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内部审计)年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第二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企业财务管理
第一章财务管理基础 (1)
第一节财务管理概述 (1)
第二节货币时间价值 (3)
第三节投资风险报酬 (25)
第二章财务战略和预算 (44)
第一节财务战略 (44)
第二节经营预算 (47)
第三节财务预算 (53)
第三章投资决策管理 (57)
第一节投资现金流量 (57)
第二节证券投资决策 (63)
第三节项目投资决策 (73)
第四章筹资决策管理 (90)
第一节长期筹资方式 (90)
第二节资本成本(综合题) (97)
第三节杠杆原理 (105)
第四节资本结构决策 (117)
第五章营运资本管理 (123)
第一节资产组合与筹资组合 (123)
第二节流动资产管理 (127)
第三节流动负债管理 (140)
第六章利润及其分配管理 (149)
第一节利润管理 (149)
第二节非股份制企业利润分配 (149)
第三节股份制企业利润分配 (150)
第七章财务分析与绩效评价 (160)
第一节财务比率分析 (160)
第二节财务趋势和综合分析 (168)
第三节企业绩效评价 (172)
第一章财务管理基础
考情分析
第一节财务管理概述
一、财务管理的含义
1.定义:以企业特定的财务管理目标为导向,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价值管理活动,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理解:导向是财务管理目标;对象是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核心是价值管理;地位在于它是
【例题·单选题】(2010)甲公司认购乙公司发行的普通股股票,站在甲公司的角度,该项活动反映的财务关系是()。
A.与投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B.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C.与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D.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答疑编号473921010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教材74页。
二、财务管理的内容
内容: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管理、分配管理
四、财务管理职能
1.财务预测职能:对企业的未来财务活动进行的预计与测算
2.财务决策职能:从备选财务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
3.财务预算职能:协调平衡公司财务资源制定的财务活动的行动计划
4.财务控制职能:根据预算进行严格有效的监测和调控
5.财务分析职能
【例题·单选题】(2010)公司财务人员在财务预测的基础上,按照财务管理目标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方法,从备选财务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
这体现的财务管理职能是()。
A.财务预测
B.财务决策
C.财务预算
D.财务控制
[答疑编号473921010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教材78页。
第二节货币时间价值
一、货币时间价值的基本原理
(一)复利终值与现值
概念解析:
终值又称将来值:现在一定量现金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价值,俗称本利和,通常记作F。
现值又称本金:指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一定量资金折合到现在的价值,通常记作P。
计息方式:复利计息和单利计息
(1)复利计息:利滚利,是指把以前实现的利息计入本金中再去计算利息。
(2)单利计息:只就本金计息,利息不再产生利息。
1.复利终值:本金与复利计息后的本利和。
推导:
FV1=PV+PV×i=PV(1+i)1
FV2=PV(1+i)+PV(1+i)×i=PV(1+i)2
……
FV n=PV(1+i)n=PV·FVIF i,n
其中,FVIF i,n为(1+i)
【例1-1】某企业将50 000元存入银行,年利率为5%。
该笔存款在5年后的复利终值为?
[答疑编号4739210103]
『正确答案』FV5=50 000×(1+5%)5≈63 814(元)
为便于计算复利终值,可利用复利终值系数表(FVIF表)(见书后附录一)。
查找复利终值系数后计算复利终值如下:50 000×FVIF5%,5=50 000×1.276=63 800(元)
2.复利现值:指未来货币按复利计算的现在价值,即相当于未来本利和的现在价值。
推导:
FV1=PV(1+i)1→PV=FV1/(1+i)1
FV2=PV(1+i)2→PV=FV2/(1+i)2
……
FV n=PV(1+i)n→PV=FV n/(1+i)n
PV=FV n(1+i)-n=FV n·PVIF i,n,其中PVIF i,n为1/(1+i)n
推论:复利终值系数与复利现值系数之间互为倒数。
【例1-2】某企业计划4年后需要150 000元用于研发,当银行存款年利率为5%时,按复利计息,则现在应存入银行的本金为?
[答疑编号4739210104]
『正确答案』
PV=150 000×PVIF5%,4
=150 000×0.823=123 450(元)
【例题·单选题】(2011初)某企业将60 000元存入银行,年利率为4%,该笔存款2年后的复利终值是()。
A.62 400
B.62 424
C.64 800
D.64 896
[答疑编号473921010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60000*(1+4%)2
(二)后付年金
概念解析:年金:一定时期内等额、定期的系列收支。
两个特点:一是金额相等;二是时间间隔相等。
包括后付年金、先付年金、延期年金、永久年金。
1.后付年金终值是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收付款项的复利终值之和。
其中,为年金终值系数
【例1-3】某企业在年初计划未来5年每年底将50 000元存入银行,存款年利率为5%,则第5年底该年金的终值为?
