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智能化行业分析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网智能化行业分析报告
一、定义
配网智能化是指通过前沿的电子信息技术,将电网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以实现电网可靠性、运行效率和经济性的提高。
二、分类特点
(一)系统化
整个配电网系统应该充分考虑每个阶段的设备运行情况,并通过对任务的全面管理来提高系统自主诊断的能力。
同时,关键环节应使用智能化技术,来保证系统状态的实时监控和及时修复。
这些需要在不同的电力设备和监测系统之间进行深入而全面的
协调。
(二)集成化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配电网技术的多样性和相互关联性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必须通过集成化来提高系统整体性能,包括集成控制系统、集成数据管理系统、集成网络安全系统等。
(三)模块化
模块化是指通过先前设计好的、物理区域上不相互干涉的几个模块,整合到一个具有共同作用的系统中。
在配网智能化中,
主要采用模块化架构,实现系统简单可重复的升级或维护。
三、产业链
配网智能化的产业链包括设备制造、培训服务、设施管理和维持等。
(一)设备制造:配电设备制造、仪表制造、通信设备制造等
(二)培训服务:技术培训、运营管理服务等
(三)设施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等
(四)维持:保修、安装、调试、运营、维护等
四、发展历程
(一)2011年:国家电网公司的“智能电网项目”启动,开展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应用。
(二)2013年:《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管理办法(试行)》发布,明确提出了国家电网的“智能电网项目”和“智能输电网研究与应用项目”。
(三)2015年:国家能源局在《2015年电力市场监管工作要点》中提出,国家电网执行企业资产管理制度,实施全面计划管理,积极推行配电网智能化。
(四)2017年:《企业信息化标准管理办法》发布,强调从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生命周期的每个环节对标准进行管理和随着项目的持续进行持续优化,为配电网智能化提供了标准化标准参照。
(五)2020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公布,宣布了我国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全国所有城市必须完成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与配网智能化联系密切,也确立了配电网智能化的重要必要性。
五、行业政策文件
中国电力行业的政策文件可以分四类,分别是《规划文件》、《政策文件》、《标准文件》和《机构文件》。
(一)《规划文件》
2011年,国家电网公司启动了智能电网项目,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了配电网智能化。
(二)《政策文件》
2015年,国家能源局在《2015年电力市场监管工作要点》中提出了推动配电网智能化的要求,明确提出了企业资产管理制度,实施全面计划管理,积极推行配电网智能化。
(三)《标准文件》
2017年,《企业信息化标准管理办法》发布,为配电网智能化提供了标准化标准参照。
(四)《机构文件》
2017年,国网电力研究院发布《配电网智能化服务平台V0.0》的具体规划及实施方案,以加强配电网的监控、控制和运营,实现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目标。
六、经济环境
在当前的电力市场,国内的配电网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这些压力和挑战既来自外部,也来自内部。
(一)外部环境
在外部环境中,一是国家电力市场的改革,二是西气东输等重点项目平稳推进,三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实施,这些新业务带来的大量电网负荷、新电网规划和建设对电网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内部环境
在内部环境中,一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的增长,二是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展的加速,三是新能源配置比例的提高,使得电力消费尤其是电力配送面临着挑战。
七、社会环境
在社会环境中,创新、合作和持续性发展是电力行业建设和改革的三个关键要素。
(一)创新
作为智能电网的最核心部分——配电网智能化,必须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来实现,助推潜在的技术进步和新产品研发,不断发挥电力行业的主导力和竞争优势。
在配电网智能化领域,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合作,强化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二)合作
在配电网智能化领域,需要加强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作,增加合作经营机会,促进行业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
同时,还可
以在设备制造、技术研发、运营管理等领域进行联合研发,以实现合作共赢的效果。
(三)持续性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提高,但同时,人们也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性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在进行配网智能化时,也要考虑节约能源、环保等问题。
