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之争的背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设计理论界关于设计本质问题的讨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论的倡导者辛华泉的话说,“时代不同了,我们的艺术应当随着科学技术及精神意识的影响而具备不同的面貌……要在人类的视觉现象和感觉关系中,也就是在空间和色彩等影响人类心理的经验和事实中,去寻找造型设计的原理”[1]。
诚然,“构成”教学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现代设计教育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并有助于摆脱僵化的工艺美术教学体系和过分的装饰主义倾向,使封闭已久的中国设计教育得以在较快时间内恢复并走上了快车道。但是,对于这样的“普及”,其背后的隐忧在起初就已存在,并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趋严重。批评者认为,这种“系统化、公式化”的教学样板,存在着“将德国灵活的教学实验变成机械的、教条的、形式主义的方法的危险”[2]。遗憾的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改革”浪潮下的中国设计界当时还很难意识
1982年,北京军区第一招待所—“文革”结束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性“工艺美术教学座谈会”在这里召开。有关设计基础课教学的问题不出意外地成为与会者争论的焦点之一。面对“构成”体系的咄咄逼人,老一辈工艺美术家和中青年学者提出了质疑。最有代表性的是郑可的发言:“现在的所谓许多构成,都是从外国传来的。其实我国早就有构成,比如八卦图上的图案乾、坤、巽、震、坎、离、艮、兑,那就是构成。但是中国的构成毕竟很不系统,缺乏科学的严密性,现在吸收一些外国的有什么不好呢……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外来的东西再好,也绝不能全盘肯定,也有一个一分为二的问题,合理的留下,不合理的抛弃。所以,不论是传统的还是外来的,都有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问题。”[3]作为曾经和“包豪
1982年4月“全国高等院校工艺美术教学座谈会”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