[答疑编号4739210106]
『正确答案』FVA5=50000×FVIFA5%,5=50 000×5.526=276 300(元)
2.后付年金现值是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收付款项的复利现值之和。
PVA n = A(1+i)-1+A(1+i)-2 +……A(1+i)-n
其中,为年金现值系数
【例1-4】某企业年初存入银行一笔款项,计划用于未来5年每年底发放职工养老金80 000元,若年利率为6%,问现在应存款多少?
[答疑编号4739210107]
『正确答案』PVA5=80 000×PVIFA6%,5=80 000×4.212=336 960(元)
【例题·单选题】(2007)已知5年期、利率为12%的普通年金终值系数和现值系数分别为6.353和3.605。
某企业按12%的年利率取得银行贷款200000元,银行要求在5年内每年末等额偿付本息,则每年偿付金额应为()。
A.64 000元
B.55 479元
C.40 000元
D.31 481元
[答疑编号4739210108]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PVA n=A×PVIFA i,n,所以A=200 000/3.605≈55 479
(三)先付年金
收付款项的时点在期初,不同于后付年金在期末。
【例题·单选题】(2010初)某企业决定在未来5年内,每年年初支付300万元的仓储事故保险费。
这种年金的类型是()。
A.先付年金
B.后付年金
C.延期年金
D.永续年金
[答疑编号473921020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先付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期初等额收付款项的年金。
1.先付年金终值的计算
(1)计算方法一:V n=A·(FVIFA i,n+1-1)
(2)计算方法二:先付年金终值=后付年金终值×(1+i),即V n=A·FVIFA i,n·(1+i)
A·FVIFA i,n×(1+i)
即:(先)预付年金=后付年金×(1+i)
推导:
若向前延长一期,起点为-1,则可看出由(-1~n-1)刚好是n个期间,套用后付年金终值的计算公式,得出来的是在第n-1期期末的数值A·FVIFA i,n,为了得出n年末的终值,F=A·FVIFA i,n(1+i)
【例1-5】某企业计划建立一项偿债基金,以便在5年后以其本利和一次性偿还一笔长期借款。
该企业从现在起每年初存入银行50 209元,银行存款年利率为6%。
试问:这项偿债基金到第5年末的终值是多少?
[答疑编号4739210202]
『正确答案』V5=50 209×FVIFA6%,5×(1+6%)=50 209×5.637×1.06≈300 000(元)
或V5=50 209×(FVIFA6%,6-1)=50 209×(6.975-1)≈300 000(元)
【例题·单选题】(2011)某企业计划建立一项偿债基金,以便在5年后以其本利和一次性偿还一笔长期借款。
该企业从现在起每年年初存入银行30 000元,银行存款年利率为5%(FVIFA5%,5=5.526)。
该项偿债基金第5年末的终值是()。
A.57 000元
B.150 000元
C.165 780元
D.174 069元
[答疑编号473921020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30000×5.526×(1+5%)=174 069元
2.先付年金现值的计算
(1)计算方法一:V0=A·(PVIFA i,n-1+1)
期数减1,系数加1
A·PVIFA i,n-1+A=A(PVIFA i,n-1+1)
推导:
假设第1期期初没有等额的收付,这样就转换为后付年金的现值问题,此时期数为n-1,此时P =A*PVIFA i,n-1。
然后,把原来未算的第1期期初的A加上,V0=A*PVIFA i,n-1+A=A(PVIFA i,n-1+1)(2)计算方法二:先付年金现值=后付年金现值×(1+i),即V0=A·PVIFA i,n·(1+i)
A·PVIFA i,n×(1+i)
即:先付年金现值=后付年金现值×(1+i)
推导:
若向前延长一期,起点为-1,则可看出由(-1~n-1)刚好是n个期间,套用后付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得出来的是在第-1期期末的数值A·PVIFA i,n,为了得出第0点的数值,V0=A·PVIFA i,n·(1+i)
【例1-6】某企业租用一台设备,按照租赁合同约定,在5年中每年初需要支付租金6 000元,折现率为7%。
问这些租金的现值为多少?
