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政治热点备考

合集下载

2013高考重大热点问题政治科解析

2013高考重大热点问题政治科解析

二00六高考重大热点问题政治科解析一、全国人大批准“十一五”规划纲要[背景材料]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建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国务院根据《建议》编制了“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

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和主要目标。

指导原则是: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纲要》还提出我国“十一五”时期的六大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三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四是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五是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六是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2006年3月5日,温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6年要着力做好八个方面工作的第一个方面工作是,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分析提示]这一热点专题以全国人大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以及《纲要》提出的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原则和经济发展目标为内容。

对这一内容要用所学知识着重分析说明六个问题:1.“十一五”规划制定过程和我国政治制度、政党制度的关系。

2.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性及其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3.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是又快又好的发展。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的经济增长目标和经济增长速度是科学发展的体现。

要说明《纲要》提出今后5年我国经济增长目标和速度内容的正确性。

4.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内需和外需关系,坚持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长期的重大战略方针;扩大内需要处理好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关系,当前扩大内需必须在保持合理投资规模的基础上,重点是扩大消费需求。

2013年高考时政热点1

2013年高考时政热点1

2013年高考时政热点:201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一、【时事背景】2012年12月22日,为期两天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闭幕。

会议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系统总结2012年和过去10年农业农村发展成就,深刻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重点研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全面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

会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门研究了会议文件,对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讨论稿)》。

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并讲话。

二、【考点链接】1、经济生活角度(1)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居民消费不仅取决与当前收入,而且受到未来收入的影响。

促进农村改革发展有利于统筹城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2)消费对生产具有重大的反作用。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为生产的发展创造新的劳动力。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消费市场,从而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3)经济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加大农村改革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集具体体现,有利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4)财政的作用。

增强农业发展活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大对农村财政投入力度,有利于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5)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增强农业发展活力,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有利于促进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2、政治生活角度(1)我国的国家性质。

2013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分析:专题0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2013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分析:专题0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背景材料】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知识支撑】1.经济生活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通过城镇化的推进,既可以拉动投资,又可以增加消费,是推进中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点.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和推动结构调整的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注意把握好度,增强操作的灵活性。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求的是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速度,要求的是在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增长。

3.文化生活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要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

坚持联系的观点。

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掌握系统优化方法.要合理安排生产力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重大项目,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规划,科学布局。

2013届高考政治热点专题五

2013届高考政治热点专题五

热点专题五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命题猜想】关注社会热点,体现时代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是山东高考政治试题命题的典型特点。

2013年高考试题仍然会遵循“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为素材”的命题特点和主体设计思想,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热点,对当前人类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考查.2013年高考将是充分体现十八精神的一年。

十八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是2013年备考的重点。

【典题示例】1.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原创)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对个人消费、企业生产经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2) (宁夏银川一中高三年级第六次月考)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调整产业结构的角度分析我国应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材料二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资源能源短缺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为此十八大报告指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3)(原创)有人认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关键在科技创新同时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其合理性?参考答案:(1)对个人:①促进个人消费坚持求实这一健康的消费心理。

②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性的消费者: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反对盲目从众、攀比、情绪化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面对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我们应该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节约资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2013高考政治高频考点完全整理

2013高考政治高频考点完全整理

2013高考政治高频考点---完全整理一、经济生活部分1、货币:职能、汇率(计算)、通货膨胀(价格、计算)2、价格:价值决定价格(计算)、供求影响价格、价值规律、价格变动的影响3、消费:(1)影响消费的因素客观因素: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当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与收入差距)。

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主观因素:消费心理(2)做理智的消费者: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3)影响消费结构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的变化。

恩格尔系数(计算)(4)生产与消费的关系4、企业:公司的经营和发展5、劳动者:就业、劳动者权益6、投资理财:投资收益与风险(利率、股票等收入的计算)7、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财政、税收的作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的适应性8、市场经济(1)市场调节及其弊端、市场配置资源、市场秩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含义、必要性、主要任务和主要目标、手段)9、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10、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对外开放、“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温馨提示:1、注意与计算题相关的内容(价值量与生产率、汇率、通胀、恩格尔系数、利率、股票、税收)2、注意对各类经济主体的要求:(1)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劳动者维护自己的权益(2)企业: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承担社会责任(3)国家(政府)坚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大力发展生产力→加持完善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在市场的调节的基础上加强宏观调控→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二、政治生活部分1、国家: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民主与专政的关系2、公民: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的原则、各种选举方式的优点局限和适用范围、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的方式和意义,公民进行民主监督的渠道和意义及如何行使监督权3、政府:宗旨、原则(愿意和要求)、权利的行使(依法行政的角度)和监督(体系、意义)4、政党:性质、地位、宗旨、执政方式、指导思想5、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职能、人民代表与政协委员的权利和义务6、国际社会: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基本权利,国际组织的作用、联合国的宗旨和作用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立场,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国际竞争的实质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2013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的复习原则

