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式小切口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26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国塞旦匿型!!!Q生!旦筮!!鲞筮!塑曼塾i望!墼』壁竖些!!!!£垡!垡型丛盟鲤i塑垒P!:!!!Q:Y!!:!!:丛!:!
V征、D V D、下斜肌亢进等易被忽略,过矫、欠矫发生率高。


天性内斜视主要危害是双眼单视功能的缺陷和弱视,应尽早手
术”1。

术后长期随访,及时处理并发症状,是提高远期正位率
的有效方法。

6J。

参考文献
[1]邹云春.先天性内斜视的临床表现和手术治疗[J].中国实用眼科
杂志,2006,24(7):725-727.,’
[2]陈培正.先天性内斜视术后的双眼单视功能[J].中国斜视与小
J LIt l l l科杂志,2009,17(1):21-22.
[3]武光祥,李永亮,马荣庆,等.先天性内斜视的手术疗效观察[J].81
眼科研究,2008,26(12):943-945.’
[4]王卫红,曾小平.先天性内斜视手术治疗的远期效果观察[J].眼
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6,28(9):683-685.
[5]吴倩,于刚,李子江,等.4,J L先天性内斜视临床特点及治疗[J].。

中国医刊,2007,42(8):65-66.
[6]陈梅.早期手术治疗先天性内斜视[J].1t t l l J'b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9,3l(4):302.
(收稿日期:2009—12—15)
(本文编辑:马文娟)
隧道式小切口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26例
刘贤升廖文江
【摘要】目的观察隧道式小切12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
光眼的疗效。

方法应用隧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对26例27眼白内
障合并青光眼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术后视力>0.5者15眼
(55.6%),0.2~0.5者10眼(37.0%),2眼为眼前指数(7.4%),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的提高,术前术后视力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随访4~24个月,平均眼压为(14.4±2.2)m m H g(1m m H g=0.133kPa),较术前
平均眼压(23.2±4.3)m mH g明显下降。

术'前术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隧道式小切口白
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一种损伤小、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隧道式小切口
我院自2004年开始为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施行隧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

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将近3年规律随访的26例患者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26例27眼,男12例13眼,女14例14眼;年龄54—72岁,平均61.4岁。

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9例20眼,白内障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5例5眼,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2例2眼。

术前视力:光感9眼,手动7眼,指数5眼,0.01~0.15者6眼。

入院时眼压23—52m m H g(1m m H g=0.133kP a),平均为(37.2土3.2)m mH g,经降眼压治疗后术前眼压为12~27m m H g,平均为(23.2±4.3)m m H g。

1.2术前准备:术前常规检查视力、眼压、前房角、眼底及视野。

测量角膜曲率、眼轴,应用SR K—I/公式计算植入人工晶体的度数。

术前局部联合全身应用降眼压药物,术前0.5h用复方托品酰胺眼液散瞳。

1.3手术方法:常规表麻及球后浸润麻醉,于上方作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距角膜缘后3m m处作一6.0m m的1/2巩膜
D O I:10.3760/em a.j.i s s n.1674—4756.2010.07.048
作者单位:332000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厚度板层切口,隧道刀进行板层间分离至角膜缘内0.5m m,前房穿刺,并注入粘弹剂。

行环形撕囊或截囊,扩大隧道内切口,并使内切口大于外切口。

水分离并游离晶体核至前房,核下及核上注入粘弹剂,用注水圈匙娩出晶体核,并抽吸皮质,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于囊袋内,前房注入卡米可林针剂缩瞳孔。

在巩膜瓣下切除约1.5m m×2.0m m小梁组织,并切除相对应虹膜根部,置换出粘弹剂,用10—0缝线在板层切口两端各缝合1针,根据渗液情况调节缝线松紧,最后缝合结膜瓣,并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2.5m g。

1.4术后随防:随访4—24个月,对患者视力、眼压、结膜滤过泡、前房与房角、眼底、视野等项目检查并记录。

2结果
2.1术后视力:术后视力>0.5者15眼(55.6%),0.2—0.5者10眼(37.O%),2眼为眼前指数(7.4%),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前术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视力差的患者主要与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有关。

2.2术后眼压:术后随访4~24个月,平均眼压为(14.4±2.2)m m H g,其中1眼24m m H g左右,需长期滴噻吗心胺眼液控制眼压至正常。

术前与术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3结膜渡过泡:按K r onf el d分型…,I型6眼,Ⅱ型17眼,Ⅲ型2眼,Ⅳ型2眼。

I 、Ⅱ型为功能滤过泡,Ⅲ、Ⅳ型为非功能
82主国塞旦医刊!Q!!至!旦筮!!鲞筮!期£堕堕!』壁竖!堕!!。

堕堕业!!!丛!堕i!i堡垒P!:!Q!Q:∑!!:!!:№:!
滤过泡,总有效率为85.2%。

2.4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8眼,5d后全部恢复透明。

1眼前房积血,2眼前房渗出,经止血、皮质类固醇治疗后吸收。

浅前房1眼,经散瞳、皮质类固醇并加压包扎治疗后3d消失。

术中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1眼,术中剪除脱出的玻璃体,并将人工晶体植入睫状沟,术后人工晶体位置居中。

