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
课题研究论文:高校语言教学与方言的应用
78836 高等教育论文高校语言教学与方言的应用一高校的语言类科目的教学效果一直不太理想,无论是汉语语言教学还是外语语言教学都是如此。
本文以为,语言学是一门相对枯燥的学科,学生学习起来总提不起兴趣,但如若在教学过程中添加一些饶有趣味的东西,如方言,则会明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本文限于篇幅,只讨论汉语语言教学与方言应用的关系。
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而高校语言类课程都是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因此很多教师总觉得方言和普通话是水火不相容的,故而在教学中刻意不谈方言。
方言和普通话其实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水乳交融的关系,所以高校语言教学中完全可以利用方言来提高教学效果。
二高校的语言学类科目主要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这三门课程。
先看“现代汉语”教学跟方言的应用。
“现代汉语”调值与调类的教学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很多学生都觉得深奥难懂。
其实若结合学生自己的方言则会很容易弄懂这个问题。
调值是指声调的实际读法,调类则是对调值的归类,有几种调值就有几种调类。
但给调值归类一定要跟古代的调类系统联系起来。
古代有平、上、去、入四个调类,现代汉语方言的各个调类都是从这四个调类分化出来的,因此某两个方言的调类虽然相同,调值却可能相差很大。
要想将这个问题在最短的时间里阐述清楚就有必要联系班级同学的方言。
大致的方法是找出几十个代表字,如“诗、时、使、是、世、事、识、石、梯、题、体、弟、替、第、滴、笛、衣、移、椅、以、意、异、得、灭”等,然后让不同方言区的同学按照自己的方言准确地读出来,并给其归类,然后再将归纳出来的调值调类跟普通话的调值调类进行比较分析,这时就不难理解调值与调类的关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代汉语”中,诗词格律问题较难把握,难点之一是记不住里面的古入声字。
中古的入声字有[-p]、[-t]、[-k]三类韵尾,较易辨识。
但到了普通话,这些入声韵尾却完全消失了,跟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相混。
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
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作者:赵丽萍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第44期摘要: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
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
语言的亲缘性极其强烈,任何民族、地区、国家的语言对自身而言可称为主体语言或母语;反之,则称为客体语言或外语。
一般情况下,人类对母语的掌握是习得而来的,也就是说在母语的自然环境中无意识地学成的,而对外语来说则是学来的,即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有意识地学成的。
关键词:语言方言语言习得意义方言是一种交际功能受到地区限制、其发展未达到标准化的语言变体。
它通常与地域密切相关,例如居住在中国东南部的人们操着南方方言,而北部人则操着带有儿化音的北方口音。
但大多数情况下,相邻地区的地域方言较为相近。
方言对语言习得到底会产生哪些影响呢?鉴于语言学界对“语言习得”理论的争论颇多,所以笔者认为深入解析语言习得对研究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
[1]一、什么是语言习得按照《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2000年版)的定义,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是一个人语言的学习和发展。
母语或第一语言的学习称为“第一语言习得”,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学习称为“第二语言习得”。
“习得”这一术语通常比学习更为可取,因为后一术语有时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连在一起。
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应用语言学家研究语言习得,是为了了解语言学习所运用的方法,指出发展过程中的阶段并更好地了解语言的本质。
采用的方法包括对语言学习者的纵贯研究及实验方法,并着重研究音位、语法、词汇及交际能力的发展。
[2]二、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1.方言对母语习得的影响诚然,语言不仅是承载信息的工具,而且还是负载情感文化的纽带。
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常通过对方言的喜爱表现出来。
乡音作为个人归属的最明显的标志,带有浓重感情色彩,标志某人是某一群体的成员。
浅析方言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影响
浅析方言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影响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我们认知世界和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
方言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所形成的不同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语言差异。
对新生儿来说,他们会接收到母语词的输入,这包括了方言。
因此,方言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非常重要。
1.方言对语音的影响方言的存在会对幼儿的语音产生很大的影响。
由于方言的语音和发音等存在较大的差异,幼儿会根据家庭环境,习惯性地讲本地方言。
如果这个方言的语音有自己的发音规则与韵母系统,那么它就可能会影响到儿童学习标准语音的能力,特别是在学习外语时。
因此,父母可以通过让孩子多接触标准语音的音频和视频等资源来帮助孩子的语音发展。
方言中的词汇通常都是本地区特有的。
在幼儿习得语言的过程中,词汇是基础。
如果家长只让幼儿接触方言,不接触标准语,就会限制孩子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此外,方言和标准语的词性和意义可能是不同的,会对儿童理解产生困难。
因此,父母应该及时介绍标准语,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让孩子接触更多的标准语词汇,帮助孩子扩大词汇量。
方言也会对幼儿语法发展产生影响。
方言与标准语的语法结构和语序或许会有所不同,因此,这种区别可能使幼儿在编织语言时产生混淆,影响孩子的语法习得和表达能力。
但是,如果在家庭教育的环境中,孩子同时接触标准语言和方言,则家长可以在孩子的语言日常交流中帮助纠正和引导孩子的语言构建。
总的来说,方言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是,这种影响仅在孩子仅接触方言的环境下才会非常重要。
如果孩子同时接触标准语言,则家长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创造环境来促进孩子语言的发展。
