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2019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
文综历史试题
2019.1
1.据《战国策》记载,齐相孟尝君曾被废归薛邑。
后来齐王又希望他“顾先王之宗庙”,暂且回国执掌政务,孟尝君则提出“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
亲庙落成后,孟尝君安心了,这说明
A.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因果关系
B. 宗法观念得到进一步巩固
C. 诸侯王和卿大夫权力相互制约
D. 宗法制度有利于安全保障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薛邑为孟尝君封地,在相位时被贬薛邑,齐国国君重新起用孟尝君,孟尝君要求将齐国宗庙立于于薛邑使孟尝君心安说明宗庙具有至高的权威,宗庙在薛邑如同社稷在国都一样不可冒犯,有利于保护孟尝君的地位与安全,故D项符合题意。
A项,分封制度在战国时瓦解,材料无法体现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因果关系,故排除。
B项,材料体现了宗庙的权威性,而非阐述宗法观念,故排除。
C项,材料未体现诸侯王和卿大夫的权力制约关系,故排除。
2.下图是陈列在中国某历史博物馆的三个瓷俑,分别是抱着葫芦的医生、抱着书本的读书人和一个商人,其中读书人个子最高。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惟有读书高”瓷俑
A. 察举制成为重要的选官制度
B. 科举制扩大了选拔官吏范围
C. 重文风气影响人们价值取向
D. 职业分工导致社会地位不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科举制以考试为选拔标准,“惟有读书高”反映了科举制实行后,知识分
子追求功名利禄,促使社会重学风气盛行,故C项符合题意。
A项,材料体现的是科举制的影响,而非察举制,故排除。
B项,材料中表明社会的重学风气,未体现科举制扩大了选拔官吏范围的作用,故排除。
D项,材料未体现因职业分工所带来的社会地位差异,故排除。
3.据清代陕西《榆林府志》记裁,“易马城”和“款贡城”两个城是蒙汉商贸定期交易处和蒙汉官员商议重大事件、解决民族问题的议事处。
双方商人或官员,在交易和议事前都得敬拜神。
这反映了
A. 文化同质性有利于民族交往
B. 拜神是商贸议事首要环节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繁荣
D. 商贸关系缓解了民族矛盾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蒙汉商贸及官方议事都要敬拜神,反映双方基于共同的文化信仰进行交流,故A项符合题意。
B项,是对材料的现象阐述,无本质性解读,故排除。
C项,材料体现的蒙汉交流,无法体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故排除。
D项,材料反映的蒙汉交流内容不只是商贸关系,且未体现民族矛盾的缓解,故排除。
4.下表是关于“南京布”名称的几种解释
据表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南京布”的商品化程度较高
B. “南京布”的产地是松江地区
C. 中国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
D. 江南地区手工业技术较为发达
【答案】A
【解析】
【详解】综合材料内容可知,“南京布”皆与西方来华商贸有重要联系,体现了“南京布”是对外商业贸易内容之一,故A项符合题意。
B项,根据材料中“南京布”的名称由来无法推出“南京布”的真实产地,故排除。
C项,中国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时间在鸦片战争后,材料所述内容皆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前的早期东西方经济交流,故排除。
D项,材料未体现江南地区的手工业技术发展状况,故排除。
5.新文化运动经历了由“中西文化激烈冲突”到“新旧文化的调和”再到“多元文化并存、进而重组”的过程。
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 体现新文化必然取代旧文化
B. 对西方文化全盘肯定
C. 经历了文化转型的历史过程
D. 方向发生根本性转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西文化激烈冲突”到“新旧文化的调和”再到“多元文化并存、进而重组”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在新旧文化的矛盾与抉择中走向包容共存,体现了近代文化转型过程的曲折性与复杂性,故C项符合题意。
A项表述绝对化,故排除。
B项,对西方文化全盘肯定存在于新文化运动前期,并不能整体性体现中西文化由对立到共容的过程,故排除。
D项,材料未体现新文化运动方向的根本性转移,故排除。
6.据统计,整个抗战期间卢作孚和他的民生公司共向四川运送了150万人,100万吨货物。
该公司有116人献出了生命、61人伤残,16艘船被炸残炸沉。
这反映了
A. 抗战开始后工业布局相对合理
B. 国民政府动用所有资源抗战
C. 民族工业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
D. 企业家的强烈实业救国精神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内迁为持久抗战作准备,民族危机之下,民生公司的壮举体现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情怀,故D项符合题意。
A项,题干未提及工业布局,故
排除。
B项,民生公司的奉献非政府行为,未体现国民政府动用所有资源抗战,故排除。
C项,材料体现的是民族企业对抗战的无私奉献,未提及抵制外国经济侵略,故排除。
7.有学者指出,1949年以后的几年中,共产党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了中国。
他们推行一种统一的全能的结构,并将它扩大到每个城市、每个村庄和每个家庭,以取代过去那种权力分散的松弛的政治状态。
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
A. 集中全国力量实现了国家统一
B. 完善了国家的民主政治体制
C. 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胜利
D. 通过体制建设重塑国家形象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49年以后的几年中,共产党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了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通过实行三大改造、一五计划,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故D项符合题意。
