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咸阳值雨》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庭筠《咸阳值雨》赏析
温庭筠《咸阳值雨》赏析
温庭筠的《咸阳值雨》风格明快,意象缥缈,在时空的跳跃中展现了一幅清旷迷离而富于动感的山水图景。
咸阳值雨⑴
咸阳桥上雨如悬⑵,万点空濛隔钓船⑶。
还似洞庭春水色⑷,晓云将入岳阳天⑸。
【注释】
⑴咸阳:唐京兆府属县,治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值:遇到,逢着。
⑵咸阳桥:即西渭桥。
汉建元三年(前138年)始建,因与长安城便门相对,也称便桥或便门桥。
故址在今咸阳市南。
唐代称咸阳桥,当时送人西行多于此相别。
唐杜甫《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
⑶空濛:一作“空蒙”,指细雨迷茫的样子。
唐杜甫《渼陂西南台》:“空濛辨渔艇。
”钓船:渔船。
宋黄庭坚《次韵张仲谋过酺池寺斋》:“我梦江湖去,钓船刺芦花。
”“万点”全句谓大雨密集形成的空濛烟雾隔断视线,看不见渭河对岸的钓船。
⑷还:一作“绝”。
洞庭:指洞庭湖。
⑸将:携带。
岳阳天:岳阳楼在洞庭湖边,可俯瞰洞庭春色。
【白话译文】
在咸阳桥上遇雨了,那牛毛细雨随风飘摇不定,宛如悬在空中的水晶帷帘;渭河对岸那泊着的钓鱼船被这连绵的水晶帷帘阻隔,如烟如画。
眼前这烟水空濛的景色多么像初春时节洞庭湖上那烟波浩渺的景致;还有那沉沉的暮霭,好像正驮载着水气缓缓地向岳阳城的上空飘去,真是美极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咸阳,但基于往日游洞庭湖的经历。
温庭筠于唐宣宗大
中元年(847年)春曾游洞庭湘中,有《次洞庭南》(今存佚句一联),《咸阳值雨》当在其后作。
【赏析】
这是一首对雨即景之作,明快、跳荡,意象绵渺,别具特色。
咸阳桥在长安北门外的渭水之上,是通往西北的交通孔道。
古往今来,有多少悲欢离合、兴废存亡的历史在这里幕启幕落。
然而诗人此番雨中徜徉,却意度闲适,并无愁眉锁眼之态,笔墨染出,是一派清旷迷离的山水图景。
首句入题。
“咸阳桥”点地,“雨”点景,皆直陈景物,用语质朴。
句末炼出一个“悬”字,便将一种雨脚绵延如帘箔之虚悬空际的质感,形象生动地传出,健捷而有气势,令人神往。
接下一句,诗人把观察点从桥头推向远处的水面,从广阔的`空间来描写这茫茫雨色。
这是一种挺接密衔的手法。
“万点”言雨阵之密注。
“空濛”二字最有分量,烘托出云行雨施、水气蒸薄的特殊氛围,点出这场春雨所引起的周围环境的色调变化来。
用笔很像国画家的晕染技法,淡墨抹出,便有无限清蔚的佳致。
这种烟雨霏霏的景象类似江南水乡的天气,是诗人着力刻画的意境,并因而逗出下文的联翩浮想,为一篇转换之关键。
“钓船”是诗中实景,诗人用一个“隔”字,便把它推到迷蒙的烟雨之外,若隐若现,似有似无,像是要溶化在设色清淡的画面里一样,有超于象外的远致。
前两句一起一承,围绕眼前景物生发,第三句纵笔远扬,转身虚际,出人意外地从咸阳的雨景,一下转到了洞庭的春色。
论地域,天远地隔;论景致,晴雨不侔。
实现这两幅毫不相干的水天图画的联结转化的媒介,乃是存在于二者之间的某种共同点—即上面提到的烟水空蒙的景色。
这在渭水关中也许是难得一见的雨中奇观,但在洞庭泽国,却是一种常见的色调。
诗人敏感地抓住这一点,发挥艺术的想象,利用“还似”二字作有力的兜转,就把它们巧妙在联到一起,描绘出一幅壮阔飞动、无比清奇的图画来。
洞庭湖为海内巨浸,气蒸波撼,吞天无际。
在诗人看来,湿漉的晓云好像是驮载着接天的水气飘进了岳阳古城的上空。
这是极其壮观的景象。
“将入”二字,可说是笔挟云
涛。
作者着意描写巴陵湖畔的云容水色,其目的在于用它来烘托咸阳的雨景,使它更为突出。
这是一种借助联想,以虚间实,因宾见主的借形之法,将两种似乎无关的景物,从空间上加以联系,构成了此诗在艺术上的特色。