[答疑编号4739210204]
『正确答案』V0=6 000×PVIFA7%,5×(1+7%)
=6 000×4.100×1.07=26 322(元)
或V0=6 000×(PVIFA7%,4+1)
=6 000×(3.387+1)=26 322(元)。
结论:
(四)延期年金
延期年金指的是前几期没有年金,后几期才有年金。
设前m期没有年金,后n期才有年金,则该年金构成延期m期的n期延期年金。
【例题·单选题】某一项年金前3年没有流入,后第4年开始每年年初流入4000元,则该项年金的递延期是()年。
A.1
B.2
C.3
D.4
[答疑编号473921020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前3年没有流入,后4年指的是从第4年开始的,第4年年初相当于第3年年末,这项年金相当于是从第3年末开始流入的,所以,递延期为2年。
1.延期年金终值计算:计算递延年金终值和计算后付年金终值类似。
FVA n=A×FVIFA i,n
注意:递延年金终值与递延期无关。
2.延期年金现值的计算
(1)计算方法一:两次折现法
V0=A×PVIFA i,n×PVIF i,m
两次折现推导过程:
把递延期以后的年金套用后付年金公式求现值,这时求出来的现值是第一个等额收付前一期期末的数值,距离延期年金的现值点还有m期,再向前按照复利现值公式折现m期即可(2)计算方法二:年金现值系数之差法
公式:V0=A×(PVIFA i,n+m-PVIFA i,m)
年金现值系数之差法推导过程:
把递延期每期期末都当作有等额的收付A,把递延期和以后各期看成是一个后付年金,计算出这个后付年金的现值,再把递延期多算的年金现值减掉即可
【例1-7】某企业向银行申请取得一笔长期借款,期限为10年,年利率为9%。
按借款合同规定,企业在第6-10年每年末偿付本息1 186 474元。
问这笔长期借款的现值是多少?
[答疑编号4739210206]
『正确答案』V0=1 186 474×PVIFA9%,5×PVIF9%,5=1 186 474×3.890×0.650≈3 000 000(元)或V0=1 186 747×(PVIFA9%,5+5-PVIFA9%,5)=1 186 747×(6.418-3.890)≈3 000 000(元)
(五)永久年金
指无限期收付款项的年金。
1.永久年金没有终值
2.永久年金现值=A/i
【例1-8】某种永久年金每年收款1 200元,折现率为10%,则该永久年金的现值近似地计算为?
[答疑编号4739210207]
『正确答案』V0=1 200×1/10%=12 000(元)
二、货币时间价值的复杂情况
1.不等额系列现金流量情况
终值等于各期现金流量的终值之和,现值等于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
2.分段年金现金流量情况
3.年金和不等额系列现金流量混合情况
【例1-11】某种年金和不等额系列现金流量混合情况如下表所示,年利率和折现率均为7%:某种年金和不等额系列现金流量混合分布表
[答疑编号4739210208]
『正确答案』
(1)终值计算
3 000×FVIFA7%,3×FVIF7%,3+
4 000×FVIF7%,2+
5 000×FVIF7%,1+
6 000=3 000×3.125×1.225+4 000×1.145+5 000×1.070+6 000≈2
7 414(元)
(2)现值计算
3 000×PVIFA7%,3+
4 000×PVIF7%,4+
5 000×PVIF7%,5+
6 000×PVIF7%,6=3 000×2.624+4
000×0.763+5 000×0.713+6 000×0.666=18 485(元)
三、货币时间价值的特殊情况
(一)复利计息频数的影响
推导:
1年复利m次,则有m个计息期,每个计息期利率=(名义利率r/m)
实际利息=本金×(1+r/m)m-本金
=本金×{(1+r/m)m-1}
实际利率i=(1+r/m)m-1
结论:
(1)当m=1时,实际利率=名义利率
当m>1时,实际利率>名义利率
(2)一年中计息次数越多,复利终值越大;一年中折现次数越多,复利现值越小。
【例1-12】假设年初存入银行1 000元,年利率12%。
试分别计算按年、半年、季、月计息到年末的复利终值。
[答疑编号4739210209]
『正确答案』
按年计息的复利终值=1 000×(1+12%)=1 120.00(元)
按半年计息的复利终值=1 000×(1+)2=1 123.60(元)
按季计息的复利终值=1 000×(1+)4=1 125.51(元)
按月计息的复利终值=1 000×(1+)12=1 126.83(元)
【例1-13】假设欲在第三年末获得存款本利和2 000元,年利率12%,试问:若按年、半年、季、月复利折现,第一年初该存款的复利现值即本金各为多少?
