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回收式锚索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1业主提供文件 (1)
1.2主要应用规范、规程、标准 (1)
1.3主要应用法规 (2)
1.4其它 (2)
第2章工程概况 (3)
2.1工程概况 (3)
2.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概况 (3)
2.3施工范围 (4)
2.4工程质量标准 (4)
2.5施工重点、难点分析 (4)
第3章基坑工程设计方案 (5)
3.1基坑支护设计分析 (5)
3.2基坑护坡计算参数取值 (5)
3.3基坑支护措施及施工形式 (5)
3.4支护剖面参数表 (6)
第4章施工部署 (12)
4.1工程总体目标及控制措施 (12)
4.2项目管理机构设置 (13)
4.3施工进度计划 (13)
4.4劳动力安排及工程材料计划 (14)
4.5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14)
第5章施工预备 (16)
5.1现场预备 (16)
5.2技术预备 (16)
5.3物资预备 (16)
5.4施工队伍预备 (16)
5.5机械设备预备 (16)
第6章施工平面布置及土方开挖 (17)
6.1施工平面布置原则 (17)
6.2土方开挖要点与基坑支护配合施工 (17)
第7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18)
7.1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 (18)
7.2工期保证措施 (18)
第8章主要项目施工方案 (19)
8.1冲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20)
8.2可回收式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案 (20)
8.3基坑监测方案 (22)
8.4应急预案及抵抗风险措施 (24)
第9章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25)
9.1质量目标 (25)
9.2质量保证体系 (25)
9.3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26)
9.4工程质量控制标准 (28)
9.5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9)
第10章施工技术资料管理 (32)
10.1竣工资料编制目标 (32)
10.2施工技术资料管理体系 (32)
10.3施工技术资料收集整理要求 (32)
10.4施工技术资料保证措施 (33)
第11章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34)
11.1安全管理目标 (34)
11.2安全保证体系 (34)
11.3现场施工安全管理 (37)
11.4现场安全防护要点 (38)
11.5安全检查与奖罚 (41)
第12章环保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43)
12.1安全文明工地目标 (43)
12.2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43)
12.3文明施工现场布置 (43)
12.4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44)
12.5施工现场环境卫生管理措施 (45)
12.6防止扰民与民扰措施 (46)
12.7夜间交通组织和夜间施工安排 (46)
第13章季节性施工措施 (47)
13.1季节性施工 (47)
第14章冲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措施 (48)
14.1成孔工艺确定 (48)
14.2机具的选择 (49)
第15章安全保证措施及管理 (54)
15.1安全管理目标 (54)
15.2安全保证体系 (54)
15.3安全措施 (54)
15.4孔桩施工危险源分析、识别 (55)
15.5技术措施 (55)
15.6现场施工安全管理 (56)
15.7现场安全防护要点 (57)
15.8安全检查与奖罚 (57)
编制:赵都
Q Q:36705495
T L:138********
第1章编制依据1.1业主提供文件
1.3主要应用法规
1.4其它
1.4.1工程现场实际勘察1.4.2公司施工管理文件
第2章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X X X中心基坑支护工程
建设地点:拟建场地位于厦门岛东部前埔,环岛干线东北侧,洪前路东南侧。

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东北侧为规划道路,目前为村道,距拟建建筑物最近约21m,与前村埔路相毗邻的为家家海景住宅小区,距拟建建筑物最近约40m,小区建筑物基础型式采用桩基础,东南侧为一些临时的施工活动板房;西南侧为环岛干线,距拟建建筑物最近约25m;西北侧为洪前路,道路边线距拟建建筑物最近约20m。

拟建场地原始地貌为残丘坡地,后经人工开挖回填成建筑场地,地面高程为5.84~19.95m,相对高差为14.11m,拟建场地地势起伏较大,总体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

±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18.70m,现地面平整后标高7.00m~18.50m(黄海),设5层地下室,大面积计算底标高-5.50m(黄海),基坑计算深度为12.50~24.00m,基坑开挖面积约38000㎡,基坑周长约780m。

