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早籼新品种湘早籼43号的选育

合集下载

我国部分早籼品种及杂交早籼骨干亲本抽穗期遗传分析

我国部分早籼品种及杂交早籼骨干亲本抽穗期遗传分析

我国部分早籼品种及杂交早籼骨干亲本抽穗期遗传分析徐俊锋;魏祥进;江玲;陆广文;王洪俊;周振玲;万建民【期刊名称】《中国水稻科学》【年(卷),期】2010(024)003【摘要】设置长、短日照和高、低温4种环境,分析了我国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早籼水稻品种和杂交早籼骨干亲本共19份材料的抽穗期光温敏感性及基本营养生长性.结果表明,这19份早籼材料(包括杂交稻亲本)都表现出弱感光性,其中16份材料对温度比较敏感.这些早籼材料的基本营养生长性整体较弱,但是个体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抽穗期长短与每个材料的基本营养生长性呈显著线性相关.利用一套抽穗期主基因近等基因系对这些早籼材料抽穗期基因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早籼材料均带有隐性非感光位点hd2,大多数早籼材料都带有显性早熟基因Ef-1,而在Se-1和E1两个主效感光基因位点,所有早籼材料不带或只带有一个感光等位基因.这些结果从基因型角度揭示了早籼材料具有弱感光性和较强感温性,是其适合在我国华南双季稻作区和华中单双季稻作区作早稻种植的原因,为早籼水稻品种的选育及推广提供了重要依据.【总页数】8页(P215-222)【作者】徐俊锋;魏祥进;江玲;陆广文;王洪俊;周振玲;万建民【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5;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5;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3.2;S511.03【相关文献】1.早籼品种湘早籼45号孕穗期淹涝胁迫试验 [J], 宁金花;张艳贵;解娜;陆魁东;霍治国;黄晚华2.中国部分杂交稻和常规早籼、晚粳品种(系)的抗瘟性 [J], 沈瑛;ADREIT H;朱旭东;MILAZZO J;陈红旗;THARREAU D3.早籼稻品种分蘖角度的遗传分析 [J], 徐云碧4.优质高产早籼新品种早籼118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J], 方金旭;李立中5.常规早籼新品种湘早籼46号主要特征特性及产量结构分析 [J], 管恩相;唐海燕;姜守全;李厚荣;杨连勇;管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2013年度湖南省农业丰收奖获奖项目的通报

湖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2013年度湖南省农业丰收奖获奖项目的通报

湖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2013年度湖南省农业丰收奖获奖项目的通报【法规类别】农业品价格管理【发文字号】湘农业办农技[2013]144号【发布部门】湖南省农业厅【发布日期】2013.09.26【实施日期】2013.09.2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湖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2013年度湖南省农业丰收奖获奖项目的通报(湘农业办农技〔2013〕144号)各市州农业局、畜牧水产局、农机局,厅机关各处室,厅直各单位:经省农业丰收奖评审委员会评审,2013年度省农业丰收奖共计43项,其中“农业新技术推广”为特别贡献奖,“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湘早籼45号推广应用”等9项为一等奖,“杂交水稻Y两优9918的示范推广”等15项为二等奖,“安乡县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与推广”等18项为三等奖,评审结果经公示无异议。

现将获奖项目通报如下:一、特别贡献奖农业新技术推广主要完成单位:湖南农业杂志社。

主要完成人员:1.范正国 2.肖秀华 3.许小波 4.严迎春 5.赵一凡 6.尹正良 7.周湘宁 8.文跃军 9.谭群 10.谢晓红 11.申圭良12.王静 13.毕敏 14.骆旭 15.尹凌洁 16.康智灵 17.刘翊 18.李书庚 19.邓国初 20.周科宇 21.肖正科 22.杨才兵23.田桂华 24.卢远东25.曹卫飞26.李伯兴 27.吕平源 28.刘新家 29.刘克云 30.朱景明 31.毛琼 32.陈绍祥 33.王定昊 34.罗恢林 35.刘富强 36.李万源 37.周湘波 38.李庆鸿 39.刘建军 40.崔国清 41.黄日新 42.谷小丽 43.申亮文 44.周益民 45.贺起帮 46.徐国祥 47.孙红梅48.许伦中 49.郭学风 50.彭高 51.王迪轩52.邓立平 53.戴届全 54.谭铁安 55.程龙 56.乐水旺 57.李木华 58.肖爱辉 59.伍千志60.张端阳。

二、一等奖(一)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湘早籼45号推广应用主要完成单位:益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益阳市种植业技术推广中心。

湖南省主要水稻品种介绍

湖南省主要水稻品种介绍

湖南省主要水稻品种介绍常规早稻品种湘早143湘早籼31号湘早籼32号中鉴100湘早籼42号杂交早稻品种金优974株两优02金优402株两优819陆两优996株两优505陆两优28陆两优611杂交一季稻品种两优培九两优293准两优527湘华优7号Ⅱ优93Ⅱ优58陆两优106Ⅱ优416Y两优1号丰源优326常规晚稻品种湘晚籼13号天龙香103湘晚籼11号湘晚籼12号湘晚籼9号杂交晚稻品种金优207金优284新香优315中优218H28优9113三香优786岳优9113岳优360K优451丰源优272T优207丰源优299九优207培两优981中优117T优259T优180常规早稻品种湘早143该品种属中熟优质早籼稻,2004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被评为湖南省三等优质稻品种。

在我省作早稻栽培,全生育期108天左右,株高75-85厘米,叶片挺直而厚,剑叶较短,株型前期较散,后期紧凑,落色好,不落粒。

省区试结果:每亩有效穗23-25万穗,每穗总粒数100粒左右,结实率83.5-78.7%,千粒重26.6-27.1克。

2002、2003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431.86公斤,比对照湘早籼13号减产0.1%,日产量4.02-3.97公斤。

