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体检采集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出体检采集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外出体检采血的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以便有效降低血标本
不合格率。
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外出体检的人次当中所有不合格的血液标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对于相关表现和原因进行调查。
结果本研究共计调查外出体检的人次为10256次,存在有血液标本不合格
87份,其具体表现为血量不足,存在有凝血、溶血和标识不清的情况,主要原因
是采集和运送存在不规范的现象。
结论在外出体检采血的时候,需要强化相关护
理人员的体检知识培训工作,对于采集和运送环节不断地加以规范,以便于提高
血液标本运送和采集的质量,提供无偿献血血液的指标。
关键词:外出体检;采集不合格;血液标本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的进步,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开始有越来越
多的健康人群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当中,而这也为我国的国家医疗卫生行业的
血液的供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1]。
但是针对于无偿献血的人,在进行血液采
集的时候,应该对于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只有保证血液标本合格,才能够保证血
液流入到血库当中,受益他人。
针对于此,本研究仅单纯的分析因为初体检采集
导致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结果取得满意成效,现将主要研究情况作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10月的2017年10月,在我们献血房车上所接收的无偿献血人群当中,2016年有2514例,2017年有7742例,其中男性5132例,女性5124例,
献血人的最大年龄为41岁,最小年龄为22岁,平均年龄为(31.5±11.6)岁。
经
过最终检查,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液均符合献血标准。
1.2方法
在血液分析以前,对所有的血液标本做出质量的检查,并且进行登记,对所
有的血液的检察人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不合格血液标本的数量,
并且总结相关的原因。
2.结果
2.1不合格血液标本
本研究的10256例送检的血液标本,当中共筛选出87份不合格的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为0.85%,具体情况请详见表1所示。
表1 本研究87份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具体情况分析
2.2原因分析
导致血量不足的原因是采血人员对于检验项目的具体要求不熟知,在进行采
血的过程当中没有根据抗凝管和促凝管的刻度线进行采血。
因为采血量相对较少,一次采集的试管较多,因此未能正确地进行分配,最终导致试管血量不足。
因为
被体检者自身身体的原因,导致不能够采集足量的血量。
对于凝血原因进行分析。
因为体检者静脉充盈不好,比如说存在血管细小或
者是弹性差的情况,也因为其皮下脂肪少,血管容易滑动,导致采血时间较长。
存在有被检验的人员血液黏稠度相对较高,所以使用的采集针头型号较小,导致
采集血液时间较长。
因为采血量较多的情况,会导致抗凝剂存在相对不足,而同
时抽取多管的血液,直到采血结束以后才进行摇晃,均匀的处理也会导致这种情
况发生。
因为止血带的使用时间过长,会导致出现凝血情况,采血管临近失效期
而导致的抗凝剂的效力不足也是导致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溶血情况进行分析。
在进行血液采集的时候,因为皮肤表面的消毒也没干,所以会导致消毒液混入血液当中溶血。
因为血液采集量不足,会使试管内存在真
空情况,那就会导致血细胞出现破裂。
被检者因为浅表静脉有不明显的特征,对
其进行反复的攥拳和拍打,而导致溶血情况发生。
对于抗凝剂摇晃均匀的方式使
用错误,或者是摇晃的幅度过大,导致对于血细胞产生破坏。
因为血液时间放置
的时间过长而导致溶血,在运送的过程当中,因为血液标本被摇晃和震动,使溶
血情况发生。
分析标示不清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字迹潦草,不易辨认,也有一部分原因是
字迹未干就开始包裹化验单,导致字迹被蹭模糊。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笔墨质
量存在问题,因此很容易被擦拭掉。
3.讨论
需要强化血液采集人员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工作,从本研究的结果可以
看出,血液标本不合格,一般和血样的采集和运送存在关联。
所以要求采血人员
要正确地掌握血液的采集知识,保证血液标本符合相关的要求。
与此同时应该中
意对于相关采集人员的采集技能的培训,要求检验科的相关技师经常讲解常规和
特殊检查,并且对于新开展的项目进行血液采集的基本要求[2]。
血液采集的相关
人员必须要明确血液采集的影响因素、具有采集的名称、血液的采集量、血液采
集所需要的试管和相关的注意事项等等。
将相关内容会议编成表格提供给护士,
以供参考。
还需要要求护理人员掌握止血带的使用方式,在采血过程中需要预防
标本出现溶血和凝血的情况,需要安排有经验的护理人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讲
解相关的操作技巧。
在培训结束以后要对于采血人员进行考核,只有考核合格的
人员才能够承担外出采血任务。
对于规范血液标本应该采取管理。
必须要准备有充足的一次性试管,而且对
于所有试管进行检查,保证试管都能够合格,并且在有效期内。
选择采用蓝色或
者是黑色的记号笔,在试管的1/3处进行编号,按照顺序放入试管架内,书写的
时候保证工整清晰。
如果提前到达检验地点,需要按照采血的要求来放置所需要
的物品[3]。
进行采血的时候尽量不要选择过细的静脉,以便避免血量不足,导致
溶血情况出现。
在对受检人员扎止血带的时候,保证松紧度适中,避免出现溶血。
在穿刺的时候等穿刺处消毒干燥以后进针。
采血要求穿刺一次成功,避免反复穿刺。
在进行采血的时候,按照相关裁决程序进行操作,如果需要采集多个试管的
血液,那么应该保证动作迅速,在整个采血过程中要求时间越短越好,最好能够
在一分钟之内完成。
血液采集的护理人员应掌握不同试管采血的采血量,根据具
体的检查项目进行血液多少的抽取。
在血液抽取完成以后,按照相关要求充分摇匀。
除此以外,血液标本在进行运送的时候,标本箱应该排列整齐牢固,保证标
本不出现摆动,血凝标准需要在合理的环境当中保存,运送途中要求司机开车平稳,避免剧烈晃动和震动。
还要正确,指导体检者做好检验前的准备工作等等。
综上所述,在外出体检采血的时候,需要强化相关护理人员的体检知识培训
工作,对于采集和运送环节不断地加以规范,以便于提高血液标本运送和采集的
质量,提供无偿献血血液的指标。
参考文献:
[1]黄莺,周蕾,华爽锜.血标本质量管理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5,05(10):78-80.
[2]蔡仲仁.影响受检者血液标本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1(24):306-307.
[3]魏国安,石玉玲.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液化验结果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
血管病杂志,2015,11(08):524-526.
作者简介:付雪楠,女,1987.01.06日出生,本科,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专业,天津市血液中心,体检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