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现代化体系政策手册学习辅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象现代化体系政策手册学习辅导
第一部分综合
1.请简要回答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进一步强化观测基础,提高预报预测水平,加快科技创新,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提升气象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与支撑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
2. 请简要回答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奋斗目标。
答:到2010年,初步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和科技支撑保障系统,使气象整体实力达到20世纪末世界先进水平;到2020年,建成结构完善、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使气象整体实力接近同期世界先进水平,若干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3. 请简要回答发展现代气象业务中存在哪些问题?
答: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产品质量不高,科技含量不足,决策服务缺乏针对性,公众服
务信息覆盖面不够宽,专业服务深度和广度不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比较薄弱等仍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面临的挑战.
一是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滞后。
缺乏功能完备的综合服务平台,服务机构不健全.气象灾害防御管理比较薄弱,以“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管理体系尚未建立,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有待深入。
二是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整体上存在差距.数值预报水平和业务化程度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数值预报模式和资料同化等核心技术发展缓慢,新资料应用能力不足,短时临近和精细预报业务尚未完全建立,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预报水平低,定量降水预报能力不足,中期天气综合预报缺少有效的方法,专业气象预报预测业务科技含量不足.
三是气象综合观测的发展不够协调.观测系统运行还不够稳定、可靠,自动气象站等基本观测业务设备单传感器、单套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难以保证;新探测仪器的研发后劲不足,难以满足灾害性天气和气候系统监测需求及新业务拓展的支撑;重大装备稳定可靠运行保障能力不强,观测标准化、质量控制和探测环境保护问题较多,观测产品开发能力有待提高。
气象业务服务发展总体上还缺乏有效的统筹和协调,发展的效益和效率不高,对社会需求的变化认识不足;科技创新对业务服务发展的贡献率不高,科技内涵不足;人才队伍的
总体素质不适应现代业务的发展要求,缺乏领军人物和核心团队;各项业务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技术流程还不够健全和完善。
4.如何贯彻落实三号文件关于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指导意见?
答:充分发挥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协调会议制度"和省级政府人工影响天气领导机构的作用,贯彻落实《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2008—2012年》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制订并落实各地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
结合《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2009-2020年)》人工增雨与防雹工程,探索建立区域级人工影响天气体制机制。
进一步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按照“国家主导、分级负责、统分结合、权责结合"的原则,完善“地方投入为主、中央补助支持”的投入机制,加强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和作业站点的现代化建设,努力提升人工影响天气在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建设、突发公共事件和重大活动保障等方面的服务能力水平和整体效益以及作业安全。
5.为什么要推进三个业务系统的协调发展?
答:当前预报和服务系统发展很快,服务的需求和领域也在不断拓展,作为基础的观测有些跟不上。
因此需要建立与服务、预报系统的反馈机制和互动机制,确保三个业务系统协调发展。
发挥气象服务、预报预测对气象观测的引领作用,形成服务、预报、观测的正反馈机制。
气象预测部门针对服务需求的转变,以观测资料应用和效果为重点,从观测项目、观测精度和观测时空密度等方面提出对观测系统的需求。
在重大灾害性天气总结、重大活动气象服务总结中,总结和分析观测资料质量、观测产品应用情况和发挥的效益,提出明确的意见和建议,作为观测部门开展布局的调整和优化完善的重要依据.组织观测部门和气象服务、预报预测部门间多范围、多层次的交流互动,针对性的梳理在气象服务和预报预测过程中对观测资料产品和质量的需求建议,共同研究对策.实践证明,这样的互动方式对于观测系统贴近需求、满足需求、解决需求中的问题十分有益.
