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 基础性工程 坚持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当家作主地位,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促进社 会的和谐发展。

自治制度的核心机构(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委员会、村民小 组、村务监督委员会),目的是为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 自我监督,在实践中体现为推行“四个民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和作用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巩固和发 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正确处理国家集中统一和区域自治的制度,正确处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 素的关系,正确处理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千方百计加 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我们党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 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人大代表的选举 我国的立法制度
实行统一而又多层次的立法体制
人大代表的选举程度;人大代表选举的特点(普遍性、代表性、平等性、 保障性);人大代表选举的发展完善(1953-2010年共五次修改补充)
方恩权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三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内涵和发展方向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为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确立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社会发展 的必然要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其是我国的一个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 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

分为自治区、自制州、自治县三级;自治机关是当地的人民代表大会和 人民政府。可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 权,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保持或改革 本民族风俗习惯,自主安排、管理、发展经济建设事业。
统一战线的主题是大团结、大联合;根本职能(即根本任务)是凝聚人 心,汇聚力量,基本任务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政党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 和谐发展;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鼓励和引导新的社会阶 层人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更大贡献;实现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坚持和完善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制度 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 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
自治制度三部分(居民会议、居民委员会与居民小组);目的同村民自 治制度。

主要是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来实施(三核心:职工代表、职工代表大 会、工会委员会)。具体实践形式主要有:民主管理、民主选举、厂务公 开、民主决策、民主参与。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
实行协商民主,由中国国情决定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为中国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具有深厚的文化、理论、 实践、制度基础。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 要意义 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环节、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向路径
定位:发挥好政府与市场两个作用,处理好两者关系,把政府服务融入 政府治理。重点任务:“简政放权”与政府职能转变,“大部门制”探索 与政府机构改革,“省直管县”改革与中央地方关系完善。监督机制:推 进“阳光行政”,健全制约监督制度,加强权力制约监督力度。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着力点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内涵和发展方向
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 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为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政治 和法律制度保障。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战略重点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 中国建设、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 机统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 法。意义:实现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严 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加强建设法治政府工 作的组织保障。

从三方面着手:加强国家政权机关协商民主建设、加强中国共产党与各 民主党派的政党协商建设 、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

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的协商机构,是国家治 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必须充分发 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作用。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内涵和时代意义

人大监督制度和监督工作
人大代表制度和代表工作
人大代表的职责权利、责任义务和服务保障。
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监督,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的宪法原则。


多党合作制度源于国情适合国情
9个政党,中国共产党和8个民主党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 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 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特征: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 党派参政。
1、行政管理理念和方式的转变:简约治理,注意柔性治理,依法治理。 2、行政能力建设与政风建设 3、切实提高政府公信力与执行力:诚信行政,依法行政,强化制度执 行力。

权力制约与监督的发展历程和原则要求 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制度化和规范化
原则要求:明确制约与监督主体的性质,保证制约与监督过程的透明性, 把握制约与监督系统的合理性。

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加强和改善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
这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工程,是新形势下搞好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组 织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和改善党对统一战绩工作的领导,是统一战线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 保障。
感谢各位聆听!

推进党务公开制度化和规范化,推进政务公开制度化和规范化,推进各 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化和规范化。

监督体系建设
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

健全责任追究制度
健全质询制度、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健全引咎辞职、罢免制度

统一战线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 要法宝 发挥统一战线在处理我国重大政治社会关系中 的作用

多党合作制度具有丰富的实践形式
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合作共事

多党合作制度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本质要求 巩固和发展多党合作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建设
提供了政治参与的渠道、利益表达的平台、社会整合的途径、科学民主 决策的环节(充分政治协商、积极建言献策、履行民主监督职能)。

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 设、多党合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
主讲人:方恩权
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一、总论 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 四、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五、坚持和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六、推进协调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八、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九、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坚持公正司法 大力推进全民守法
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扩大司法公开,确保司法机关依法 独立公正行使职权。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 式能力,增强社会公众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
一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二是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 适应的制度;三是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建立合理的政府机构和精简的政府层 次,实现政府的有效治Fra Baidu bibliotek;四是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努力降低行政成本;五 是大力推进,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