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学应具备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学应具备的能
力
摘要:当前,信息技术化高度发达,普遍运用于教育教学中,我们教师在信息化背景下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现问题,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学生易于理解并且记忆牢固,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要做到这些,我们教师应该具备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实施、信息化教学评价等能力。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多媒体能力
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与教学深度融合要求教师具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不再强调技术本身的能力,而是以课程为主的整合能力。
这里主要分析一些重点要素,按照系统观点,这个问题必然涉及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实施、信息化教学评价等层面。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设计整合技术的教学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前提,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面向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专业能力之一。
信息化教学设计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而活动的参与需要一定情境的支持,因此教师要能够收集、甄别、整合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即要能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呈现情境,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应用情境、直观情境、虚拟情境、思维情境、合作情境、创作情境以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及潜能,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挑战,将现实、情境和心理要素融合在一起,进而投入到具有现实意义的、探索性的活动中去解决复杂的问题。
有效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活动,学习者的自主性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包括对于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学习活动的开展、学习成果的展示等。
这就需要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设计时围绕学生的“学”来展开:在设计中
应充分考虑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发扬学生的首创精神,即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即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实现自我反馈,即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资源的支持参与,因此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成为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
教师要能在短时间内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征、知识特征高效地收集与之相关的各种教学资料与信息;能对与学科知识关联较紧密的信息保持很强的敏感度;能娴熟地运用网络搜索、在线交流、扫描和打印等方法获取信息。
教师要能对获取的信息按学科教学和课程整合的需要分门别类地加以归纳分析、去粗取精,达到为我所用。
这里面就存在着判断什么资源好、什么资源有效的问题,在信息时代这种选择与决策能力,像其他方面的能力一样尤为重要。
二、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
在信息时代,教学是教师促进学习者完成正确知识建构的过程,教师要在充分满足学习者个性需要的基础上,对教学进行全面的调控,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习者的学习形式又增加了利用媒体的独立学习和协作学习,因此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和教师的角色变化,都对教师的调控能力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教师在集体中要对每个个体进行调控,许多时候对个体的调控要借助于媒体和相关技术。
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还要讲究有效的策略。
1.利用多媒体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要使学生对上课的内容有兴趣很难,利用多媒体可以使课堂活跃提高学生的兴趣。
运用多媒体,将抽象乏味的数学内容以生动形象的视听效果展现给学生,可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
比如在讲课时,我们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形象生动的画面、声音或视频,学生很快投入思考,因为他们已经被多媒体效果吸引很想知道结果。
只有学生感兴趣了,才会去思考和探究。
2.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解决问题的活动中需要学生合作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和其他学生讨论同时倾
听别人的想法。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学教学中对学生
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内容。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建立学生合作交流学
习的模式,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交流自由轻松的教学环境,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见解,体会其他同学的想法,使
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3.利用多媒体设计一些游戏环节寓教于乐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在授课中我借助多媒体设计了限时抢答的环节,在规定
的时间内回答问题,锻炼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积极性非常高,争抢回答。
因为学生把它当做游戏,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
同样的问题只要
我们借助多媒体变换一下展现的形式,学生就会乐于参与。
多媒体可以为我们创
设游戏环境,同样的做题可能学生乐于参与最后的效果会更好。
教学中设置游戏,其意义在于以新鲜的视角、更加多元的手段和生动的形式增进学习者对生活、对
经验、对文化等的了解和体悟,这种了解和体悟完全建立在自愿和兴趣的基础上,并引起发自内心的探究活动,然而这正是传统课程教学最大的欠缺之一。
三、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
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设计、在信息化教学实
施准备、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和信息化教学实施结束后等不同的环节,将教学评
价与信息化教学的全过程有机整合在一起的能力,发挥评价对教学和学习的促进
作用。
信息化教学评价需要教师具备根据实际评价的需要,合理选择信息技术
工具和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支持评价活动的能力,包括掌握常见数据处理软件
等能力。
信息化教学评价需要教师具备对信息技术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合理评价的能力,包括评价的规划、实施、计分、结果的解释,应用多种评
价方法,判断学生在学习、交流和实践活动中使用技术资源的有效性,并能将评
价结果用于反思实践以提高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这些教学评价能力包括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评价能力(设计本身的科学性),另外还包括信息化教学实施的评价能力(即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反思能力),这两个侧面都要统一到教学实施过程中来进行。
通过对教学诸要素、诸环节的再认识、再研究、再整合,实现思维的再活化,再碰撞。
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的课上完后,教学实施能力较强的教师会对自己已经上过的课的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分析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设置悬念,对比利用多媒体设计评价,使学生的展现都有回应,让学生的情感一波三折。
在特定的情感中就会引起共鸣,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有比较才有辨别,才会有更深的认识。
中学生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但要达到认识、情感和行为的统一就必须在学生的情感体验上下功夫。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后要有评价,有评价学生才乐于参与,所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计时,我们可以在问题回答后给出回应,比如:做选择题时,如果选择正确就会出现奖励的动画,回答错误就会出现加油的动画,这其实也是对学生回答的回应,有了回应学生就乐于去回答。
我们也可以打分,得分在投影上显示,多媒体为我们这样的评价提供了平台。
总之,在信息化背景下开展课堂教学,教师要找准多媒体与知识的结合点,适时适量运用多媒体,就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发挥其最大功效,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效率也会提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会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杨绍文;加快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探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黄晓明;;英语网络信息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8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