抗性:叶瘟3级,穗瘟1级,感稻瘟病;白叶枯病7级,感白叶枯病。

米质:糙米率79.2%,精米率69.4%,整精米率57.6%,长宽比为3.6,垩白粒率19.5%,垩白大小35.7%。

该品种适宜在我省作双季早稻种植。

湘中3月底播种,湘南可适当提早,湘北须适当推迟。

每亩秧田播种量35-40公斤,每亩大田用种量5-6公斤,秧龄30天以内,4.5-5.0叶时移栽。

插植规格为4-5×6寸,每蔸4-5苗,每苗基本苗8-10万。

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纹枯病。

湘早籼31号该品种属中熟优质早籼稻,2000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被评为省三等优质稻品种。

在我省作早稻栽培,全生育期107天,比湘早籼19号短3天。

湖南省历年来审定的水稻常规种

湖南省历年来审定的水稻常规种

湖南省历年来审定的水序号品种名称亲本来源("×"前为母本)类型1创香5号IAPAR9×明恢63/湘晚籼13号籼型常规稻2星2号好茉莉105×湘晚籼13号籼型常规稻3农香18农香16×三合占籼型常规稻4玉柱香湘晚籼13号×爱华5号籼型常规稻5玉针香天龙香103×R4015籼型常规稻6湘早籼46号嘉早324×早50籼型常规稻7浙207Z9512×K青籼型常规稻8湘晚籼17号农香19×三合占籼型常规稻9辐296Z96-03×广昌占籼型常规稻10丰华占丰八占×华丝占籼型常规稻11湘晚籼16号优丰179×97早品120籼型常规稻12黄华占黄新占×丰华占籼型常规稻13中嘉早3201D1-1/G95-40×01D1-1籼型常规稻14浙106Z9512×浙733籼型常规稻15湘早籼45号舟优903×浙辐504籼型常规稻16湘早籼44号264-7大豆DNA浸糙米籼型常规稻17香糯24湘早籼24号籼型常规稻18嘉育21G96-29×YD95-1籼型常规稻19湘早籼43号湘早籼21号×超甜玉米DNA籼型常规稻20湘早籼42号冯9×丰优早11号籼型常规稻21天龙香103农香16×优丰162籼型常规稻22创丰1号塘丝占×红突31籼型常规稻23硕丰2号优ⅠB×油菜总DNA籼型常规稻24嘉早211嘉早935×Z91-17/嘉早43籼型常规稻25爱华5号优丰105×农香16籼型常规稻2699早677湘早籼19号×湘早籼24号籼型常规稻27湘早143龚品6-29×95早鉴109籼型常规稻28中86-76?籼型常规稻29中健2号Starbonnet×IR841籼型常规稻30湘丰早119中鉴100×湘早籼3号/泸红早1籼型常规稻31湘辐994湘辐87-12×湘早籼20号籼型常规稻32中鉴99-38中早4号/舟903×浙8010籼型常规稻33嘉早935Z91-105×优905/嘉育293//Z91-籼型常规稻34中98-15嘉育948×台早94-48籼型常规稻35湘峰早1号中86-44×娄早籼4号籼型常规稻36长早籼10号湘早籼18号籼型常规稻37中98-19嘉育948×嘉兴39籼型常规稻38湘晚籼13号湘晚籼5号×湘晚籼6号籼型常规稻39湘晚籼12号92W93×克ER-3籼型常规稻40湘早籼33号怀5882-5×超丰早1号籼型常规稻41湘早籼32号湘早籼11号×湘早籼17号籼型常规稻42湘晚糯1号?籼型常规稻43湘中糯1号?籼型常规稻44湘中籼4号91491×铁三矮2号籼型常规稻45湘早籼31号85-183×舟903籼型常规稻46湘晚籼11号E179-F3-2-2-1-2籼型常规稻47农香16亲16选×80-66籼型常规稻48湘早籼30号湘早籼3号×二九丰305籼型常规稻湘早籼29号50湘早籼28号浙733籼型常规稻51中鉴100舟优903×红突5号/84-240籼型常规稻52湘晚籼9号圭巴×湘早籼5号籼型常规稻53湘晚籼8号四喜粘×湘早籼1号籼型常规稻54湘早籼27号847-5籼型常规稻55湘早籼26号湘早籼15号籼型常规稻56中优早5号A345×84-17籼型常规稻57湘早籼25号浙733×辐26籼型常规稻58湘早籼24号湘早籼11号×湘早籼7号籼型常规稻59湘早籼23号湘早籼7号×浙辐9号籼型常规稻60湘粳2号79-103/宇红1号×H129粳型常规稻61湘晚籼7号Caimojizoz×红突5号籼型常规稻62湘早籼22号矮梅早3号/HA80968×浙辐802籼型常规稻63湘早籼21号湘矮早7号籼型常规稻64湘晚籼6号明恢63×特青2号籼型常规稻65湘早籼20号84-173×IR8179-47籼型常规稻66湘早籼19号湘早籼3号×浙辐802籼型常规稻67湘早籼18号湘早籼10号籼型常规稻68湘早籼17号85-20×竹系26/红410//74-105籼型常规稻69湘早籼16号湘早籼3号×浙辐802籼型常规稻70湘晚籼5号80-66×矮黑粘籼型常规稻71余水糯水源290×余赤231-8籼型常规稻72湘早籼15号IR19274-26-2-30102籼型常规稻73湘早籼14号怀早3号×测64-7籼型常规稻74湘早籼13号2279×湘早籼3号籼型常规稻75湘粳1号79-103/宇红1号×79-66粳型常规稻76湘晚籼4号湘晚籼1号×华矮1号籼型常规稻77湘晚籼3号IR56/E3-15×8232籼型常规稻78湘中籼3号湘早籼1号×湘中籼2号籼型常规稻79湘早籼12号湘早籼1号籼型常规稻80中86-44浙辐802/广陆矮4号×HA79317-籼型常规稻81湘晚籼2号IR19274-26-2-3-1-2籼型常规稻82浙733禾珍早×赤块矮选籼型常规稻83中156浙辐802×湘早籼1号籼型常规稻84湘早籼11号浙辐802×湘早籼1号籼型常规稻85湘早籼10号湘早籼3号籼型常规稻86湘早籼9号红突5号籼型常规稻87鄂荆糯6号桂朝2号籼型常规稻88湘中籼2号矮包×双36籼型常规稻89中83-49四丰43×竹科2号籼型常规稻90湘早籼8号湘矮早9号籼型常规稻91湘早籼7号81-280×HA79317-4籼型常规稻92湘早籼6号湘矮早9号×莲塘早籼型常规稻93泸红早1号1277×红410籼型常规稻94湘早籼5号岳早籼1号籼型常规稻95桂武糯78-14×桂糯80粳型常规稻96湘晚籼1号IR22//红米冬占/广秋矮×ASD7籼型常规稻97湘早籼4号湘矮早9号/竹莲矮×竹系26籼型常规稻98湘中籼1号Tetep×珍龙13籼型常规稻99浙辐802四梅2号籼型常规稻100湘早糯1号IR29×温选青籼型常规稻湘早籼3号102湘早籼2号湘矮早9号×温选10号籼型常规稻湘早籼1号定的水稻常规种原产地/选育单位审定编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等湘审稻2011023湖南金健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湘审稻2011021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审稻2010038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等湘审稻2009039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等湘审稻2009038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湘审稻2009002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湘审稻2009001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审稻2008035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湘审稻2008001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湘审稻2007041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审稻2007040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湘审稻2007018中国水稻研究所等湘审稻2007004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湘审稻2007003湖南省益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湘审稻2007002湖南农业大学湘审稻2007001湖南省郴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湘审稻2006004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湘审稻2006003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审稻2006002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等湘审稻2006001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等湘审稻2005028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审稻2005003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审稻2005002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院湘审稻2005001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等湘审稻2004012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审稻2004002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等湘审稻2004001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XS015-2003中国水稻研究所等XS009-2003湖南省水稻研究所XS002-2003湖南省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XS001-2003中国水稻研究所等XS044-2002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XS043-2002中国水稻研究所XS042-2002湖南省双峰县农业科学研究所XS041-2002湖南省宁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XS040-2002中国水稻研究所湘审稻第333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等湘品审第308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307号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306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305号吴耕湘品审第270号湖南省慈利县农业局湘品审第268号湘西自治州农科所湘品审第267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265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248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247号湖南省娄底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湘品审第246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245号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湘品审第244号中国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243号湖南省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湘品审第224号湖南农业大学稻科所湘品审第223号湖南省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湘品审第219号湖南省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湘品审第218号中国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198号湖南省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湘品审第197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196号湖南省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湘品审第195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175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173号湖南省怀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湘品审第171号湖南省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湘品审第170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156号湖南省原子能应用研究所湘品审第155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等湘品审第154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153号湖南省农业大学湘品审第152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141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140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等湘品审第118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117号湖南省怀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湘品审第116号湖南省怀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湘品审第115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98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97号湖南省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湘品审第96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95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93号中国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92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76号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湘品审第73号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72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71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70号湖南省郴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湘品审第60号湖北省荆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湘品审第59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58号中国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57号湖南农学院湘品审第56号湖南省怀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湘品审第55号湖南省沅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湘品审第54号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湘品审第33号湖南省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湘品审第32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22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21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19号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农科所湘品审第6号浙江农业大学等湘品审第5号湖南省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湘品审第4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湘品审第3号湖南省农学院湘品审第2号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湘品审第1号。

