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答案解析(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
17
一、单选题(共40题)
1.下列不属于民间剪纸常见的装饰纹样的是()。
A:夔龙纹
B:月牙纹
C:锯齿纹
D:柳叶纹
【答案】:A
【解析】:常用的剪纸装饰纹样有锯齿纹、月牙纹、鱼鳞纹、柳叶纹、云纹等,没有夔龙纹。
故正确答案为A项。
2.宋代官窑中,以窑变闻名的是()。
A:钧窑
B:汝窑
C:定窑
D:哥窑
【答案】:A
【解析】:宋代工艺美术以陶瓷工艺成就最为辉煌,宋代的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创造了各种独具风格的陶瓷品种,出现了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五大名窑,其中以窑变闻名的是河南禹县的钧窑。
钧窑以烧制乳浊釉瓷为主,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而闻名。
素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盛誉。
A项正确。
B项:汝窑遗址在河南汝州境内,是北方第一个著名的青瓷窑,烧制御用宫中之器。
汝瓷胎骨坚硬,釉色润泽莹厚,以淡天青为主调,有“雨过天晴云破处”“金盘玉碗世称宝”等称誉。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定窑即定州窑陶瓷,产地在今河北曲阳,古属直隶定州。
定窑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称为“白定”。
“有芒”是定窑瓷烧制特色,代表作为孩子枕。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哥窑釉色有粉青、米色、灰青等色;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
与题干不符,排除。
3.王老师在《中国古代山水画》课程中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欣赏古代山水画作,同时动手创作,这一教学内容属于一下哪个教学领域()。
A:造型·表现
B:设计·应用
C:综合·探索
D:欣赏·评述
【答案】:C
【解析】:C选项,“综合·探索”领域教学它分为三个层次;(1)融美术各学习区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2)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3)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
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替。
题干可知,王老师在该课程教学中,与其他学科进行联系学习,同是将各个学习领域相结合。
综上,C选项正确。
4.卢老师拜当地的彩塑艺人为师,把雕塑艺术引入课堂,指导学生结
合当地的文化景点,集体创作有场景、道具和多个人物的雕塑作品。
从课程管理的角度来看,这是()。
A:基础课程
B:校本课程
C:专业课程
D:国家课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三级课程管理的知识。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都明确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要求,要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
题干中卢老师拜当地的彩塑艺人为师,把雕塑艺术引入课堂,指导学生结合当地的文化景点,集体创作有场景、道具和多个人物的雕塑作品的一系列活动体现了教师因地制宜,积极开发适合本校的课程。
B项正确。
A、C两项:三级课程管理并未涉及基础课程、专业课程。
故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国家课程也称为“国家统一课程”,它是指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故与题干不符,排除。
5.美术课程具有()性质。
A:综合
B:人文
C:审美
D:教育
【答案】:B
【解析】: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故正确答案为B项。
6.胭脂色属于哪一绘画门类中的颜色称谓()。
A:水彩画
B:水粉画
C:中国画
D:丙烯画
【答案】:C
【解析】:胭脂色就是我们常说的红色。
在国画中,我们把颜色分为矿物质颜料和植物颜料,胭脂色是植物颜料如花青、藤黄、胭脂、洋红。
7.下列哪一个不是埃及的作品()。
A:狮身人面像
B:汉谟拉比法典石像
C: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
D:拉美西斯二世法老像
【答案】:B
【解析】:汉谟拉比法典石像是古巴比伦的。
故正确答案为B项。
8.下列哪项内容不属于教学后反思所围绕进行的()。
A:教学内容
B:教材分析
C:教学过程
D:教学策略
【答案】:B
【解析】:教学后反思主要围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进行。
故正确答案为B项。
9.人的头骨中可以活动的骨骼是()。
A:颞骨
B:上颌骨
C:下颌骨
D:颧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的人体骨骼,人的头部有一块能活动的骨,即下颌骨。
人靠下颌骨的活动来完成食物的咀嚼。
C项正确A项:颞骨共两块,左右各一。
位于头颅两侧,为颅骨底部和侧壁的一部分。
