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大地构造(第四章 区域大地构造研究方法PPT参考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speratopsephospaera sp.(糙面球藻) Leiosphaeridia sp(光面球藻)
Buedingiisphaeridium sp(布丁球藻)
Ophiceras sp.(蛇菊石)
龙什更公玛混杂岩地层剖面
19
20
运用大地构造相方法,进 行包括生物古地理、构造古 地理、古地磁、古海盆演化 分析,将造山带内之各种构 造岩片,恢复到原位原态。
变质岩系是在一定大地构造环境下形成的不 同成因类型的原岩建造在地壳演化过程中经 受多期构造变形、变质作用改造的产物。区 域大地构造研究中必须对区域变质岩的原岩 成分、建造类型及其后期变质、变形叠加改 造的特点,以及与岩浆岩作用和成矿作用的 关系等进行综合,获取有关区域大地构造演 化中的热历史和热动力过程信息。
7.Turbidite
formation of oceanic basin in A'nimaqing and subsidiary oceanic basin in Kuhai
8.Volcanic rock formation of volcanic arc
in north eastern-Kunlun
2 、总结沉积岩岩性岩相变化和盆地充填序 列,为研究形成演化规律提供基础资料。
13
无序地层—构造混杂岩系研 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从整体上查明“构造混杂岩”的内部构成和 分布延伸范围,除对外来岩片(块)进行系统 的“物态”、“时态”、“相态”、“位态” 和“变形变质”历程调查外,还要对外来岩片 (块)赋存的“基质” 进行系统的物质成分、 时代、变形变质特点调查,即分别收集构造混 杂岩的岩片(块)和基质两者各自的岩性、岩 相、时代、构造过程、变质过程依据。 14
34
变质作用PTtD轨迹研究
P-T-t轨迹的重建需要尽可能完整地建立起整个变质过程序列和成分演化序 列。过程分析的性质贯穿野外地质调查阶段、室内的岩相学矿物成分分 析阶段、温度压力计算阶段和轨迹的解释阶段,并要求研究者同时具备 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矿物学岩石学、岩石物理化学、同位素地质 年代学等知识。
• 台地碳酸盐环境:生物屑亮晶碳酸盐岩建造、生 物屑泥晶碳酸盐岩建造、藻纹层-藻团粒碳酸盐岩建 造、礁碳酸盐岩建造、沥青质碳酸盐岩建造、砾屑灰 岩建造、硅质团块-条带碳酸盐岩建造、硅质灰岩建 造、瘤状碳酸盐岩建造、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建造、 磷质岩建造。
• 陆缘斜坡环境:陆源碎屑浊积岩建造、碳酸盐岩 浊积岩建造、滑混岩建造、火山碎屑沉积建造、等深 积岩建造。
第四章 区域大地构造研究方法
1
Tectonics 基本思维方法:
➢将今论古和以古示今原则: 今天是认识过去的钥匙 The present is the key to the past
➢比较大地构造学方法:Model 资料---模型---检验模型
2
3
4
大地构造研究基本方法:历史—构造分析方法 从各种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的资
基本工作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所在的大地构造单元和大体的演化历史; 2、建立研究对象的构造变形序列; 3、建立和划分研究对象的变质相和变质相系; 4、选取典型露头,采集能反映变质变形的样品,样品所属的岩石类型应是
包含变质历史信息的泥质变质岩和基性变质岩类,钙质变质岩类也可以 参考; 5、室内进行细致的岩相学研究,着重核实变质变形关系,完善变质变形序 列,特别注意变斑晶矿物与基质的关系和变斑晶有无结构环带,注意发 现变质矿物之间的转变反应的结构关系,建立变质反应序列;
24
构造研究基本思路
应用构造解析方法,对各种规模大小 不等的构造变形形迹(包括褶皱、断裂、 韧性剪切带以及各种面理、线理等)的 产状、性质、规模、位态及有关运动学 特征等资料进行详细收集,查明其区域 分布特点和组合规律;研究其构造层次 及构造变形相,建立区域构造变形序列, 确定构造变形时限,为探讨认识区域大 地构造演化奠定基础。