农业部公告第1453号――关于审定113个稻、玉米、棉花、大豆、马铃薯品种的公告

农业部公告第1453号――关于审定113个稻、玉米、棉花、大豆、马铃薯品种的公告

农业部公告第1453号――关于审定113个稻、玉米、棉花、大豆、马铃薯品种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0.09.09•【文号】农业部公告第1453号•【施行日期】2010.09.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其他正文农业部公告(第1453号)陵两优472、华农18、冀棉169、合农61号、中薯17号等113个稻、玉米、棉花、大豆、马铃薯品种业经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定通过,现予公告。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01品种名称:陵两优472选育单位: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品种来源:湘陵628S×恢472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

在华南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3.6天,比对照博优998长1.6天。

株型适中,茎秆粗壮,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稃尖无色,偶有短顶芒,每亩有效穗数16.4万穗,株高115.3厘米,穗长24.5厘米,每穗总粒数143.8粒,结实率83.5%,千粒重29.0克。

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1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9级;褐飞虱9级。

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7.7%,长宽比3.2,垩白粒率15%,垩白度2.9%,胶稠度7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2%。

产量表现:2007年参加华南感光晚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7.9千克,比对照博优998增产3.7%(极显著);2008年续试,平均亩产452.5千克,比对照博优998增产2.3%(极显著)。

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0.2千克,比对照博优998增产3.1%,增产点比率70.8%。

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9.3千克,比对照博优998增产5.6%。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做好种子消毒处理,培育多蘖壮秧。