故与题意不符,排除。
B项:上颌骨居颜面中部,左右各一,互相连接构成中面部的支架。
故与题意不符,排除。
D项:颧骨是面颅骨之一,位于面中部前面,眼眶的外下方,菱形,形成面颊部的骨性突起。
故与题意不符,排除。
10.下列属于哈尔斯的作品的是()。
A:《杜普教授的解剖课》
B:《夜巡》
C:《吉卜赛女郎》
D:《倒牛奶的女仆》
【答案】:C
【解析】:C选项,肖像画家哈尔斯,荷兰绘画三大师之一的哈尔斯在为当时的荷兰人留下他们生动的形象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他专门从事深受荷兰人欢迎的肖像画创作。
《吉卜赛女郎》是他的画法和风格的鲜明例证。
其它代表作还有《弹曼陀林的小丑》。
综上,C选项正确。
A选项,《杜普教授的解剖课》为伦勃朗作品,故排除。
B选项,《夜巡》为伦勃朗作品,故排除。
D选项,《倒牛奶的女仆》为风俗画家维米尔作品,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1.不是以鉴赏活动为主的方法是()。
A:演示法
B:情景法
C:角色扮演和模拟活动的指导法
D:比较法
【答案】:A
【解析】:演示法是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故正确答案为A项。
12.如图6,该作品属于()。
A:工业设计
B:视觉传达设计
C:环境设计
D:产品设计
【答案】:B
【解析】:现代设计按照功能分为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等。
上图是一幅北京奥运会招贴,又名“海报”或“宣传画”。
视觉传达设计是指平面设计。
主要包括:标志设计、字体设计、版式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广告设计等。
13.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是()。
A:乔托
B:达·芬奇
C:布鲁内莱斯基
D:多纳泰罗
【答案】:A
【解析】:A选项,乔托对绘画艺术的贡献:他是文艺复兴先驱、佛罗伦萨画派创始人,奠定文艺复兴艺术现实主义艺术的基础,按照现实中的人物表现圣经题材,按照自然法则拉开人物与背景的距离,表现画面的三度空间与体积感。
综上,A选项正确。
B选项,达·芬奇文艺复兴生气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故排除;C选项,布鲁内莱斯基创造性地把古罗马建筑形式与哥特式结构融汇在一起,表作为佛罗伦萨大教堂,故排除;D选项,多纳泰罗是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第一代美术家,也是15世纪最杰出的雕塑家,对古典美术的推崇和借鉴,可以说是文艺复兴意大利美术家的共同特点,故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项。
14.关老师在上“纤维艺术”一课时,学校没有提供设施和材料,于
是他在课前搜集废报纸、包装袋、旧磁带等多种材料,为教学提供了方便,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选择,开拓思路,出现了许多有创意的纤维艺术作业,这种教学行为体现的是()。
A:教学理念
B:教学策略
C:教学智慧
D:教学模式
【答案】:C
【解析】:教学智慧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时所表现的一种敏感,准确的判断能力。
关老师任教的学校没有纤维材料,于是他利用废旧材料和设施进行教学,这属于运用教学智慧的处理和解决特殊问题,所以这种教学行为体现的是教学智慧。
故正确答案为C项。
15.金老师利用废旧报纸、挂历等材料,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设计制作大型拼贴画。
该教师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A:比较教学法
B:演示教学法
C:合作教学法
D:情境教学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教学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金老师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设计制作大型拼贴画,采用的是学生合作完成作业的形式,运用的是合作教学法。
C项正确。
A、B、D三项:均没有体现
合作元素。
与题干不符,排除。
16.下列教学内容,不适合采用合作学习方式的是()。
A:创作美术作品
B:讨论美术问题
C:设计美术考察方案
D:识记美术术语
【答案】:D
【解析】:本题为选非题,考查的是合作学习的适用性。
“合作学习”是相对“个体学习”而言的,理解合作学习的概念需要抓住这样几个关键词:小组、任务、责任分工、互助。
“创作美术作品”“讨论美术问题”“设计美术考察方案”均可运用合作学习方式来实现。
故A、B、C项表述正确。
D项:“识记美术术语”,主要需要采用自主学习方式。
17.下列建筑与设计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流水别墅赖特
B:悉尼海上歌剧院格罗佩斯
C:香山饭店贝聿铭
D:朗香教堂柯布西耶
【答案】:B
【解析】:悉尼海上歌剧院的设计者是伍重。
故正确答案为B项。
18.在学习了请柬的基本知识后,适合作为《请柬的设计与制作》一课教学难点的是()。
A:请柬的概念
B:请柬的创意
C:请柬的功能
D:请柬的特点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设计工艺学习领域教学重难点的把握。
在高中美术设计工艺学习模块中,学生的创意设计一般作为此领域的教学重点。
B项正确。