2013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的复习原则

2013高考政治时政热点的复习原则录入时间:2013/3/27 11:02:00一是“以小见大”。

“大”是指突出掌握重大热点问题,“小”是指把握重大问题的切入点要小,要具体。

既要突出重大热点问题,又要结合实际从微观上加以把握,要反映以小见大的特点。

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当然也是高考命题的焦点。

对此内容的考查,可以直接考查,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如何构建等。

但更要注意隐性考查、微观考查,以小见大,如考查城乡差距问题、农民工问题、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安全问题、教育公平问题、分配问题等。

二是“以近及远”。

“近”是指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远”是指关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要结合身边实际来反映长远问题,体现以近及远的特点。

如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这一热点问题的认识,可结合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具体措施,也可以结合某地区、某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做法,还可以结合公民个人,包括青年学生,树立节约意识,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的具体做法。

三是“以点带面”。

就是在分析某一热点问题时,既要把握这一热点的来龙去脉,又要辐射这一热点的相关问题,由点到面,全方位把握。

如,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长效热点的认识,要紧紧抓住“经济效益”这一核心概念,并辐射开来,全面掌握。

主要把握经济效益的含义、内容、表示公式、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与途径。

同时还要找到它与价值规律、市场经济的特征、市场交易的原则、企业的兼并和破产、企业经营者的素质、正当竞争手段、出口结构等经济学知识点的联系等。

四是“以新带旧”。

就是在分析某一长效时政热点问题时,既要关注当前出现的新信息,也要关注过去党和国家对此热点问题的态度和做法。

如关于就业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到“以新带旧”式的总结:①就业形势: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供求总量矛盾短期内难以改变,供求结构矛盾突出,传统行业出现大量下岗失业人员,新兴产业、行业和技术性职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却供不应求。

2013高考政治热点:第五届金砖国家峰会

2013高考政治热点:第五届金砖国家峰会

2013高考政治热点:第五届金砖国家峰会一、【时事背景】2013年3月26日,第五届金砖国家峰会在南非德班国际会议中心以一场别开生面、极富民族特色的多元文艺演出拉开帷幕。

这是金砖国家第一次在非洲大陆举行领导人会晤。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南非总统祖马、俄罗斯总统普京、巴西总统罗塞夫和印度总理辛格将出席领导人会晤。

此外,金砖国家领导人还将同非盟领导人和十余位非洲国家领导人举行对话会。

本次峰会主题为“金砖国家与非洲:致力于发展、一体化和工业化的伙伴关系”。

会议期间,金砖国家领导人就加强金砖国家伙伴关系、深化金砖国家与非洲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其中,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工商理事会等内容是此次峰会讨论的重点议题。

此次会晤对未来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和彼此间的合作、对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建立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新的探索和新的规划,从而必将在金砖国家关系史和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史上起到承先启后的历史作用。

二、【知识链接】1、关于经济生活(1)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我国与金砖国家在经济、金融、贸易、发展等领域所形成的协调与合作关系,表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中国与金砖国家开展经济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3)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我国积极发展与金砖国家的双边多边的经贸关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我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4)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中国与金砖国家发展互利互惠的双边多边经贸关系并不意味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依靠国外经济力量来进行,而是仍然要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实力。

2013届高考政治时政热点 专题三:科教兴国_创新驱动

2013届高考政治时政热点 专题三:科教兴国_创新驱动

材料一显示了什么经济信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 信息:材料表明我国科研投入比较低,对外技术 依存度比较高、科技进步贡献率比较低。要提高自主 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意义: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自主创新 能力有利于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③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④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 ⑤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2)我国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反映了实践是认识的 基础的哪些道理?(6分)
(2)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探索出 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 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2分)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突破了 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 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2分)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 施,证明了我国探月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 (2分)
2013-5-17 2
3、 “神九”飞天首次对接 “蛟龙”下海创新纪录 。 6月24日,飞天“神九”与下海“蛟龙”分别创下纪录: 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手控交会对 接。这是中国载人航天首次手控交会对接成功,标志 着中国全面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刘洋成为中国 首位参与飞船实验操作工作的女航天员;同日,蛟龙号 载人潜水器在位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区域,成功 下潜至7020米深度,在这个世界最深海沟写下中国载 人深潜的最高纪录。6月27日,蛟龙号刷新纪录,下潜 至7062米。
政府职能
党的执政方式、 指导思想 国家利益 国际竞争、 综合国力

