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_第一单元科学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 种子发芽实验(一)

2 种子发芽实验(二)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4蚯蚓的选择

5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内容: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科学态度。

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

探究活动

活动一:谁吃谁

探究方法:阅读课本第12页,小组讨论交流。

讨论记录:

活动二:水田的食物网

探究方法:阅读课本第13页,小组讨论交流。

讨论记录:

导入

1、提问:生物的生存需要些什么?(水、阳光、空气等)。

2、引导: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这段时间我们重点研究这方面的知识。

活动一:

1、教师出示校园常见动植物样本(也可以借鉴书本的图片),说:这是在一簇花丛中发现的生物,有蔷薇、小草、树叶、蚜虫、瓢虫、蚯蚓、毛毛虫、小鸟等。

2、问:为什么在同一个区域会出现这些动物和植物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

系呢?

完成活动一

3、讲述: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让学生划出书中12面相关句子)

5、让学生指出上面几条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并发现大多数食物链都

6做一个生态瓶

6改变生态瓶

7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内容: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

过程与方法: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

探究活动

活动一:鹰、兔、草

探究方法:1.阅读课本19页,画出鹰、兔和草之间的食物链。

2.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完成下题。

人类的什么行为会造成鹰、兔子的减少或草的减少?

活动二:是什么引发了沙尘暴

探究方法:

1.阅读课本20页资料,思考下列问题,

①人类的哪些行为引起草原生态系统失衡?

②这些行为的后果是什么?最终结果是什么?

③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这种状态?

2.小组讨论交流,在此基础上形成较为完整的观点,准备向全班交流。活动一:

1、现在让我们以草原为例来研究有关生态系统的平衡问题。草原上常见的生物有鹰、兔和草,那么,这三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是怎样呢?(学生画出)

2、设想一下:

(1)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2)如果兔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3)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每个设想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然后再发表意见。

3、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鹰、兔或者草减少呢?在书19面表示出来。(可启发;为了经济发展,人们会采取哪些手段。)

活动二:

1、阅读书20面有关沙尘暴的资料。教师可进行适当的补充。

2、引导学生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提示:

(1)人类的哪些行为引起草原生态系统失衡?

第二单元光

1光和影

系。参照下图画出遮挡物距离光源6厘米、

20厘米时的影像。

我的发现:

活动三:遮挡物的形状与投影的变化。

我的问题:

我的假设:

探究方法:1. 阅读课本P25相关内容。

2. 在墙面或桌面上贴上一张纸,按照课本提示

操作。注意观察遮挡物的形状与影子形状之

间的关系

3. 小组讨论,尝试概括遮挡物的形状与影子形状之间的关系。

我的发现:

学习评价

1.()不是光源。

A.太阳 B.月亮 C.3个蜡烛 D.萤火虫

2.影子的方向与()有关。

A.光源的强弱 B.光源的远近 C.光源的位置3.要使遮挡物的影子变大,需要()

A.遮挡物距光源近 B.遮挡物距光源远 C.遮挡物距墙面近

4.蜡烛、小球和光屏的位置如图,则光屏上出现的是()

A. 蜡烛火焰的影像

B.小球的影子

C. 火焰的影像和小球的影子

5、如果光源在物体的左面,那么影子应该

在物体的()。

A.左面 B.右面 C.上面 D.下面活动一:

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活动二: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

活动三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

完成学习评价

反思:

2阳光下的影子

2.观察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影子最长?什么时候影子最短?

学习评价

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是()。

A.西到东,长到短到长

B.东到西,低到高到低

C.东到西,长到短到长。

2.一天中最短的影子是在()。

A.早晨

B.中午

C.傍

3.一天中同一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由()决定的。

A.物体的高矮

B.物体的胖瘦

C.太阳高度

4.早晨,小明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长5米,过一小时再去测量,小树的影长()

A 不变

B 大于5米

C 小于5米

5.阳光下,测得旗杆影子的长度为5米。过一会,测得长度为5.2米。这种现象应该发生在()。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6.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关系是()

A. 物体的影子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高。

B. 物体的影子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低。

C. 物体的影子长短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无关

7. 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

完成学习评价

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