2.移栽:适龄移栽,适当密植,适宜软盘抛秧和小苗带土移栽。

一般软盘抛秧3.1~3.5叶抛栽,每平方米抛栽28~30穴;水育小苗5叶左右移栽,每穴栽插2~3苗。

优质高产早籼新品种(系)引进与比较

优质高产早籼新品种(系)引进与比较

摘 要 :通过对早 籼稻新品种进行 了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Z 4 1 3 高、茎秆 粗壮 、叶片较挺直 、耐肥抗 倒、产量高 , 0— 1株
列 参试 品种 第 1 ,建 议 续 试 并 开展 生产 示 范 。 位 关键 词 :早 籼 品 种 比 较 试验 Z 4 I3 生产 示 范 0 一 1
h 635gh m 、7 6 .k / m,分别 比对 照增产 9 8 .鬈、8 2 .鬈、19 、1 .鬈 . o 。Z 4 30、Z 3 4 6两品系产量低于对照 ,小 区实产折产 鬈 0- 4 0— 1 量分别为 7 5 .k / m 、7 8 .k / m 分别 比对照增产 0 5 2 5 g h 2 3 4 5 g h 2; .
小 区实产折产量分别为 8 3 k /m 、8 0 .k /m 、7 5 k / 3 4 gh z 29 5 ̄ h 2 9 9 g
1 材 料与方法 1 1 参试品种 ( ) . 系 从浙江 农业大学引进浙辐 0 1 0 、浙辐 2 3; 0 从嘉兴市农科
院引进 Z 4 3 0 Z 3 4 3 Z 4 1 3 早糯 3 3 Z 3 3 1 Z 3 0- 4 、 0 - 1 、 0 - 、 1 0 、 0— 3 、 0 —
为引进 、筛选 出适合庐江县生态条件 的优质高产 早籼 稻 新品种 , 分别 从浙江农业大学 、 浙江省嘉兴市农科 院等单位引 进 了一批早籼稻新品种 ( ) 系 ,在庐江县柯坦镇小墩村进行了
品种 比较试验 。
8 7 .k / m ,比 c 增产 1 .鬈; 885ghz K 7 o 其次是浙辐 2 3 0 居第 2位 , 小 区实产折产量为 8 0 .k / m , c 增产 1 .鬈; 0 - 0 655gh2 比 K 3 4 Z 34 4、 Z33 1 0- 3 、早糯 33、 0 浙辐 0 1 0 四个品种 ( )产量高于对照 , 系

农业部关于2011―2013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获奖情况的通报

农业部关于2011―2013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获奖情况的通报

农业部关于2011―2013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获奖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3.10.23•【文号】农科教发[2013]13号•【施行日期】2013.10.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机关工作正文农业部关于2011-2013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获奖情况的通报(农科教发〔2013〕13号)各有关单位:为调动广大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根据《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和《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农业部组织开展了2011-2013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工作。

经各单位初评推荐、农业部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和网络公示等程序,决定授予“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控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等60个项目为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等奖,“甬优12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等160个项目为二等奖,“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模式构建与应用”等180个项目为三等奖;授予浙江省桐乡市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站刘炳浩等486位同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授予“奶牛场标准化规模饲养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等21个项目为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

希望各获奖单位和个人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优良作风,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精神,以服务现代农业发展、满足农民科技需求为中心任务,不断提高农业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应用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美丽乡村做出更大贡献。

附件:2011-2013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获奖名单农业部2013年10月23日附件2011-2013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获奖名单。

优质中熟早籼新品种中98-19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中熟早籼新品种中98-19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中熟早籼新品种中98-19高产栽培技术石纪成;蔡胜斌;彭正文;喻良球;王庆章;喻强【期刊名称】《中国种业》【年(卷),期】2002(000)005【摘要】@@ 中98-19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中熟早籼新品种.2001年由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宁乡县1999年引进,经试种、多点示范,2002年被定为宁乡县重点推广品种.1产量表现2000年在"跨越计划"宁乡基点示范,667m2产量455.8kg,比主栽品种湘早籼21增产7.2%.2001年在宁乡县的平原区种植,667m2产447.8kg,比湘早籼21增产8.7%;在丘陵区种植,667m2产437.8kg,比湘早籼21增产6.3%;在边远山区种植,667m2产427.0kg,比湘早籼21增产7.02%.【总页数】1页(P28)【作者】石纪成;蔡胜斌;彭正文;喻良球;王庆章;喻强【作者单位】湖南省宁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410600;湖南省宁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410600;湖南省宁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410600;湖南省宁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410600;湖南省宁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410600;湖南省宁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410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相关文献】1.优质中熟早籼新品种娄早籼10号的选育 [J], 王伦祥;罗克刚2.优质中熟早籼新品种常早籼3号的选育 [J], 徐庆国;伏军3.优质中熟早籼新品种中98-15特征特性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J], 石纪成4.中熟早籼新品种湘早籼33号的引进及高产栽培技术 [J], 石纪成;唐丙坤;王秀中5.优质中熟早籼新品种中98-1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J], 石纪成;蔡胜斌;彭正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南省主要推广品种介绍

湖南省主要推广品种介绍

近三年湖南省主要推广品种介绍一、早稻株两优819(湘审稻2005010) (1)陆两优996(国审稻2006013) (2)湘早籼45号(湘审稻2007002) (3)中嘉早17(国审稻2009008) (4)湘早籼24号(湘品审第196号) (5)株两优02(XS046-2002) (6)陵两优942(湘审稻2010005) (7)陵两优268(国审稻2008008) (8)株两优30(湘审稻2006005) (9)湘早籼42号(湘审稻2006001) (10)T优705(湘审稻2005004) (11)T优15(国审稻2007005) (12)金优463(湘审稻2004005) (13)金优433(湘审稻2008008) (14)二、中稻和一季晚稻Y两优1号(湘审稻2006036) (15)Y两优7号(湘审稻2008017) (16)深两优5814(国审稻2009016) (17)准两优608(湘审稻2010018) (18)科优21(湘审稻2007030) (19)准两优1141(湘审稻2008021) (20)中浙优1号(湘审稻2008026) (21)C两优396(湘审稻2007021) (22)黄华占(湘审稻2007018) (23)Y两优2号(湘审稻2011020) (24)Ⅱ优58(XS005-2003) (25)Y两优9918(湘审稻2009029) (26)T优109(湘审稻2007037) (27)三、晚稻丰源优299(湘审稻2004011) (28)五优308(国审稻2008014) (29)湘晚籼13号(湘品审第308号) (30)岳优9113(湘审稻2004010) (31)T优272(湘审稻2007024) (32)天优华占(国审稻2008020) (33)天优998(国审稻2006052) (34)丰源优272(国审稻2006048) (35)岳优360(湘审稻2004009) (36)湘晚籼12号(湘品审第307号) (37)湘丰优103(湘审稻2009045) (38)金优207(湘品审第225号) (39)T优207(XS011-2003) (40)岳优9264(湘审稻2009048) (41)五丰优569(湘审稻2011034) (42)天优122(国审稻2009029) (43)品种审定编号:湘审稻2005010选育单位: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品种来源:株1S×华819其他审/认定、引进情况:赣审稻2006004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两系中熟杂交早籼组合,在我省作双季早稻栽培,生育106天左右。

