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童谣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闽南童谣教案
篇一:闽南童谣中秋博饼教案lv
闽南中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博饼文化的由来和规则
2.掌握关于博饼的闽南童谣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小组汇报闽南的中秋节,使学生了解闽南中秋的传统习俗;
2.小组讨论你印象最深的中秋节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能力;
3. 通过博饼的闽南童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秋节的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加深学生对闽南中秋节的博饼习俗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2.通过小组汇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1.了解博饼文化的由来及规则
2.掌握中秋的闽南童谣,并能够背诵出来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由嫦娥奔月的故事导入
1、(出示嫦娥奔月的图片),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美丽的图片,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生:月亮、月饼、我知道这是中秋节,嫦娥奔月。
师:哪个小朋友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
师:嫦娥本是后羿之妻,后羿射下9个太阳后西王母赐其不老仙药,但后羿不舍得吃下,就交于嫦娥保管。
后羿门徒蓬蒙觊觎仙药,逼迫嫦娥交出仙药,嫦娥无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药,便向天上飞去。
当日正是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亮,因不舍后羿,嫦娥就停在了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从此长居广寒宫。
后羿回家后心痛不止,于是每年八月十五便摆下宴席对着月亮与嫦娥团聚。
二、介绍闽南中秋博饼:
1、同学们,前不久就是中秋节,你们是怎么庆祝这个节日的呢?生讨论后回答。
师:那我们闽南中秋节都必须进行的一项活动是什么呢?生:博饼
师:那你们知道博饼是谁发明的吗?
生集体讨论
2.薄饼文化介绍
中秋博饼,是厦门人几百年来独有的中秋传统活动,是一种独
特的月饼文化,也是厦门人对历史的一种传承。
相传,中秋博饼,是郑成功屯兵厦门时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励鼓舞士气而发明的。
于是,一代一代传下来,就成了如今厦门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
中秋博饼,讲究的就是一个开心,是博一个好兆头,大多数人都愿意相信,博中状元的人,一年运气总是会特别好,这当然是因为博饼活动里倾注了人们的感情寄托。
所以,厦门人总是对中秋节格外重视,甚至有“小春节,大中秋”的说法。
3、中秋博饼有哪些规则呢?
(1)奖品(也就是会饼):可以是生活用品,或者是家里用的各种家电,亦或者其他类型的奖品。
注意:以前的会饼都是月饼组成的。
(2)博饼工具:骰子一副(6个),大碗一个。
步骤:与中国古代的科举科名基本一致,按照各级科举制度的头衔,设有状元1个,对堂(榜眼、探花)2个,三红(会魁)4个,四进(进士)8个,二举(举人)16个,一秀(秀才)32个。
一秀:六个骰子中有一个点数是“4”
二举:六个骰子中有两个点数是“4”
四进:六个骰子中有四个点数是相同的,其余两个点数若都为“4”,则可多得一个二举,若一个为“4”则可多得一个一秀;
三红:六个色子里面有三个点数是“4”
榜眼(对堂):六个骰子的点数刚好是顺子“123456”状元:
六个骰子中有四个点数是“4”,两个是“1”为最高级,称作状元插金花,可以获得状元和未被博取的两个对堂奖品;六个骰子全部的点数都为“4”,称作六杯红,就可以拿走所有的奖品,但是一般为了大家友好相处,得主一般只拿状元和两个对堂的奖品,可被追缴;六个骰子全部的点数都是一样的,称作遍地锦,可被追缴;
六个骰子中有五个点数是“4”,称作五红,可被追缴;
六个骰子中有五个点数是一样的,除点数是“4”,称作五子登科,可被追缴;六个骰子中有四个点数是“4”,称作“四点红”,可被追缴。
.
三、学闽南童谣《中秋博饼》
过渡:了解了这么多博饼规则之后小朋友是不是特想来搏一搏呀,有一家人也和大家一样迫不及待了呀,今天呀老师还准备了一首童谣送给大家。
1、播放闽南童谣《中秋博饼》的录音,学生试着跟读。
《中秋博饼》
中秋月饼一面镜,照甲大厅光映映。
街头巷尾博月饼,厝内喊甲大小声。
孙仔细汉中一秀,阿姐博无让大兄。
博着对堂安妈赢,安公博着状元饼。
2、师一句一句带读。
“一面镜”就是一面镜子,中秋月饼(拿出
食物),大家看它圆圆的就像什么?一面镜子。
2、“光映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很亮,还有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会变得光映映的呀?预设:晚上灯亮起来的时候,舞台上的灯光、太阳出来等。
3、街头巷尾是什么意思?一条街上有很多户人家,街头到街尾所有的人家都在博月饼的意思。
4、博月饼的时候大家都很激动,房间里的人喊得很大声,大家猜猜他们可能会因为什么喊得大小声?或者想想你在博饼时什么情况下也会不自觉地喊出来呀?
