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罐区操作规程_大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工艺流程叙述及流程图(见附图)
原油罐区
原油自原油末站计量后经管线103线可进入南区T-101、102原油罐储存。

南区原油罐T-101、102罐内原油通过原油转输泵P-601-5、6经管线104向常压焦化装置供料。

焦化装置开停工或出现故障时,原油可通过重污油线退油至南区原油罐、中间罐区轻重污油也可开泵倒入原油罐进行储存回炼。

原油自原油末站计量后经管线105线可进入北区T-6、37、38、39原油罐储存。

北区原油罐T-6、37、38、39原油可直接通过管线106-1向五十万常减压装置原料泵供料。

南原油罐区供装置的原料泵,兼做倒罐及北区原油罐区倒油,北区原油也可以通过泵P-601-1、2、3、4经管线103线向南区进行输转。

五十万常减压装置开停工或出现故障时,原油可通过污油线退油至北区原油罐组内进行储存、回炼。

倒罐流程
中间石脑油可通过P-603-11,经内部倒油管线226线至T-201~206和T-209、210罐。

成品油罐区
柴油
柴油自加氢装置经管线321线,或北区常一线柴油自新增管线进入南区成品柴油罐T-301、302、77储存;同时加氢柴油也可从321线经中间泵房后跨线至328线进入北区成品柴油罐T-47、48、50、60储存,通过柴油装车泵P-605-1、2、3、4,经管线324、344线去火车装车台、汽车装车台进行装车。

也可通过柴油装车泵P-605-1、2、3、4经322线和328线实现南、北两区柴油进行倒罐、互相装车作业。

2 油槽岗位操作
油品收付操作
储运收付总则:收付油作业要做到“五要”:作业要联系,流程要核对,设备要检查,动态要掌握,计量要准确。

接到调度收付油指令后,要准确记录调度指令(包括时间、指令人、指令内容、接令人),详细了解收付油品种、罐号、动态内容、时间、收付量等内容,并与收付油对方联系,做好记录,并进行复述确认。

认真查看收油和付油罐的水尺、油量、加温、质量及设备、管线使用情况等是否符合油品收付的要求。

操作员与司泵密切配合对油罐、管线、机泵、阀门等有关设备认真进行检查,改好流程,做好收付油的准备工作。

待收、付双方准备好后进行收、付作业,开泵后要检查油品的收付情况是否正常。

在收付油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油罐、管线、伴热线、泵和阀门等设备情况,并定时检尺计量,双方核对收付量,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严格执行计量仪表两小时巡测制度,以便及时掌握生产动态。

在没有计量仪表或计量仪表失灵的岗位,要认真执行不动罐八小时、动罐四小时检尺制度。

油罐进油不得超过安全高度,内浮顶油罐付油不得低于允许最低液位。

油罐快收满及要付空时,收付双方要加强联系,及时检查,岗位不得离人。

收满或付完时,先停泵后关阀。

中间切换油罐时,先开后关。

收付油作业完后,和对方联系,并做好停泵、关阀和有关管线的处理及检查工作,按规定要求计量、对量,做好有关记录。

油品收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收付作业前必须先有调度指令,并与收付对方联系,没有回复指令或未与对方联系,不得进行收付作业;
原料油付装置时,付油前必需脱去罐内明水,以防影响装置正常操作;
油品装车出厂前必须先检查油罐的脱水情况,再进行装车,以免影响产品质量;
重质油品进行收付作业时,先开伴热及暖线、暖泵,收付作业完应及时对所用管线机泵进行处理,防止凝冻设备;
输送的油温不得超过规定的控制范围,否则必需采取加温或降温措施;
在收付油过程中,要认真做好各种记录,加强与对方得联系,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在收付油过程中,要做好油罐、油位、油温4小时记录一次制度,并且要做到数据真实可靠;
在收付油过程中,要加强对与收付油管线相连的其它油罐设施的检查。

防止储罐跑油的十项规定
按时检尺,定点检查,认真记录;
油品脱水,不得离人,避免跑油;
油品收付,核对流程,防止冒串;
切换油罐,先开后关,防止憋压;
清罐以后,认真检查,才能投用;
现场交接,严格认真,避免差错;
呼吸阀门,定期检查,防止抽瘪;
重油加温,不得超标,防止突沸;
管线用完,及时处理,防止冷冻;
新罐投用,验收鉴证,方可进油(料)。