因此,父母应该充分了解孩子的语言发展阶段,适时加强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帮助孩子克服方言对标准语言学习的障碍,使孩子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浅析方言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影响
浅析方言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影响
语言是人类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工具,而方言作为语言的一种形式,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影响备受关注。
方言在幼儿语言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影响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对其认知、交流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浅析方言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方言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影响体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
方言的语音系统往往与普通话存在差异,因此幼儿在接触方言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方言语音的影响,从而对其普通话的语音产生干扰。
方言中常常存在一些特有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会对幼儿的词汇积累和表达能力产生影响。
方言的语法结构也可能与普通话有所不同,这会对幼儿的语法习得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幼儿在学习方言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影响,从而影响其普通话的语言表达能力。
方言对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也会产生影响。
方言与普通话存在差异,因此幼儿在接触方言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方言的影响,导致其在与他人交流时产生理解和表达的障碍。
特别是在词汇和语法方面,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会导致幼儿在交流中产生误解和混淆,从而影响其语言交流能力的发展。
方言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方言会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产生影响。
在语言认知方面,方言的差异性会对幼儿的语言认知发展产生影响。
在语言交流方面,方言的存在也会对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产生影响。
家长和教师需要注意,在幼儿的语言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方言意识和鉴别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对方言的影响加以引导和矫正,以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
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作者:江勇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21期【摘要】语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语言的习得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不同语言的习得方式也不同,而方言由同一母语衍生,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产生了差异性变化,那么方言是否会对母语的习得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如何发生作用的。
本文通过对语言习得理论、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等内容进行详细阐述,探究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
【关键词】方言语言习得【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1-0245-01一、前言方言母语是人的第一母语,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言语行为习惯,并在一定程度上使思维模式化,进而影响语言习得。
由于语言习得一般要通过它来学习和使用。
它必须经过受与原有方言母语系统相依存的思维结构的制约,到通过重组部分思维结构而融合于已有的语言系统。
二、语言习得的概念语言习得是研究人类如何让学习语言,第一语言习得是研究儿童如何学习第一语言,观察儿童的发展过程。
第二语言习得则是研究在第一语言的基础上在学习其他语言的现象。
母语或第一语言的学习成为“第一语言习得”,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学习称为“第二语言习得”。
语言习得的概念实际上就是学习和掌握语言,也就是说,语言习得和学习语言实际上可以视为同义语。
这里我所说的语言习得就是语言的学习和掌握。
三、方言的概念方言最简单的定义就是指一个特定地理区域中某种语言的变体。
根据性质,方言可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
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四、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1.方言对母语习得的影响语言不只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它还是传递情感的良好载体。
每个人对于自己的故乡都有不可言喻的依恋,而人们对于故土的依赖一般通过语言表现出来。
函授本科《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二)(同名18335)
函授本科《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二)(同名18335)函授本科《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二)标题: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摘要: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
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
但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言繁杂,有着自己的特征,人们在交际中用不规范语言交谈极不方便。
而普通话是我国规范的现代民族共同语,是全国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作为人类思维、交际的工具,具有基础作用。
所以要大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推进语言的规范化、标准化,这是是保证社会协调运转的必要条件。