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五、大豆:28个品种
序号
品种名称
审定编号
选育单位
1
大豆合丰23
GS06015-1984
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所
2
开育9号
GS06003-1990
辽宁省开源市农科所
3
开育10号
GS06001-1993
辽宁省开源市农科所
4
嫩丰14号
GS06002-1993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嫩江农科所
5
贡豆2号
GS06004-1994
12
黔单10号(原名黔9501)
国审玉20000015
贵州省农科院旱粮所
13
渝单5号(原代号3040)
国审玉20000016
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14
沪玉糯一号(原名沪糯96-56)
国审玉20000017
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
15
铁单16号
国审玉2001001
辽宁省铁岭农科院
16
户单2000
国审玉2001004
选育单位(人)
1
晋大70
国审豆2003006
山西农业大学
序号
品种名称
审定编号
选育单位(人)
2
黑河23
国审豆2003011
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农科所
3
吉育65号
国审豆2003012
吉林省农科院大豆所
4
鲁宁1号(济96~2343)
国审豆2003015
山东省济宁市农科所
5
沧豆5号
国审豆2003020
河北省沧州市农林科学院
陕西秦龙绿色种业有限公司
17
承玉5
国审玉2001007
河北省承德县种子公司

2005年国审稻新品种

2005年国审稻新品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5001品种名称:特优009选育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龙特甫A×南恢009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在华南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25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0.6天。

株型适中,叶片较宽大,后期转色较好,株高117.6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7.3万穗,穗长24.1厘米,每穗总粒数135.2粒,结实率82.2%,千粒重29.6克。

抗性:稻瘟病平均6.8级,最高7级;白叶枯病7级。

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3.7%,长宽比2.6,垩白粒率96%,垩白度29.7%,胶稠度4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3%。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华南早籼高产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4.4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34%(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539.6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87%(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2.6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59%。

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3.3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0.12%。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12~15公斤,大田每亩用种量1.0~1.5公斤。

2、移栽:栽插密度20厘米×20厘米,每穴插2粒谷苗。

3、肥水管理:大田每亩施纯氮10~12公斤,五氧化二磷6~8公斤,氧化钾10~12公斤。

50%作基肥,40%作分蘖肥,10%作穗肥。

在水浆管理上,做到够苗轻搁,湿润稳长,后期要重视养老根,忌断水过早。

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穗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米质一般。

适宜在海南、广西中南部、广东中南部、福建南部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5002品种名称:培杂泰丰选育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品种来源:培矮64S×泰丰占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

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14年度湖南农业丰收奖获奖项目的通报

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14年度湖南农业丰收奖获奖项目的通报

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14年度湖南农业丰收奖获奖项目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4.09.15•【字号】湘农办农技[2014]7号•【施行日期】2014.09.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14年度湖南农业丰收奖获奖项目的通报(湘农办农技〔2014〕7号)各市州农业局、畜牧水产局、农机局,委机关各处室,委直各单位:经省农业丰收奖评审委员会评审,2014年度省农业丰收奖共计39项,其中“湖南省2011-2013年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为特等奖,“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免疫推广”等9项为一等奖,“早籼稻创丰1号配套技术示范推广”等14项为二等奖,“湘早籼46号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等15项为三等奖,评审结果经公示无异议。

现将获奖项目通报如下:一、特等奖湖南省2011-2013年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主要完成单位:湖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

主要完成人员:1.涂先德2.黄铁平3.吴远帆4.陈小虎5.高永贵6.赵应中7.康六生8.管建新9.李逢喜10.何忠11.张艳峰12.吴滔滔13.吴秋明14.邓吉安15.唐春江16.方松波17.王才仁18.龚滇鹏19.杨秀春20.刘国平21.左光华22.薛勇23.陶降文24.任可爱25.龚放26.刘建春27.何光巨28.江煜29.卢俊良30.胡冬华31.王志平32.宋达清33.毛卫华34.杨小辉35.张自荣36.卢文璐37.彭慧燕38.瞿德民39.张美华40.曾要奇41.何宝生42.欧阳卫华43.彭志林44.贺志鹏45.邹高华46.尹阳明47.郭铁光48.熊展49.唐莉50.唐军信51.周志保52.曹光华53.XXX54.涂赛军55.黄柏玉56.向小平57.许威58.唐道林59.谭立60.罗祖礼。

二、一等奖(一)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免疫推广主要完成单位:湖南省兽医局、湖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籼稻品种汇总

籼稻品种汇总

常规籼稻品种1.审定编号:浙审稻2010014品种名称:黄华占作物类别:单季常规晚籼稻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黄新占/丰华占产量表现:黄华占经2007年省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15.2公斤,比对照两优培九减产4.1%,未达显著水平;2008年省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47.9公斤,比对照两优培九减产1.2%,未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31.6公斤,比对照减产2.6%。

2009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5.3公斤,与对照平产。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适中,分蘖力较强,剑叶窄而挺,微卷,剑叶角度小,谷粒较长,谷壳黄亮,稃尖无色,千粒重较低。

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27.4天,比对照短6.8天;平均株高102.0厘米,亩有效穗18.2万,成穗率68.7%,穗长23.0厘米,每穗总粒数156.1粒,实粒数139.8粒,结实率89.6%,千粒重23.2克。

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7-2008年两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1.7级,穗瘟6.3级,穗瘟损失率17.4%,综合指数分别为3.4和6.0;白叶枯病5.0级,褐稻虱8.0级。