拓展阅读:温庭筠经典语录
碧天如水夜云轻。
唐·温庭筠《瑶瑟怨》。
本句大意是:秋天的深夜,长空澄碧,月华似水,偶尔有几缕飘浮的云絮在空中轻轻掠过。
这是一幅清寥淡远的碧空夜月图,轻轻掠过的浮云更显出夜空的澄洁与空阔。
可用以描写秋夜碧空月色。
《瑶瑟怨》
杏花含露团香雪。
唐·温庭筠《菩萨蛮》[杏花含露]。
含露:带着露珠。
团:指盛开的花朵一簇簇挂满枝头,看上去好像一团团的花球。
本句大意是:枝上盛开的杏花带着朝露,就像一团团洁白芳香的雪球。
杏花沾露,自然特别鲜润、洁净,用“香雪”来比喻,尤其显得素净高雅。
而一个“含”字,生动地描摹出杏花娇艳欲滴之色;一个“团”字,准确地刻画出杏花缤纷繁盛之状。
寥寥七字,写尽了杏花盛开时的色、香、形,使其丰神秀韵,跃然纸上。
可用于赞叹、描写杏花花繁枝茂,也可用于表现早春胜景。
《菩萨蛮》
鬓云欲度香腮雪。
唐·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
鬓云:鬓边如云朵一样卷曲轻扬的黑发。
欲度:将要掠过,这里形容鬓发飘散的形状。
本句大意是:鬓边的黑发像云朵那样卷曲,将要飘过她雪白的香腮。
这里描写一个贵族女子准备起床时的模样。
用“云”来比喻她的鬓发,用“雪”来比喻她的腮颊,突出其年轻美貌的特点。
而用“欲度”来表现鬟发的动态,就把人物晨起前鬓发散乱、慵懒娇弱的神情惟妙惟肖地展现出来了。
可用来描写美丽女子梳洗前或鬓发被风吹拂的情景。
《菩萨蛮》芳草无情人自迷。
唐·温庭筠《经西坞偶题》。
本句大意是:芳草本无感情,人们自
己见芳草而产生丰富的感情并因而迷醉。
这是一首见景生情的诗:“摇摇弱柳黄鹂啼,~。
”弱柳摇曳,芳草萋萋,黄鹂啼鸣都是客观自然景物。
这些美丽的景物,引起作者的主观审美情趣,不禁沉迷陶醉于美景之中。
作者的“自迷”之情,是由客观的“无情”的“芳草”所引发。
它和苏轼词中名句“多情却被无情恼”(《蝶恋花·花褪残红》)一样,是颇富哲理意趣的。
~可借以比喻男女情场中,一方自作多情,恋恋不舍,单自相思;而另一方却毫无所察,根本不知道有人思恋自己。
《经西坞偶题》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唐·温庭筠《商山早行》茅店:用茅草搭盖的客店。
这两句大意是:天边残月犹挂,山中茅店里传来报晓的驰名中外。
村外板桥上银霜未消,依稀可辨地留着行人的点点足迹。
诗人摄取了料峭春寒中早行时的特有景物,诉诸视觉,形成画面,手法独特。
茅店、板桥,写出山村的偏僻、古朴;残月、驰名中外,紧扣“早行”主题;霜桥、人迹,不是沓乱众多,而是稀疏的一行,再点“早行”题旨。
这幅荒山早行图,表现了诗人行旅的艰辛,心中的凄冷。
前人对此句全用实字,罗列名词的特殊结构,十分称道,清人赵翼称它“不着一虚字,而晓行景色,都在目前,此真杰作也”(《瓯北诗话》)。
今天写作时,可引用以抒发早行之感叹。
《商山早行》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唐·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
这两句大意是:她用两面镜子从前后照着,向头上插戴簪花,镜中的花朵和她美丽的容颜交相辉映。
这两句描写一个贵族女子清晨梳洗打扮完毕,对镜顾影自怜的情态。
词人以花朵映村美女的容貌,使人物的形象显得分外艳丽多姿,手法巧妙自然,效果极佳。
可用来描写美丽的容貌。
《菩萨蛮》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唐·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
蛾眉:形容女子长而美的眉毛。
也写作”娥眉”。
这两句大意是:睡醒了,却懒得起来画眼眉,梳洗打扮时动作也是慢腾腾的。
这里描写一位女子早晨睡醒时矫慵懒散的神志,表现她空虚孤寂的心境。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