方言不仅是承载信息的工具,而且还是负载情感文化的纽带。
方言是一种交际功能受到地区限制、其发展未达到标准化的语言变体。
它通常与地域密切相关。
文章首先对我国语言学界关于“语言习得”理论的争议予以解析,然后分析了方言对于语言习得的影响,并提出几点建议。
笔者认为,只有重视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才能实现真正的跨际文化交流。
关键词:语言方言语言习得意义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
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
语言的亲缘性极其强烈,任何民族、地区、国家的语言对自身而言可称为主体语言或母语;反之,则称为客体语言或外语。
一般情况下,人类对母语的掌握是习得而来的,也就是说在母语的自然环境中无意识地学成的,而对外语来说则是学来的,即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有意识地学成的。
方言是一种交际功能受到地区限制、其发展未达到标准化的语言变体。
它通常与地域密切相关,例如居住在中国东南部的人们操着南方方言,而北部人则操着带有儿化音的北方口音。
但大多数情况下,相邻地区的地域方言较为相近。
方言对语言习得到底会产生哪些影响呢?鉴于语言学界对“语言习得”理论的争论颇多,所以笔者认为深入解析语言习得对研究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解析语言习得按照《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2000年版)的定义,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是一个人语言的学习和发展。
浅析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能舍 弃不 使用
词
、
,
仅可 以 用 现 代 标准 汉 语 和 方 言都 有 的
、
、
韵
、
调 等 方 面 的差异
。
之
句型
,
这 就 导 致 了 词 量少
句 型单 一
,
不利 于 语
如此 才能 学好 现 代 标准汉 语
·
117
·
文化视 点
、、 EN H U A S H I D I A N
( 二 ) 建立一种
( 二 ) 表达 能力
、
作 为语 法规 范 的 声调
。
交 际 能 力受 到影 响
,
有 许 多公 民 认 为
,
现 代 标 准 汉语 就 是 方 言 加 上
,
方 言 区 人 的 现 代 标 准 汉 语 发音 不 正 确 人感 觉 吐 字不 清
,
就会 让
。
这个 观 点 是错 误 的
,
方 言在声 母
。
、
韵母
,
,
方 可 成 功 进 行跨 际 文化 交 流
,
所 以 在 掌握 现 代 标 准汉 语 时会 比 较 困 难
因 为这 些 隐性 的 心 理 困难
,
方 言 对 母语 习 得 的影 响
心 里 感 到畏 惧
域 性 交 流 传播 方式
活
、
在 人 们 日常 生
。
人 仅满 足 于 对 付低 层次 交 流 的 区 域普 通 话 掌 握 现 代标 准汉 语
,
方 言里 存 在 但
,
也 有 自 己 独 特 的 特色 这 便是 中 国 语 言的 特 色 所 以 各 个方 言 区 的 人要 学好 现 代 标 准汉 语 方 言 和 现 代 标 准汉 语 在 声
浅谈汉语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浅谈汉语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作者:杨芬来源:《现代交际》2014年第10期[摘要]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本文首先对“语言习得”的定义做出了解释,然后分别针对汉语方言对普通话和二语习得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汉语方言语言习得影响[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0-0065-02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各地区的方言由于社会、历史、地理等方面原因的影响,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与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表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语言特色。
因此,汉语方言对语言习得,包括汉民族共同语及二语习得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首先将对“语言习得”的定义做出解释,然后将分别分析汉语方言对普通话和二语习得的影响。
一、语言习得的定义语言习得是研究人类如何学习语言,第一语言习得是研究儿童如何学习第一语言,观察儿童语言的发展过程,一般是研究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
第二语言习得则是研究在第一语言的基础上再学习其他语言的现象,一般是研究儿童或成人习得第二语言或外语的过程。
语言学家们通常将儿童第一语言的学习称为“习得”(acquisition),而将成人第二语言的学习称为“学习”(learning)。
这里我们认为不管是儿童习得第一语言,还是成人学习第二语言,都离不开“习得”与“学习”的作用,而且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习得”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是通过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自然而然地获得语言知识,而不是在课堂上进行有意识的学习。
因此在这里,我们认为语言习得的概念实际上就是学习和掌握语言,也就是说,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实际上可以视为同义语。
这里我们所说的语言习得就是语言的学习和掌握。
二、汉语方言对普通话习得的影响普通话就是我国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是我国现代汉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
浅谈方言
浅谈方言摘要: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
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
:但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言繁杂,有着自己的特征,人们在交际中用不规范语言交谈极不方便。
而普通话是我国规范的现代民族共同语,是全国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作为人类思维、交际的工具,具有基础作用。
所以要大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推进语言的规范化、标准化,这是是保证社会协调运转的必要条件。
:方言不仅是承载信息的工具,而且还是负载情感文化的纽带。
方言是一种交际功能受到地区限制、其发展未达到标准化的语言变体。
它通常与地域密切相关。
文章首先对我国语言学界关于“语言习得”理论的争议予以解析,然后分析了方言对于语言习得的影响,并提出几点建议。
笔者认为,只有重视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才能实现真正的跨际文化交流。
关键词:语言方言语言习得意义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
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
语言的亲缘性极其强烈,任何民族、地区、国家的语言对自身而言可称为主体语言或母语;反之,则称为客体语言或外语。