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为1.1。

2.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概况
2.2.1地形地物
根据现场勘察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依据地层岩性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对各地层进一步划分为5大层及亚层,现分述如下:表层为人工堆积之厚度0.90-4.20m厚度不均的杂填土层,其色杂,以灰褐、褐黄色为主,主要由粘性土、中粗砂、碎砖、碎石等建筑垃圾及少量有机质色杂,以灰褐、褐黄色为主,主要由粘性土、中粗砂、碎砖、碎石等建筑垃圾及少量有机质朽木、塑料袋等生活垃圾回填而成,局部表层一般为混凝土面,土中硬杂质含量一般大于30%,回填时间约5年,未经专门压实处理,整体结构疏密不均,属欠固结土。

人工堆积层以下大致分为素填土①层、粉质粘土②层、残积砂质粘性土③层、全风化花岗岩④层,及强风化花岗岩⑤。

2.2.3地下水
主要赋存和运移与各土层之间的孔隙网状裂隙中,受上部含水层的下渗和地下水相邻含水层的侧向运移补给,总体均属弱透水层,水量不大,本场地地下水可不考虑对建筑物的腐蚀性。

2.3施工范围
施工内容:基坑支护
2.4工程质量标准
全部分项工程达到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 B50300-2001)中的合格等级。

2.5施工重点、难点分析
我公司根据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经过现场踏勘,对本工程和业主要求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陈述总结出以下几点:
a、工程环境较复杂,边坡支护须选用合理的结构形式。

本工程场地上部为新近堆填并未压实处理,整体结构疏密不均,属欠固结土,为了保障基坑距离周边建筑物和道路及地下管线的安全正常使用。

为此边坡特选用安全度较高的桩锚支护形式,确保边坡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b、基坑设计避免超出用地红线需采用安全可靠的可回收式预应力锚索。

c、本工程基坑土方开挖量及护坡桩工程量很大,我们在加强组织管理,合理组
织流水施工的基础上,多上设备,集中会战,提升设备利用率,减少雨天影响,为保证工期争取时间。

d、管线影响:
为了保证基坑安全及周围管线线缆正常使用,每施工一个坡面前都需用洛阳铲对周边管线进行人工探挖,标明位置及埋深,避免在施工时受到机械破坏。

第3章基坑工程设计方案
3.1基坑支护设计分析
设计时综合考虑的因素:
1、按业主所提的关于对支护设计的要求,包括安全等级、变形量、荷载取值、整体稳定等内容。

2、场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

3、综合考虑支护结构工程既安全又经济。

4、本工程在设计考虑的环境类别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基坑开挖结束六个月内应确保地下室底板施工完成;一年内地下室主体施工完成(即在这一时期内,只需进行正常维护,不需进行大修就能按预期目的使用,完成预期功能)。

基坑支护设计原则:
建筑基坑支护设计的原则是“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从而确保地下结构施工期间基坑边坡稳定、基坑周围建筑物、道路及地下设施安全。

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尚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周边环境、基坑周边荷载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监测。

3.2基坑护坡计算参数取值
3.3基坑支护措施及施工形式
本基坑西侧采用双排灌注桩+6道可回收锚索的支护方式;基坑南侧、北侧、东侧采用单排灌注桩+1~4道可回收锚索的支护方式。

本工程因主体地下室回填以后东西向高差较大,基坑西侧双排灌注桩围护结构将作为永久性结构使用,护坡桩采用冲孔灌注桩或可视条件旋挖成孔。

可回收式预应力锚索支护施工,原设计的意图是施工时可回收式锚索采用多级荷载压力分散型锚索,将锚索的压力分散于锚索中间合理的段落。

本工程拟将采用直列无极调压式速卸(北京力川L C式)锚索,该技术是符合并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单根工作
锚索,各承载体内采用独立式可拆卸装置,体积小,工作可靠,锚索回收简单高效,回收时不占空间,适合狭窄工作面施工,无需依赖机械,用人力就可以将钢绞线抽出,回收出来的钢绞线可以重复再利用,符合当代绿色环保的工程理念,钢绞线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1860级的φ15.24有粘结钢绞线,相比无粘结钢绞线在锚索制作成本上有降低工程造价的经济优势。