8
陆内裂谷环境:粉砂岩-泥岩建造、长石石英砂岩建造、复成分 砾岩建造、滑混岩建造、陆源碎屑浊积岩建造、碳酸盐岩浊积岩 建造、火山碎屑浊积岩建造、双峰系列火山岩建造。
大陆边缘裂谷环境:粉砂岩-泥岩建造、有机质泥岩建造、长石 石英砂岩建造、复成分砾岩建造、礁碳酸盐岩建造、沥青质碳酸 盐岩建造、陆源碎屑浊积岩建造、滑混岩建造、碳酸盐岩浊积岩 建造、火山碎屑浊积岩建造、双峰系列火山岩建造。
25
构造研究的基本内容
1、走向和倒向 2、构造变形运动型式 3、构造组合类型与构造样式 4、构造层次、流变学行为 5、构造分期与配套 6、构造的迁移性 7、特殊地质体的构造意义
如蛇绿岩、混杂岩、榴辉岩 8、构造的时间界定—构造年代学
26
阿尔卑斯造山带
27
双侧造山带
指在造山变形过程中, 组成 造山带的物质由轴带分别向 两侧运移、褶皱一逆冲, 形 成两个共扼的强烈变形带。
成矿作用研究
典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 矿床成矿系列研究 成矿动力学研究
区域地球化学研究 不同岩石组合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环境示踪信息
地球物理场纵横向特征研究 地表及深部结构构造研究
不同时期、不同构造单元地质综合对比研究 区域大地构造形成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探讨
6
一、建造分析
沉积建造:泛指在一定构造背景条件下,当地 壳发展到某一阶段时所形成的一套具有特定岩相组 合的沉积岩系。
31
★ 研究火山作用的大地构造环境 研究与火山活动有关的地质构造特征, 结合火山岩岩石学、岩石化学、岩石地 球化学以及相关的沉积岩性岩相特点和 岩浆侵入活动等资料,探讨火山作用的 大地构造环境
32
(二) 侵入岩研究
★ 侵入体形态、组成结构研究
包括侵入岩体的产状、规模、岩石类型、矿物成分、结构、 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形成的温压条件或深度、 岩体原生和变形构造、剥蚀情况、接触关系性质和产状、脉岩和 包体、流体(成分、形态、分布、含量等)特征。
料入手,按地史发展顺序,归纳不同大地构 造发展阶段的特点,比较地壳、地幔各部分 构造的发生、发展和转化,找出共性和个性, 总结出地壳岩石圈发生发展演化规律。
出发点:从区域地质研究入手
5
以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为基础 以构造为主线的多学科研究方法
区域大地构造研究基本内容
地层研究
地层系统及其研究 地层系统时空分布 地层关系及其地质事件
9
前陆盆地环境:磨拉石建造(长石石英砂岩建造、 复成分砾岩建造、陆源碎屑浊积岩建造)。 岛弧环境:钙碱性—碱性火山岩建造、火山碎屑岩 建造、陆源碎屑浊积岩建造。 海沟—增生柱环境:混杂堆积,包括滑塌沉积、大 洋板块表面铲刮下来的物质(包括洋壳表面的覆盖 物、洋壳、洋岛、海山及大陆碎块等) 洋岛环境:洋岛型大洋拉斑玄武岩建造、海山碳酸 盐岩建造 洋盆环境:大洋拉斑玄武岩建造、远洋放射虫硅质 岩建造。
坳陷盆地环境:石英砂砾岩建造、铝土质岩建造、含煤碎屑岩建 造、炭质泥岩-油页岩建造、泥晶灰岩-泥灰岩建造、蒸发岩建造。
断陷盆地环境:复成分砂砾岩建造、复成分粉砂岩-泥岩建造、 杂砂岩建造、含煤碎屑岩建造、蒸发岩建造、火山碎屑沉积建造、 碱性火山岩建造、碱玄岩建造、双峰系列火山岩建造。
拉分盆地环境:粉砂岩-泥岩建造、杂砂岩建造、复成分砾岩建 造、火山碎屑沉积建造、火山碎屑浊积岩建造、陆源碎屑浊积岩 建造、炭质泥岩-油页岩建造。
10
建造分析主要方法
沉积建造和火山建造 野外:厚度、岩石组合、岩相标志、 室内:岩石化学、地球化学、构造环
境判别
11
建造研究的基本手段
岩石地层剖面的测制 各种区域大地构造信息的提取
12
有序地层建造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1、调查各岩石地层单位主要岩性特征(物质 成分和结构构造)、厚度、接触关系性质、 叠覆特征及空间变化特点以及地球化学特征, 并广泛收集沉积相(原生及成岩构造特点, 古生物化石及其遗迹化石和古生态、古环境、 古流向等)资料。
4.Siliclastic rock formation of south eastern-Kunlun archipelagic sea 5.Neritic shelf clastic rock formation of southern oceanic