方言是一种交际功能受到地区限制、其发展未达到标准化的语言变体。
它通常与地域密切相关,但大多数情况下,相邻地区的地域方言较为相近。
方言对语言习得到底会产生哪些影响呢?鉴于语言学界对“语言习得”理论的争论颇多,所以笔者认为深入解析语言习得对研究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方言对母语习得的影响诚然,语言不仅是承载信息的工具,而且还是负载情感文化的纽带。
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常通过对方言的喜爱表现出来。
乡音作为个人归属的最明显的标志,带有浓重感情色彩,标志某人是某一群体的成员。
从文化历史的层面上看,方言作为当地民俗文化的载体,承载着较为丰富的地方历史文化财富,方言是保存这些历史文化财富的重要途径。
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 定稿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作业)评审表题目 XXXXXXXXXXXXXXXXXXXXXX姓名 XXXXXXXXXX 教育层次 XXXXX 学号 XXXXXXXXXXXXXXXX 分校 XXXXXXXXXX 专业汉语言文学教学点 XXXXX 指导教师 XXXX 日期 XXXX年XXXX月XXX日摘要 (3)绪论 (3)一、解析语言习得 (4)二、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5)(一)方言对母语习得的影响 (5)(二)方言对外语习得的影响 (6)三、如何利用及应对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7)(一)重视及加强普通话的学习 (7)(二)建立一种“方言+标准语”的互补式语言习得模式 (7)结论 (8)参考文献 (11)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
方言不仅是承载信息的工具,而且还是负载情感文化的纽带。
方言是一种交际功能受到地区限制、其发展未达到标准化的语言变体。
它通常与地域密切相关。
文章首先对我国语言学界关于“语言习得”理论的争议予以解析,然后分析了方言对于语言习得的影响,并提出几点建议。
笔者认为,只有重视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才能实现真正的跨际文化交流。
关键词:语言;方言;语言习得;意义语言的功能主要分为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两方面,其中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语言是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它同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思维的载体和物质外壳以及表现形式。
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的体系。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
语言具有稳固性和民族性。
语言是人类的创造,只有人类有真正的语言。
许多动物也能够发出声音来表示自己的感情或者在群体中传递信息但是这都只是一些固定的程式, 不能随机变化。
只有人类才会把无意义的语音按照各种方式组合起来,成为有意义的语素,再把为数众多的语素按照各种方式组合成话语,用无穷变化的形式来表示变化无穷的意义。
浅析方言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影响
浅析方言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影响方言指的是具有地域特征的语言,还可以指一种区域语言,是特定地域利用自己的语音、词汇等系统的语言,是一种自然语言系统。
方言是人类语言的一种形式,是人们长期生活在自然环境下、处于某一地区内相互联系和交流的产物。
方言的特点是它在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方面与其他方言有差异,因此对于母语为方言的幼儿来说,方言存在一定的对语言能力的影响。
首先,方言对幼儿语言的发音有一定的影响。
方言与普通话之间在语音方面有很大差异,尤其是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使幼儿受到方言的影响,发音不标准,从而影响语音的清晰度和准确性,甚至会影响幼儿语音的敏感度和听辨能力。
其次,方言对幼儿的词汇学习有一定的阻碍。
方言与普通话在词汇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例如方言的一些特定词汇在普通话中是不存在的,而普通话中的一些常用词汇,在方言中则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这会使幼儿在学习和应用普通话的词汇时出现困难,甚至可能会导致词汇表达能力的缺失。
另外,方言对幼儿的语法习得也有一定的影响。
方言与普通话在语法上也存在巨大的差异。
例如,方言的语法习惯中往往有很多省略和重复,使用的句式比较简单,语言结构比较松散。
这使得幼儿在学习普通话的语法时出现一定的困难,并且在语法应用方面也存在些许的不准确性。
综上所述,方言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影响是个双刃剑。
方言对幼儿语言的习得、记忆和表达都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让幼儿保持适度和适当的方言背景,让幼儿在保留方言文化的同时,逐步习得普通话,并且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以全面地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进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浅谈汉语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汉 语 方 言 俗 称 地 方 话 , 只 通 行 于 一 定 的 地 域 , 它 不 是 独立 于 民族 语之 外 的另 一种语 言 ,而 只是 局 部地 区使用 的 语言 。各 地区 的方 言 由于社会 、历史、地理等方 面原 因的影 响 ,在语 音、词汇 、语法上都形成 了 自己的特 点,与现代汉 民族共 同语表现 出 “同中有异 ,异 中有 同”的语 言特 色 。因 此 ,汉 语 方 言 对 语 言 习 得 ,包 括 汉 民族 共 同语 及 二 语 习得 都 会产 生 一定的影响 。本 文首先将对 “语言 习得 ”的定义做 出 解 释 ,然 后将 分别 分析 汉语 方 言对 普通 话和 二语 习得 的影 响 。
I总第392期■■幽■誓■■I
浅 谈汉语方 言对语 言 习得 的影 响
杨 芬 (重庆人文科 技学 院 重庆 401524)
【摘 要]汉 语 方 言 俗 称地 方 话 ,只 通 行 于 一 定 的地 域 , 它 不 是 独 立 于 民族 语 之 外 的 另 一 种 语 言 ,而 只是 局部 地 区使 用的语 言。本 文首先对 “语言 习得 ” 的定 义做 出 了解释 ,然后 分别针 对 汉语方言对 普 通 话和 二 语 习得 的影 响 进 行 了一 定 的 分析 。
二、汉语方言对普通话 习得 的影 响
普 通 话就 是我 国现 代 汉 民族共 同语 ,它 以北 京语 音 为 标准 音, 以北方话 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 白话文著作 为 语法规 范,是我 国现 代汉 民族共 同使用的语 言。普通话是现 代汉 民族 最重要 的交 际工具 ,同时又是 国家法 定的全 国通用 语言 。汉 语方言是普通 话形成 的基础,大多数人 在习得普通 话之前都会 首先习得 自己本地 区的方言 。对于方 言地区 出生 的人来说 ,学习普通话 必定会受 到其 方言 的影 响和制约 ,那 么,汉语方言对普通话 的习得有哪些影响作用昵 ?