预设:有人博中状元了在高兴的大喊,着急叫其他人快点博的时候等等。
5、那平时在什么时候你也听到人们喊得大小声呢?
篇二:小班闽南歌谣活动
小班闽南歌谣活动——蜜蜂仔
安海幼儿园张小岚
设计意图:
闽南歌谣称俗称“歌诀”,它是我们闽南地区民间艺术中一朵奇葩。
它融艺术性、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为一体,很值得我们的下一代去学习和发扬。
由于我们一直强调让孩子们学习并说好普通话,无形中忽视了他们对“歌诀”的传承。
然而,感受并学习本土民间艺术,有助于培养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
在小班时期充分挖掘各种潜在因素来激发孩子们对“歌诀”的学习
兴趣,增强他们的审美感受具有很大的探索价值。
因此,我们班将此作为课题,开展“歌诀”系列教学活动。
挖掘各种途径来增强幼儿对歌谣的审美感受,激发他们对歌谣的学习兴趣。
小班宜选择短小、诙谐具有教育意义的歌谣为活动素材,《蜜蜂仔》刚好符合这一特点,故此次的活动我选择了它。
在活动中我创设与歌谣内容相应的课件、环境、氛围,激发幼儿的兴趣。
挖掘各种潜在因素如游戏、肢体动作等??来表现歌谣,增强幼儿的审美感受。
一、活动目标:
1、喜欢歌谣、理解歌谣的内容。
2、感受闽南歌谣的音韵美。
3、体验辛勤劳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自制与歌谣内容相符的课件(一)(二)、录制歌谣的录音、磁带、录音机等。
2、蜜蜂仔头饰、场景布置:一座小房子及花丛。
三、活动过程:
1、师生戴上蜜蜂仔头饰律动入室,师带领幼儿到场景中,感受、了解“同一户”“四五路”。
教师引导语:“这就是我们的家,我们都住在这所房子里,闽南话是‘同一户’。
”“那里的花朵开得真鲜艳,我们去采花粉吧?这么多花朵怎么采?”“有的飞到这里、有的飞到那里、有的飞到东、有的飞到西,闽南话叫做‘四五路’。
”
2、引导幼儿观赏课件,熟悉、理解歌谣内容,激起幼儿对歌谣的兴趣。
(1)幼儿整体观赏课件(一),初步理解歌谣内容,激起幼儿对歌谣的兴趣。
教师引导语:“上面也有很多蜜蜂,我们一起瞧瞧。
”
(2)提问:你们刚才看到些什么?
(3)逐图观赏课件(一),熟悉、理解其内容。
教师重点启发幼儿了解“花仔肚”“造蜜库”。
教师引导语:“蜜蜂仔的肚子是怎样的呢?”“是一节黄、一节黑,闽南话说是‘花仔肚’。
”“蜜蜂仔采花粉后在做什么?”引导幼儿观看课件里的影片,了解它们在“造蜜库”。
(4)出示蜂蜜,引导幼儿向蜜蜂学习。
教师引导语:“这瓶蜂蜜就是蜜蜂酿造出来的,没有这些勤劳的蜜蜂仔,我们能喝到那么香甜的蜜水吗?我们要向蜜蜂学习吗?学习它们什么?
3、学习歌谣。
(1)完整欣赏歌谣《蜜蜂仔》。
(2)演示课件(二),幼儿边观赏边朗诵歌谣。
(3)跟着老师边做动作边有感情朗诵歌谣。
4、录音,录好播放给幼儿听。
教师引导语“你们朗诵得真好听,老师想把你们朗诵的歌谣录下来,制作到课件里,让其他小朋友欣赏、学习,好吗?