3.4支护剖面参数表
桩锚施工形式选取确定,根据支护结构按照冠梁标高可分为七大支护剖面。

1-1剖为西侧采用双排灌注桩+6道可回收锚索的支护方式,按照冠梁标高差异又分为1-1、1a-1a、1b-1b、1c-1c、1d-1d五个分区段。

全部采用φ1000@1500双排桩灌注桩,冠梁尺寸为3800×900,腰梁尺寸500×500。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垫层C15素混凝土;桩间采用挂钢板网喷射砼处理,厚度5~8㎝,强度等级C20;可回收式预应力锚索间距1.5m(一桩一锚),成孔直径150m m,孔径倾角15°,采用纯水泥注浆,浆体设计强度不小于30M p a,索体采用4~6×7φ5(1860)钢绞线制作,分为二或三级荷载压力分散型锚索;具体设计参数详见下表。

1、1-1区段支护设计参数
3、1b-1b区段设计参数
5、1d-1d区段设计参数
第4章施工部署
4.1工程总体目标及控制措施
4.1.1工程总体目标
工程质量目标: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合格。

4.1.2控制措施
为达到工程整体目标,按期保质完成基坑工程,我们选用企业内优秀管理人才组成项目班子,采用分组项目管理制度。

施工组织设计统筹兼顾,基坑支护专项工程方案设计科学合理。

4.2项目管理机构设置
组建“和昌基坑支护工程项目经理部”,全面代表公司组织、管理实施本项目工程,全面履行施工合同,统一指挥、组织协调全面工作,对本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成本全面负责。

根据本工程的管理特点和模式,确定以下施工组织机构:
图4.1施工组织机构图
4.3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保施工安全、要求合理的前提下,按业主要求时间完工,力争提前竣工,整体工期安排为6-8个月,为了响应公司经营策略,我司特制定一套分段施工,两翼展开,重点突破的施工方法,重点要求的9号、5号、4号、8号、四幢主体的施工作业面,争取在4至5个月内提前交付施工。

4.4劳动力安排及工程材料计划
4.4.1劳动力安排
1、落实劳务单位,选择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并有较强施工组织水平、工作效率高、肯吃苦、有良好信誉的队伍作为劳务分包单位,签订劳务责任合同。

2、根据开工日期和进度计划安排、劳动力需用量计划,组织劳动力和物资设备进场,并对进场人员进行入场教育。

3、根据进度计划,应科学地组织,合理地安排。

除经理部管理人员固定外,其余各作业队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均实行动态管理,相对稳定的管理办法。

需要时调入,施工完即撤走。

4、根据施工阶段的不同,参施劳动力所需工种专业各不相同,在不同施工阶段在开工之前都要对劳动力的专业、工种进行相应调整,以满足施工要求,保证施工进度。

各施工阶段高峰期的劳动力计划配备见表4.1【劳动力计划表】。

表4.1劳动力计划表单位:人
4.5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本工程计划投入设备见表4.3【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表】。

第5章施工预备
5.1现场预备
1、组织召开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其他相关单位参加的现场协调会,明确各方要求及相互责任范围,确定施工期间协调方式、方法;
2、清除现场地上地下障碍物,实现“四通一平”即水通、电通、路通、通讯通,规划和硬化现场道路;
3、尽快完成水电临时线路的铺设工作;
5.2技术预备
1、进场后根据业主、设计等提供的各种技术文件,组织学习和相关的技术交底,并在自审和预审的基础上,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和分项施工方案,并组织各种方案论证会和技术交底会;
2、进行现场交接工作,并建立测量控制网,组织现场红线、结构外皮以及场区内现状标高方格网的测放;
3、进行施工现场临水、临电的规划;
4、编制各种计划,包括:质量计划、试验计划、分项方案编制计划、材料设备进场计划、资料管理计划、工程信息化管理计划等。

5.3物资预备
1、根据材料进场计划,提前对有关材料生产厂家进行资格预审,并履行相应的考察程序,确定合格的厂家并进行供货合同的洽谈;
2、开工前预备和落实各项材料和设备的报验工作,明确程序;
5.4施工队伍预备
1、根据工程的施工工序安排和所需劳动力计划,选择具有资质的队伍多家选择,并签订专业施工责任合同书;
2、根据开工日期和进度计划安排、劳动力需用量计划,组织劳动力进场,并对进场人员进行入场教育。

