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室检验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实验室检验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的影
响因素及控制对策
摘要:在化学实验室工作中,对检验结果质量管理必不可少,做好化学试验
室的结果质量管理,才能保证检验结果各项任务的完成,并不断增强检验检测合
格性。
做好了检验检测质量管理,才能使检验检测机构的服务质量提高起来,并
对检验检测机构竞争力进行保障,同时可防止对人民生命安全得危害。
为了产品
质量的管理和提高,必须要高度重视化学实验室的检测结果质量控制工作,从多
方面加强对检验结果质量管理的力度和方法,为化学检验检测数据准确可靠提供
更强大的质量保证。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检验检测;质量控制
1化学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1.1检测设备
影响实验室测试结果的因素很多,其中测试设备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日常检
测工作中加强对检测设备的管理,正确进行日常使用和维护,并对需要注意的事
项和数据、记录的保存进行明确记录。
此外,还必须对某些关键仪器设备建立使
用许可证。
此外,试验前应对试验仪器进行校准和校准,以防止设备因素导致试
验结果不正确。
1.2检测材料
试验材料是实验室试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标准样品将用于某些试验。
因此,在采购和使用过程中,有必要了解材料的纯度水平是否符合标准和试验要求。
只
有在满足实验测试要求的情况下才能进行采购。
购买试验材料后,应按照科学和
标准程序储存试验材料,以避免损坏试验材料。
此外,如果准备了不同的试剂材料,则应贴上适当的标签和材料信息,以确保实验室试验的顺利进行。
1.3检测环境
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周围环境因素尤为重要。
必须有合适的测试环境,这将有助于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般来说,试验环境的湿度、温度和粉尘
会影响实验室试验结果,因此在实验室试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环境条件。
如果控
制力度不够,就会造成检测结果的质量问题,因此化学实验室应高度重视检测环境。
隔离不相容的活动区域,并将交叉污染的风险降至最低。
2化学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控制对策
2.1空白测试
空白测试是在不添加待测样品时,将测定待测样品的方法以及步骤进行分析,使其能够对检测过程中的分析结果进行获取。
实验室内控技术中的空白测试中的
结果属于空白值。
空白值所反映出来的是测试系统中的本底,其中,测试仪器中
的噪音、测试环境、测试操作中的污染以及测试试剂等因素,都会对产品检测造
成一定的影响。
这些因素将会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提升检测结果的准
确性,可以从样品的分析结果中进行扣除。
通过对这种扣除方法的运用,合理降
低因检测过程中受到的干扰或者试剂不纯造成的系统误差,以此来提升检测的准
确性以及有效性。
2.2检测人员的要求
实验室应配备与测试能力和工作量相适应的人员。
并对承担样品测试任务的
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测试人员应持证上岗。
取得(分析项目)合格证者,
才具有报出测试数据的资格。
2.3校准曲线的核查
化学实验室中内部质量控制的方法还有一种是校准曲线的核查,是对待测物
质的浓度以及检测仪器指示值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描述。
实验室在对校准曲线核
查中需要对样品检测程序进行分析,通过对样品的分析处理绘制出工作曲线或者
是标准曲线。
这种校准曲线的核查方法也是化学实验室中对仪器进行分析时最为
常用的方法。
一般使用此方法应用在待测样品组分浓度波动较大的情况,同时其
样品的批量较大的情况也会经常使用此方法进行检测。
但是,这种检测方法在检
测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
最为常见的影响因素是化学实验室中的检
测条件以及实验室中检测人员的操作水平,同时检测仪器的响应性也会影响到检
测结果。
通过对校准曲线定期核查方法的运用,能够对仪器的响应能力进行核查。
在对曲线进行绘制时,还需要保证溶液的稳定性。
2.4设施与环境
实验室内对设施和周围环境必须要严格,需要能够满足设备的操作条件及要求,使实验室环境条件符合测试项目的测试标准,保证设施与环境因素不会影响
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对于相互有干扰的测试项目,不应在同一实验室内操作。
对
于含有刺激性、腐蚀性以及有毒性的实验操作必须要在通风柜内进行。
大型分析
仪器等特殊设备必须要有专门的位置进行放置,根据设备需求进行维护,必要时
需安装空调和除湿机等,做好温度湿度、防尘防潮、防腐蚀性气体等工作。
当某
些测试项目或检测设备对操作环境有特殊要求时,应配备对环境条件进行有效监
控的设施;当环境条件不满足条件时,应马上停止检测,在确保环境条件符合要
求后,才可恢复测试。
化学试剂的贮藏要有专门的储藏室进行相应的隔离存放。
应按照各项要求对检测时产生的“三废”进行处理。
2.5取样量
在选择合适的标准物质后,需要确定标准物质的取样量。
在对标准物质的样
品量进行选择时,若规定了最小的取样量,对测量取样量进行选择时,不能低于
取样量的最小值。
在对标准物质进行选购时,应对物质取样量是否能够满足样品
测量的需求。
在分析样品前进行加标时,其添加物的浓度需要保证在校准曲线的
中间范围中。
在检测中增添新的物质时,总量不能大程度的改变样品的基体。
待
测浓度较低的环境下,需要根据检测的最低量进行加标。
加标量有明确的规定,
不能超过待测物浓度的两倍。
在对取样量进行选择时,需要根据标准物质证书中
的规定进行操作,以此来提升检测物的准确性,同时其物质还应分类进行存放。
在对物质进行使用时,应严格的根据标准进行操作,同时还应对标准物质的使用
记录进行罗列。
实验室在内部质量控制中还应定期对标准物质进行核查,目的是
为了降低检测结果中的风险性。
定期核查也能够及时的发现标准物质中的异样变
化,超出有效期的标准物质是无效的,但是若标准物质在有效期内,若造成污染
或者出现漏泄现象,也应视为无效,对过期或者污染的物质应及时的进行处理。
2.6测试方法
(1)选择测试方法和制定分析方案时应考虑满足客户的需求;相应标准、规
范的要求;适用于被检样品;方法质量参数如准确度精密度、检出限、检出率和
不确定度等符合要求;优先选择制备一份试料溶液中可同时测定多组分的分析方法。
(2)应首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析方法,其次是通过确认的非
标准方法。
非标准方法的确认依据GB/T1548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实施。
(3)对选用的测试方法,要了解其特性和适用性,正确掌握实验条件。
首次使用的测试方法,应进行方法确认。
可使用标准样品或已知样品进行方法操
作实验,直至熟练掌握。
(4)所有被选用的测试方法,应进行准确度、精密度、
检出限和不确定度等质量参数的测试,质量参数满足要求的测试方法,方可用于
样品的检测。
3结论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室在内部质量控制活动中,需要全员进行参与。
实验室
中的质量管理不仅需要管理者的正确领导,同时还需要全部操作人员的参与。
化
学实验室需要严格的开展内部质量控制工作,在开展工作中需要保证检测结果的
公平公正,使其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楠.浅谈如何提高化学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
与质量,2021,41(10):59-60.
[2]张绍华.质量控制活动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检验检测,2021,29(2):65-67.
[3]王朝稳,赵云,姜泽剑,等.检验检测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式的探讨[J].科技与创新,2020(14):149-150,152.
[4]刘弘炜.化学检测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实施及评价[J].一重技术,2017(3):72-78.
[5]谢晓静,娜琴.加强化学分析检验工作质量控制的研究[J].化工管理,2020(11):52-53.
[6]姜秀琴,李佩林.质量控制在实验室的应用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9(20):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