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关系
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关系
近年来,方言的习得学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方言是指人们日常交流使用的母语。
研
究表明,方言在语言习得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本文着重介绍了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具体
影响。
首先,方言可以极大地拓展语言习得者的语言范围。
方言有着自己独特的发音、语音、语
法和词汇系统,拓展了本国语言形式所不具备的特性和内容。
语言学家认为,全国普世语
言系统交织在各方言系统之中,拥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通过学习当地方言,语言习得者可
以了解到一个不同语种及其历史和文化的不同方面。
其次,方言丰富了习得者的语言体验。
语言不仅包含了语音、语法和文字这些基本的要素,更重要的是它的多样性、个性、情绪和想象等。
当小孩通过家庭方言来学习和体验语言时,他们就可以更加深入地探索语言,也能更好的接受和表达语言,从而更好、更快地习得语言。
此外,方言也能帮助习得者更轻松地掌握和学习语言知识。
因为每种方言都有一套其独有
的语法规则,这使得它们可以更简洁地表达,更容易被理解。
当语言习得者学习当地方言时,他们就可以运用当地的语法系统,从而更容易地理解、记忆和运用语言。
最后,在任何一种语言习得和学习中,千万不要忽视方言。
这不仅能够让学习者更容易理解、更好地掌握语言,更重要的是,方言还能使语言更加多样化而丰富,给他们语言习得
带来更多乐趣。
总之,方言对人们语言习得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语言习得者在学习本国语言的同时,应
当学习母语的方言,以便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拓展语言、体验语言的多样性,并受益终身。
浅析方言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影响
浅析方言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影响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而方言作为语言的一种形式,在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方言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方言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影响却鲜有人注意。
本文将就方言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影响进行浅析。
一、方言对幼儿语言习得的影响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来说,方言的影响有着双重的作用。
一方面,方言为幼儿提供了更为亲近和自然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语言学习和交流。
方言也可能对幼儿的官方语言习得造成干扰,影响其它语言能力的发展。
因为方言和官方语言之间不同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征,可能会让幼儿在接触官方语言时产生混淆和困惑,从而影响其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的形成。
方言对幼儿语音习得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在中国的各个地方,方言的语音特点都是不尽相同的。
在这样的语音环境下,幼儿很容易受到方言的影响,形成符合方言语音特点的语音表达习惯。
这对于官方语言的语音习得来说,可能导致一些不良的影响。
在官方语言的学习中,方言的影响使得幼儿的语音习得常常出现模糊不清、发音不准确等问题。
特别是在幼儿接触官方语言的初期,方言的干扰更容易导致幼儿语音习得的错误。
在这种情况下,幼儿的官方语言表达和听辨能力很容易受到方言的干扰,出现语音习得偏差和障碍。
方言对于幼儿的词汇习得同样具有明显的影响。
方言的词汇往往与官方语言的词汇不尽相同,甚至有些方言中还存在一些独特的词汇。
在这样的情况下,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更容易在语言表达和词汇习得方面受到方言的影响。
方言对幼儿的语法习得同样具有显著的影响。
在家庭环境中,方言往往是最为频繁使用的语言形式之一。
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幼儿更容易受到方言语法的影响,逐渐形成方言语法的习得习惯。
在接触官方语言时,方言语法的影响使得幼儿在官方语言的语法习得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和困难。
方言与官方语言在词汇和语法上存在一些差异,这种差异在阅读习得过程中会导致幼儿的阅读理解和表达出现一些问题。
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
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作者:吉庆丽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02期摘要: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言繁杂,有着自己的特征,人们在交际中用不规范语言交谈极不方便。
而普通话是我国规范的现代民族共同语,是全国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作为人类思维、交际的工具,具有基础作用。
所以要大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推进语言的规范化、标准化,这是保证社会协调运转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语言;方言;语言习得;意义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
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
语言的亲缘性极其强烈,任何民族、地区、国家的语言对自身而言可称为主体语言或母语;反之,则称为客体语言或外语。
一般情况下,人类对母语的掌握是习得而来的,也就是说在母语的自然环境中无意识地学成的,而对外语来说则是学来的,即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有意识地学成的。
方言是一种交际功能受到地区限制、其发展未达到标准化的语言变体。