油品加温操作
油品加温要求
为保证产品质量和维持正常生产,油品入罐、储存、调合、输送和活线温度都应控制在一定范围,油品储运作业温度见表2-1:
表2-1 油品入罐、调合、储存、输转、活线温度

号油品入罐温度
℃调合、贮存、
输转、活线温度
℃备注
浮顶油罐操作
浮顶油罐新罐投入运行或清罐后,第一次进油前,应先用水将浮盘浮起,然后才能进油,进油量在超过起浮高度容量后方可缓慢将水脱尽。

油罐付油时,不允许抽空,浮顶油罐付油时,在正常情况下液位不得低于油罐的起浮高度。

外浮顶油罐和内浮顶油罐的实际贮油高度严禁超过油罐的安全储油高度。

空罐进油时,管线内的油品流速应不大于m/s,当油罐的进油口被油浸没200mm后可加大流速,但流速不得大于4m/s。

馏出口油气分离不符合要求的油品不允许进入油罐,储存油品的蒸汽压在38℃时应≯。

当油罐进出油后,至少30min内不允许人工检尺和采样,以免发生静电火灾。

进出油超过至少30min后,按正常检尺制度执行。

外浮顶油罐和内浮顶油罐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检查内容如下:
打开浮顶每个船仓的人孔盖,检查船仓内有无渗漏,每月检查一次;
检查浮顶集水箱有无渗漏,每月检查一次。

雨水季节,特别是暴雨期间,要经常检查浮盘积水和排水情况,避免积水过多而造成沉盘事故;
检查密封装置有无破损、静电导出装置的接头有无松动和脱落、静电导出线有无断开,每月检查一次(进入内浮顶罐浮盘检查时,应开作业票,并有防范措施,方准入罐);
中央排水管单向阀每月检查一次,防止失灵;
进出油管阀门、脱水阀门、外浮顶中央排水阀门应每半年检查一次,操作过程中若时,应尽可能对浮船顶上有害气体和氧气含量进行检测,以保证安全操作。

在收付油过程中,操作员要注意计量仪表上显示的数据,当数据在短时间内显著变化时,应及时查找原因。

在人员进罐之前,严格进行有害气体和氧气含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罐作业。

在新罐使用的最初三年内,每年均应测定罐基础沉降情况,出现异常应对基础进行返质油使用1000g尺锤。

量水尺应采用铜尺或铝合金尺,尺的长度为300㎜,最小刻度为1㎜全长误差在±㎜以内。

量油(水)尺每年检定一次。

量油尺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B 13236-91 《石油用量油尺和钢围尺技术条件》中的规定,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禁止使用。

a) 尺带扭折、弯曲及镶接;
b) 尺带刻度模糊不清或数字脱落;
c) 尺锤尖部损坏;
d) 尺的刻度误差超过允许范围;
e) 没有合格证和校正表。

温度计
测量油品温度用的温度计,一般选用棒状全浸式水银温度计,最小分度值℃,并附有出厂合格证和检定合格证。

水银温度计每年检定一次,其技术条件应符合GB 9827-88•《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温度测量法》的规定;
水银温度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禁止使用:
a) 毛细管内的水银柱有断裂现象;
b) 感温泡有裂痕
c) 刻度不清,涂料脱落;
d) 刻度误差超过允许范围;
e) 没有校正表。

测温盒
a) 测温盒应由铜质或铝合金材料制成。

b) 测温盒的提拉绳应选用符合防静电要求的材料制成。

c) 测温盒的容量不得小于200ml。

试水膏
将试水膏均匀地涂在水尺上,浸入15~20℃水中,其颜色发生转变的时间不该超过5min ,停留5s钟的示值转变不该超过㎜。

计量操作方法
检尺
测量操作应符合GB/T 13894-92《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液位测量法(手工法)》中的规定。

液面稳定时间:立式罐检尺前,罐内液面的稳定时间,通常轻质油不少于15min ,重质油不少于30min 。

检尺部位:立式罐检尺时应在罐顶指定下尺的部位下尺;
检实尺
a) 对轻质油品类计量,应检实尺;
b) 将量油尺沿着量油孔指定位置缓慢下尺,当量油铜锤接触罐底,手有感觉时,立即提起油尺读数。

c) 检尺时应做到:下尺稳、触底轻、读数准,先读小数,后读大数,做好记录;
d) 重复上述操作进行第二次检尺,如果第二次测量值与第一次测量值相差大于1㎜时,应重新测量,直到两次连续测量值相差不大于1㎜为止。