[答疑编号4739210210]
『正确答案』
按年折现的复利现值=2 000×=1 424(元)按半年折现的复利现值=2 000×=1 410(元)
按季折现的复利现值=2 000×=1 402(元)
按月折现的复利现值=2 000×=1 398(元)
(二)折现率和折现期的计算
在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公式中,都有四个变量(终值或现值、年金、期间、折现率),已知其中的三个值,就可以推算出第四个的值。
前面讨论的是终值FV、现值PV以及年金A的计算。
这里讨论的是已知终值或现值、年金、期间,求折现率(之后讲解插值法);或者已知终值或现值、年金、折现率,求期间。
【例1-15】某人为购买住房,准备向银行借款300 000元,每年偿还借款(含利息)的能力为30 000元,假定年利率5%,按年复利计息,年末还款。
其还款期限大约多久?
[答疑编号4739210211]
『正确答案』根据后付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PVA n=A×PVIFA i,n,有PVIFA i,n=PVA n/A,接此例:PVIFA5%,n=300000/30000=10
查年金现值系数表:在i=5%时,系数9.899对应的年数n=14,系数10.380对应的年数n=15,由此可知还款期限大约是14~15年。
第三节投资风险报酬
一、投资风险与报酬的关系
(一)投资风险的含义:投资的未来实际报酬偏离预期报酬的可能性。
(二)投资风险报酬的含义:投资者因承受风险而获得的额外投资报酬,也称投资风险补偿。
(三)投资风险与报酬的基本关系
投资风险越高,投资者要求的投资风险报酬率就越高,从而投资报酬率也就越高。
投资报酬率=无风险投资报酬率+投资风险报酬率
二、单项投资风险报酬率的衡量
做题步骤:
确定概率及其分布→计算期望报酬率→计算方差、标准离差→计算标准离差率→确定风险报酬系数、计算风险报酬率→计算投资报酬率
(一)计算期望报酬率
单项资产期望值:
其中:代表期望值,P i表示随机事件的第i种结
果,K i代表该种结果出现的概率
【例1-16】某企业有A、B两项投资,其可能的投资报酬率及其概率分布如表1-4所示,试计算这两项投资的期望报酬率。
[答疑编号4739210301]
『正确答案』
A项投资的期望报酬率为:
K A=K1P1+K2P2+K3P3=15%×0.20+10%×0.60+0×0.20=9%
B项投资的期望报酬率为:
K B=K1P1+K2P2+K3P3=20%×0.30+15%×0.40+(-10%)×0.30=9%
(二)计算方差、标准离差
方差公式:
标准差公式:
结论:标准差或方差指标衡量的是风险的绝对大小,在预期收益率相等的情况下,标准差或方差越大,则风险越大;标准差或方差越小,则风险越小。
因此不适用于比较具有不同预期收益率的资产的风险。
【例1-17】根据“例1-16”的资料,试计算A、B两项投资的标准离差。
[答疑编号4739210302]
『正确答案』
A项投资的标准离差为:
=0.0490
B项投资的标准离差为:
=0.1261
(三)计算标准离差率
标准离差率是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与期望值之比
公式:标准离差率(V)=标准离差/期望值
结论:标准离差率是相对指标,它表示某资产每单位预期收益中所包含的风险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标准离差率越大,资产的相对风险越大;标准离差率越小,资产的相对风险越小。
可以用来比较预期收益率不同的资产之间的风险大小。
【例1-18】某企业有C、D两项投资,期望报酬率分别为20%、15%,标准离差分别为0.198、0.123。
C、D两项投资的标准离差率分别计算如下:
[答疑编号4739210303]
『正确答案』V c=0.198/20%×100%=99%
V D=0.123/15%×100%=82%
由于C项投资的标准离差率大于D项投资,因此C项投资的风险高于D项投资。
【例题·单选题】(2008年)某企业拟进行一项存在一定风险的完整工业项目投资,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甲方案的收益期望值为2000万元,标准离差为600万元;乙方案的收益期望值为2400万元,标准离差为600万元。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方案的风险大于乙方案
B.甲方案的风险小于乙方案
C.甲、乙两方案的风险相同
D.无法评价甲、乙两方案的风险大小
[答疑编号473921030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期望值不同应比较标准离差率。
甲标准离差率=600/2000=0.3;