八、技术环境
(一)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是现代生产系统设备控制和数据处理的重要基础,也是配网智能化系统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技术。
目前的配网智能化系统凭借着强大的实时计算和大数据分析能力,可以高效地对系统现状,预测故障,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配网智能化的核心技术之一,主要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方面。
可以对配电网中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和处理,并具有精确的智能预测和跟踪功能,保证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是实现配网智能化的重要技术手段,不同的通信技术将自以不同的方式应用于配电系统。
必须建立合适的通信网络,使用通信技术进行数据的传递和分发,从而实现设备的全面网络
化。
九、发展驱动因素
(一)政策支持
配网智能化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例如法律法规、规划纲领和技术标准。
政策的完善和准确执行,能够帮助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技术进步
配网智能化的发展离不开新兴的技术,例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
先进的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扩大了系统监视的范围。
(三)市场需求
电力市场作为配电网智能化的市场,是通过对电力行业需求变化的考察,确定推行配网智能化的需求的。
电力市场需要配电网智能化技术来提高发电与消费之间的能源协调和电力质量控制。
十、行业现状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正日益重视配网智能化的建设。
并且这些高新技术在配电网智能化系统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同时我国企业正积极推进与国际接轨。
通过对需求与产品形态的更好的匹配,实现了电力行业经济效益和环保双方面升级。
十一、行业痛点
(一)安全问题
配电网智能化的重要特点是网络化,网络化的缺点就是在数据的传输和存储过程中面临安全隐患。
可能受到黑客攻击或泄露,威胁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业务监管问题
配电网智能化需要不同的部门进行协力配合,以保证系统的安全与可靠性,但存在不太完整的监管政策和机构管理的问题。
(三)编码标准问题
由于国内外配电网智能化标准的形成不完善,编码标准普遍不兼容,造成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障碍。
十二、行业发展建议
(一)加快技术研发
电力行业应该加快研发和推广配网智能化技术,适应消费电力峰值和基础电力消费需求的巨大萎缩。
(二)加强安全监管
电力行业应加强安全监管措施,防范网络攻击等清单,从根源上保障电力行业的安全需求。
(三)营造优惠环境
政府应该建立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通过投资、财力、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帮助电力企业推广配网智能化。
十三、行业发展趋势前景
配电网智能化产能角色越来越重要,是我国能源企业迈向智能化的重要技术实现手段。
未来配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
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全可靠
目前电网安全方面是路上重点,智能配电网的普及会在安全可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意味着在电网前端实现数据、信号的终端设备接入、控制、监测和保障方面。
(二)多能互联
在多类型能源推广使用的实践下,配电网智能化需要实现实时数据检测、数据分析、多方能源供应、设备监控、业务管理、资源分享,同时也应反映完全开放化、全网络化、全覆盖式。
(三)个性化需求
在电力用户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个性化需求将更加突出,建设更加个性化、智能化、可靠性较强的电力网络是大势所趋。
十四、竞争格局
近年来,配电网智能化领域已经出现了一些竞争格局,主要有华为、阿里云、华夏力腾、金山云、松阳信息等企业。
十五、代表企业
(一)华为
华为配网智能化是一个智能电网平台,该平台可借助GPON、Fiber、PLC Powernet等技术,搭建了一个现代化的配电技术,可通过终端连接智能电表、装置等设备。
(二)阿里云
阿里云配电网智能化技术主要满足数据深度学习和计算领
域,提供高可靠性、安全性和态势感知,实现电力供应能力的实时监测、控制等。
(三)华夏力腾
华夏力腾推出的智能配电网是一个完整的智能电力服务系统,主要解决配电风险、节能管理、能源管理和电费管理等问题。
十六、产业链描述
配电网智能化的产业链分为5个环节:仪表、控制器、通信设备、终端管理、运营管理等。
(一)仪表
包括电能表、计量控制设备、防抄电能表等。
(二)控制器
包括自动化控制开关等。
(三)通信设备
包括以太网通信、GPRS通信、RS232通信、3G通信等通信技术设备。
(四)终端管理
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等功能的终端管理设备。
(五)运营管理
包括后台管理、维护服务等。
十七、SWOT分析
(一)优势
配电网智能化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