A项,国家统一尚未完全实现,故排除。
B项,此时国家民主政治体制属于奠基时期,故排除。
C项,新中国的工业化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后期出现了重大失误,故排除。
8.据统计,从1978年到1996年,中国乡镇企业的工业增加值由占GDP不到6%到26%,其雇员人数从2827增加到1.35亿,年增长率达到9%。
这表明乡镇企业的发展
A. 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B. 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
C. 缩小了城乡的差距
D. 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大调整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占GDP不到6%到26%,雇员人数从2827增加到1.35亿,年增长率达到9%”结合所学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乡镇经济发展与人员就业,故B项正确。
题干未明确体现农民收入的状况,故排除A。
C项,材料未提及城市与乡镇经济差距的对比,故排除。
D项,材料未体现乡镇产业结构的变化,故排除。
9.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徒同其他异教徒一样具有同等的信仰自由权,归还给他们被没收的教堂和教会财产,免除了基督教僧侣个人对国家的徭役义务。
这一敕令
A. 使基督徒成为统治者
B. 标志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
C. 有利于罗马社会稳定
D. 体现了罗马法的迷信色彩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题干可知,《米兰敕令》正式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缓和了罗马国家的宗教矛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故C项符合题意。
A项,此时基督教未成为罗马国教,基督教未占据统治地位,故排除。
结合所学,公元392年,狄奥多西一世下令禁止信仰基督教以外的宗教,基督教由此取代罗马的传统宗教,成为帝国的国教和唯一合法的宗教,故B项排除。
D项,罗马法体现了公平正义精神,而非迷信色彩,而且材料也无法体现罗马法的迷信色彩,故排除。
10.1880年7月14日,法国庆祝第一个国庆日:到处栽种自由树;各种共和雕像在城市、农村出现;共和政府在各地燃放烟花;并在各大城市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
国庆日成为一个全民性的大节日。
这说明
A. 政府通过仪式化塑造共和文化
B. 法国的共和政体得到了巩固
C. 广大民众获得参与政治的权利
D. 民主共和制在法国最终确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到处栽种自由树;各种共和雕像在城市、农村出现;共和政府在各地燃放烟花”结合所学可知,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爆发,拿破仑上台后将7月14日定为国庆日体现了政府对共和的歌颂,故A项符合题意。
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故B 项排除。
C项,此时民众未获得实际参政权利,故排除。
D项,民主共和制在法国最终确立的标志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故排除。
11.下表:1820~1985年英美进口关税税率(%)
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是
A. 英美坚持自由贸易政策
B. 国家经济发展影响关税税率
C. 世界贸易体系逐步建立
D. 英美争夺世界市场矛盾加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图表可知,1820-1913年英国税率降低,体现了工业革命完成后商品输出的需要,美国正在进行两次工业革命,美国经济发展,税率相对稳定且呈下降。
1926-1931由于经济危机的爆发,为挽救经济危机,两国均提高关税率,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1952-1985随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两国关税税率皆呈下降趋势,故B项符合题意。
A项,1926-1931年期间,英美皆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故排除。
C项,图表信息无法体现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排除。
D项图表信息不能证明英美争夺世界市场的矛盾,排除。
12.英国在欧洲一体化过程中曾扮演重要角色,也是重要的受益者。
但近年来,英国不得不面对区域经济风险深化、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社会冲突加剧等严峻问题,英国民众对退欧的呼声便日益提高。
上述现象主要说明
A. 一体化加强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
B. 欧洲一体化不符合历史潮流
C. 英国民众完全控制国家外交事务
D. 区域经济风险受全球化影响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区域经济风险深化、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社会冲突加剧”可知欧洲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区域问题触及英国国家利益,故英国民众要求脱离欧洲,故A项符合题意。
B项,欧洲一体化是各国谋求经济发展,提高欧洲国际地位的需要,符合历史潮流,故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C项,英国民众对退欧的呼声日益提高不能说明民众完全控制国家外交事务,故排除。
D项,题干意在阐述欧洲区域问题,未提及全球化,故排除。
13.唐装的概念与唐期有关,但并非只是指唐朝时期的服装,而是对各种富于中国特色的中式服装的泛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朝的服饰种类有袍、襕、襦、衫、贯头衣、裙、披帛等。
早期袍服的袖子多用大袖,后未,少数民族地区紧身、窄袖的样式,也被汉族人民所接受。