basin in A'nimaqing
6.Deep and half-deep sea turbidite formation of oceanic basin in central eastern-Kunlun
9.Basic lava formation
10.Ophiolite melange formation
11.Extension zone 12.Subduction zone
Xi-Xiangride; Qi-Qingshuiquan; Hu-huashixia
23
二、构造分析
几何学——运动学——流变学——动力学——年代学
22
东 昆 200 仑 东 段 150
Qaidam massif North Eastern-Kunlun archipelagic sea
1
200
2
3
4
5
15O
6
构
South Eastern- Kunlun archipelagic sea
7
造 岩 100 相 古
Bayankala masssif
★ 侵入岩时代的确定
根据有关地层和岩体的相互关系及同位素测年手段确定其侵 入时代。
★ 研究就位机制、构造环境、 区域岩浆演化及成矿作用
在综合研究不同类型侵入岩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其就位机制
探讨各类侵入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建立区域岩浆演化旋回或序列,
探讨岩浆活动的演化历史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33
四 变质作用分析
8
1 00
9
10
11
12
地 理 图
Diagram Showing the Late Carboniferous-Early Permian Tectonopalaeogeography the East Part of Eastern Kunlun
1.Old land 2.Carbonate seamount or platform 3.Pyroclastic rock and siliclatic formation of back-arc basin in north eastern-Kunlun
沉积建造是一定大地构造和古气侯背景下的岩 石共生组合体,包括:建造的岩性岩相共生组合、 建造的构造旋回(时代)、建造的区域大地构造环 境、建造的古气侯背景。因此沉积建造分析是构建 古构造环境和大地构造相的重要方面。
7
不同环境常见的沉积建造
• 陆棚环境:石英砂砾岩建造、粉砂岩-泥岩建造、 铁质岩建造、锰质岩建造、磷质岩建造、火山碎屑沉 积建造、硅质泥岩-硅质岩建造。
28
典型碰撞造山带结构
Dezes, U. of
Lausanne
29
三、岩浆活动分析
30
(一)火山岩的研究
★建立火山岩岩石地层层序 根据沉积或喷发叠复或横向变化关系、喷 发旋回、喷发韵律、岩浆演化特点综合考 虑,正确建立岩石地层层序,合理划分正 式与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
★确定火山活动时代 通过寻找沉积岩夹层中的化石,为地层时 代对比提供依据,在无化石的情况下,采 集同位素年龄样品确定其喷发时代。
↓
↓
变形分析
↓
构 构构构构构 造 造造造造造 几 运动流变年 何 动力变形代 学 学学学相学
↓
↓
变质分析
变变变变变 变
质质质质质 质
建相作岩变 作
造 原
带
岩与
建相
用 类 型
地 层
形
用 期 次
造系
↓
东 昆 仑 研 究 实 践
16
17
Trachysphaeridium sp.(粗面球藻) Prototracheites porus(具穴原始拟导管)
研究方法
物态分析
(物质组成)
岩 石 地 球 化 学
↓
时态分析
(确定时代)
↓
生 同 年磁 事 物 位 代性 件 地 素 地地 地 层 年 层层 层
龄 测 定
↓
↓
相态分析
(确定相环境)
↓
沉生事 环岩 积态件 境石 相相相 相地
球 化 学
↓
↓
位态分析Biblioteka (确定原始位置)↓岩生构古 相物造地 古古古磁 地地地 理理理
沉积作用研究
沉积组合、结构构造研究 沉积相环境及古地理分布
沉积盆地成因分析
地质作用研究
构造作用研究
岩浆作用研究
几何学、运动学研究 流变学研究
构造序列及年代学研究 构造动力学研究
岩浆组合及系列 岩浆作用方式及动力