记录测量值,取第一次测量值做为油高。

e) 测量易挥发的轻质油品液面,若油迹不清,可涂试油膏检尺。

检空尺
a) 对原油及重油、燃料油应检空尺;
b) 当尺带浸入油内时,停止下尺,使卷尺的刻度与检尺点对准;稳定后读下尺高度,提尺再读被浸没部分的高度,做好记录;
c) 复上述操作进行第二次检尺,两次检尺测量出的空尺值相差不超过2㎜时,停止检尺。

如果第二次测量值与第一次测量值相差不大于1mm,以第一次测量值为准,若相差大于1㎜,则取两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空尺高。

两次检尺读数相差超过2㎜应重新检尺;
d) 检空尺时,油面高度等于检尺总高度减去空尺高度再加上浸没高度。

检水尺
a) 将量水尺擦净,在估计水位的高度上,均匀地涂上一层薄薄的试水膏,然后将量水尺沿着量油孔指定位置缓慢下尺,直至轻轻接触罐底。

b) 保持量水尺垂直,停留5~30s后,将量水尺提起,在试水膏变色处读数,即为罐底水高度。

当测温盒在罐内停留达到规定时间后迅速提出,立即读数(此时不要把测温盒内的油倒掉),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示值呈水平,先读小数,后读大数,做好记录。

油温测量至少距容器壁300㎜。

杯盒温度计的提拉绳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制成。

计量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严禁携带引火物或穿带钉鞋上油罐;
在油罐上进行计量测量时应站在上风位置;
照明灯应采用防爆灯具,晚间开、关手电时应离开计量孔;
计量孔应衬铝或铅垫,计量孔盖应轻踩轻放;
雨、雪天计量时,应十分小心,以防发生滑、摔事故;
上罐前应消除人体所带静电,检尺时提尺、下尺速度不应过快。

3 油品调合
油品调合是将性质相近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石油组分(有时还需加入某种添加剂以改善油品某种性能),按适当的比例,通过一定的方法,达到混合均匀,调合成所需油品的过程。

调合的目的:调整油品品种,改善油品质量,合理利用组分,实现经济效益。

调合一般要求
参加调合的各组分油都应符合组分油质量要求;重质油品调合前应加热到规定温度;性质相差较大的组分,未经试验鉴定不可调合。

组分油分别进罐时,原则上先进重组分,后进轻组分,以利于混合均匀,如遇特殊情况,则应增加循环、搅拌时间。

油品添加剂应化验分析合格,添加剂的品种、质量和添加剂比例经过试验鉴定,添加后与油品混合均匀。

调合过程应严格执行调度下达的指令进行调合作业,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调度汇报。

每4小时或单组份添加完成后向调度报告调合情况及油罐油尺。

认真做好调合记录和调合转罐记录。

调合后切除水杂,调合产品经化验分析合格后方可出厂。

调合安排
调度室下达油品调合指令,内容包括各调合油品组分、比例、油罐油尺、各调合油品温度等。

油槽岗位接到调度指令后,理清相应油品调合组分和所用添加剂,及时进行调合。

成品调合应严格执行“三不许调合”的规定。

即:
a) 未经精制的焦化汽、柴油,不允许调合;
b) 硫化氢腐蚀严重不合格的产品,不许调合;
c) 冲塔、串油等被严重污染严重的不合格组分,不允许调合。

油品添加剂
添加剂具备的条件:
在油品中添加浓度不大而效果显著;
对油品的其他性质不能有相反的作用;
有很好的油溶性而难溶于水;
能完全燃烧而不产生沉淀;
在任何使用温度下,在油品中都是安定的。

添加剂种类
石油添加剂一般为油溶性有机化合物。

根据添加剂的油品种类,分为燃料添加剂、润滑油添加剂和复合添加剂三类。

常用的添加剂
汽油抗爆剂:能提高汽油发动机燃烧性能的添加剂。

其中一种为MMT(锰剂),全称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

在燃烧条件下分解为活性氧化锰的微粒,由于其表面的作用,破坏燃烧在着火前链的分支反应,即与链反应中的活性中心作用,使之变为活性很小的氧化中间产物,导致焰前反应中过氧化物的浓度降低,链的长度和分支减少,有选择性地钝化一部分有机过氧化物分散成的游离基,延长着火的诱导期,并扩大冷焰区域,阻碍自动着火,同时降低了释放出能量的速度。