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7-2008年两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4.4%,长宽比3.3,垩白粒率16.0%,垩白度2.4%,透明度2级,胶稠度64.0mm,直链淀粉含量17.2%,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3等和1等。

栽培注意要点:注意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稻虱等病虫害的防治。

审定意见:黄华占属籼型常规稻,株型集散适中,熟期较早,茎秆较坚韧,抗倒性较强,分蘖力较强,穗型中等,结实率较高,后期转色好。

米质优。

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

适宜在我省稻瘟病轻发地区作单季籼稻种植。

作物种类:水稻品种名称:玉针香选育单位: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品种来源:天龙香103/R4015已往审定情况:无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常规中熟晚籼,在我省作双季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14天左右。

高产水稻前十名的品种推荐

高产水稻前十名的品种推荐

高产水稻前十名的品种推荐连粳11号:亩产量为649.48kg。

湘早籼45号:亩产量为504.9kg。

龙粳39号:亩产量为666kg。

龙粳43号:产量为544.3kg。

龙粳31号:亩产量为609.32kg。

中嘉早17号:亩产量为517.88kg。

绥粳14号:亩产量为615.8kg。

绥粳18号:亩产量为563.8kg。

一、连粳11号1、特点:连粳11号是中熟的中籼稻品种,主要优点是综合性状良好,产量高,粉碎好,茎粗,分蘖力强,适应性强,而且抗条纹病和黑条矮缩病。

2、亩产斤数:每亩平均产量为649.48kg。

3、适宜范畴:适宜江苏省淮北地区种植,推广面积已经到达723万亩。

二、湘早籼45号1、特点:湘早籼45号是早籼稻品种,生长期为106天左右,株高为80-85cm,叶片粗而直,植株类型适中,茎粗而有弹性,色泽好,不容易掉落。

2、亩产斤数:每亩平均产量为504.9kg。

3、适宜范畴:适宜湖南省稻瘟病光照区的双季早稻种植,推广面积已经到达774万亩。

三、龙粳39号1、特点:龙粳39号成熟至少要128天,株高为89cm,品种抗病力强,抗逆性强,抽穗整齐,产量高,米品质好。

2、亩产斤数:每亩平均产量为666kg。

3、适宜范畴:适宜湖南省稻瘟病光照区的双季早稻种植,推广面积已经到达774万亩。

四、龙粳43号1、特点:龙粳43号在适应区,成熟要130天左右,本品种的主茎是11片叶,椭圆形,株高为89cm,茎长为14.4cm,每穗粒度为104粒,千粒重为25.6g。

2、亩产斤数:每亩平均产量为544.3kg。

3、适宜范畴: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栽培,推广面积已经到达792万亩。

五、龙粳31号1、特点:龙粳31号成熟需要129天,产量高、熟期早、米质优、抗稻瘟病性强、耐冷性强、适应性广等良好特性,比较适宜人工种植。

2、亩产斤数:每亩平均产量为609.32kg。

3、适宜范畴:本品种只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近3年推广面积已经到达4215万亩。

优质食用早籼“湘早籼42号”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食用早籼“湘早籼42号”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l 产 量 表 现 及 主 要 特 征特 性
1 1 示 范表 现 .
3 ~3 ℃的高 温 , 5 8 以利破 胸 , 并注 意保 湿 , 时翻 动 , 及 防
止烧芽 。 田湿润 育秧要 求 长 出种芽和 胚根 , 水 软盘 育秧 只须露 自破胸 即可播 种 。 如果 天 气允许 , 好播 经 过 最 1 2d薄 摊 炼 芽 , 进 行 播 种 , ~ 再 以增 加 芽 谷 的 抗 低 温 能力 , 减少早 稻育秧 期 间发 生死 芽 、 种等 现象 烂
收 稿 日期 :0 01- 1 2 1—12
也 可选择 稻 田进 行 。苗 床和 营 养土用 “ 菌灵 ” 多 等药 剂
消 毒 。铺好 软盘 后 , 在盘 内约铺二 分之 一的细 , 湿 洒 营 养土 , 次均 匀播 种后 再 盖满 余 土 ; 孔 有 各 3糖生 分 每 有, 空孔率 控制 在5/ 内 , 塌谷 后盖膜 。 以 9 6 轻 加强苗 J 术管 理, 注意膜 内温度 变 化 。2叶 1心时用“ 移栽灵 ” 施 莳 喷
和 优 良的米 质 , 深受 广大农 民的欢迎 。
2 2 种子 消毒 与催 芽 . 先 用强 氯精进 行 消毒 处理 8 2h 然后洗 净 , 2 ~1 , 浸
d后将 种子 用清 水洗 后催 芽 。将 种子 淋足 3 ~4 5 5 C温 水, 然后 用麻袋 等物 覆 盖 , 破胸 阶段 保证 种 子堆 具 订 在
25 8
C ROP RESEARCH
优 质食 用 早籼 “ 早 籼 4 号 " 优 高 产 栽 培 技 术 湘 2 保
张 建华 , 旭生 谭
( 南 省 贺家 …原 种 场 农 业科 . 德 4 52 ) 湖 常 1 1 3 摘 要 : 早 籼 4 具 有 较 好 的 丰 产性 、 适 宜 的熟 期 、 强 的 抗 逆 性 干 优 良的 米 质 。 出 厂 栈 培 l世永 插 足 种 r、 湘 2号 较 较 ¨ 提 侄 遗剡

湖南益阳赫山区双季稻早专晚优技术

湖南益阳赫山区双季稻早专晚优技术

湖南益阳赫山区双季稻早专晚优技术要点与推广成效谭卫建 汪万祥(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农业农村局,益阳413000)摘要:双季稻早专晚优生产技术是从品种选配入手,配合全程机械化生产作业,提升南方双季稻区生产效益的一种生产模式,即早季种植专用稻品种,晚季种植优质稻品种,既提升早稻商品价值,又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优质稻米需求。