一般平民用素色的麻布缝制狭小袖
口的袍子,与用考究的绸、丝段缝制的文官绣飞禽、武官绣走兽的肥大袖子的官袍形成强烈的反差。
历宋、元至明,外国将中国或与中国有关的物事称之为“唐”,中式服装叫做”唐装”。
——据权江华《话说唐装——谈唐装的现代传承》等整理材料二现在的“唐装”基本上是以清末的对马褂为基础,经改良而成的中式轻上装。
为什么不把“唐装”称为“满装”呢?一是因为马褂也不纯粹是满族人的服装,它是长期以未满、汉服饰不断融合的产物;二是从清末到民国时期被公认的“国服”是中山装。
1912年,民国政府规定了中山装的形制,并予礼义廉耻、三民主义和共和理念、五权宪法、和平统一、严谨治国等治国寓意。
1929年,国民政府规定“制服用中山装”。
——据夏目晶子《“唐装”的流行及其背景》等整理材料三 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各国领导们身穿洋溢着浓厚中华神韵的的中式服装亮相。
这套衣服经过了传统和现代二者之间,在款式、面料以及工艺上的保留与创新,并融入了新世纪时尚文化后的“唐装”,并迅速成为新时代“国服”的代表。
——丁锡强主编、李克让主审《新唐装》(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服饰的特点,并分析“唐装”与唐朝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山装成为“国服”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新唐装”迅速流行的意义。
【答案】(1)特点:种类多样;吸收少数民族特色;具有等级色彩;影响深远。
关系:唐装的概念与唐朝有关,但并非只指唐朝时期的服装;唐朝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影响波及海外,外国人将中式服装叫做“唐装”或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华侨所穿着的中式服装被称为“唐装”。
(2)原因:孙中山自行设计;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山装具有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政府的提倡。
(3)意义:有利于提高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于拓展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有利于增强对外开放的活力。
【解析】
【详解】(1)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种类有袍、襕、襦、衫、贯头衣、裙、披帛……少数民族地区紧身、窄袖的样式,也被汉族人民所接受……一般平民用素色的麻布……绸、丝段缝制的文官绣飞禽、武官绣走兽的肥大袖子的官袍形成强烈的反差。
”从种类、吸收元素、等级特色归纳唐朝服饰的特点。
二小问“唐装”与唐朝的关系可结合唐朝的国际影响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2)根据材料二中“长期以未满、汉服饰不断融合的产物……1912年,民国政府规定了中山装的
形制并予礼义廉耻、三民主义和共和理念、五权宪法、和平统一、严谨治国等治国寓意。
1929年,国民政府规定‘制服用中山装’”从时代背景、个人努力及政府态度进行分析即可。
(3)根据材料“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各国领导们身穿洋溢着浓厚中华神韵的的中式服装亮相”“并融入了新世纪时尚文化后的“唐装”,并迅速成为新时代“国服”的代表。
”从展现中国文化,提升国际形象地位进行及加快对外开放进行阐述“新唐装”迅速流行的意义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愿。
以下是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的部分目录:
第六编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
第22章西欧的扩张:伊比利亚阶段,1500-1600年
第23章西欧的扩张:荷兰、法国、英国阶段,1600-1763年
第24章俄国在亚洲的扩张
第25章全球统一性的开始
第七编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全球化视野,为第七编拟写一个子目,并对其进行概述和评价。
(要求:子目简洁、概述准确、评价科学合理)
【答案】示例:改变世界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概述: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棉纺织业技术不断革新,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18世纪,瓦特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推动了工厂制度的建立和工业城市的发展,带动了铁路和航运等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随后向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
到19世纪30、40年代,英国首先实现了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最早完成工业革命。
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既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它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并加强了世界的联系,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同时,工业革命也造成贫富差距扩大和环境污染。
【解析】
【详解】根据“第六编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掀起殖民扩张与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扩大了国际市场和原料产地,结合材料“第七编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可知,国际市场的扩大引发了英国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在欧洲的传播使欧洲傲视全球,占据优势地位。
故第七编拟写一个子目应立足于工业革命设计。
结合工业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对世界的影响进行阐述即可。
