A
【分析】
草履虫只由单个细胞组成,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
【详解】
草履虫身体表面的表膜上密密地长着许多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里运动,草履虫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的密而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食物泡随细胞质流动,食物被慢慢消化吸收。
小华将一些胡萝卜汁添加到草履虫培养液中,几分钟后,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会看到食物泡被染成了橙黄色,这是因为胡萝卜汁被草履虫取食的缘故。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理解掌握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