5、幼儿边欣赏歌谣边游戏。
幼儿跟随着歌谣边念边有感情地做相应的动作,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歌谣的音韵美,体验劳动的乐趣。
6、带着自己酿造的蜂蜜随着音乐飞出室。
教师引导语:“今天我们也造了很多蜂蜜,送给小朋友喝,好吗?”活动延伸
1、引导音乐区的幼儿为《蜜蜂仔》创编节奏谱,并用合适的打击乐器打出悦耳的声音。
2、科学区中提供枇杷蜜、荔枝蜜、龙眼蜜,引导幼儿了解其颜色、气味、味道。
反思:
带领幼儿感受并学习本土民间艺术,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热爱家乡这片热土的情感,增强幼儿的审美态度与感受。
因而,学习闽南歌谣是一件对孩子们很有意义的事情。
闽南歌谣——《蜜蜂仔》,立足于创设与本歌谣内容相应的信息化学习环境,营造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活动氛围,结合游戏、肢体动作等适合小班幼儿的活动形式来表现歌谣内涵,开展情境教学活动和情感体验活动。
因此,
在《蜜蜂仔》这一活动的信息化情境教学结合幼儿真实场景的情感体验活动具有很大的探索价值。
一、适用于幼儿的信息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信息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教育信息化。
录音磁带、幻灯投影、电视影像、计算机软件等等多媒体信息化学习手段和工具,能够
展现各种各样的文字、图片、影像、动画等学习资源,很好构建虚拟仿真学习环境。
《蜜蜂仔》歌谣的学习活动,设计开发教学辅助计算机软件,运用图片、声音、动态影像,展现蜜蜂“花子肚”的外表形态、“同一户”的生活习性、“采花粉,造蜜库”的勤劳精神,帮助幼儿感受《蜜蜂仔》歌谣内容和意境,实现情感体验。
在教学活动中,利用《蜜蜂仔》软件创设学习情境的基础上,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分别引导孩子“整体观赏”、“分段情境感受”、“朗诵歌谣”等活动,充分表现信息化学习资源的辅助性和实效性特点。
二、适用于幼儿的场景教学活动的设计与选择
针对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结合理解儿童歌谣和体验儿童歌谣的需要,选择真实场景教学活动,展开游戏、肢体动作模仿等活动形式,组织孩子积极投入参与,实现幼儿对歌谣的感受体验和突破歌谣的难点。
《蜜蜂仔》课堂构设一座小房子和花丛的场景,在音乐律动下,师生模仿蜜蜂的追逐游戏活动和肢体飞翔动作,一同体验和感受“同一户”和“飞来飞去四五路”。
在本课活动高潮期,利用上述课堂场景,每个幼儿头戴小蜜蜂的头饰,一边朗诵歌谣,一边模仿蜜蜂肢体动作,有感情扮演蜜蜂角色,感受《蜜蜂仔》歌谣的音韵美,体验蜜蜂劳动的乐趣和勤劳的精神,实现课程改革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
三、适用于幼儿的主体活动环节的设置与衔接教学的艺术在于巧思妙想。
因此,教学活动结构的衔接必须环环相扣,精彩纷呈,
促使幼儿展现各个环节的中心地位,乐于活动,体现出自主参与的主体地位。
《蜜蜂仔》教学设计的六个活动环节,无不充分孩子们的主人翁角色:第一情景感受(律动感受小蜜蜂的快乐);第二活动体验(歌谣中幼儿理解的难点);第三观赏课件(幼儿感受歌谣意境和小蜜蜂的形态、生活习性、精神等);第四朗诵歌谣(幼儿再次观赏歌谣,模仿朗读);第五歌谣录音(让幼儿感受主体参与和学习成效);第六整体体验(幼儿角色扮演,肢体模仿,感受歌谣的音韵美)。
《蜜蜂仔》歌谣短小、诙谐、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浅现的教育意义,成为小班幼儿很好的活动素材。
本活动通过信息化手段辅助场景游戏活动,取得优良
的教学实效。
但是,通过这活动的研究、评议与反思,如下几点值得关注与思考:第一,信息化学习资源在幼儿教育领域的开发和利用不是用“直观、形象、生动”等词语所论断,进一步关注和研究计算机的教育工具性和启发性;信息化资源使用的合理性、层次性和时效性;更好贴近幼儿和生活实际。
第二,场景教学活动的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观察者,应当及时调整和引导活动过程;幼儿是活动主人,给孩子展现个性化本领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三,闽南歌谣富有乡土特色,乡土文化与普及文化的融合又是一个“视点”。
如“呣惊会辛苦”的闽南语和“勤劳”的普通话在闽南歌谣与国土文化如何交相辉映、碰撞交融?