对双季稻早专晚优技术的品种选择和搭配、育秧移栽、大田管理、收获与烘干等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以期为增加双季稻区生产效益、保证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季稻;专用稻;优质稻;粮食安全;早专晚优;技术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超过65%的人口将其作为主食,在南方发展双季稻作制度对于保障中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1]。

中国人均耕地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几十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对优质稻米需求和消费增加,导致不能生产优质稻的早稻种植面积急剧减少[2]。

由于担心早稻种植面积减少对国家粮食安全产生负面影响,各级政府正试图通过促进早稻销售和消费来扭转早稻种植面积减少的趋势[3]。

早稻除了作为米饭食用,还可以用来制作各种食品,如直链淀粉含量高的早稻品种适合制作米粉,糙米率高的早稻品种适合作为饲料,种植专用稻能够提高早稻的商品价值[4-6]。

而晚季则种植高档优质品种,生产更多的优质大米,以便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7-9]。

1 双季稻早专晚优技术要点1.1 品种选择和搭配 早季加工专用稻品种选择要联系市场需求,主要有:(1)米粉专用稻,直链淀粉含量在20%~26%之间、碱消值在5~7之间、崩解值在200~1500之间、消减值在200~1300之间,如中早39、中嘉早17、陆两优996等品种;(2)饲料专用稻,糙米率>79%、粗蛋白质含量>10%,如湘早籼24、湘早籼32、株两优819等品种;(3)糖浆专用稻,大米总淀粉含量>72%、蛋白质含量<7%,如荣优233、五丰优317、株两优811等品种。

湖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赵正洪

湖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赵正洪

湖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赵正洪作者:暂无来源:《湖南农业》 2020年第3期赵正洪,现任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所长、湖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和农业农村部水稻专家指导组成员。

1986年从长沙农校农作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工作至今,30多年来一直在水稻育种岗位上从事水稻品质改良研究。

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被评为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农业部杰出人才、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爱粮节粮之星”等,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潜心稻米品质改良赵正洪率领团队育成系列优质稻新品种,创新了籼型优质香稻育种方法和手段,显著提高了高档优质香稻的育种效率。

①以特异种质资源80-66为骨干亲本,创制了一大批优质稻中间材料,为品质育种奠定了材料基础。

②利用大分离群体选育,显著提高了优质香稻的入选率。

③确定外观(粒型、垩白、透明度)和整精米率(商品率)为稻米品质性状优先选择指标,显著提高了米质的选择效果。

④育成了湘晚籼5号、湘早籼31号、湘晚籼13号、湘晚籼17号、玉针香、农香32等20多个通过相关部门审定的优质稻品种。

优质稻品种振兴“湘米”湘早籼31号品种的选育与应用获得了2005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湘晚籼13号为湖南推广面积最大的高档优质稻品种,在省内外已累计推广约266万公顷,成为湖南、江西和湖北等省市场上优质香米如“桃花香米”“芙蓉香米”等的主要原粮品种。

玉针香是通过湖南省审定的、米质最好的优质稻品种,2018年、2019年连续两届获全国优质米食味品鉴金奖,被袁隆平院士誉为“超泰米”品种。

玉针香不仅享誉湖南,同时在湖北、江西、安徽、贵州、福建等南方稻区省份均有较大面积种植,目前很多高档品牌大米多由该品种打造而成。

据统计,由赵正洪为主培育的优质稻品种仅在湖南已累计推广766万公顷(其中早稻217万公顷,优质中晚稻为549万公顷),省内外累计推广面积近1333万公顷,为湖南乃至南方稻区稻米品质的改良做出了巨大贡献。

优质早稻新品种湘早籼45号繁育推广项目可研报告

优质早稻新品种湘早籼45号繁育推广项目可研报告

优质早稻新品种湘早籼45号繁育推广项目可研报告优质早稻新品种湘早籼45号繁育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项目地点:××乡镇2、资金类别:农业科技推广专项3、项目属性:新建4、实施期限:2011年12月~2012年7月5、总投资:××万元其中:申请农业科技推广专项资金补助××万元6、实施单位:×××单位地址:×××法人代表:×××7、编制时间:2011年10月28日目录1、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2)2、投资必要性分析与市场分析 (7)3、项目建设总体思路、规模及产品方案 (9)4、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9)5、项目建设期限及建设内容 (11)6、资金投入概算 (12)7、中央财政资金具体用途和补助标准 (12)8、组织保障措施 (13)9、环境保护 (15)10、预期效益 (16)11、结论与建议 (17)1、项目建设基本情况1.1××县早稻生产现状1.2 湘早籼45号繁育推广的有利条件1.2.1区位优势明显。

1.2.2自然条件适宜。

项目区冬季较长(120天),夏季次之(117天),春、秋两季相当(61天和67天)。

年平均气温17.4℃,1月平均气温5.1℃,7月平均气温28.9℃,极端最高气温40℃,极端最低气温-4.3℃;年平均降雨量1348.3mm,年最大降雨量1803mm,年最小降雨量1109mm,年平均蒸发量138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1%,年平均无霜期为275天,年日照时数1722小时,≥10℃的持续日数在235天以上,≥10℃活动积温为5264℃。