它通常与地域密切相关,但大多数情况下,相邻地区的地域方言较为相近。
方言对语言习得到底会产生哪些影响呢?鉴于语言学界对“语言习得”理论的争论颇多,所以笔者认为深入解析语言习得对研究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解析语言习得按照《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2000年版)的定义,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是一个人语言的学习和发展。
母语或第一语言的学习称为“第一语言习得”,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学习称为“第二语言习得”。
“习得”这一术语通常比学习更为可取,因为后一术语有时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连在一起。
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应用语言学家研究语言习得,是为了了解语言学习所运用的方法,指出发展过程中的阶段并更好地了解语言的本质。
采用的方法包括对语言学习者的纵贯研究及实验方法,并着重研究音位、语法、词汇及交际能力的发展。
从以上的定义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语言习得的概念实际上就是学习和掌握语言。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摘要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
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
但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言繁杂,有着自己的特征,人们在交际中用不规范语言交谈极不方便。
而普通话是我国规范的现代民族共同语,是全国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作为人类思维、交际的工具,具有基础作用。
所以要大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推进语言的规范化、标准化,这是是保证社会协调运转的必要条件。
方言不仅是承载信息的工具,而且还是负载情感文化的纽带。
方言是一种交际功能受到地区限制、其发展未达到标准化的语言变体。
它通常与地域密切相关。
文章首先对我国语言学界关于“语言习得”理论的争议予以解析,然后分析了方言对于语言习得的影响,并提出几点建议。
笔者认为,只有重视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才能实现真正的跨际文化交流。
关键词:方言语言习得 (3)汉语言文学概述 (4)2.1 汉语言文基本定义 (4)2.2汉语言文学历史发展 (4)2.3汉语言文学培养目标 (6)第3章解析语言习得 (7)第4章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8)4.1方言对母语习得的影响 (8)4.2方言对外语习得的影响 (9)第5章如何利用及应对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10)5.1重视及加强普通话的学习 (10)5.2建立一种“方言+标准语”的互补式语言习得模式 (10)第6章结论 (11)第7章致谢 (12)参考文献 (13)第1章前言汉语言文学是研究中国语言的词语、句法,赏析古今诗歌、散文、小说等众多的文学作品,熟悉有关编辑出版的基本知识。
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可以具备扎实的中国语言功底和较强的写作能力,直到如何去评价一个文学作品,进行编辑出版工作也会得心应手。
而且,还将拥有一笔财富,那就是宽广的知识面和优秀的人文素质。
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
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
方言有益于学生的二语词汇习得论文
方言有益于学生的二语词汇习得论文•相关推荐方言有益于学生的二语词汇习得论文一、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在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中,学习者如何构建音位表达模式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目前对于这个问题最好的解释就是词汇再构理论(lexicalrestructuringtheory)[3].学习者早期形成的语音表征是整体化的信息,包括调形变化、音韵、重音、音长、强弱等。
随着二语学习者词汇量的增加,发音相似的单词也会增多,乃至能够创建一个语音群。
为了区分相似发音的单词,原始的语音表征需要再组织构建,代表更细化的音段(如音素和音位).在词汇再构的过程中,语音单位的组合能够促进新单词的习得,因为它们并不是从属于某个单词特定的语音环境,它们能够准确地重新组合成新的序列[4].如果学习者不能重组和习得这些亚词汇语音单元,那么词汇习得的速度就会更慢。
例如,学习者在心理词库中已经掌握了"sock,rock,mock和clock"这些单词的亚词汇语音单元,那么他在继续学习新单词dock的速度就会很快。
相反,如果他没有掌握"ock"这个韵脚,那么再学习新单词dock就相当于重新学习一个完全陌生的单词,习得程度就会不那么稳定。
学习者是否能够准确地提取和重新组合亚词汇语音单元则取决于他们的语音意识(phonologicalawareness,简称PA).换句话说,学习者的语音意识和二语词汇习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语音意识指的是能够感知口语中的内部音系,更确切地说是指能够操纵语音的能力。
事实上,语音意识的形成跟学习者的心理词库是平行发展的。
如果学习者的语音意识薄弱,缺乏对音韵的洞察力,那就无法将单词中的音素拆分或者利用已知的音素来学习新的单词。
虽然最近一些,神经影像的研究表明,语音意识的薄弱可能是由于缺乏某些特定的神经关联造成的[5].然而,目前的研究对于语音意识的建立是否产生于母语习得的过程,以及母语的社会经验会对二语的语音意识产生何等影响,都还没有定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摘要: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
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
但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言繁杂,有着自己的特征,人们在交际中用不规范语言交谈极不方便。
而普通话是我国规范的现代民族共同语,是全国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作为人类思维、交际的工具,具有基础作用。