乙标准离差率=600/2400=0.25。
(四)确定风险报酬系数、计算风险报酬率
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系数×标准离差率
(五)确定投资报酬率
投资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即K=R F+R R=R F+b·V
无风险报酬率通常用国债利率来表示。
风险越大,风险报酬率也越高,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报酬率也越高。
【例题·单选题】(2010初)在财务管理实务中,通常作为无风险报酬率的是()。
A.国债利率
B.银行贷款利率
C.银行存款利率
D.企业债券利率
[答疑编号4739210305]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通常用国债利率作为无风险报酬率。
【例1-19】利用“例1-18”的资料,假定无风险报酬率为10%,C、D两项投资的风险报酬系数分别为5%、4%。
这两项投资的风险报酬率和总报酬率分别计算如下:
[答疑编号4739210306]
『正确答案』
R Rc=5%×99%=4.95%
K c=10%+4.95%=14.95%
R RD=4%×82%=3.28%
K D=10%+3.28%=13.28%
【例题·单选题】(2009年)甲项目的期望报酬率为20%,标准离差为10%,经测算甲项目的风险报酬系数为0.2,已知无风险报酬率为5%,则甲项目的投资报酬率是()。
A.20%
B.15%
C.10%
D.9%
[答疑编号4739210307]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期望值=10%/20%=50%
投资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系数×标准离差率=5%+0.2×50%=15%。
【例题·单选题】(2011)某投资项目的标准离差率为75%,风险报酬系数为20%,国债的年利率为5%,则该投资项目的投资报酬率为()。
A.10%
B.15%
C.16%
D.20%
[答疑编号4739210308]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投资报酬率=5%+20%×75%=20%.
三、投资组合风险报酬率的衡量
(一)投资组合风险类型的分析
1.可分散风险和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是反映投资组合中不同证券之间风险相关程度的指标。
(1)相关系数可以用协方差来计算:
①协方差为正:两项资产的收益率呈同方向变化;
②协方差为负:两项资产的收益率呈反方向变化;
③协方差为0:两项资产收益率之间不相关。
【例1-20】某投资组合由S、T两种证券构成,各自的报酬率如表1-5所示。
计算两种证券的协方差。
[答疑编号4739210309]
『正确答案』
首先分别计算S、T两种证券的年度平均报酬率为:
=(5%+15%+25%)/3=15%
=(25%+15%+5%)/3=15%
然后计算S、T两种证券的协方差为:
cov(Rs,R T)
=
=-0.0067
(2)相关系数:协方差为绝对数,不便于比较,再者难以解释含义。
为克服这些弊端,提出了
相关系数这一指标。
结论:-1≤ρ≤1,相关系数越小,风险分散效果越好
①相关系数=-1:完全负相关,等额投资时可分散风险可以抵消
②相关系数=1:完全正相关,不能抵消风险
③相关系数=0:不相关
【例1-21】利用“例1-20”计算S、T两种证券的相关系数。
首先分别计算S、T两种证券的标准离差为:
[答疑编号4739210310] 『正确答案』
=0.0816
=0.0816
然后计算S、T两种证券的相关系数为:
2.不可分散风险和贝塔系数
(1)不可分散风险通常用贝塔系数来测定。
贝塔系数体现市场风险与该证券风险的关系。
风险收益率=贝塔系数×市场风险收益率
即:贝塔系数=某资产的风险收益率/市场风险收益率
(2)分析:
贝塔系数大于1——风险程度高于证券市场;
贝塔系数小于1——风险程度低于证券市场;
贝塔系数等于1——风险程度等于证券市场。
(二)投资组合必要报酬率的计算
1.投资组合的贝塔系数
2.投资组合的风险报酬率R P=βp(R m-R F)
其中,R m为证券市场的平均报酬率,R F为证券市场的无风险报酬率
3.投资组合风险必要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即:投资组合的必要报酬率K P=R F+βP(R M-R F)
【例1-22】某企业持有由X、Y、Z三种证券构成的投资组合,权重分别为20%、30%、50%,贝塔系数分别为2.5、1.2、0.5。
市场平均报酬率为10%,无风险报酬率为5%。
该投资组合的风险报酬率计算为多少?