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449年,蒙古族瓦刺军南下,在河北土木堡奇袭成功,明军50万大军溃退。
在景泰帝支持下,兵尚书于谦率领明军顺利抗击了瓦剌军的多次来犯。
1451年,于谦总结了各方面经验,决定废除“三大营”体制,整肃军纪、惩办贪污渎职,对军队朝度进行大力改革。
实行各兵种混合编制、精选将领、严格操练等,最终建立了团营。
此外,于谦十分重视民壮的招募和选拔,他精研战阵操法,编成的《武经要略》在军队中得到传播。
改革弥补了“三大营”体制的缺陷,明军的整体素质大大提升。
后未,瓦刺军再次来侵犯明朝时,于谦治理的军队发挥了其整体威力,把瓦军杀得溃退而归。
——据《中外名将录·于谦》等整理(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军队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军队改革的影响,
【答案】(1)内容:废除原来的三大营体制,建立团营;整肃军纪,惩办贪污渎职;招募和选拔民壮充实军队;编写有关战阵操法的军事理论。
(2)影响:增强了明军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有效防范了元朝军的侵犯;促进了北方形势的稳定;有利于加强明王朝的统治;为后世军事改革提供借鉴。
【解析】
【详解】(1)问,根据材料“决定废除“三大营”体制,整肃军纪、惩办贪污渎职,对军队朝度进行大力改革。
…兵种混合编制、精选将领、严格操练等,最终建立了团营…重视民壮的招募和选拔,他精研战阵操法,编成的《武经要略》在军队中得到传播”从体制改革、整顿军纪、选拔人才、战略战术进行归纳即可。
(2)问,根据材料“改革弥补了“三大营”体制的缺陷,明军的整体素质大大提升。
”结合战斗力提高、保卫国家、后世借鉴等角度进行分析阐述即可。
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要求废约的呼声高涨,美英等国已认识到应该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但认为应放在战争结束后解决。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强烈要求美英等国立即无条件废约。
1942年10月5日,蒋介石明确向美国表示,中国对这次大战同美英一样担负着同等的义务,承担着同样的责任,希望美国先自动放弃对华不平等条约,而不必等到战后。
在中国的强烈要求和国际舆论的支持下,美英政府于1942年10月10日通知中方,宣布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
1943年1月11日,中美、中英订了关于取消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的条约,宣布废除旧约订新约。
——胡德坤:《中国抗日战争与战时国际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期间中国能够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意义。
【答案】(1)原因:中国在抗战中的贡献推动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国民族意识的不断觉醒;中国政府不懈的努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的积极促成;国际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的开展。
(2)意义:有利于鼓舞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有助于反法西斯同盟的团结和巩固;推动了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进程。
【解析】
【详解】(1)问,根据材料“中国要求废约的呼声高涨……中国强烈要求美英等国立即无条件废约,中国对这次大战同美英一样担负着同等的义务,承担着同样的责任”结合中国的抗战贡献、国内呼声、美国支持等国际国内因素分析阐述。
(2)问,结合所学,从提高中国抗战积极性,巩固反法西斯同盟,推动民族解放分析即可。
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浚,因受心学家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的影响,改名“知行”,后又改名“行知”。
陶行知1914年赴美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随杜威研究教育。
陶行知早年抱有教育救国的思想,反对传统教育和洋化教育,改“教授法”为“教学法”。
五四运动后,他热心于科学和民主,从事平民教育,并创办了享誉中外的晓庄师范学校。
九一八事变后,陶行知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主张把生活教有和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结合起来。
他从实际出发,创造了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等为中心内容的生活教有理论。
1936年,他以国民外交使节身份,赴欧、美、亚、非28个国家和地区,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主张。
1945年,陶行知开始主编《民主教育》和《民主》星期刊。
——安徽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编《人民教育家陶行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陶行知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评价陶行知及其教育思想。
【答案】(1)背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加重;深受王阳明“知行合一”新学思想影响;赴美留学,学习和借鉴西方教育思想。
(2)评价:陶行知是一位追求科学和民主的人民教育家和爱国主义者;其教育实践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他的教育思想丰富而深刻,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受心学家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的影响,……早年抱有教育救国的思想,反对传统教育和洋化教育……他热心于科学和民主,从事平民教育……主张把生活教有和民族民主
革命斗争结合起来。
”结合陶行知的个人经历,当时的国家命运及传统文化的影响进行回答。
(2)对陶行知的评价可结合其个人对教育的贡献,其思想的价值进行阐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