因而,燃料的抗爆性被提高。

柴油降凝剂(柴油流动性改进剂):是一种蜡结晶抑制剂,在低温下,降凝剂与柴油中析出的石蜡发生共晶或吸附在蜡表面,抑制石蜡结晶生长,降低柴油凝固点,使柴油保持良好的低温流动性能。

使用它可以增加柴油产量,改善柴油低温流动性能,提高炼油生产的灵活性。

打开主电源,确认现场控制面板的电源指示灯亮起,将面板上“手动/自动”转换开关处于手动位置,按一下PLC停止按钮。

按面板上“手动点火控制”按钮,系统开始点火。

打开长明灯燃气阀门,长明灯引燃后火检指示灯亮。

注:长明灯不能实行自动点火。

地面爆燃点火
当自动点火、手动点火均出现问题后,必须进行地面爆燃点火。

打开主电源,观察电源指示灯是否亮,亮则说明系统完好,继续执行下列操作,否则联系维修人员检查并排除故障。

打开传火管低点进行排液,直到无水,然后关闭低点阀,打开主线阀。

打开供打火器用的风线及高压燃料气的低点进行排液,无液后关闭阀。

打开进混合器的高压燃料气、压缩空气的阀门,并将风压调到~,将高压燃料气调到,使其在混合器形成可燃性气体。

打开所需点燃长明灯燃料线上的阀。

按下点火器按钮,点燃混合器中可燃气体,火焰沿传火管上升到火炬头,点燃长明灯,引燃排放气。

关闭混合器的高压燃料气、压缩空气的阀门。

长明灯、主火炬引燃后火检指示灯亮。

若未点燃则重复以上操作。

酸性气火炬的操作
当接到酸性气排放通知时,检查并改好流程,正常情况下经阻火器,可先配烧燃料气通过点燃引火筒引燃酸性气火炬,如主火炬在燃烧可直接通过主火炬点燃酸性气火炬。

根据酸性气火炬燃烧情况,调节配烧的燃料气量。

当酸性气排放完毕,关闭配烧燃料气阀门。

注:酸性气不能实行自动点火。

当气温较低时,应将酸性气线伴热线打开。

蒸汽调节操作
火炬出口设有内外两根蒸汽管道,分别起扩散、引流等作用,可搅拌火焰,使放空气体与空气较好接触,促使水煤气反应,降低燃烧区的温度。

正常情况时,主火炬的两路蒸汽调节阀的副线处于关闭状态,中控室可根据火炬燃烧情况控制调节阀的开度,调节火炬燃烧所需蒸汽。

火炬燃烧过程中,若发现冒黑烟现象,应及时调节蒸汽供给量的大小,直到火炬燃烧充分。

冬季气温低于0℃时,应及时打开分子封防冻蒸汽及水封罐加热蒸汽。

低压氮气使用调节操作
火炬设施的氮气主要用于管线、容器的吹扫和分子封的介质。

通过中控制室DCS显示的氮气流量值及现场的显示值,控制火炬分子封的氮气流量在工艺指标范围内,达不到时及时进行调节。

每2小时对火炬界区内的氮气流量进行一次检查,及时调节阀门开度,使氮气流量满足要求。

异常情况应急处理
在系统停氮气的时候,可将火炬中心蒸汽量调大,无低压瓦斯排放时,可补燃料气,保持火炬的燃放。

当供电系统停电时,应立即检查火炬长明灯的燃烧情况,保证长明灯的正常燃烧,随时引燃火炬(因本系统无UPS电源);正常情况下,火炬长明灯应全天候燃烧,火炬燃放不应受停电影响。

