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课件+高一语文+课件+练习(统编版必修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文本探究
作品以“一团火”的服务精神为线索展
结 构 开,贯穿全文,用了彩线串珠式的结构 方式叙写老售货员生活中的平凡事迹。
内 容 “一团火”是比喻,比喻张秉贵的服务 精神
人 物 凸显了主人公具有“一团火”精神 风貌,赞扬之情溢于文中。
主旨 从而达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三、文本探究
4.文章的第15段和16段,记叙了张秉贵解放前后的几段经历,作者写这些事情 的意图是什么?如果删除这两段对文章有何影响?
写作背景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以昂扬的热 情和冲天干劲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为共和国的发展做出了 巨大贡献。在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种,涌 现出一批又一批杰出的先进模范人物。
● 张秉贵就在平凡的售分:
(1-14段):张秉贵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女儿生病,却依旧没有影响他的服务态度 爱岗敬业、公私分明
光照顾买得多的顾客而质问后受到触动 自我反省、不断成长
通过多种渠道丰富自己的商品知识
主动求知、严于律己
二、探究人物形象
2.除了这些正面描写,文中是否还有通过细节描写体现人物形象的》
(1)只见张秉贵从货柜里拿起一块糖,放到孩子手里,孩子顿时止住了哭 声。……过了一会儿,轮到她买糖时,老张从称好的糖果中拿出一块放 回货柜里,又拿出几块用小纸袋装好,塞进孩子的衣兜里……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林为民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把握人物通讯的写作特点,把握作者观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掌握文章行文线索,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悟细节描写的魅力,分析张秉贵的精神品质;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张秉贵“一团火”精神的丰富内涵,思考其时
代意义。
作者简介
(4)张秉贵在柜台里“三步并作两步走,一点儿不知累”, 下班后累得“有时连上楼还要扶着墙”。
强烈的细节对比,突出 张秉贵忘我的工作精神。
三、文本探究
3.找出文中写“一团火”的句子,分析文章的行文线索和结构特 点,并说说文章为什么用《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作为标题。
① 售货动作的迅速劲儿,接待顾客的热情劲儿,像一团火一样,把大家 深深地吸引住了。2段
第二部分:
(15-18段):张秉贵思想认识发展的原因和过程。
第三部分:
(19-20段):张秉贵精神品格的影响。
关于张秉贵
二、探究人物形象
做童工
11岁
17岁
新中国的售 货员
当学徒
36岁
接待顾客近400万 人次,没跟顾客红 过脸,吵过嘴。 “一抓准,一口清” 的技艺。
二、探究人物形象
1.文中的描写能表现张秉贵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清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这两段对比了张秉贵解放前后的不同经历,解释了张秉 贵热爱本职工作并取得非凡成绩的内在动力:新中国让他 一个劳动者翻了身,并受到了尊重。如果删除这两段,不 仅无法解释张秉贵出色工作的原因,让读者摸不着头脑, 而且也不能揭示文章的深层主题--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赞 美。
文章特点总结
“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是本文的线索。作品以“一团火”的服务精神为线索展开, 贯穿全文。采用了彩线串珠式的结构方式,叙写老售货员生活中的平凡事迹,凸显 了主人公具有“一团火”精神风貌,赞扬之情溢于文中。这种结构安排,起到概括 故事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深化主题的作用。 结构上的特点:倒叙写法。先点明张秉贵是劳动模范,再用丰富事例加以佐证,同 时辅以插叙。买糖果的人形形色色,有老有少,有感激他、赞扬他的也有脾气爆、 对他发火的,但是张秉贵始终用他“主动、热情、诚恳、耐心、周到”的态度服务 每一个人。这样安排更能突出这位劳动模范就如一团火,无论何时何境都能尽心尽 力为人民服务,温暖众人心的美好精神品质。

正面描写:

语言、神态、心理、动作、外貌……



写 方 法
侧面描写: ① 其他人、事、物的衬托 ② 作者的评价
1.文中的描写能表现张秉贵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清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张秉贵用糖哄哭闹的小孩
耐心细致、周到体贴
给要赶火车的顾客提前称糖并悉心指路 体贴入微、急人所急
接待了气呼呼的女顾客
热情大度、主动耐心
林为民,1942年出生在台湾,是台湾著名的第一家 族“雾峰林家”第九代传人。父亲为爱国烈士林正亨。 18岁进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工作,直至退休。
劳动模范张秉贵
● 在那个物资紧缺的年代,王府 井百货大楼每天都要接待来自全国 各地的顾客。为缩短顾客等待时间, 他练就了称重“一抓准”、算账 “一口清”的绝活;发明了“接一、 问二、联三”的售货方法。在北京, 传统的“燕京八景”名扬天下,而 张秉贵的售货艺术被人们誉为“燕 京第九景”。
细小的动作描写——这些细节都表现了张秉贵的热情周到、体贴入 微。“从称好的糖果中拿出一块放回货柜里”这一细节表现了张秉 贵的认真负责。
二、探究人物形象
(2)老张立即征得前面顾客的同意,很快给他称完糖,又告 诉他应该在哪儿坐车去火车站。
照顾赶火车的顾客,也没有冷落其他顾客。先给赶火车的 顾客称糖,是在征得前面顾客同意的前提下才进行的。这一 细节体现出张秉贵对待每一位顾客都是体贴周到的。
二、探究人物形象
(3)卖糖果时,他虚心向爱吃糖的顾客了解各种人吃糖的习惯和各 种糖果的味道。几年来,他还自己花钱买了230多种糖果来品尝, 并请同柜台的售货员一起尝。
为做好工作,自己花钱购买了数量不少的糖果,“并请同柜台的 售货员一起尝”,体现了张秉贵的公而忘私,以及对待工作的认 真与执着。
二、探究人物形象
② 张秉贵常说:“我们售货员要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团火,来温 暖人民群众,使他们不仅在商店里感到热乎乎的,回到家里热乎乎的, 走上工作岗位还要热乎乎的,激发出更大的革命干劲儿。”17段
③ 张秉贵用自己心中的一团火温暖人民群众,赢得了广大顾客的爱戴和 尊敬。19段
④ 您那感人肺腑的事迹,使我心中仿佛升起了一团火。诗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