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原理
名词解释:
容积率: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之和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道路红线:道路用地与地块用地边界线
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列
绿线: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边界线
城市规模: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大小
城市(镇)规划分为哪两个阶段:
1.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
2.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规
比较城市、城市规划区、中心区域、建成区概念?
市域:城市的行政区划范围,包括市区、外围市(县)
市区:市政府管辖范围,不包括外围市(县)
城市规划区: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范围
中心城区: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外环线以内地区作为其范围。

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设备的地区。

总体规划
名词解释:
城镇人口:城镇建成区内实际居住的人口、包括户籍非农业人口、户籍农业人口和居住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
第一产业: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
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服务业
本年出生人口数—本年死亡人口数
自然增长率= 年平均人数
本年迁入人口数—本年迁出人口数
机械增长率= 年平均人数
城市布局形态类型种类及其优缺点及适用性?
城市布局类型:集中布局和分散布局
集中式优点:1.便于设置较为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2.用地比较集中,用地紧凑,节约用地。

问题:1.需处理近期与远期关系2.规划布局要有弹性。

中小城市鼓励集中发展
分散式优点:1.近期与远期关系易处理2.有弹性
问题:1.布局分散、彼此联系不方便2.市政工程设施和日常运营成本较高。

大城市应以分散式布局为主
第六章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
名词解释:
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总称。

风向频率=该风向出现的次数/ 风向的总观测次数
简述自然环境条件下分析的五要素,及城市用地的适宜性评定将城市用地分为哪三类?
五要素: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象条件、地形条件、生物条件
城市用地分为:一类用地:适宜修建的用地
二类用地:采取工程措施方能修建的用地
三类用地:不适宜修建的用地
防止工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做好:废水、废气、废渣、噪声四方面的工作
简述工业用地M分类及其在城市中的布置形式:
M1 一类工业用地:基本无干扰,污染和安全隐患的工业用地布置在城市内
M2 二类工业用地:有一定干扰,污染和安全隐患的工业用地,布置在城市边缘M3 三类工业用地:有严重干扰,污染和安全隐患的工业用地,远离城市。

大、中城市用地构成在地理上分为: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
城市建设用地标准由: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规划人均单项城市建设用地指标、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三个指标构成。

通常把工业用地布置于居住用地的盛行风向的下风侧
根据现行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用地分类包括哪两部分,根据现行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建设用地分哪八大类?
两部分为:城乡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
城市建设用地分为:R居住用地M 工业用地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B 商业服务设施用地U公用设施用地W物流仓储用地S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G绿地与广场用地
第七章总体规划
城市性质的确定,从区域视角,一般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城市人口规模预测的方法有:劳动平衡法、环境容量法、综合增长率、职工带眷系数法等。

我国城市类型按人口规模分为哪四类?
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
以基准年上溯多年的历史平均增长率为基础,确定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预测规划目标年城市人口的方法称为:综合增长率法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一划二系三结构
简述城市功能与结构协调发展包括哪三方面?
1、不同空间层次的协调:内部与外部的协调
局部与整体的协调
2.不同城市系统的协调:不同空间系统的协调
空间系统与非空间系统的协调
3.不同发展阶段的协调:近期与远期相结合
弹性
第八章城市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
城市绿地建成区绿地面积之和
城市绿地率(%)= 城市用地面积
按照现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绿地与广场用地G分哪三种类?
公园、防护、广场用地
城市绿地系统形态构成的四种形态要素是什么?
点状、带状、环状、楔形状绿地
按照现行《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城市绿地G如何分类?
G1公园G2 生产G3 防护G4 附属绿地G5其他绿地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城市艺术布局的点、线、面各指什么?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点—公园、花园、小游园
线—各江河岸、风景滨湖绿带、林荫带
面—分布面广的块状绿地
城市艺术布局:点—城市艺术构图中心
线—城市街道、干道及沿街建设的艺术风格
面—城市整体艺术布局
第三章我国城乡规划体制
1.我国的城乡规划体制包括哪四个子系统
法规系统,行政系统,运作系统,技术系统
其中法规系统是其他系统的法律固化总和,它有构成了整个规划体制的基础。

行政系统是指国家中央政府到地方城镇政府规划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

运作系统是指规划实施操作机制的总和。

技术系统是指各个层面的规划编制及技术规范。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是我国城乡规划法规体系核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
行。