所以要大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推进语言的规范化、标准化,这是是保证社会协调运转的必要条件。
方言不仅是承载信息的工具,而且还是负载情感文化的纽带。
方言是一种交际功能受到地区限制、其发展未达到标准化的语言变体。
它通常与地域密切相关。
文章首先对我国语言学界关于“语言习得”理论的争议予以解析,然后分析了方言对于语言习得的影响,并提出几点建议。
笔者认为,只有重视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才能实现真正的跨际文化交流。
关键词:语言方言?? 语言习得?? 意义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
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
语言的亲缘性极其强烈,任何民族、地区、国家的语言对自身而言可称为主体语言或母语;反之,则称为客体语言或外语。
一般情况下,人类对母语的掌握是习得而来的,也就是说在母语的自然环境中无意识地学成的,而对外语来说则是学来的,即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有意识地学成的。
方言是一种交际功能受到地区限制、其发展未达到标准化的语言变体。
它通常与地域密切相关,例如居住在中国东南部的人们操着南方方言,而北部人则操着带有儿化音的北方口音。
但大多数情况下,相邻地区的地域方言较为相近。
方言对语言习得到底会产生哪些影响呢?鉴于语言学界对“语言习得”理论的争论颇多,所以笔者认为深入解析语言习得对研究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解析语言习得按照《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2000年版)的定义,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是一个人语言的学习和发展。
母语或第一语言的学习称为“第一语言习得”,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学习称为“第二语言习得”。
“习得”这一术语通常比学习更为可取,因为后一术语有时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连在一起。
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应用语言学家研究语言习得,是为了了解语言学习所运用的方法,指出发展过程中的阶段并更好地了解语言的本质。
采用的方法包括对语言学习者的纵贯研究及实验方法,并着重研究音位、语法、词汇及交际能力的发展。
从以上的定义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语言习得的概念实际上就是学习和掌握语言。
换句话说,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实际上可以视为同义语。
那么,为什么我国语言学界,尤其是中小学外语教学界,关于这个问题却要区分“习得”和“学习”,并为此而争论呢?笔者以为,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中小学关于语言习得的讨论,几乎全部集中在Krashen关于“习得”与“学习”的理论上。
那么,我们就先从Krashen的理论谈起。
可以说,Krashen的理论主要是建立在区分“习得”与“学习”之上。
Krashen 认为:习得是无意识的过程,如同第一语言掌握的过程。
当习得发生时,习得者不一定总能意识到这个过程,他/她也不一定能意识到这个过程的结果。
他同时认为,学习是掌握有意识的知识,是“知道这种语言”(know about the language)。
需要澄清的是,Krashen并没有认为课堂教学只是学习,而没有习得。
由此可见,Krashen 自己的主张是“习得”加“学习”。
在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Krashen认为,仅靠学习不能使得学习者达到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
所以在他看来,只有“习得”,而不存在“学得”。
换句话说,按照他的观点,仅靠知识的传授和记忆,而没有听与读的语言实践过程,人们无法达到运用语言的程度。
因为按照他的观点,仅依靠“学”,是学不“得”的。
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作为一个通用的概念,在国外的文献中,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基本上是可以置换的。
关于“习得”与“学习”的区分,只是Krashen的一家之言。
比如,有“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之父”美誉的Ellis,就曾明确地在关于语言习得的专著中提到,他使用的语言习得的概念等同于语言学习(learning)。
至此,我希望说明的问题是:习得与学习的概念,对国外大多数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来说,是不加以区分的,除非涉及到Krashen的理论,才会特别讨论这个问题。
因此,当我们看到国际上有关研究文章中提到“语言习得”这个用语时,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实际上是指一个人学习和掌握语言。
而本文所指的语言习得正是指语言的学习和掌握。
二、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前面已提到语言包括主体语言或母语,以及客体语言或外语,方言对这两种语言的习得都有一定影响,现分析如下:(一)方言对母语习得的影响诚然,语言不仅是承载信息的工具,而且还是负载情感文化的纽带。
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常通过对方言的喜爱表现出来。
乡音作为个人归属的最明显的标志,带有浓重感情色彩,标志某人是某一群体的成员。
从文化历史的层面上看,方言作为当地民俗文化的载体,承载着较为丰富的地方历史文化财富,方言是保存这些历史文化财富的重要途径。
人们往往通过方言来反映本民族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反过来又通过体现本民族、本地区历史文化的一些文艺作品来显示自己的方言的魅力,树立自己语言或方言的威信。
人自出生,来到这个世界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必定是自己的方言,母语的习得从方言开始。
但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言繁杂,有着自己的特征,人们在交际中用不规范语言交谈极不方便。
