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粉饰行为及其防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粉饰行为及其防范

作者:夏慕雪

来源:《财会学习》 2018年第15期

摘要: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对上市公司包括财务报表在内的信息披露要求越来

越高,然而当前上市公司粉饰报表的行为依然比较突出,本文从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社会基础

与经济环境着手,分析了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主要动机和手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财

务报表粉饰行为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防范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愈加突出,云南绿大地欺

诈发行案、欣泰电气强制退市案等,给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冲击,更带来

的是社会诚信的丧失和投资者的巨额损失。剖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社会基础与经济

环境,针对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动机与手段,探讨治理对策与措施,是促进我国资本市场

健康发展当的重要课题。

一、产生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社会基础与经济环境

( 一) 公司契约人的利益差异性及有限理性是造假行为的根本因素

现代企业制度下股东、经理人、债权人、投资者,以及外部审计师、政府形成了一系列的

契约关系,成为契约人的各方。契约人之间的利益差异性和有限理性都可能产生财务报表的粉

饰动机。在可能产生利益冲突时,为首先保证自身的利益,经理人就有很强的动机进行财务报

表粉饰。此外,某些契约关系人也可能会要求或默许公司进行粉饰行为,使财务报表以对自身

有利的方式对外披露。

( 二) 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造成民营上市公司成为财务造假高发区

从近年来暴露出来的财务造假案件来看,民营企业成为IPO 财务造假的主力和上市后财报

变脸的高发区,当然这一方面和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民营经济数量占比越来越高有关,另一

方面也是因为我国以国企纾困为主导的、以间接融资市场为主体的特殊的资本市场结构,使得

资金更为缺乏的民营企业相对更迫切的希望能够通过股票市场来进行直接融资。

( 三) 投行、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成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重要推手

中小企业为上市进行财务粉饰和造假行为,与投行等中介机构的推波助澜也有着很大的关系。目前,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不断开放,国内投行业务竞争日趋激烈,为了争抢优质客户,

提高经营业绩,很多证券公司投行团队卷入到公司财务造假中去。并且由于与发行人利益绑定、受益与违法成本不对称等客观方面的原因,这些专业机构尽自己所能包装,不惜违法帮助甚至

主动为这些公司进行造假。更有甚者,有些地方政府在政绩指标推动下,也主动参与企业财务

造假中来,帮助、配合企业造假上市。

二、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动机与手段分析

( 一) 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主要动机

1. 报酬契约动机。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也日益健全,上市公司通常采取契约等形式确定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并且按照激励机制,将报酬与上市公司的年度经营业绩关联。因此,对于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来说,反映当期经营业绩的会计信息对其薪酬来说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因素。为获取更多报酬,这些管理层人员自然就会具有粉饰财务报表的动机。

2. 融资与再融资动机。在新股发行核准制背景下,虽然上市有着严格的规定,但发行收益巨大,加之随后可以获得大小非减持收益,此外获取上市公司的地位,对提升企业形象,更便捷的获得低成本融资渠道等等多种市场诱惑下,驱使不少中小公司尤其是民营公司为达到上市的目的而不惜造假。

3. 税收动机。由于我国财政税收制度的影响,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分离较小,如固定资产折旧、存货计价方法等方面,很多具体的会计准则规定,其实本身就是税法所确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税收征缴会产生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出,因此会计政策的选择就会对公司的现金流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这个层面上,上市公司就会产生粉饰财务报表的动机。

4. 避免被暂停上市和退市动机。随着近年来监管的不断严格,公司暂停上市和退市制度改革的加快推进,尤其是在上市重大资产重组和借壳上市方面的政策变化,那些濒临亏损边缘的上市公司退市危机不断加重。为此,在这种背景下,某些主营业务一直低迷不振的公司更有动机利用某些手段虚假提升经营业绩。如,*ST博元就因财务信息严重虚假成为了首家因信披违规而退市的公司。

5. 市场动机。一是通过粉饰财务报表,向投资者释放经营反转或业绩向好的信号,达到营造或改善资本市场良好形象的目的。二是上市公司与某些“庄家”勾结,通过粉饰财务报表,便于二级市场炒作。三是为并购增加筹码。由于新股发行的周期较长和退市制度的倒逼,某些企业为保住壳资源和提高并购重组收益而粉饰财务报表。

( 二) 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主要手段

1. 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主要方式有:一是虚构经营业务,增加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二是采用关联方定价,调节收入或成本,进而影响利润;三是利用内部资金周转,通过有目的的选择低息或高息进行资金往来,进而调节财务费用;四是以收取或支付管理费用、分摊共同费用等形式来调节上市公司综合收益。利用关联交易粉饰报表是上市公司常见并且乐此不疲的“游戏”,但从目前暴露出来的案件来看,关联方越来越隐蔽,越来越难以被发现。

2.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调节利润。许多地方政府出于政绩考核的目的,在各方面对上市公司进行扶持,包括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予以所得税减免,给予上市公司税收返还政策等等,从而给了许多企业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调节利润的空间。有的地方政府,为了维护地方形象和政绩,利用财政资金给扭亏无望的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上市公司以“技术改造补贴”、“科技引导资金补贴”、“去产能专项奖补资金”等名目繁多的补贴,从而达到保壳的目的。

3. 利用存货调节利润。利用存货调节利润也是上市公司进行财务报表粉饰的惯用伎俩,常用手法包括违规分摊成本、随意变更存货的计价方法、瞒报盘盈盘亏、虚列成本费用、人为调节成本差异率等。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随意变更存货计价方法,调节主营业务成本和利润。近年来,随着监管和社会对这方面关注的不断增多,更多企业又开始通过操纵存货跌价准备来进行粉饰业绩。特别是一些ST 公司为了达到保壳的目的,更是通过存货跌价准备进行盈余管理。

4. 混淆资本性支出与成本性支出。在费用处理上,资本性支出不同于成本性支出,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前者通过在各受益年度的营业收入进行摊销,后者则全部通过在当年营业收入中进行补偿。合理区分和确定资本性支出和成本性支出,是为了准确的反映资产价值和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