A项:请柬的概念属于基本知识,不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请柬的功能属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知识,学生可以通过教材学习到相关知识,易于把握。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请柬的特点属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知识,学生可以通过教材学习到相关知识,易于把握。
与题干不符,排除。
19.教学评价对教师的主要作用是()。
A:发现美术优等生
B:降低劳动强度
C:体现师生平等
D:改进美术教学
【答案】:D
【解析】:知识点:教学评价对教师的作用。
通过评价,可以激发教师、学生的成就动机和内在动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评价,还可以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待修正的方面,纠正错误,克服不足,不断改进课程教学工作,以达到提高
教学质量的目的,从而改进美术教学。
故D项正确。
A项:发现美术优等生,为错误描述。
教学评价改变了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工作发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作品。
与题意不符,排除。
B 项:降低劳动强度,为干扰选项。
美术课程教学评价,就是收集分析相关的信息和材料,对美术课程与教学计划、活动过程和结果做出客观、科学的价值判断的过程,和降低劳动强度没有关系。
题意不符,排除。
C项:体现师生平等,我干扰选项。
评价标准像一个“方向盘”,知道课程与教学的方向,体验了一种目标和规定,指明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和追求的方向,但并不能体现师生平等。
题意不符,排除。
20.国画中传统四君子是指()。
A:梅兰竹松
B:花竹鸟兽
C:梅兰竹菊
D:笔墨丹青
【答案】:C
【解析】:国画中传统四君子是指梅兰竹菊。
故正确答案为C项。
21.某学校领导对王老师说:“我们学校就你一个美术教师,可是班级又多,你每次课前先画好一幅画,让每个班的同学上课时照着画,只要表示我们学校开了美术课就可以了。
”下列选项中,对该领导的观点合适的评价是()。
A:错误,没有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
B:正确,有利于减轻美术教师的工作强度
C:错误,不利于学生的美术学习
D:正确,体现了领导对美术学科的重视
【答案】:C
【解析】:案例中领导的做法是错误的,他选择了一种敷衍了事的形式开展美术教学,在美术教学中没有教师讲解,没有作品赏析等等,这将不利于学生学习美术。
A选项中的没有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在案例中并无体现和学校教学资源有关的信息。
22.下列选项中,对《格尔尼卡》表述不正确的是()。
A:所描绘的轰炸事件发生在德国
B:作者为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
C:结合了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风格
D:巴黎世界博览会西班牙馆的笔画
【答案】:A
【解析】:所绘轰炸事件发生在西班牙。
《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立体主义画家帕勃洛·鲁伊斯·毕加索于20世纪30年创作的一幅巨型油画,长7.76米,高3.49米,现收藏于马德里国家索菲亚王妃美术馆。
该画是以法西斯纳粹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的重镇格尔尼卡、暴杀害无辜的事件创作的一幅画,采用了写实的象征性手法和单纯的黑、白、灰三色营造出低沉悲凉的氛围,渲染了悲剧性色彩,表现了法西斯战争给人类的灾难。
2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校内资源的是()。
A:学生
B:展览馆
C:标本
D:教师
【答案】:B
【解析】:展览馆属于校外资源,故正确答案为B项。
2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术教学质性评价的是()。
A:展示
B:评语
C:等级
D:档案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质性评价的理解。
等级评价是指给出不同等级的定义和描述,然后针对每一个评价要素按照给定的等级进行评价,最后再给出总的评价。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缺点是粗略,标准不好掌握。
属于定性评价而非质性评价。
C项正确。
A、B、D 三项:都属于质性评价。
与题干不符,排除。
25.蒙克是属于二十世纪初哪个艺术流派的代表人物()。
A:未来主义
B:行动画派
C:构成主义
D:表现主义
【答案】:D
【解析】:爱德华·蒙克,挪威表现主义画家。
他的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
他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其主要作品有《呐喊》,《生命之舞》,《青春期》。
D项正确。
A项:未来主义的代表作家是籍里柯。
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行动画派在20世纪产生于美国,是抽象表现主义艺术的重要分支,亦称"动作画派",代表画家有波洛克等。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构成主义,前苏联"十月革命"以后,雕刻艺术家马列维奇和贾波、佩夫斯纳两兄弟把未来主义与立体主义的机械艺术相结合,发展成为构成主义。