而普通话是我国规范的现代民族共同语,是全国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作为人类思维、交际的工具,具有基础作用。
所以要大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推进语言的规范化、标准化,这是是保证社会协调运转的必要条件。
方言对于人们学习普通话大致有三大影响:1、普通话辨音与发音能力受到影响方言区人的听觉器官、发音器官已在掌握方言母语的过程中形成了某种定势,儿童时代所具有的语音感知能力、发音能力已经朝着方言的方向发挥了。
他们成年后对方言母语的语音知觉就很敏感,对标准普通话的语音知觉就很不敏感,往往感知不到普通话的正确发音,普通话辨音能力受到影响。
成熟后的发音器官的活动也已经形成了习惯性定势,有时即使感知到普通话的正确发音,也难以改变方言母语发音的习惯性定势,普通话语音发出能力也受到了影响。
2、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受到影响方言区人的普通话如果存在发音错误或缺陷,往往给人口齿不清、说话含混的感觉,影响语言表达和交际。
普通话有而方言没有的词语和句型方言区人往往不熟悉,只能听懂却不能积极地表达出来,方言有而普通话没有的词语和句型又不便翻译,只好放弃不用,只能使用普通话和方言共有的词语和句型,以致词汇贫乏、句型单调,语言表达能力大受影响。
以方言为内部语言的人往往缺乏普通话的语感,运用普通话交际时,还要经过一个内外部语言的转换过程。
由于多了一道翻译的手续,他们理解和表达普通话的敏捷度必然会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运用普通话交际时就没有运用方言交际那样流利自如,因而显得有些笨嘴拙舌。
3、心理上受到影响方言区人对于方言母语有着难以割舍的认同心理,学习普通话时,心理上会发生碰撞,暂时不适应时,会对学习普通话产生抵触情绪,对普通话缺乏归附动机。
另外,从语言学习心理角度来看,成年人已过了最佳语言学习年龄,学习标准普通话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容易产生畏难心理。
由于这些潜在的心理障碍,使得很多人只满足于勉强应付低水平交际的地方普通话,不愿意努力学习标准的普通话。
(二)方言对外语习得的影响1、缓解学习者的文化紧张心理人们总是对陌生的事务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学习者初次接触一种语言,产生文化紧张心理是很正常的。
而方言能够尽快帮助学生熟悉并了解自己当前所处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以及当地的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对缓解学习者的文化紧张心理是十分有益的。
2、缩短学习者的文化适应过程文化具有排他性。
一个从自己所熟悉的文化环境中突然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化环境中的人,其对新文化的适应往往需要一个过程,而方言能够帮助他们缩短这种文化适应的过程。
3、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每一种方言都有其特定的文化源流、特定的地域范围和特定的使用人群。
而方言能够使学习者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这个最有利于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最终提高他们外语习得的速度和成效。
4、容易对标准外语的学习产生误导方言可以缓解外语学习者的文化紧张心理,缩短其适应过程,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但是,方言对外语习得的“弊”还是显然易见的,例如刚开始若是跟着方言学会了不标准的发音,那么以后很难改正。
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便于各种文化的交流,不可否认,载承着一方水土风情的方言对这种文化的交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如何利用及应对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研究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或是为了利用好的影响,或是克服坏的影响,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习得语言,加强各际的文化交流。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利用或克服方言对学研习得的影响呢?我提出如下几点意见,以供学者或语言教学者参考:(一)重视及加强普通话的学习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是我国长期以来坚持的基本语言政策,推广普通话、讲好普通话是一个公民的责任。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
有不少人错误地认为:普通话二方言+声调。
其实不然,因为方言在声母、韵母、声调等诸方面与普通话都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不同区域的语言有着自身的特点,即或是同为北方方言,或在同一区域,也有各自的特征,这就是我国语言的特点。
因此各方言区的人要讲好普通话,必须了解其方言与普通话在声、韵、调、词汇、语法等方面的不同点,然后进行改正,这样才能讲好普通话。
(二)建立一种“方言+标准语”的互补式语言习得模式笔者认为,在促使学生选择学习外语的众多因素之中,语言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内涵才是其学习的根本原因。
可从目前我们对语言习得环境的综合利用上来看,重课上学习而轻语言实践习得的现象大量存在,这是对语言习得资源的严重浪费。
对于那些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或跨文化交际意识不强、只喜欢跟自己统一语种的人“扎堆”的语言学习者来说,良好有利的语言习得环境实际上仅限于课上环境,课外环境根本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可惜。
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重点研究课方言开发和利用,并努力建立一种“方言+标准语”的互补式语言习得模式。
标准语仅是语言交流、沟通的工具,而真正促进更深入的文化交流的是方言,我们必须重视方言的文化交流作用。
四、结论美国人类学家霍尔曾将世界文化分为“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认为东方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其特点是在交际过程中注重依赖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