6.请简要回答国务院三号文件中加快气象科技创新的主要任务。
答:按照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原则,不断深化气象科技体制改革,构建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气象开放实验室、科研机构基础设施、野外科学试验基地、气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等科技设施建设。
加强气象观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气候变化应对、人工影响天气、大气成分分析、气象资源利用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重点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和气候系统模式。
在实施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中重
视气象领域的科学研究,给予气象科研稳定的投入支持.在国家重大气象工程建设中,设立气象科技研发专项资金,切实加大对气象领域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的支持力度,加快气象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第二部分公共气象服务
7.阐述公共气象服务的概念和内涵
答: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气象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的过程.公共气象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基础性公共服务范畴,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
从服务对象上讲,公共气象服务包括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和专业气象服务,但在新的形势和新的需求下,气象服务向气象灾害防御的进一步延伸是防灾减灾的必然要求.因此,气象灾害防御是公共气象服务在内涵上的拓展。
8.简述公共气象服务对预报预测和综合观测业务的引领作用
答:公共气象服务与综合气象观测和预报预测是现代气象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气象服务直接反映社会需求,其发展需求对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和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发展具有引领作用.根据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需求来确定预报项目和精细化程度,确定预报预测业务发展的任务,提高预报预测业务适应服务需求的能力。
围绕防灾减灾和农业、交通、海洋、电力等专业气象服务的需求,明确气象观测网络布局和重点,确定气象观测网络的发展任务.
9.简述气象科技服务和公共气象服务的关系
答:公共气象服务是气象事业公益性的具体表现,公益性是公共气象服务的本质属性。
气象科技服务为气象部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效益以及增强气象事业发展后劲做出了显著贡献.气象科技服务属于公共气象服务范畴,是公共气象服务的延伸和拓展。
在现阶段发展公共气象服务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机制促进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包括持续推进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
但是,必须正确处理公共气象服务社会效益和气象部门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方向,气象科技服务才能够具备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强的生命力。
过分强调气象科技服务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气象科技服务也不会得到持续发展。
10.简述未来三年我国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目标
答:通过未来三年的建设和发展,气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明显加强,基本实现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现代化、服务队伍专业化和服务机构实体化,建成比较完善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进一步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效益显著提高,公共气象服务信息覆盖率达到95%以上,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基本适应。
11.如何理解气象服务无限需求与有限能力的矛盾答: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方面对气象
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使气象服务的内容和领域不断拓展。
另外,由于对气象部门作为公共服务部门定位的认识,社会各界对气象部门提供公共服务都有迫切的期待和较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各级气象部门的人力、财力资源及科技力量等并没有随着气象服务的发展而相应增加,气象服务队伍数量不足和人才缺乏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已成为制约气象服务发展的瓶颈。
因此,在发展公共气象服务中,必然会面对无限的气象服务需求与有限的服务能力和资源的矛盾,而且这个矛盾会随着气象服务的不断发展而越发突出。
12.如何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的针对性、敏感性、综合性和时效性
答:建立与相关部门的多渠道沟通协作机制,制定和完善《年度决策气象服务方案》,明确年度决策气象服务重点和各时段固定的服务产品,提高决策气象服务针对性;牢牢把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开发利用气象能源等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安康的需求,研究政府决策部门关注的热点、新点,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滞后服务为超前服务,提高决策气象服务敏感性;加强气象实况监测分析、预警预报预测预估、极端事件检测、灾情与灾害分析、环境影响评估、灾害风险分析与防御、应对气候变化对策制定等,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综合性;建立决策气象服务产品至政府决策部门的电话、传真、网络、短信等发送渠道,建立专人专送制度和文件交换渠道,确保在第一时间内将服务信息发送到决策者手中,提高决策气象服务时效性。
13.如何实现公众气象服务的多样性、精细化、高频次和广覆盖
答:在做好常规天气要素预报预测和天气实况服务的同时,加强暴雨洪涝、台风、干旱、高温、雷电等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开发与公众工作、出行、健身、医疗等和日常生活相关的服务产品,制作发布公众关心的重大气象事件信息,实现公众气象服务多样性;避免以预报产品代替服务产品,从工作流程上将预报和服务分离,依托精细化的预报产品加强服务产品的深加工和包装,不断满足用户精细化和个性化需求,逐步开展对各种大气现象和各种气象要素的精细化服务,实现公众气象服务精细化;每天为公众提供逐时的天气实况、未来7天天气预报(其中24小时以内为6小时间隔,24-48小时内为12小时间隔),灾害性天气和相关气象灾害发生时,及时发布、更新气象预警信息和实况信息,实现公众气象服务发布高频次;利用计算机、卫星通信、多媒体等高新技术,发展和丰富公众气象服务手段与形式,充分利用各种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和各种社会资源与传播载体,实现公众气象服务信息“进农村、进企事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医院”,实现公众气象服务广覆盖.