3.我国城乡规划应作实施一书两证制度,即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
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我国乡村规划应作实施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制度。

4.简述我国法定的城乡规划类型及其规划属性
(全国,全省)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村规划,
属性:战略性发展规划:城镇体制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乡村规划。

实施性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

第四章城市规划的价值观
1.作为一名规划工作者,应把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价值观,而把和
谐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理想目标。

2.什么是永续发展:即能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影响子孙后代他们自己需求能力的发展。

第五章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
1.名词解释
(1)容积率: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之和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即: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2)(道路)红线:道路用地与其他的分界线。

(3)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
2.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期限一般为(5)年。

3.城市(镇)规划分为哪两个阶段?各阶段包括哪些类型的规划?
城市(镇)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总体规划又包括: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分区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而详细规划包括:修建性详细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试述城市道理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

1,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布置基础上,按照绿色交通优先多的原则组织完整道路系统。

2,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

3,充分利用地形,减少施工量。

4,要考虑城市环境与城市面貌的要求。

5,要满足建设各种管线机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求。

第十章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详细规划阶段的竖向规划,常用:高程箭头法,设计等高线法,
第十一章城乡住区规划
1,请绘制住宅群体组合多的四种基本形式,并作简要说明。

(每种布置形式只需绘制两种不知手法)
行列,周边,混合,自由式
2,我国居住区分级规模
居住区(人口3000-5000)居住小区(人口1000-15000)
组团(1000-3000)
3,我国居住区规划结构的三种基本形式
居住区—居住小区
居住区—居住组团
居住区—居住区—居住组团
4,我国居住区道路分为哪四级?
宽度(m):10-14 6-9 3-5 不小于2.5
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居住组团级宅间小路红线宽度(m):20-30 10-14 小于8
5,我国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分为:居住区(服务半径800--8000m),居住小区(400--500m),住宅组团(150--200m)“邻里单位”理论的提出,主要内容及其实践:
提出: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建筑师西萨,佩里提出,试图以“邻里单位”作为组织居住区的基本形式和构成城市的“细胞”,以避免由于汽车的迅速增长,对居住环境带来的严重干
扰,区内应有足够的生活服务设施,以活跃居民的公共生活,利于社会交往,密切邻里关系。

内容:邻里关系的六项基本原则:
1,邻里单位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的内部:
2,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一般采用尽消式的保持内部安静,安全和交通量少的居住环境:
3,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
上学不必穿越城市道路,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约5000人左右,个规模小的3000-4000人:4,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师小学校,它与其他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广场或绿地上
5,邻里单位占地约60英亩(合64.75hm)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的距离不超过半英里(0.8km)
6,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没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第十二章城市设计
根据功能不同,城市广场分为哪几类?
市民广场,市场广场,建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交通广场
城市设计:根据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融合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主要因素,对空间要素作综合性形体规划设计。

计算:1. 住宅平均层数(层)=住宅建筑总面/ 住宅基地面积
2,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住宅建筑面积/居住区用地面积
3.人口密度(人/ hm)=规划总人口/ 居住区用地面积
4.容积率=居住区总建筑面积/ 居住区总用地面积
城市: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城市化水平:衡量城市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指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

简述世界城镇化的历史过程的三个阶段及主要特点?
答:1、起步:生产力水平低、城镇化的速度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 %左右。

2、加速: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快速提升阶段、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速度加快,在不长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60%或以上。

3、稳定: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转化为城市人口,
随着城市中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
三产业。

1.“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久纬,经途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出自《周礼考工记》;“因天才,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出自《管子》;“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出自《淮南子》;《商君书》开创我国古代区域城镇关系研究的先例。

2.近现代城市规划史的三大宪章是什么?《雅典宪章》提出城市的四大功能是什么?
答:雅典宪章、北京宪章、马丘比丘宪章;雅典宪章的四大功能是居住、工作,游憩、交通。

3.阐述田园城市理论的提出、内容级其意义。

答: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提出田园城市理论
内容:彻底改变资本主义的城市形成,提出工业条件下,城市与适宜的居住条件之间的矛盾,大城市与自然隔离的矛盾。

认为城市无限制发展与城市土地投机是资本主义城市灾难根源。

意义:对城市规划学科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一般都把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方案的提出作为现代的规划的开端,对后来出现的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和“有机疏散论”卫星城镇的理论颇有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