总而言之,教学需要感受、思考、体验的反复升华。
在《蜜蜂
仔》这一活动的设计、实践、评议、讨论、反馈与调整过程,不辞辛劳的工作态度和同事间的友情帮助,让我深感在教学这片梦幻田园上,如同小蜜蜂一般,一份辛勤和付出就得到一份收获和甜蜜。
篇三:闽南童谣.doc201班
闽南童谣《紧仔婴,有志气》
活动目标
1、通过学说《紧仔婴,有志气》童谣,体验本土童谣语言的韵律美,从而产生积极愉悦的情绪。
2、掌握| ××××| ×××| 的节奏特点,用简单的动作表现童谣中生有趣场景与情节。
3、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勤奋学习的优良品质。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图谱、节奏卡
活动过程
一、师生
问好后谈话引入。
师:小孩子在本地话(闽南语)有几种讲法?
生:小朋友、紧仔婴??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关于“紧仔婴”的童谣,小朋友一起来听听。
”
二、教师朗诵童谣《紧仔婴,有志气》,结合图谱,引导生理解
童谣。
1、倾听朗诵,引导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师朗诵后问:童谣的名字叫什么?
师: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2、再次倾听朗诵,要求幼儿讲出童谣里讲的主要内容,师结合幼儿的回答“拆”出图谱。
师:童谣说谁有志气?她听见了什么?怎么做?
师:接下来“紧仔婴”做了哪些事?
师:爸爸妈妈心情怎么样?
师:接下来他到哪里去了?过得怎么样?
师:接下来他做了些什么?
师:早操的口令是什么?
师:学唱歌呢?
师:学英语呢?
师:学算术呢?
师:最后一句是什么?
3、据图谱朗诵童谣,发现童谣尾韵的特点,激励幼儿学习童谣中积极向上的精神。
师:我们一起来朗诵童谣吧。
师:小朋友有没有说发现,这首童谣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的发音都靠近什么?
师:这就是所说的压韵。
师:刚才小朋友朗诵得真不错,再来一次吧。
师:童谣中的“紧仔婴”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师弹琴轻声演唱,让幼儿期盼在第二课时中学唱童谣。
师:好听吗?
师:我们下节课再来一起学吧。
闽南童谣《洗脚谣》
一、活动目的:
1、感受闽南童谣风趣诙谐,易于诵唱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闽南童谣的情感。
2、理解童谣中的闽南语:甲、堍、褴烂,初步学会朗诵童谣。
3、教育学生讲卫生、勤洗脚。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请家长与学生一起收集有关闽南童谣的资料,并向学生介绍闽南童谣的起源、发展及其特色。
‘
2、物质准备:《洗脚的故事》表演,童谣图谱,五个角色头饰,洗脚盆一个,床一张,双响筒若干个,棍子一把。
三、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师与学生玩闽南民间游戏“老鼠仔”。
(二)故事引入
(1)学生观看情境表演
(2)提问:这个故事讲了什么事情?
(3)小结
(三)欣赏感受
1、师出示图谱念儿歌。
引导语:啊胖的故事,后来被人编成了一首很容易记的童谣,请小朋友听听。
师提问:这首童谣听起来觉得怎么样?和我们平时念的儿歌有什么不一样?
2、再次欣赏童谣,引导学生理解闽南语。
提问:你从哪句感觉到特别有趣?
你知道它的意思吗?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闽南语:甲、堍、褴烂,并知道学生发准音)
(四)联系学生生活,进行卫生教育。
请学生相互说说自己是怎样洗脚的?怎样才能把脚洗干净,教育学生要讲卫生、勤洗脚。
(五)学习朗诵童谣
1、跟教师小声朗诵童谣。
2、看图谱朗诵。
3、第三次朗诵,学生自由交流表现。
讨论:怎样使童谣念起来更动听、更有趣?
启发学生用身体动作、打节奏等来表现童谣的特点。
(六)游戏:找脏脚
游戏规则:学生边走边念童谣,念到“赶紧甲桶来洗脚”就跑回位置洗脚,念到“大家嫌褴烂”时,同时指向一位不讲卫生的孩子,继续将儿歌念完。
闽南童谣《油炸粿》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油炸粿》,理解童谣内容,鼓励学生发现、体验身边丰富多彩的叫卖声,发现童谣的趣味。
2、通过学习《油炸粿》,感受闽南童谣的诙谐有趣,初步学习运用说、唱、演等形式来体验闽南语童谣的乐趣。
3、通过学唱《油炸粿》,唱准装饰音从而体验、表现闽南童谣歌曲的韵味。
二、重难点:
1、唱出闽南童谣的韵味。
2、创编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