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沪教版高三理解性默写之高中篇目(教师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沪教版高三理解性默写之高中篇目(教师版)
2021沪教版高三理解性默写之高中篇目(教师版)
一、《世说》(韩愈)
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
2.《教师论》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可耻地向教师学习”的恶习,明确指出了成为
教师的标准:不贵不贱、不长不少、道的存在、教师的存在。
3.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
与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所描述的现象一样。
4.中国是一个有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关于教师的文章中指出,教师的角色是:教师,所以说教也有助于消除疑虑。
5.《世说》一文不仅论证思想严谨,而且语言表达简洁
生动。在文章中,“如果你谦逊,你会感到羞耻,如果你富裕,你会感到受宠若惊。”它
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不愿当教师的“文官”的荒谬心态。
6.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正如《师说》中
所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否则,就会像韩愈在《师说》中批判
的对象一样:本末倒置,聪明人做出糊涂事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7.在《世说》中,韩愈指的是一位不同于教孩子读书的老师,也就是说,“孩子的老
师教书,学句子,而读者不是说教和解决疑问的人。”
8.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9.通过对“古代圣人”和“今天的人”的比较,批判了“今天的人,他们下面的圣人
很远,他们羞于向老师学习”的错误态度。
10.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择师而教之”;对自身“则耻师焉”。
11.在《世说》中,那些以身份和官职为借口拒绝向老师学习的文人和官僚的话是:
谦虚的人会感到羞耻,富裕的人会感到受宠若惊。
12.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
不同,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结果:“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什么:弟子不必低于老师,老师也不必高于弟子。听道有
优先权,艺术有专长。这就是全部。14.学者和官僚之所以羞于向老师学习,是因为他们
与当年相似,道相似,地位低下而羞耻,官场繁荣近乎恭维。2、劝说(来自荀子)
1、荀子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
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同
时也说明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2、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
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活到
老学到老,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3.刘玉玺说:“香林的新叶催促着新叶,流水的前浪让位给后浪。”荀子的“青中取蓝,青中有绿,水中有冰,水中有水,水中有冷”都表达了学生可以超越老师或后人超越
前辈的思想,这与韩愈“因此,弟子不必次于老师,老师不必对弟子有德”的思想是一致的。
4、“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通过“木”、“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
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5.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和才能是通过不断广泛的学习和改造而获得的。“黄金”应该是锋利的,需要“磨快”;人应该变成
1|8
一个“明知故犯”的绅士应该“广泛学习,每天参与自我反省”。由此可见,学习的
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6、荀子《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
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7、“君子生非异也”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善假于物也”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
道理。8、《劝学》一文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作者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来作结,皆宜说明君子之所以能超越常人,是后天善于学习的结果的道理。
9.在古代诗歌中,有许多著名的句子通过描述“风和雨”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在荀子?在说服中,“积土成山,风雨同舟”生动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10、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11.荀子在《劝说》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的学习来提高自己。这两句话是:一个
博学的绅士,他每天都在参与自我反省,知道得很清楚,没有做错任何事。
12、只有坚持,才会成功。是正如《荀子.劝学》在后面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
子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3.“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肌肉和骨骼都很强壮”,但它们可以“吃土喝黄泉”。“意向一”与“六跪二爪蟹,非蛇鳗穴无寄托”的“意向不耐烦”形成鲜明对比,强调学
习必须用心专注才能成功。
1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用好马劣
马的比喻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道理的句子是:“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
在不舍”三、《蒹葭》
1.我们今天经常引用“简佳”来描述我们在远方所爱的人。这首在路上曲折的诗是
“跟着它走,路就被堵住了。”。这首歌已经在音乐谱上被演唱,并且已经成为这首歌的
一部分。
2、《蒹葭》写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蒹葭
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曦。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3.反映了追求的道路漫长、遥远,充满了困难和障碍:追根溯源,道路受阻、漫长;
反映了所追求道路的高阻力:追溯追踪,道路被堵塞,并且在其中
4、《蒹葭》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蒹
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5.《诗经·芦苇》中反映人物在浓秋淡淡忧伤的一句话是:芦苇是绿的,白露是霜;
所谓的伊拉克人在水面上。4、“选魏”
1、《采薇》中写出戍卒痛定思痛时的无限悲伤的句子是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
《诗经采薇》中写在一个雨雪纷飞的日子,戍卒终于踏上了归途,然而他们没有一丝欢愉,只感到一片悲凉。他们忧伤地想起:“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而今天呢,“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
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惜之情,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
五、饮酒(五)(陶渊明)
1、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2、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
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3、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
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8
六、《梦游天姥吟留别》
1.向往自由生活是陶渊明《归园居田》、《留鸟思古林》、《塘鱼思古深渊》等许多
诗歌的共同主题。《梦游》中最能体现作者对权贵及其亲属傲慢性格(或主题)的蔑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