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竞争力的太原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区域竞争力的太原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张龙龙
【摘要】太原市在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双提升\"
和\"五个扎实推进\"指导思想下,确定太原市的发展目标为\"文明、开放、富裕、美丽\".在这一背景下,太原市开展编制了《太原市城市发展战略暨总体规划前期研究》一系列课题,分别从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发展定位及目标、区域协同发展、市域空
间布局优化、总体城市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希望通过一系列课题的研究过程和规
划结论分析总结太原市过去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在城市规划和
建设中的相关建议和策略,使太原市真正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
【年(卷),期】2019(045)009
【总页数】2页(P7-8)
【关键词】转型发展;城市发展策略;交通枢纽;太原市
【作者】张龙龙
【作者单位】太原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1 概述
太原,别称并州,古称晋阳,亦称龙城,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历史,2500年建
城史的历史古都。

太原曾经九次为都,历史上经历了四次兴盛,分别是战国初期、唐代、明清、洋务运动时期。

进入历史新时期,从中央到地方,都对太原的未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各级政府对太原的发展也提出了扶持政策,太原将进入新的发展时代。

转型发展是太原市城市发展的唯一出路,为此太原市委市政府与同济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开展编制《太原市城市发展战略暨总体规划前期研究》,希望通过战略规划及相关课题的研究找准太原市城市发展的瓶颈,并结合太原实际和其他城市发展实践经验提出城市发展策略,为太原市的转型发展指明方向。

2 太原市城市发展的困境
2.1 城市地位下降,产业结构失衡
从1960年起,太原在全国省会城市GDP排名中持续下降,由1960年的第8位
下降到2018年的第21位。

对比中部省会城市长沙、郑州、合肥、西安正在逐渐
发力成为新一线城市,而太原则从过去经济基础良好的一线工业城市,变成经济发展羸弱的二线城市。

从太原的工业结构来看,高区位商产业主要集中在煤炭、冶炼、能源等资源加工型工业领域,深加工行业和高端制造业发展相对弱势。

太原的城市经济受到煤炭市场价格和房地产市场的巨大影响。

2.2 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不足
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四要素包括:经济影响力、创新影响力、文化影响力和枢纽地位。

从经济首位度和集聚度来分析,太原2016年GDP占全省GDP为22.6%,与西安、长沙、合肥相比较低,太原对全省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省会对全省的贡献偏低。

由于缺少创新空间(平台)与创新氛围(人才知识圈),导致新经济要素集聚偏弱,新经济形态发育较慢,政府对R&D投入也远落后于周边省会城市。

太原面临传统景区业态陈旧,缺少城市亮点地区和缺少文化名片和抓手地区,致使好的历史文化
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产业带动力。

太原未纳入国家开发的核心格局中,尚处在相对边缘的位置,同时太原市城市枢纽能级较低,即机场客货量、国内外通航城市、中欧班列数等均低于西安、郑州等周边区域中心城市。

2.3 空间资源发展受限
太原市天然形成“三面环山,一水中分”的城市格局,受自然地形地貌影响,太原市的适宜建设和有条件建设空间约占市域总面积的34%,且城市的发展空间只能
向南部的太原盆地发展。

太原与晋中在空间上已经连绵,文教、物流、交通、先进制造等功能已经形成密切的联动关系,但两市之间由于行政壁垒,在公交互联、道路互通等基础性设施和服务方面仍存在大量不同步、不协调的问题,两市的协同发展面临巨大的体制性障碍。

城市内部还存在交通围城、大厂围城的不利局面,造成区域性的公共服务设施和产业空间都无法在太原市落地。

3 太原市区域发展策略与行动
3.1 双向开放,融入国家开发格局
太原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国家开发格局,需要预留充分的大通道,强化国际、国内双向开放链接。

国际层面,积极融入一带一路,谋划中欧班列;强化与二连浩特、郑州方向的通道链接,构筑纵向二湛国际贸易大通道;强化与青岛、银川方向的链接,作为丝绸之路二通道。

国内层面,积极融入京雄1 h经济圈,强化与北京、雄安方向的链接通道建设,承接京津冀功能辐射与疏解,成为大京津冀向中西部辐
射开放的门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新增长极;积极链接国家中心城市,尤其加强与西安、郑州方向的联系,构筑太郑西区域发展共同体,加强“太郑西”成长三角地区的人口充分流动和产业充分互动,同时积极拓展向长三角、中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区的纵深腹地。

3.2 区域协同,发挥省会引领作用
在城市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要强化太原市省会担当作用,太原既需要提升省
会综合服务作用,承担全省增长核心;更需要加强省会辐射带动作用,带动省域脱贫攻坚。

南北方向要加强太原和忻州、平遥等地区的联动发展,重点完善区域服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等功能,彰显国际影响力与文化魅力。