项目区土壤为洞庭湖区冲积土壤,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灌自如,有机质含量高,。

项目区环境空气清新,质量较好,一般气候条件下,硫化物、氮化物日均浓度都控制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限值以内,目前年,全区有××万亩水田被湖南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适合多种作物的生长发育,水热同季,尤其适合双季水稻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 49 , 1 7 比湘早 籼 1 9号增 产 1 . 蛋 白质 含 量 为 26 %,
虽然始穗期耐寒性不强 , 但产量未受影响 , 展示试
验 和生产 试验产 量高 , 属丰产 型 的常 规早稻 品种 。 益 阳区域试 验结 果 :全生 育 期 13d 1 ,耐肥 抗
1.9 1 %。20 年进人 品 系鉴 定 , 名为 H 5 , 1 01 定 K 1因表 型较好 , 推荐 20 0 2年参 加联 合 品 比 ,0 3年参加 区 20
湘早籼 2 号系湖南省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 1 通过辐射与激光相结合选育而成 的一个早熟早籼 新品种【 该品种株型紧凑 、 1 ] 。 生育期较短、 抗性好、 适 应性 广 。 将超 甜玉 米碳 4高 光效性 能通过 外源 D A N 导人转移到高产早稻湘早籼 2 号 ,经选育获得了 1 更 高产 , 适应 长江 中下 游地 区生 产应 用 的早籼 品 种 湘早籼 4 号。20 年 2 3 06 月该 品种通过湖南省农作 物 品种审定 委 员会审定 。
2 . o 谷粒 粗壮 , 09 m, 有效 穗 2 .6万 /6 穗 平 总 1 5 6 7m ,
1 选育过程
19 97年 6月将超 甜玉米 总 D A利 用花 粉管 通 N 道 法 [] 湘 早 籼 2 2导人 - 6 1号 , 获得 种 子 3 2粒 , 当年 冬
粒 18 粒, 2 . 结实率 6. 左右 , 9 8% 8 干粒重 3 .g理论 O , 5 产量 5 33 g 6 实 际产 量 4 20k/6 8 - k / 7m , 6 9 . g 7m 。生 6
域试验 。
倒, 群体整齐 , 后期落色好 , 耐寒性强。每 67 6 有 m
效 穗 2 . , 平 总粒 1 1 3 8万 穗 0. , 4粒 结实 率 7 . , 53 千 %
粒重 2.g 8 ,理 论 产 量 5 64k/6 际 产 量 4 1 . g 7m ,实 6
维普资讯
湖 南农 业 科 学
2 0 ,4 :2 1 0 8 ( )1 ~ 3
Hu a giutrl cecs nnA r l a Sine c u
高产早籼新 品种湘早籼 4 3号的选育
陈祖 武 卢永福 夏正清 朱克永 , , ,
f 湖南省水稻研 究所 , 1 . 湖南 长沙 4 0 2 ; 1 15
2桃 江县桃花江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湖南 桃江 4 3 0 ) . 14 0
摘 要: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超 甜玉米 总 D A直接导入水稻 , N 获得大量变异类型 , 择得 到大穗 、 、 经选 大粒 高产新 品种湘早籼 4 3
号 。2年区试平均产量 4 70 g 6 比对照金优 4 2 8 . k/ 7m , 5 6 0 增产 1 3 全生育期 12d 比对照短 1 , . %, 8 , 1 . d 生育期适宜。该品种株型 紧 3
2 区域 试 验
20 0 3年 初试 平 均产 量 4 64 g 6 比对 8 . k / 7m 。 7 6
4 2 g 6 5.k/ 7m 。田间未发 生稻瘟 病及 白叶枯病 , 0 6 纹
照金优 42增产 3 8 0 . %,增产不显著 。全生育期 8 12 ,比对照短 1 ;日产 4 1 g 1. d 8 .d 1 . ,比对照高 3k 01 g .9 。碾米 品质糙米 率 、 米率 高于对照 , k 精 整精米
O1%, . 3 不显著。全生育期 l1 , 1.d 比对照短 1 ; 2 .d 5
日产 43 g 比对 照 高 O0 g . k, 9 . k ;碾 米 品质优 于 对 6 照, 外观 品质 与对照相 当, 型较短 。 粒
3 : 生育 期 13d 株型松 紧 全 1 , 适 中 ,抗 寒早 发 、有较 强 的分 蘖力 ( 蘖 指数 为 分 3 )耐肥 抗倒 , 高 8 .o 穗 大 粒 多 , 均穗 长 . , 7 株 8 m, 2 平
凑, 穗大粒多 , 落色好 , 增产潜力大 , 出米率 、 蛋白质含量较高。
关键词 : 花粉管通道法; 外源 D A导入 ; N 品种选育
中图分类号 :51 1 s1.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6 o o ( o ) — 0 2 0 10 一 6 x2 8o 0 1— 2 o 4
产 试 验理 论 产 量 641k/6 5. g 7m ,实 际产 量 50 6 2. 0
k /6 居 6个 重 点 生 产试 验 品 种 ( 合 ) 首 。 g 7m , 6 组 之
天在海南种植第 1 ,98 代 19 年种植第 2 ,99 代 19 年 早稻种植第 3 , 0 年第 4代得 到定型株系 0 代 2 0 0 0
该 品种 20 在 湖南桃 江 与 当地 推 广 的品种 07年 进行 了比较试验 。地点选择在桃花江镇打石湾村
收 稿 日期 :080—6 20 —32
基金项 目: 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农科 院院长基金资助项 目
( 排灌方便 , 土壤肥力中等偏上 )湘早籼 3 号试种 , 4 16 z以当地推 广 品种湘早 籼 3 号 、 07m , 1 中鉴 10作 0 对照。3 1 播种 , 月 2 移栽 , 月 1 月 8日 4 0日 7 4日收 获, 在湖南桃江为典型的中熟类型早籼稻 。比较试
率低 于对 照 , 外观 品质低 于对 照 。20 04年续 试平 均
产 量 4 76 g 6 比 对 照 金 优 4 2减 产 8 . k/ 7m , 2 6 0
枯病稻飞虱、 螟虫轻度发生 。综合评价 , D早 2 分 1 蘖 力强 , 逆性 好 , 抗 丰产性好 , 熟期 落色好 。 岳 阳区域试 验结果 : 全生 育期 17d 产量 0 , 4 5k/6 比对照增 产 1 .%。 2 g 7 。 6 m 2 4 田间未发生 稻瘟 病、 纹枯病及白叶枯病。株型紧凑, 大穗大粒 , 生长 青秀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