5.5机械设备预备
1、根据施工设备使用计划,提前报验所用机械设备的有关资料,请监理和管理公司审批后,组织准时进场;
2、设备进场后,展开安装、调试工作,保证使用。

3、机械设备的预备要有保证施工连续进行的备用机械设备的预备。

第6章施工平面布置及土方开挖
6.1施工平面布置原则
科学合理、满足需要、经济实用,突出基坑施工阶段的特点,最大限度的利用场地,使布置尽可能的达到最优化。

布置原则:
1、保证不中断交通,便于施工物流的进出及内部循环。

2、尽量利用工地周围的现有道路(环岛干线)作为施工运输道路,现有道路不连续时,在场区内铺设临时施工用道,并设连接出入口。

3、符合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要求。

6.2土方开挖要点与基坑支护配合施工
基坑土方开挖,实行开挖区域划分3大区,马道口预留在基坑东侧,方便出土。

土方采取优先从北侧4#、5#、8#、9#楼开挖,四周逐渐从北、南两侧收回至出土马道口,开挖人员应经专业技术培训,挖机、运输车辆直接进入基坑作业时,应采取保证坡道稳定的措施,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8(见土方开挖图)。

土方开挖前应查明基坑周边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电缆、燃气、排水等地下管线情况,并采取措施保护其使用安全。

基坑土方应分层、分段、均衡开挖,基坑分层开挖厚度不应大于4m,对软土区域分层层高不宜超过1.0m,高度大于4m时,应二级放坡,临时边坡坡度不大于1:1.5。

土方开挖应与支护结构的设计工况相吻合,使支护结构受力均匀,严禁超挖。

当基坑开挖面上方的锚索未达到设计要求时,严禁向下超挖土方。

根据本工程围护结构的施工特点,基坑土方开挖应在支护桩,冠梁,锚索的强度分别达设计强度的100%,80%,80%后方可开挖下一层土方。

开挖前做好施工组织设计,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支护结构,确保支护结构的安全,防止扰动基底原状土.土方开挖时,出土坡道的设置应尽量使支护结构受力均匀并根据道路行走条件作施工组织设计.需在支护结构上面行走挖土机械时,结构顶面覆土不小于1m,且应铺设钢板。

土方开挖顺序及速度应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开挖的土方不得在临近建筑及周边影响范围内堆放,并应及时外运。

土方开挖应避开雨季,开挖过程中应做好坑内滞水及大气降水的疏导工作,确保坑内不积水,坑底以上30c m土方应采取人工修底的方式挖除,并防止坑底土体扰动;混凝土垫层应做到随挖随捣,挖土到设计标高后,应在8小时内浇筑垫层,垫层浇至围护桩边,无垫层坑底最大暴露面积不得大于200m㎡,邻近基坑边的局部深坑(深度超过1.5m)应在大面积垫层完成后开挖,严禁一次开挖到底。

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应注重保护降、排水设施。

第7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7.1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
目前为止,现场已经具备条件进行施工,本工程计划按业主要求时间进场,在不受任何自然条件及人为因素干扰的前提下,总工期控制在180天以内。

各工序具体施工时间存在交叉施工时间段,同时各工序施工时间可在施工过程中相应调整,但不会超出180天总工期计划。

7.2工期保证措施
科学安排工期,特别是提前安排关键工序,强化管理,要求各分项工程按期完成,为相关专业施工提供良好条件,从而确保整体工期的实现。

7.2.1组织管理保证
以项目部为龙头,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总包单位紧密配合,集中统一领导施工队伍,统一协调各单位关系,统一部署,统一计划,统一标准,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全面负责,并建立项目部每周协调会制度,及时解决各种问题,从组织上保证总进度的实现。