14.如何拓展专业专项气象服务领域、延伸服务链条、提升科技水平
答:通过培育专业用户群体,拓展专业专项气象服务领域,重点加强农业、水文、交通、海洋、能源、卫生、旅游等专业用户的气象服务;在为专门用户提供常规气象信息的
基础上,提供可作为决策依据的水库调度、电力生产与分配调度、城市供热调度、高速公路管理等对策建议信息,延伸专业专项气象服务链条;开发农业、交通、水文、海洋、能源、卫生、旅游等专业气象服务指标,建立和充实专业气象实用技术储备库,开展专业气象监测、预警、评估和咨询服务,提升专业专项气象服务科技水平。
15.简述省级气象服务机构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答: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方向,按照服务多元化、业务集约化和开放式发展的思路,用1-2年的时间,调整机构设置,优化资源配置,精干机构人员,建立运行高效的分类运行管理机制,形成公益优先、门类齐全、发展均衡的服务体系,实现服务业务现代化、服务队伍专业化、服务机构实体化、服务管理规范化。
16.当前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建设存在问题
答:
一是支撑气象服务业务系统的服务技术滞后。
过多强调系统的外在表现形式,忽视了服务技术方法的研发,导致业务系统的科技水平不高,产品科技内涵不高.
二是支撑气象服务业务系统的信息资源匮乏.与社会经济各部门的信息共享滞后,部门内部信息资源分散和封闭,使得服务业务系统难以很好地将气象的自然属性与服务的社会属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是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建设集约化程度不高.各地集中
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发建设了许多功能相似甚至雷同的业务系统,业务系统建设的集约化水平低。
四是气象服务业务系统顶层设计和规划不够。
缺乏对不同业务层级气象服务系统以及不同专业类别气象服务系统的整体设计,服务系统建设存在“小、低、散”和盲目追求“大而全"的现象。
五是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实际应用效果差.欠缺对地方服务需求的全面性把握,气象服务系统建设对用户需求体现的不够,针对性不强,存在“好看不好用”的现象。
第三部分气象防灾减灾
17.阐述“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
答:政府主导主要包括行政组织协调、制定发展规划、政策法规建设和公共财政投入等。
通过上述行为广泛发动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气象防灾减灾,形成气象防灾减灾的长效机制.政府主导并不等于政府全包。
部门联动是通过构建部门联动协调委员会、联络员会议制度、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和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发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消息树”作用,实现部门间的灾害应急响应联动、信息通报共享联动、灾害预报会商联动,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配合、高效联动,实现综合防灾减灾。
社会参与是以社区为载体,以公众、企业、社会组织为主体,以气象防灾减灾志愿者和气象信息员为骨干,以政府组
织管理为主导,以多元利益主体的合作机制为核心,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能力,推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灾害防御工作,改变气象灾害防御中强政府、弱社会的局面。
18.简述我国气象灾害防御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一是气象灾害防御布局重点不够明确,一些国民经济关键行业和主要战略经济区的气象灾害易损性越来越大,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重;二是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弱、预报时效短、预报准确率不高;三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尚未完全覆盖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四是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尚未建立,缺乏精细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五是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和应急预案不够完善,部分已有的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和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不强;六是部门联合防御气象灾害的机制不健全,部门间信息共享不充分;七是社区、村屯等基层单位防御气象灾害能力弱,缺乏必要的防灾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
19.如何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
答:在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的同时,积极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识别、风险区划、风险评估和风险转移等各种减灾行动来降低气象灾害可能带来的风险,实现从过去的以气象灾害危机管理为主向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为主的转变.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风险隐患调查,建立灾害风险隐患数据库。
二是建立和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灾情上报系统
和灾情信息共享平台,开展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编制分灾种的气象灾害高风险区及重点区域灾害风险图,为规避气象灾害风险奠定基础。
三是开展气象灾害保险服务,加强保险制度的合理设计、科学核损理赔、制定保险汇率,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散和转移途径.