[答疑编号4739210311]
『正确答案』首先计算该投资组合的贝塔系数为:
βP=2.5×20%+1.2×30%+0.5×50%=1.11
然后计算该投资组合的风险报酬率为:
R P=1.11×(10%-5%)=5.55%
【例1-23】利用“例1-22”的资料和计算结果,该投资组合的必要报酬率计算如下:
[答疑编号4739210312]
『正确答案』K P=R F+βP(R M-R F)=5%+1.11×(10%-5%)=10.55%
【例题·单选题】(2007年)已知无风险报酬率为4%,整个证券市场的平均报酬率为12%,某公司股票的系数为2,则投资该股票的必要报酬率是()。
A.20%
B.16%
C.28%
D.24%
[答疑编号473921031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必要报酬率=4%+2×(12%-4%)=20%
【例题·多选题】(2009年)下列各项中,可以反映投资风险大小的指标有()。
A.方差
B.标准差
C.贝塔系数
D.期望报酬率
E.标准离差率
[答疑编号4739210314]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教材90页~96页。
【例题·多选题】(2011年)下列关于投资组合风险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可分散风险属于系统性风险
B.可分散风险通常用β系数来度量
C.不可分散风险通常用β系数来度量
D.不可分散风险属于特定公司的风险
E.投资组合的总风险可分为可分散风险与不可分散风险
[答疑编号4739210315]
『正确答案』CE
【答案解析】教材95页。
【例题·单选题】(2011初)如果证券市场平均报酬率为10%,无风险报酬率为4%,某证券投资组合的贝塔系数为1.8,则该证券投资组合的必要报酬率为()。
A.6%
B.10.8%
C.14%
D.14.8%
[答疑编号4739210316]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必要报酬率=4%+1.8%×(10%-4%)=14.8%
总结1:单项投资报酬率计算
1.期望报酬率
2.标准差
3.标准差率V=标准离差/期望值
4.风险报酬率R R=b(风险报酬率系数)×V
5.总报酬(必要报酬)=R f+R R=R f+b·(标准离差/期望值)总结2:投资组合报酬率计算
1.分散风险:协方差COV(R1,R2)→相关系数
2.不可分散β系数
(1)投资组合的贝塔系数
(2)投资组合的风险报酬率R P=βp(R m-R F)
(3)投资组合的必要报酬率K P=R F+βP(R M-R F)
第二章财务战略和预算
考情分析
第一节财务战略
一、财务战略的特征
1.属于全局性、长期性和向导性的重大谋划
2.涉及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
3.与企业拥有的资源和资源配置能力息息相关
4.对企业财务资源的长期优化配置
二、财务战略的类型——按资源的配置特征
1.按财务资源配置特征不同:
2.按财务管理内容:投资战略、筹资战略、分配战略
【例题·多选题】(2011初)下列各项中,属于积极扩张型财务战略特征的有()。
A.分发大量股利
B.迅速扩大投资规模
C.缩小现有投资规模
D.大量筹措外部资金
E.全部或大部分保留利润
[答疑编号4739220101]
『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教材97页。
【例题·多选题】(2010)按照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划分,公司财务战略的类型有()。
A.投资战略
B.营销战略
C.筹资战略
D.分配战略
E.产品战略
[答疑编号4739220102]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教材99页。
三、财务战略规划
(一)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析
【例题·单选题】(2010初)某企业积极吸纳权益资本,不断增加产品开发投资,且采用不分红的股利政策,则其实施的财务战略所处发展阶段是()。
A.引入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答疑编号473922010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教材99页。
(三)财务战略与全面预算的关系
全面预算包括企业经营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
第二节经营预算
经营预算的构成
财务预算包括预算现金流量表、预算利润表、预算资产负债表。
一般从经营预算和资本预算开始,然后编制财务预算。
一、经营预算的构成——业务预算
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二、经营预算的方法
成本习性:成本或费用的变动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1)固定成本: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总额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保持不变的成
本或费用,单位业务量的固定成本会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降低。
(2)变动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或费用。
变动成本在单位业务量上则是一个固定数。
(3)混合成本:同时兼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性质。
编制弹性预算的方法:
(1)公式法:y=a+bx
优点:简化、准确。
缺点:细目需分解,比较麻烦。
(2)列表法:
优点:直观
缺点:实际与预算有差异,需要重新计算,不方便。
【例题·单选题】(2009)下列各项费用中,属于变动成本的是()。
A.公司总部的办公费
B.仓库及厂房保险费
C.直接材料费
D.直线法下的折旧费
[答疑编号4739220104]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变动成本指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或费用。
变动成本在单位业务量上则是一个固定数。
【例题·单选题】(2010)下列各项中,属于滚动预算法特点的是()。
A.配合生产经营的连续性,不断规划未来
B.易导致预算滞后,丧失指导作用
C.易导致预算执行者的短期行为
D.预算期与会计年度保持一致
[答疑编号473922020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教材1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