7.2.2科学合理安排工期
科学合理安排工期,项目部对工期及各项资源投入实行动态管理,按投标工期编制总进度计划并定出过程中的控制节点,加强监控。

总进度计划要充分结合施工技术方案,各专业的进度要求,充分利用计划中的自由时差,抓住关键线路和重点工作,确保施工的最佳均衡和连续作业。

加强和强化各专业之间的协调。

7.2.3合理安排分项工程
根据本工程特点划分施工区段,每一区段安排足够的劳动力,运用均衡流水施工工艺合理地安排工序,对工地现场的平面区域同步施工的同时,按照施工工艺程序的要求合理利用空间进行立体交叉作业,充分利用空间争取时间和充分利用时间争取空间来科学地组织施工,确保施工的均衡性,使各道工序搭接紧凑,避免窝工现象出现,保证工程总进度。

采取切实可行的雨期施工措施,连续施工,确保进度和质量。

7.2.4选用最优施工队伍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我们选调优秀的专业化施工队伍,按既分工又合作的方式统一组织。

以总工期进度为依据,编制分项工程施工组织方案、工程进度计划、劳动力配置计划、材料、设备、机具进场计划。

7.2.5外部条件保证
施工场地、道路、水电、通讯等预备工作是施工单位进场施工的基本条件,施工图纸是否及时到达也是直接影响工程进度的重要因素。

所以首先需要业主的密切配合,
消除前期工作对延误工期的影响,为工程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

同时项目部设专人负责处理好本工程与周边单位、居民的关系,在确保通行安全、不扰民、不民扰的前提下,为工程施工创造良好的环境,保证工程施工不受影响。

7.2.6加强监控、及时调整
在施工中不断与进度计划图比较,发现问题,研究措施,补救拖期,强化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动态管理和控制,保证计划目标的如期实现。

7.2.7技术保证
充分发挥整体综合优势,积极依靠先进的管理水平、丰富的施工经验和施工技术水平,科学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技术人员认真阅读图纸,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案,保证各项工序在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的前提下进行,避免返工返修现象给工程带来不良影响。

7.2.8分项质量保证
本工程施工是一个多作业点、多工序、多个分项工程立体交叉作业的过程,在质量控制方面难度较大,要求质检人员在工序施工过程中严格认真,细致检查,将一些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防止出现事后返工现象。

7.2.9材料保证
投入优质的施工材料,提升工程质量,降低施工难度。

在每道工序之前,技术人员根据图纸及时上报材料计划,保证在工序施工之前材料提前进场,杜绝因材料原因影响施工正常进行。

第8章主要项目施工方案
8.1护坡桩施工方案
本工程采用冲孔灌注桩成孔施工工艺,该工艺描述详见与第十四章。

8.1.1桩顶帽梁及腰梁施工
1、工艺流程:
挖槽→绑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养护
2、技术要求:
(1)桩头要清理干净,凿除浮浆。

(2)冠梁尺寸3800×900,腰梁尺寸500×500,配筋见图纸A2
(3)砼标号C30,浇筑砼后振捣密实,保证帽梁表面的平整光滑与顺直。

(4)冠梁在双排、单排桩、按施工部署要求达到组桩合拢后开始施工,腰梁在
锚索达到50~70根一组时开始施工,施工采取分段,流水连续作业的方法,采取工序要求分解,拆分措施,腰梁凝固期要整合在锚索凝固期内,在凝固期内抢时间。

8.1.2桩间土喷射砼护壁及排水处理
1、从上至下清除桩间土至1/3~1/2桩径,清理面为弧形,弧线突起朝向基坑外侧;
2、局部滞水丰富处,可采用插管引流,清土完后,立即铺挂40x40钢丝网片(网片筋厚度1.5~2m m),钢筋网利用φ16@500钢筋与两边护坡桩固定,钢筋植入护坡桩8-10c m;
3、喷射砼,采用喷射机分层喷射C20豆石混凝土,最终面层厚度达到5~8c m。

8.2可回收式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案
8.2.1可回收式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定位→钻机就位→安装钻杆、旋转接头等→钻孔→插入钢绞线索→注浆→浇
筑腰梁→养护→预应力张拉→后期拆除回收。

8.2.2施工要求
1、锚索加工:
锚索加工时在现场搭设一工作棚、工作台,现场安装。

2、钢绞线截取:
锚索分为2-3级荷载压力分散型锚索,每级钢绞线除按照锚索设计长度参数截取之外,每级都要预留0.8~1.5米外张拉段,钢绞线体要求干净平直,通体无较大损伤,以免正常使用时发生崩断。