2013高考时政热点

2013高考时政热点

2012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一、十八大报告与教材、考点的结合点:(一)必修1《经济生活》1、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1)重要性: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如何?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如何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2)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3、劳动与就业(如何进一步搞好就业问题)(1)必要性: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

(2)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3)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

(4)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

(5)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

(6)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4、个人收入的分配、收入分配公平(1)目标: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2)措施:①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②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③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2013年高考政治高频考点

2013年高考政治高频考点

2013年高考政治高频考点(《葵花宝典1》)金堂实验中学高三政治备课组张国林严奎黄远刚【温馨提示】:第一,建议根据自己的能力每天记忆2--5个知识点,切莫贪多哟!!第二,假如你第一天记得是3个知识点,建议你第二天在复习前一天内容的前提下,记忆2个知识点。

以此类推有张有弛。

切记一定要在记新内容前复习所有前面的内容(这是关键,必须坚持)!!第三,如果能结合部分相关的试题落实就更好了!!!坚持不是胜利,坚持到底才有可能胜利!!!(亲,你做的到吗?!)第一部分经济生活主观性试题必备考点(12个)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重点是消费的反作用)(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重点)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③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怎样扩大消费需求?:①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②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③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总水平。

④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民消费预期。

⑤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

2、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①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3、财政的作用?:(1)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2)促进资源合理配置:(3)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4、市场经济(含义、优点、缺陷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市场的作用: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2)、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1)实现资源配置。

(2)促使生产者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推动科技和管理进步。

(3)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3)缺陷: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即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5、宏观调控(原因、手段和目标)?(1)实行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①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即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②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2013高考时政精编

2013高考时政精编

【背景材料】十八大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知识支撑】企业是推动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更应主动地增强研究开发能力,形成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具体的体现就是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资源、环境、技术瓶颈对经济的约束,要求我国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财政的作用。

财政能够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

要增加科教文卫事业的支出,为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对外开放。

经济全球化,特别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要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2.政治生活政府职能。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体现了国家的经济、文化职能,引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我国对外职能的体现。

3.生活与哲学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要突破资源环境对发展的制约,要改变单纯靠资源投入、资金投入以及简单劳动支撑经济发展的局面,实现产业结构由高消耗向高效率、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的优化升级,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只有走自主创新之路。

2013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分析-专题02-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2013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分析-专题02-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背景材料】2013年2月3日是,国务院批转了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

《意见》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共同发展、共享成果。

坚持注重效率、维护公平。

坚持市场调节、政府调控。

坚持积极而为、量力而行。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的根本举措,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

【知识支撑】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基础上,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创造机会公平的竞争环境,维护劳动收入的主体地位;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缩小收入差距。

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要搞好宏观调控。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要素配置和价格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控作用,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按照国务院部署,有关部门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在以往长时间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开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听取专题汇报,并主持召开部门、专家学者和地方负责同志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对人民负责。

政府研究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意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活动。

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社会预期,回应群众关切,凝聚各方共识,形成改革合力,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加大促进教育公平力度。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

全面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政策,严格规范教育收费行为。

4.生活与哲学坚持发展的观点。

2013年高考政治学科可能涉及的知识点

2013年高考政治学科可能涉及的知识点

2013年高考政治学科可能涉及的知识点
1.国家的宏观调控与经济政策
2.两会
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4.民族问题(西藏、新疆)
5.扩大内需、拓宽农村市场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7.建设责任政府
8.国际合作与发展
9.全球化与多极化趋势等
注意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热点问题的内在联系、知识点和热点问题的内在联系。

此外,正确评价改革 1.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即是否推进社会进
步、推进生产力发展是衡量改革成败的客观标准。

2.要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

3.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

2013年高考时政热点 2

2013年高考时政热点 2

玉林市统考之2013年时政热点2013年时政热点(1):党18大提建设海洋强国一、【背景材料】中国拥有1.8万公里长海岸线和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大海洋生态保护力度,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将海洋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地位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党中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作出的英明决策。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近阶段正密集对外发布。

2012年9月25日,有消息称,国务院近日已正式批准《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这也是继2011年山东、浙江、广东成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份,浙江省舟山新区成为海洋经济新区之后,第五个获得国家批复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省(市)。