20.简述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内容和目标
答:形成精细化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建成覆盖广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构建有效联动的农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健全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实现防御规划到县、组织机构到乡、气象服务站到乡、精细预报到乡、自动观测到乡、应急预案到村、风险调查到村、科普宣传进村、气象信息员到村、预警信息发布到户、灾害防御责任到人、灾情收集到人,发展适合我国农村基本情况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全面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的整体水平。
21.如何建立有效联动的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减灾组织体系答:县级人民政府成立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分管县长任总指挥长,领导小组成员应当包括气象、民政、水利等相关部门负责人。
乡级人民政府有分管乡长负责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有气象协理员负责日常工作,每个乡成立气象信息服务站。
行政村村长为本区域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每个村设有气象信息员。
建立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处置体系和各地政府统一领导、综合协调,相关部门各负
其责、有效联动的农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
22.简要回答国办49号文件中如何提高全社会对气象灾害的防范意识.
答:要加大气象科普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力度,深入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利用气象、教育、新闻等资源,建设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加强全社会尤其是对农民、中小学生的防灾减灾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
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要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及时开展气象灾害分析评估,做好相关科学解释和说明工作,增强公众抗御各类气象灾害的信心。
23.《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对地方政府加强应急演练和科普宣传有何要求?
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气象灾害特点,组织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协助本地人民政府做好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和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工作。
24.发展现代气象业务,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宣传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国家、省、地气象部门建立气象防灾减灾公民素质培训基地和科普教育网站。
与科协合作,在大中城市科普馆设立气象展厅。
与教育部门合作,在中小学开设气象知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教育课程,普及气象防灾减灾教育.设立宣传站和热线电话,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咨询服务。
国家、省、地、县气象部门要组织编写通俗易懂的气象灾害防灾避险知识,制作气象灾害防灾避险电视宣传片、知识挂历、宣传卡片、小册子等。
25.请问《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与《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的关系?
答:《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是由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属于国家专项应急预案,和以前的部门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相比,实现了气象灾害应急的从部门动员到全社会动员。
一旦出现气象灾害,气象部门很快根据气象灾害发生、发展的程度,作出未来的预估,从而作出预警,起到一个“消息树"和“发令枪”的作用,马上告知有关部门,提醒各个部门、各个行业以及社会各个层面按照各自职责迅速开展响应行动。
从气象防灾角度来讲,各级政府是主要的组织者和承担者,因此《预案》的出台可以更加有效地动员整个社会参加气象防灾减灾,更有利于采取政府主导、部门行动、社会参与的动员机制,从而有效防范气象灾害。
《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是由中
国气象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的,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务院批准的气象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她着眼于长远,是指导我国未来十年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它的颁布实施对于指导各级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强化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对于解决涉及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全局的薄弱环节和共性问题,统筹防御各类气象灾害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条例》作为行政法规,是经过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它不仅充分吸收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如《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等近年来出台的重要文件精神,而且在起草过程中,还充分考虑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等有关灾害防御的法律、行政法规的有效衔接,最终加以概括总结,上升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规定。
总括之,《预案》、《规划》和《条例》尽管其发布主体不同,法律效力和调整的对象也有差异,但都高度统一于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大局,对于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6.请问条例的适用范围包括哪些?
答:《气象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气象探测、预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