岩浆作用构造环境
变质作用研究
变质岩组合及关系 变质温压及PTt轨迹 变质作用及构造背景
地球化学研究 地球物理研究
Buedingiisphaeridium sp(布丁球藻)
Ophiceras sp.(蛇菊石)
龙什更公玛混杂岩地层剖面
19
20
运用大地构造相方法,进 行包括生物古地理、构造古 地理、古地磁、古海盆演化 分析,将造山带内之各种构 造岩片,恢复到原位原态。
变质岩系是在一定大地构造环境下形成的不 同成因类型的原岩建造在地壳演化过程中经 受多期构造变形、变质作用改造的产物。区 域大地构造研究中必须对区域变质岩的原岩 成分、建造类型及其后期变质、变形叠加改 造的特点,以及与岩浆岩作用和成矿作用的 关系等进行综合,获取有关区域大地构造演 化中的热历史和热动力过程信息。
7.Turbidite
formation of oceanic basin in A'nimaqing and subsidiary oceanic basin in Kuhai
8.Volcanic rock formation of volcanic arc
in north eastern-Kunlun
2 、总结沉积岩岩性岩相变化和盆地充填序 列,为研究形成演化规律提供基础资料。
13
无序地层—构造混杂岩系研 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从整体上查明“构造混杂岩”的内部构成和 分布延伸范围,除对外来岩片(块)进行系统 的“物态”、“时态”、“相态”、“位态” 和“变形变质”历程调查外,还要对外来岩片 (块)赋存的“基质” 进行系统的物质成分、 时代、变形变质特点调查,即分别收集构造混 杂岩的岩片(块)和基质两者各自的岩性、岩 相、时代、构造过程、变质过程依据。 14
34
变质作用PTtD轨迹研究
P-T-t轨迹的重建需要尽可能完整地建立起整个变质过程序列和成分演化序 列。过程分析的性质贯穿野外地质调查阶段、室内的岩相学矿物成分分 析阶段、温度压力计算阶段和轨迹的解释阶段,并要求研究者同时具备 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矿物学岩石学、岩石物理化学、同位素地质 年代学等知识。
• 台地碳酸盐环境:生物屑亮晶碳酸盐岩建造、生 物屑泥晶碳酸盐岩建造、藻纹层-藻团粒碳酸盐岩建 造、礁碳酸盐岩建造、沥青质碳酸盐岩建造、砾屑灰 岩建造、硅质团块-条带碳酸盐岩建造、硅质灰岩建 造、瘤状碳酸盐岩建造、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建造、 磷质岩建造。
• 陆缘斜坡环境:陆源碎屑浊积岩建造、碳酸盐岩 浊积岩建造、滑混岩建造、火山碎屑沉积建造、等深 积岩建造。
第四章 区域大地构造研究方法
1
Tectonics 基本思维方法:
➢将今论古和以古示今原则: 今天是认识过去的钥匙 The present is the key to the past
➢比较大地构造学方法:Model 资料---模型---检验模型
2
3
4
大地构造研究基本方法:历史—构造分析方法 从各种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的资
基本工作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所在的大地构造单元和大体的演化历史; 2、建立研究对象的构造变形序列; 3、建立和划分研究对象的变质相和变质相系; 4、选取典型露头,采集能反映变质变形的样品,样品所属的岩石类型应是
包含变质历史信息的泥质变质岩和基性变质岩类,钙质变质岩类也可以 参考; 5、室内进行细致的岩相学研究,着重核实变质变形关系,完善变质变形序 列,特别注意变斑晶矿物与基质的关系和变斑晶有无结构环带,注意发 现变质矿物之间的转变反应的结构关系,建立变质反应序列;
24
构造研究基本思路
应用构造解析方法,对各种规模大小 不等的构造变形形迹(包括褶皱、断裂、 韧性剪切带以及各种面理、线理等)的 产状、性质、规模、位态及有关运动学 特征等资料进行详细收集,查明其区域 分布特点和组合规律;研究其构造层次 及构造变形相,建立区域构造变形序列, 确定构造变形时限,为探讨认识区域大 地构造演化奠定基础。
8
陆内裂谷环境:粉砂岩-泥岩建造、长石石英砂岩建造、复成分 砾岩建造、滑混岩建造、陆源碎屑浊积岩建造、碳酸盐岩浊积岩 建造、火山碎屑浊积岩建造、双峰系列火山岩建造。