与题干不符,排除。
2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在美术教学全过程中要贯穿的基本理念是()。
A: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求
B:理解祖国优秀文化,尊重世界多元化
C: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提高美术素养
D:强调个性的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
【答案】:D
【解析】: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课程基本理念提出,美术课程应该要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求;理解祖国优秀文化,尊重世界多元化;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提高美术素养;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质性评价,促进科学发展。
故正确答案为D项。
27.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山水情怀——学画山石》“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是()。
A: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树立文化自信
B:掌握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技法,能够独立完成山水画的创作
C:网络搜寻山水画山石皴法的资料,进行课堂汇报展示
D:学习中国画山石的两种皴法,能够基本表现山石的组合关系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目标。
《山水情怀——学画山石》属于培养学生造型能力的课程,皴法是描绘山石技法,所以学习中国画山石的两种皴法,能够基本表现山石的组合关系。
属于本课知识与技能目标。
D项正确。
A项: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树立文化自信。
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掌握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技法,能够独立完成山水画的创作。
目标设定太高不符合本课。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网络搜寻山水画山石皴法的资料,进行课堂汇报展示,是教学活动而不是目标。
与题干不符,排除。
28.下列属于巴洛克艺术的的重要代表艺术家的是()。
A:卡拉瓦乔
B:贝尼尼
C:普桑
D:洛兰
【答案】:B
【解析】:B选项,巴洛克艺术的重要艺术家包括佛兰德斯画家鲁本
斯、意大利雕塑家贝尼尼等。
综上,B选项正确。
A选项,卡拉瓦乔绘画的艺术特色,强调艺术的真实原则,描写亲眼所见的生活中真实面貌,现实主义的先驱。
他把目光对淮下层,专门画那些被侮辱、被损害者的形象,他对宗教画的理解是:应该把流浪汉、农民、渔夫的形象引进神圣的教堂。
代表作品:《圣母升天》《召唤圣马太》《基督下葬》《多疑的多马》,故排除;C选项,普桑17世纪法国古典风范的代表,故排除;D选项,洛兰17世纪法国古典风范的代表,故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项。
29.王老师布置作业时,让同学们自己或者家长为自己的作品写一个“评语小条”。
这种评价属于()。
A:相对评价
B:质性评价
C:量化评价
D:绝对评价
【答案】:B
【解析】:质性评价包括美术学习档案袋,展示和课堂讨论等。
相对评价是从评价对象的集合如(老师、学生、家长等)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作为基准,然后拿各个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和评价。
量化评价,评价一个事物时,将其进行若干的数字分类,然后,进行同类的对比,或与要求的指标对比,从而,反映其劣质的程度。
绝对评价是指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客观标准,把评价对象与这一个标准进行比较。
王老师让同学或者家长写评语小条属于质性评价。
故
正确答案为B项。
30.在中国近现代最早确立图画手工科进入中小学校并正式颁布实施的学制是()。
A:癸卯学习
B:壬寅学制
C:钦定学制
D:郡国学制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
1904年张百熙、张之洞、荣庆合作对《钦定学堂章程》修改,于1904年1月(农历癸卯年底)由清政府正式颁布,即《凑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
它是我国经法令公布,正式在全国实行的第一个完整的近代学校体系。
自此,图画和手工开始进入小学、中学、师范学校的课堂。
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为干扰项。
与题干不符,排除。
31.狭义教材的指的是()。
A:教学参考书
B:教学光盘
C:影像资料
D:教科书
【答案】:D
【解析】:D选项,教材实际上是一种宽泛的概念,具体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教学光盘、影像资料、实物等。
虽然教材包括的范围较