知识链接: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立足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短缺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实际需要而作出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遵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同时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发展海洋经济,必须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人类造福。

3.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决定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我国对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规划,是立足于我国海洋经济长远发展的大局而做出的。

(2)整体和部分相互,整体离不开部分,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因此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设立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有利于通过区域的发展,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矛盾的观点(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发展海洋经济与保护海洋资源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既要发展海洋经济又要注意海洋资源的保护,发展离不开保护,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二者既对立又统一,不可分割。

2013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链接精简版

2013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链接精简版

热点问题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热点问题二:解读中央一号文件,关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热点问题三: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专题四:经济全球化及我国的对外开放;国际关系及我国的外交政策
专题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专题六: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节能减排,建设两型社会
专题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专题八: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专题九: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政治文明的发展
专题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2013年高考政治

2013年高考政治

2013年高考政治国际国内重大时政热点问题专题一:中共十八大主要精神(一)背景材料1.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2.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八个坚持)——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

——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

——必须坚持和平发展。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4.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5.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6.党章修改:(1)科学发展观列入指导思想是十八大党章修改最大亮点党章修正案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2)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3)总纲充实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

党章修正案总纲增写了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内容,更好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涉及的教材知识点经济常识:1.坚持科学发展观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经济增长的根本意义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5. 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6.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7. 国家财政及财政收入的重要作用8.社会保障制度的特殊作用和意义9.宏观调控的目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10.坚持实行对外开放、“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政治常识:1.中国的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届高考政治备考(一):18大报告关键词哲学解读一、“不走老路”与“不走邪路”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即矛盾具有特殊性。

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对具体问题不作具体分析的千篇一律、一刀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社会走向繁荣昌盛的一面伟大旗帜,是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集大成,是中国面向未来发展的根本方向。

在改革开放的探索中,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要求。

二、“自信”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过程表现为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我们既要坚定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这对我们正确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尽管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我们要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分开”与“公开”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权力是柄“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它可以为人类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利益;如果运用不当、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缺失,则会给社会民众造成深重灾难。

为此,既要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又要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不动摇”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中包含多个矛盾,其中必有一个矛盾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这个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它要求我们办事情要把有限的力量放在抓重点上。

抓住了主要矛盾,也就抓住了解决矛盾的关键。

而眉毛胡子一把抓则是没有抓住主要矛盾,也就无法解决矛盾。

社会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是当前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五、“兴国之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指导事物取得成功;错误的意识误导事物走向歧途。

承认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正确意识的指导,避免、及时纠正错误的意识。

在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建设中,我们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它要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要重视对民生的改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从而,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七、“美丽中国”自从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类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

通过劳动,人类具有了自己的实践存在方式。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且是一个有着自身特殊发展规律的部分。

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统一,便成为人类要面对的永恒主题。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八、“海洋权益”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一方面,整体对部分起支配、决定作用,协调各部分向着统一的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各个部分有其相对独立性,反作用于整体,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

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必须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着眼于整体,让局部服从整体,反对片面强调局部、以局部利益损害整体利益的分散主义和个体主义。

要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九、“共享尊严荣耀”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它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一国两制”的实践,结束了港澳与国家的旧的历史联系,建立了港澳与国家全新的现实联系。

我们坚信,香港同胞、澳门同胞不仅有智慧、有能力、有办法把特别行政区管理好、建设好,也一定能在国家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享做中国人的尊严和荣耀。

十、“政治清明”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两个方面发展是不平衡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为矛盾的次要方面。

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我们在认识事物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坚持重点论;同时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需要把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起来,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2013届高考政治备考(二):中央七常委亮相复兴之路一、【时事背景】2012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回顾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号召全党同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参加参观活动的还有赵乐际、栗战书、杜青林、赵洪祝、杨晶等中央书记处的同志。

《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共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5个部分,通过1200多件(套)珍贵文物、870多张历史照片,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

二、【考点链接】1、政治生活角度(1)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肩负起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中国共产党的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通过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的活动,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有利于充分发挥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3)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

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的执政理念。

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有利于我们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好地为人民利益服务,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4)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党领导人民通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自身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2、文化生活角度(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能够促进党员干部的个人成长,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更好地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自觉落实在实际行动中。

(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的特点。

中央七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回顾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号召全党同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这对于全体党员干部的人生轨迹会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通过《复兴之路》,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有利于增强党员干部的精神力量,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3、生活与哲学角度(1)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3)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4)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通过参观《复兴之路》,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有利于我们党更好地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二、【创新训练】《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共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5个部分,通过1200多件(套)珍贵文物、870多张历史照片,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