当高压燃料气系统严重带液,导致燃料气带液时,应立即到现场积极排凝,使燃料气线尽快恢复畅通。

系统停蒸汽时,若是在冬季,要及时将分子封的污水排净,再次送蒸汽前,要对蒸汽线进行排凝处理,防止和减少水击。

系统停风时,必须到火炬界区手动控制蒸汽调节阀,送风时,恢复在中控室的调节。

下火雨时,必须立即报告调度和车间值班干部,加强分液罐的检查,有油及时送走。

水封罐操作
阻火水封罐V-2320-02正常情况下水封高度控制在~米,水封不够时及时补水。

每周定期对水封罐进行换水封一次,也可根据水封含渣情况随时换水封。

换水封时,应安排两人到场,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并配戴合格的防护器具。

冬季气温低于0℃时,打开水封罐加热蒸汽及其他伴热蒸汽。

低压瓦斯分液罐送油操作
每次巡检时必须对低压瓦斯分液罐的液位进行检查,带液时及时处理。

开泵送油时,人不能离开现场,以免损坏设备。

送油完毕,及时恢复流程,并联系收油方关阀。

高压燃料气分液罐压油操作
每次巡检必须对高压燃料气分液罐的液位、压力进行检查,带液时及时处理。

排油时,周围无施工动火等进行,人不能离开现场,以免大量跑瓦斯。

排油完毕,及时关闭阀门。

含硫污水操作
巡检时必须对火炬分子封排污线、火炬筒体底部的排污线进行开阀排污,排污时必须两人到场,排完关阀。

火炬区域各排凝点的污水、水封罐的污水,经下水道排入污水池。

当污水池液位达到液位计量程的60%时,及时联系送污水。

改好相关流程后,开泵P-2320-02送污水,送完后停泵,关好阀门,并通知硫磺回收装置。

8加操作。

工艺原理
MTBE由供应部从其它化工厂采购,用汽车罐装运到公司,车间经过地磅过磅后卸入79#罐内。

在卸车前经过化验室的采样分析合格后,方可卸车。

岗位操作法
卸MTBE的程序
到门卫处了解增延剂车辆的情况;
通知调度室让化验室进行采样,等化验合格后让车辆进入;
通知地磅房对所进车辆进行过磅,过磅岗位按司磅岗位操作;
让车辆进入指定的卸车点,核对有关的单据没有问题后检查车辆;
接好静电接地,接好卸车的胶管,最后检查没有问题后通知外操作改动流程;
缓慢打开风线的阀门,保持隔膜泵开始时流量小,没有漏油现象时渐渐开大风线阀门;
卸油过程中及时检查MTBE的流量与流速,防止产生静电,防止静电的聚集;
卸车完毕后,关闭风向阀门停泵,关闭管线的阀门,通知外操人员关闭有关的流程;
最后卸下静电线,让车辆离开卸车点。

20 叉车岗位操作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叉车岗位的操作方法
本规程只适用于叉车岗位使用操作
概述
叉车为专九线上沥青桶及分公司倒运重物所用,叉车为特种岗位,必须持证上岗。

叉车使用前的注意事项
检查所有外露的连接件和紧固件的紧固情况;
检查液压系统是否漏油,工作油箱油量是否充足,轮胎气压是否符合规定,润滑部分是否加足润滑油;
检查冷却系统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检查电气系统是否接触不良或存在短路现象;
检查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
检查脚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
检查制动系统,保障制动灵活可靠,货叉架、门架升降倾斜自如,操纵手柄复位自然。

叉车驾驶注意事项
发动机的起动
先将变速操纵手柄置于空档位置,手制动置于制动状态,再拧开启动开关接通起动电源,由起动电机带动发动机起动;
每次使用发动机不得超过5秒,若一次启动不了可多次起动,但每次间隔不能低于2分钟,若三次启动不了,则应检查油、电路有无故障,排除后再启动,切不可长时间连续启动;
发动机起动后应空转5分钟左右,待发动机水温上升至65℃左右时,方能允许全负荷作业。

作业前后的检查
发动机空转时,应检查水温表、机油压力表、电流表、燃油表等仪表读数及各种报警指示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检查各脚踏板的自由行程,检查手制动和脚制动系统,待确认没问题时,方可松开手制动器进行作业。

发动机的停机
先让发动机空转约5分钟,使之逐步冷却,点火开关置于OFF位置,发动机即停机。

ρt──油品某一温度时的密度。

正确操作油罐
油罐的操作包括:收付油、检尺测温计量、油品调合、油罐加温脱水、输转等。

正确操作油罐最重要的就是必须认真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

任何工作粗心大意或违章操作都可能造成跑油、窜油、中毒、设备损坏甚至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给人们生命和国家财产带来损失。

精心维护油罐
要使油罐能长期、安稳使用,平时除加强检查、做好日常保养外,还应定期、定项目、定内容进行维护和检修,油罐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要做好油罐的防腐工作
油罐腐蚀是影响油罐使用寿命的大问题,因此油罐表面应定期防腐刷漆,罐壁定期测厚,原则上淋水油罐3~4年一次,非淋水油罐4~6年一次。