3讨论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在临床上较常见。

手术方法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其关键在于手术后能否控制眼压和提高视力旧1。

文献及本组资料表明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可使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一次手术达到提高视力及控制眼压的目的【3‘4J。

同时避免和减轻分期手术给患者造成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并缩短复明时间;避免了多次手术造成眼部损伤,减少了术后并发症;避免了滤过术后白内障的发展,已获得了眼科医师的认可。

随着超声乳化技术的发展及E l益成熟,使得该技术在大医院广泛开展,因其口小,术后视力恢复快,散光小,倍受推崇。

但技术复杂精细,设备昂贵,在一般医院很难完全开展。

本组患者采用隧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无需特殊设备,技术也容易掌握,术后效果理想。

青光眼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手术治疗。

单纯的小梁切除术后的早期多出现浅前房,滤过泡瘢痕化,并且术后的炎性反应及眼压变化会影响房水的理化性质和眼内代谢,加速了白内障的发展。

据报道,排除年龄和糖尿病因素的影响,小梁切除术可使白内障的发生率增加78%∞1。

采用隧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是同一巩膜隧道切口,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前房密闭,眼压恒定,降低了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术中用月牙隧道刀做巩膜瓣,创面光滑,组织损伤小,降低了瘢痕形成,有利于滤过功能形成与维持。

通过本组27只眼手术,我们有如下体会:①球后麻醉后应间断压迫眼球,尽量软化眼球,充分降低眼内压,这有利手术的顺利进行。

②行巩膜隧道时,要在角膜缘后3m m向前分离至透明角膜内0.5m m,足够宽的隧道有利于切口自行闭合,无需缝线。

同时内切口应大于外切口,形成一个倒梯形隧道口,有利于晶体核的顺利娩出。

③术中应尽量将晶体核游离至前房,并且核下及核上都应注入粘弹剂,有利于保护后囊膜及角膜内皮,这对患者术后视力的良好恢复至关重要。

总之,遂道式小切口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一种损伤小、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成业,主编.眼手术并发症原因与处理[M].长沙:湖南科学技
术出版社,1998:336-337.
[2]王卫群,席保红.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人工晶体植入术[J].国外
医学眼科分册,1995,19(6):339-343.
[3]孟永安,高作书,赵瑞博,等.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治疗[J].中
华眼科杂志,1999,35(1):61.
[4]朱煌,魏锐利,李由,等.超声乳化技术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
中的作用[J].中华眼科杂志,2000,36(2):95-97.
[5]L azar o C,B e ni te z J M,C a s ti l lo A,et a1.1en s f l uorophot om et r y af t e r t r a-
becu l ect om y i n pr i m ar y op en—angl e gl auc om a[J].O p ht hal m ol o gy,2002,109(1):76-79.
(收稿日期:2009—12—26)
(本文编辑:马艳丽)
冷冻治疗法降低及控制胬肉复发的临床效果分析
李铮
【摘要】目的总结冷冻方法降低和控制胬肉复发的疗效。

方法对50例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法治疗后炎症反应较重以及复发胬肉早期的患者,按裂隙灯下检查情况分为3级,均进行冷冻治疗,并在治疗后配合点眼药水。

结果治疗1~3个疗程后,1级者充血基本消散,状如薄膜,2级以及3级者增生体部部分萎缩成灰白色,生长终止。

治疗后随访观察1年,仅5例在此期间再次出现复发症状,经再次冷冻治疗后控制;总有效率为100%。

结论冷冻治疗法降低及控制胬肉复发的方法简便易行,费用低廉,疗效可靠。

【关键词】冷冻治疗法;翼状胬肉;复发
翼状胬肉俗称攀睛或胬肉攀睛。

它是结膜变性疾患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于睑裂区肥厚的球结膜及其结膜下的增生组织向角膜呈三角形侵入,形成睑裂部位球结膜下的一种翼状赘生组织,病变处充血、增厚,并可向角膜中央蔓延。

常双眼患病,多位于鼻侧睑裂部,从形态上可分为头部、颈部、体部三部分。

根翼状胬肉的生长情况,可分静止性和进行性两种。

D O I:10.3760/cm a.j.i ssn.1674-4756.2010.07.049
作者单位:450003郑州人民医院卓美眼科静止性的胬肉,可以多年不发展;而进行性的胬肉,血管充血、组织肥厚,头部呈灰白色隆起、肿胀,与头部接近的角膜浅层及中层有点状或片状浸润性混浊,整个球结膜也表现为轻重不等的炎性反应,生长迅速。

翼状胬肉除了影响美观外,随着胬肉逐步向角膜中心方向进展还可以引起角膜散光。

一旦发展至瞳孔区,则会严重妨碍视力,大的翼状胬肉还会影响眼球运动。

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其发生和发展与环境因素如紫外线辐射、阳光、风沙等外界刺激和结膜炎症等有关。

对于小而静止性的胬肉,不影响视力者,不需治疗。

合并有沙眼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