3、锚索杆体组装:
锚索钢绞线按照上述长度要求截断后,以外径Φ20的P V C塑料套管穿过,然后在绞线的一头安装承压板,承压板板厚采用12m m直径130㎜的圆形钢板制作,中间置两个钻孔直径20m m,安装锚索可回收装置与钢绞线组装为一体。

承压板和可回收装置可以是在场外就组装好的一体式,也可以是现场安装的分体式。

当钢绞线和可回收装置安装好以后,按照每孔的定位要求进行组装锚索。

多级锚索承压盘分别编号为1号、2号、3号。

1号位于孔底,其钢绞线从2号、3号承压板上穿过,2号、3号承压板要预先给1号钢绞线预留钻两个直径Φ20的孔,2号承压板位于中间,3号承压板在靠外位置,3号承压板上预留前两级钢绞线的孔径。

各承压板之间的距离按钢绞线截取长度设定。

注浆管要从所有的承压板上同样的边缘
位置钻孔穿过。

锚索间隔1.5m安装一定位骨架,用铁丝将钢铰线均匀捆于骨架周围,注浆管不绑扎。

4、钻孔:
钻孔采用全套管锚杆钻机成孔,安排4-6台130D全套管新型锚杆机。

放线定位:由现场测量放线人员按设计要求放线,并经专人检查后做好施工记录。

土方开挖至锚索设计标高下0.5m时开始钻孔。

锚索施工紧接基坑土方开挖进行,基坑土方开挖采取分层开挖,当每层土方开挖至锚索孔位下0.5m高程时,平整开挖面后进行锚索施工。

根据钻机的特点,钻机的工作面宽度不小于7m。

施工用电采用交流电,大约30K W,用水使用自来水,用50m m水管通向基坑。

因施工时用水量大,因此,正式钻进前,须于基坑内设置好排水沟,并于基坑中间设置一个泥浆沉淀池。

开孔前测量放点定出锚索孔位后,调整好角度,均为15°,孔直径为150m m,
钻孔塌孔严重时采用水泥浆护壁工艺,护壁水泥可采用P O32.5水泥。

锚索钻孔时,孔间水平方向允许偏差为±10m m,垂直方向允许偏差为±50m m,钻孔倾斜允许偏差为3‰,孔深应超过锚索设计长度50c m,终孔后清孔要彻底,并立即插入锚索灌浆。

成孔过程中注重控制锚杆倾角,成孔后对孔深、孔径、倾角进行检查验收,做好施工记录及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5、插入钢绞线:
送钢绞线进入孔内采用人工,人工搬运时要派专业技术人员指挥下放,以免对可回收式锚索杆体结构造成损伤。

6、锚索注浆:
锚索注浆采用孔底注浆的方式,用水泥浆将孔内残留的泥浆等置换出来。

注浆时以慢速连续注浆,直至钻孔内的水及杂质被置换出孔口,孔口流出水泥浓稠浆为止。

注浆前事先检查每根钢绞线是否松脱,可用人拉一下即可。

注浆水泥采用P O42.5水泥;水灰比o.45~0.5左右,注浆压力≥1.5M P a,一次、二次注浆水泥总用量不得小于90k g,注浆管拔管时要始终保证出浆管口深于孔内水泥浆2m,且不能太快,使水泥浆有一个向锚固端土壤扩散渗透压缩周边土体的时间。

7、锚索的张拉、锁定。

锚索锚固体的强度大于15m p a,达到设计强度75%时,根据厦门当地经验和工期安排锚索在养护15~18个日历天中可进行张拉锁定。

本工程设计采用多级压力分散型锚索,在合理状态下各单元之间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对应其最好的张拉方法就是分别多次循环张拉。

第一次循环张拉值直接达到设计锁定值的90%,剩余数值的调平循环次数及应力损失值的补偿要根据现场第一根锚索的调试来确定。

锚索张拉采用1000K N 千斤顶,张拉过程中需注重安全事项,施工时千斤顶后方范围不可长久站立,以免发生危险。

8、锚索回收
后期锚索回收过程十分简单,用千斤顶先把腰梁上锚具及垫板卸下,敲击钢绞线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