油罐安全附件定期检查与维护
油罐上的机械呼吸阀、防火器、保险活门避雷针、接地极、消防泡沫室等属油罐的安全设施。

要使它们灵活好用,起到应有的效果,必须做到日巡回检查,季全面检查,每年拆卸、清洗、校验一次。

油罐保温有效,完好无损
油罐外壁保温层的脱落,使油罐保温不良好。

油罐加热器由于腐蚀或水击常引起焊口断裂而漏气,凝结水渗出混入油中会使油品变质或致使重油罐加温突沸。

因此,油罐外壁保温设施必须完好无损,加热器不得有损坏与泄漏,发现问题务必急时处理。

油罐应定期清洗
油罐长期使用,罐底总要积存一部分水杂和锈渣等污物,特别是原油罐、污油罐、蜡油
罐、渣油罐等。

油罐清洗标准应按有关规定要求进行,清洗后的油罐应经质量检查验收,确认合格后,封罐进油;清洗的同时,一般也为油罐重新标定、主要附件拆卸检查、堵漏刷漆创造了条件。

做好油罐的安全管理和文明生产
除罐区生产人员外,无关人员不准擅自进入罐区。

罐区内防火墙、排水沟、下水井及一些消防设施均应完好无损。

油罐各种附件应灵活好用,不准带压检查设备,检修动火必须办理火票。

罐区外明火作业点距罐区不得小于35米。

罐区地面干净、平整,不准有任何杂物、油泥、污物
罐区防雷接地设施,可燃气报警装置,油罐液面、压力检测仪表等应定期校检、检定,保证灵活可靠,以利生产安全。

罐区消防道路应平整、畅通,不得随意因施工而挖沟或占用路面。

表6 油罐罐体常见故障及处理
故障可能原因预防排除方法
罐壁突然凹陷或凸出1)呼吸阀失灵,付油时罐内负压;2)清洗油罐时将罐内用蒸汽加温,呼吸阀失灵或呼吸阀口径太小(设计不合理),人孔清扫孔没打开。

3)因气候变化大造成罐外温差太大1)定期检查呼吸阀是否失灵,已吸瘪可向罐内吹压缩风或蒸汽使罐内压力升高、凸起,处理时,罐顶呼吸阀拆除,加盲板并安装压力表。

2)调节罐内温度。

罐壁
浸漏1)腐蚀穿孔2)尖锐硬物碰撞3)焊缝质量不好。

1)新罐投用前试水压时认真检查。

2)已泄漏的,清罐动火补漏或在安全措施落实的情况下,带油补漏浮顶
油罐
沉盘1)调节浮盘支柱时,没有调节自动通气阀杆或支柱没有同时调到位。

2)付油时低于浮盘最低液位值,将罐壁抽变形卡住浮盘。

3)倒油或循环时,液位没到规定值而作业,使油品喷入浮盘。

4)浮盘腐蚀严重造成浮盘滲漏.5)第一次进油时流速过快,造成浮盘倾斜。

1)严格执行内浮顶罐操作规程2)定期对浮盘进行检查,及时防腐。

3)已造成沉盘后,危害hazard
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事件incident
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险性同样较大,高温重油泄漏比汽油泄漏更易自然着火。

易爆性
油品爆炸的危险性取决于爆炸极限,一般来说,爆炸极限越宽,危险性越大。

易挥发、扩散、易流淌性
油品尤其是轻质油在任何温度下都有蒸发现象,挥发出来的油气可四处扩散,跑冒的液体可四处流淌,遇明火极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且导致环境污染,人员中毒。

易产生静电性
油品由于与管壁或容器壁摩擦、冲击以及油流喷射等易产生静电,静电聚集到一定电位就会放电,产生火花,遇有油气极易引起着火爆炸。

尤其是汽油,在静电电位高于4V时,火花能量为就足够引燃汽油蒸汽,引起火灾或爆炸。

在油品储运过程中,静电产生还和空气湿度、油品流速、压力以及油品电导率等因素有关,为了减少静电危害,应采取静电接地、控制流速、防件;反之,油温降低,油品体积缩小,容器内出现负压,也会使容器凹陷、抽瘪变形。

易沸溢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