其中太原重点加强综合服务和文化旅游集散功能;五台山、平遥、太原西山等地区重点加强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太原、忻州、晋中重点加强创新产业的协同。

东西方向要加强太原市和吕梁、阳泉等地区的联动发展,一方面加强非省会功能的疏解与承接,引导能源产业、区域物流、现代农业等产业功能向吕梁、阳泉疏解;另一方面加强太原的产业创新、生产服务和对外贸易功能,集聚产业高端环节,增强省会功能的区域控制力和竞争力。

3.3 空间组合,推进太原盆地协同发展
太原城市发展受到诸多限制,向北发展受到火工区防护、蓄滞洪区、泉域保护区等因素的限制,南部受到山西综改区、基本农田、晋中行政区划等体制机制的约束,虽然规划中有新增用地,但缺少真正可落地、可开发的空间,加之太晋两地建设空间已经连绵但功能割裂问题严重等的现实局限。

省会城市功能的发挥和战略功能的布局,均无法在市域范围内独立承担。

综合考虑历史沿革、企业联系、人流客运联系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也迫切需要加强太原和晋中的协调发展。

首先,依托新机场、京太延高铁线及第三客站、无水港等重大枢纽设施选址,需要在太原和晋中区域内统筹布局。

其次,分析太原的城市发展方向,南部空间大、限制少,是城市的主要拓展方向。

结合清徐和阳曲撤县设区,依托重大功能区建设,需要在太原和晋中区域内统筹布局,统筹规划,建设太原组合城市,增强省会功能,辐射带动省域发展。

4 太原市分区发展战略及策略
综合考虑太原市城区的人口分布、空间格局、公共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及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等因素,将太原市城区划分为北、中、南三个城市发展分区,北部为太
原—阳曲协调发展区,是太原市对接京津冀和雄安新区的核心区域;中部为太原—榆次协调发展区,是太晋同城化、青银发展大通道的核心区域;南部为太原—综改区、空港区协调发展区,是太原向南发展、建设空港城、布局城市重大基础设施的核心承载区。

4.1 北部太原—阳曲协调发展区发展策略
北部是太原市对接京津冀和雄安新区的核心区域,在上兰、二电厂和不锈钢产业园区域建设以现状军工企业转型升级、搬迁火工区等危险源,发展制造业、新材料为特色的军民产业园,申请国家级军民融合示范区。

谋划太钢转型瘦身战略,将低效产能和环节搬迁至都市圈范围,增加高效产能,延伸高端产品、科技研发、产业服务、循环经济等高端应用,统筹协调太钢的长远发展与城市的合理布局。

结合尖草坪区“五村联动改造”推进三给片区城市有机更新,集聚高端产业服务功能,打造产城融合、生态宜居、城乡统筹的北部活力新城。

4.2 中部太原—榆次协调发展区发展策略
中部是太原市的老城区,是太晋同城化、青太银发展大通道的核心区域,是落实省委提出太原市走“以质取胜”的重点提升改造区域。

在府城范围内疏解老城人口,注入新的活力,要推动搬迁省市级行政单位、低端批发市场、部分公共服务设施、部分老旧社区等,腾挪出的用地要植入新功能,增加文化博览、旅游休闲、酒店餐饮、创意设计等新兴功能。

重点建设迎泽、长风、汾东三个市级公共服务中心,尤其要加快推进汾东片区的建设,汾东片区是太晋同城化的重要发展地区,要依托汾东商务区和山西科技创新城的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和道路的互联互通,推进太原与晋中协调发展,真正成为青太银发展通道的核心区域。

4.3 南部太原—综改区、空港区协调发展区发展策略
南部是太原向南发展、建设空港城、布局城市重大基础设施的核心承载区。

南部综改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区是太原市产城融合的重点区域,要进一步加快项目落地,带
动南部的高质量发展。

在清徐和太谷周边区域统筹布局新机场和第三客站,建设空铁联运枢纽,扩建修文站,谋划建设太原无水港,争取自贸区政策,提升国际货运枢纽的开放能级,建设太原国际港经济区,带动太原成为内陆开发开放高地。

5 结语
太原市在过去十年,城市发展速度已经落后于周边的西安、郑州等其他中部省会城市。

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京津冀”等重大发展战略后,太原市也要把握发展机遇,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本文贯彻省委提出的“双提升”“五个扎实推
进”“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和专家咨询座谈会提出的“以质取胜、内外互动、创新管理和技术手段”的新理念、新要求,结合正在编制的《太原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提出太原市城市发展的规划建议,希望太原市迎来下一个高质量发展的十年。

【相关文献】
[1] 段进,季松,王海宁.城镇空间解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3] 宁越敏,张凡.关于城市群研究的几个问题[J].城市规划学刊,2012(1):48-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