广,但狭义的教材往往特指教科书。
综上,D选项正确。
32.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A:发现学习
B:合作学习
C:接受学习
D:分析学习
【答案】:B
【解析】:B选项,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综上,B选项正确。
33.如图6,黄公望的作品《富春山居图》(局部)主要使用哪种皴法?(){图1}
A:折带皴
B:斧劈皴
C:披麻皴
D:荷叶皴
【答案】:C
【解析】:知识点:黄公望代表作品。
披麻皴。
山水画皴法之一,亦称“麻皮皴”,由五代董源创始,如元?汤垕《画鉴》所述:董源“山水有二种:一种水墨矾头,疏林野树,平远幽深,山石作麻皮皴。
”其状如麻披散而错落交搭,故曰“披麻皴”。
黄公望在《富春山居图》中运用披麻皴来表现南方秀润多姿的山水风景。
C项正确。
A项:折带皴。
画出的墨线如“折带”,故以名之。
这种皴法用以表现方解石
和水层岩的结构。
“元四大家”之一的倪云林喜画折带皴,用“渴笔”(笔头含水很少)画出,虚灵秀峭,极有艺术魅力。
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斧劈皴是唐李思训所创之勾斫方法,笔线遒劲,运笔多顿挫曲折,有如刀砍斧劈,故称为斧劈皴,这种皱法宜于表现质地坚硬、棱角分明的岩石。
画斧劈披常用中锋勾勒山石轮廓,而以侧锋横刮之笔画出皱纹,再用淡墨渲染。
笔线细劲的称小斧劈,笔线粗阔的称大斧劈。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荷叶皴皴笔从峰头向下屈曲纷披,形如荷叶的筋脉,故名。
用来表现坚硬的石质山峰,经自然剥蚀后,岩石出现深刻的裂纹。
由披麻皴派生的荷叶皴叶筋自上而下,四面散放至山脚处开,微接地气,悠长的意味也体现出线的变化气势,用来表现坚硬的石质山峰,经自然剥蚀后,岩石出现深刻的裂纹。
荷叶皴取法于荷叶筋展披拂之形,适宜表现江南土质山脉经雨水长期冲刷后形成的景观。
画荷叶皴亦以柔美的中锋为主,具有披麻皴与解索皴的特色。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34.在欣赏《自由引导人民》一课中,适合作为“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是()。
A:模仿画中人物的动作进行游戏表演
B:识记教材中关于作品描述的知识点
C:以讨论的方式探究作品的内涵和形式特征
D:通过观看法国大革命专题片了解时代背景
【答案】:C
【解析】:知识点:对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是新
课程标准的一项课程目标。
这一目标变"追求学习的结果"为"强调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和科学方法的掌握与内化。
欣赏《自由引导人民》一课属于欣赏类课程,因此在欣赏《自由引导人民》一课中以讨论的方式探究作品的内涵和形式特征有利于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注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主动探究,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属于过程与方法目标。
C项正确。
A、B、D三项:“模仿画中人物的动作进行游戏表演”;“识记教材中关于作品描述的知识点”;“通过观看法国大革命专题片了解时代背景”。
这三项都过于片面。
与题干不符,排除。
35.文艺复兴时期,被认为是运用透视学作画的典范作品是()。
A:《圣罗马诺之战》
B:《蒙娜丽莎》
C:《维纳斯的诞生》
D:《最后的晚餐》
【答案】:A
【解析】:乌切罗是透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代表作《圣罗马诺之战》被认为是运用透视学作画的典范。
故正确答案为A项。
36.美术课程要素的来源以及实施条件是()。
A:美术课程标准
B:美术课程资源
C:美术教科书
D:美术教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美术课程资源的理解。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课程资源的结构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教师、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简历、学习方式、教学策略都是非常宝贵的非常直接的课程资源,校内各种专用教室和校内各种活动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等。
B项正确。
A项:美术课程标准属于美术课程资源,表述范围太小。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美术教科书属于美术课程资源,表述范围太小。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美术教材属于美术课程资源,表述范围太小。
与题干不符,排除。
37.王老师在上《老街的改造》一课时,让学生把自己的改造方案发到家校微信群征求意见。
对这种评价方式,看法合适的是()。
A:可以,这是一种表现性评价
B:可以,这是一种多主体评价
C:不妥,教师应是评价的主体
D:不妥,微信群的评价缺少专业性
【答案】:B
【解析】:知识点: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实施建议的理解。
王老师在上《老街的改造》一课时,让学生把自己的改造方案发到家校微信群征求意见。
是突破了传统的单一的教师评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