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第1课时 字音字形与作者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之一字音字形与作者作品(复习课)
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1)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
(2)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3)诵读古代诗词, 能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2.教材分析:
(1)字音、字形考查是中招考试必考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学常识,这一考点可能会出现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相结合的选择题
(2)本单元文言文《孙权劝学》,以对话体的方式记事,突出了孙权的善劝,吕蒙的好学,鲁肃的直率,言简而意丰。
3.中招考点:
(1)河南中考2013、2014和2015年字音字形题一直都占4分。第一道是考查字音题:重点考查辨析多音字、形近字、易读错的字,考查形式为四项选择题,中招考试中占2分。第二道是考查字形题:重点考查同音形近字、和同音异形字,考查形式为四项选择题,中招考试中占2分。
(2)作者作品常考点有: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学常识,这一考点可能会出现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相结合的选择题。
(3)近年来,河南中招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一直以课内外对比阅读的形式呈现, 课内对文言文的考查内容主要集中:1、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文言虚词的作用。2、顺畅朗读,断句停顿。3、句子的翻译和理解。4、理解文意并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
4.学情分析:
对于七年级学生要加强字音字形的练习,为中招考试打好基础。名著作者作品要掌握牢,为名著阅读题打基础。
《孙权劝学》虽已经学习过,但部分学生对学习过的文言词汇掌握不牢,不能正确准确地翻译课文,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入。
二、复习目标
1.通过练习字音、字形题,能总结出字音、字形题的做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2.通过复习本单元作者作品,能总结出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学常识题应掌握的要点,并会运用这一要点解决此类问题。
3. 通过识记《孙权劝学》课下注释,会解释重点文言词汇,并能翻译理解课文。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设计两个活动:能写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能辨别多音字。通过做检测题,能归纳总结出字音、字形题的做题方法,并结合近两年中招考试题,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让学生先做题,再归纳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学常识题应掌握的要点。
3.针对目标3,设计两个活动:通过识记课下注释,会解释重点文言词汇,并能翻译理解课文。
四、教学过程
3. 通过识记《孙权劝学》课下注释,会解释重点文言词汇,并能翻译理解课文。1、作者生平、
2、主要成就、
3、作品归类。
复习指导(三)
内容:《孙权劝学》
方法:识记课下注释,解释重点文言词汇,并能翻译全文,教
师点拨、找出文言文复习规律,归纳方法要点。
时间:8分钟
要求:完成复习检测。
复习检测(三)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卿qīn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
即更gēng刮目相待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
(2)但当涉猎涉猎:粗略地阅读。
(3)见往事耳见:了解。往事:历史。
(4)及鲁肃过寻阳过:到。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6)卿今者才略
学生能
运用这
一方法
解决此
类问
题。
“邪”“更
”是多音宇,
可根据字义
推测读音。
文言实词的
理解,主要指
通假字,古今
异义,一词多
义,词类活用
等实词。
五、限时训练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妇rú皆知义愤填yīng
鞠躬尽cuì群蚁排yá
呕心lì血 jiǒng 乎不同
锲.()而不舍鲜.()为人知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马革果尸妇儒皆知心会神凝彷徨
B.感情震荡燕然勒功零乱不堪徙劳
C.一拍即合当之无愧惹人注目磐石
D.和爱可亲死而后己无瑕顾及滑稽
3.根据语句内容,选择恰当的一项()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 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和平可期,杀人者必覆灭。
A人民无比沉痛志不绝争取民主 B人心异常悲愤意志紧民主自由 C人生生活痛苦斗志昂民主有望 D人心异常悲愤志不绝民主有望
4.下列括号内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亘古(远古);人迹罕至(罕:稀少);气冲斗牛(斗牛:星宿名)
B.余暇(暇:空闲);疲惫不堪(堪:能忍受);进退维谷(维:是)
C.晦暗(昏暗);略胜一筹 ( 筹:档次);人声鼎沸(沸:开水)
D. 蓦然(突然);面面相觑(觑:看);鲜为人知(鲜:少)
参考资料:《五三》《河南中考》《中考试题精编》《试题研究》
答案
1.略
2.C
3.D
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