大陆边缘裂谷环境:粉砂岩-泥岩建造、有机质泥岩建造、长石 石英砂岩建造、复成分砾岩建造、礁碳酸盐岩建造、沥青质碳酸 盐岩建造、陆源碎屑浊积岩建造、滑混岩建造、碳酸盐岩浊积岩 建造、火山碎屑浊积岩建造、双峰系列火山岩建造。
25
构造研究的基本内容
1、走向和倒向 2、构造变形运动型式 3、构造组合类型与构造样式 4、构造层次、流变学行为 5、构造分期与配套 6、构造的迁移性 7、特殊地质体的构造意义
如蛇绿岩、混杂岩、榴辉岩 8、构造的时间界定—构造年代学
26
阿尔卑斯造山带
27
双侧造山带
指在造山变形过程中, 组成 造山带的物质由轴带分别向 两侧运移、褶皱一逆冲, 形 成两个共扼的强烈变形带。
成矿作用研究
典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 矿床成矿系列研究 成矿动力学研究
区域地球化学研究 不同岩石组合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环境示踪信息
地球物理场纵横向特征研究 地表及深部结构构造研究
不同时期、不同构造单元地质综合对比研究 区域大地构造形成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探讨
6
一、建造分析
沉积建造:泛指在一定构造背景条件下,当地 壳发展到某一阶段时所形成的一套具有特定岩相组 合的沉积岩系。
31
★ 研究火山作用的大地构造环境 研究与火山活动有关的地质构造特征, 结合火山岩岩石学、岩石化学、岩石地 球化学以及相关的沉积岩性岩相特点和 岩浆侵入活动等资料,探讨火山作用的 大地构造环境
32
(二) 侵入岩研究
★ 侵入体形态、组成结构研究
包括侵入岩体的产状、规模、岩石类型、矿物成分、结构、 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形成的温压条件或深度、 岩体原生和变形构造、剥蚀情况、接触关系性质和产状、脉岩和 包体、流体(成分、形态、分布、含量等)特征。
料入手,按地史发展顺序,归纳不同大地构 造发展阶段的特点,比较地壳、地幔各部分 构造的发生、发展和转化,找出共性和个性, 总结出地壳岩石圈发生发展演化规律。
出发点:从区域地质研究入手
5
以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为基础 以构造为主线的多学科研究方法
区域大地构造研究基本内容
地层研究
地层系统及其研究 地层系统时空分布 地层关系及其地质事件
9
前陆盆地环境:磨拉石建造(长石石英砂岩建造、 复成分砾岩建造、陆源碎屑浊积岩建造)。 岛弧环境:钙碱性—碱性火山岩建造、火山碎屑岩 建造、陆源碎屑浊积岩建造。 海沟—增生柱环境:混杂堆积,包括滑塌沉积、大 洋板块表面铲刮下来的物质(包括洋壳表面的覆盖 物、洋壳、洋岛、海山及大陆碎块等) 洋岛环境:洋岛型大洋拉斑玄武岩建造、海山碳酸 盐岩建造 洋盆环境:大洋拉斑玄武岩建造、远洋放射虫硅质 岩建造。
坳陷盆地环境:石英砂砾岩建造、铝土质岩建造、含煤碎屑岩建 造、炭质泥岩-油页岩建造、泥晶灰岩-泥灰岩建造、蒸发岩建造。
断陷盆地环境:复成分砂砾岩建造、复成分粉砂岩-泥岩建造、 杂砂岩建造、含煤碎屑岩建造、蒸发岩建造、火山碎屑沉积建造、 碱性火山岩建造、碱玄岩建造、双峰系列火山岩建造。
拉分盆地环境:粉砂岩-泥岩建造、杂砂岩建造、复成分砾岩建 造、火山碎屑沉积建造、火山碎屑浊积岩建造、陆源碎屑浊积岩 建造、炭质泥岩-油页岩建造。
10
建造分析主要方法
沉积建造和火山建造 野外:厚度、岩石组合、岩相标志、 室内:岩石化学、地球化学、构造环
境判别
11
建造研究的基本手段
岩石地层剖面的测制 各种区域大地构造信息的提取
12
有序地层建造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1、调查各岩石地层单位主要岩性特征(物质 成分和结构构造)、厚度、接触关系性质、 叠覆特征及空间变化特点以及地球化学特征, 并广泛收集沉积相(原生及成岩构造特点, 古生物化石及其遗迹化石和古生态、古环境、 古流向等)资料。
4.Siliclastic rock formation of south eastern-Kunlun archipelagic sea 5.Neritic shelf clastic rock formation of southern oceanic
basin in A'nimaqing
6.Deep and half-deep sea turbidite formation of oceanic basin in central eastern-Kunlun
9.Basic lava formation
10.Ophiolite melange formation
11.Extension zone 12.Subduction zone
Xi-Xiangride; Qi-Qingshuiquan; Hu-huashixia
23
二、构造分析
几何学——运动学——流变学——动力学——年代学
22
东 昆 200 仑 东 段 150
Qaidam massif North Eastern-Kunlun archipelagic sea
1
200
2
3
4
5
15O
6
构
South Eastern- Kunlun archipelagic sea
7
造 岩 100 相 古
Bayankala masssif
★ 侵入岩时代的确定
根据有关地层和岩体的相互关系及同位素测年手段确定其侵 入时代。
★ 研究就位机制、构造环境、 区域岩浆演化及成矿作用
在综合研究不同类型侵入岩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其就位机制
探讨各类侵入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建立区域岩浆演化旋回或序列,
探讨岩浆活动的演化历史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33
四 变质作用分析
8
1 00
9
10
11
12
地 理 图
Diagram Showing the Late Carboniferous-Early Permian Tectonopalaeogeography the East Part of Eastern Kunlun
1.Old land 2.Carbonate seamount or platform 3.Pyroclastic rock and siliclatic formation of back-arc basin in north eastern-Kunlun
沉积建造是一定大地构造和古气侯背景下的岩 石共生组合体,包括:建造的岩性岩相共生组合、 建造的构造旋回(时代)、建造的区域大地构造环 境、建造的古气侯背景。因此沉积建造分析是构建 古构造环境和大地构造相的重要方面。
7
不同环境常见的沉积建造
• 陆棚环境:石英砂砾岩建造、粉砂岩-泥岩建造、 铁质岩建造、锰质岩建造、磷质岩建造、火山碎屑沉 积建造、硅质泥岩-硅质岩建造。
28
典型碰撞造山带结构
Dezes, U. of
Lausanne
29
三、岩浆活动分析
30
(一)火山岩的研究
★建立火山岩岩石地层层序 根据沉积或喷发叠复或横向变化关系、喷 发旋回、喷发韵律、岩浆演化特点综合考 虑,正确建立岩石地层层序,合理划分正 式与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
★确定火山活动时代 通过寻找沉积岩夹层中的化石,为地层时 代对比提供依据,在无化石的情况下,采 集同位素年龄样品确定其喷发时代。
↓
↓
变形分析
↓
构 构构构构构 造 造造造造造 几 运动流变年 何 动力变形代 学 学学学相学
↓
↓
变质分析
变变变变变 变
质质质质质 质
建相作岩变 作
造 原
带
岩与
建相
用 类 型
地 层
形
用 期 次
造系
↓
东 昆 仑 研 究 实 践
16
17
Trachysphaeridium sp.(粗面球藻) Prototracheites porus(具穴原始拟导管)
研究方法
物态分析
(物质组成)
岩 石 地 球 化 学
↓
时态分析
(确定时代)
↓
生 同 年磁 事 物 位 代性 件 地 素 地地 地 层 年 层层 层
龄 测 定
↓
↓
相态分析
(确定相环境)
↓
沉生事 环岩 积态件 境石 相相相 相地
球 化 学
↓
↓
位态分析Biblioteka (确定原始位置)↓岩生构古 相物造地 古古古磁 地地地 理理理
沉积作用研究
沉积组合、结构构造研究 沉积相环境及古地理分布
沉积盆地成因分析
地质作用研究
构造作用研究
岩浆作用研究
几何学、运动学研究 流变学研究
构造序列及年代学研究 构造动力学研究
岩浆组合及系列 岩浆作用方式及动力
岩浆作用构造环境
变质作用研究
变质岩组合及关系 变质温压及PTt轨迹 变质作用及构造背景
地球化学研究 地球物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