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高三下学期语文二模联考试卷D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市高三下学期语文二模联考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9高三上·大同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台湾媒体新近提出一个名曰“语言癌”的概念,一时间应者甚众。
“语言癌”这一新概念,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与热议,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所致。
当表情包大面积代替词语表达,当音频和视频大范围代替文字表述,当非规范的网络语言吞噬规范中文,当“西语”未加消化地侵入汉语,“语言癌”悄然生成、蔓延,现代人无法用精准的中文表情达意。
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认为,这和中文的“恶性西化”有很大关系,大家只顾学英文、看翻译小说,不再看用字精简的中文经典,结果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
化简为繁,以拙代巧,加上电视、网络__________遂将“讲病态中文”变成时尚。
作家张晓风还分析说,电视记者常在现场连线时拉高音调,吐出长串___________、不知所云的话语,这种“腔调”潜移默化感染到受众,“癌细胞”就一点点扩散了。
这些分析无疑是切中肯綮的。
也许有人认为,()。
其实,在这一点上,两岸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咱们大陆这边的电视节目“口水”也不少,“讲变态中文”在现实中更是常见,“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的例子__________。
打造健康环保的“绿色语言环境”,一方面,我们需要看到流行语中的健康新生词语,并及时融入语言河海,丰富语言宝库;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适时进行语言清污,对形形色色的“语言癌细胞增生”梳理判别并加以___________。
唯有如此,“语言癌”才会逐步治愈。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推波助澜累赘俯拾即是遏止
B . 兴风作浪繁杂应接不暇遏止
C . 兴风作浪累赘应接不暇遏制
D . 推波助澜繁杂俯拾即是遏制
(2)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语言癌”的症状在大陆较为明显,台湾地区症状略轻。
B . “语言癌”的症状在大陆略轻,台湾地区症状较为明显。
C . “语言癌”的症状在台湾地区较为明显,大陆症状略轻。
D . “语言癌”的症状在台湾地区略轻,大陆症状较为明显。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语言癌”这一新概念,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热议与关注,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所致。
B . “语言癌”这一新概念,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与热议,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所致。
C . “语言癌”这一新概念,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热议与关注,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
D . “语言癌”这一新概念,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与热议,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 (2017高二上·赤峰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古代儒家对道德情感的培养有很多深刻的论述,孟子便对道德情感,尤其是恻隐之心做了细致的阐述。
他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并以“孺子将入于井”为例,说明任何一个路遇此事的人都会对将要掉入井里的孩子产生同情,这种同情并非为了结交孩子父母,也不是为了邀誉于乡党朋友。
由此看来,恻隐之心是纯然的善,是无条件地具有道德价值的。
这意味着,儒家学者不会同意卢梭的认为同情心源自爱的观点。
按儒家的观点,恻隐与自爱截然不同,两者之间没有因果或源流的关系。
恻隐固然也需要对自身感受的关切,因为恻隐之心是经由的痛苦而感知他人的痛苦,但用自爱却无法解释一个人为什么一定要从自己推及他人,同情他人的痛苦,更无法解释那种自我奉献的意愿和行为。
那么,恻隐是人类道德的源头吗?概括地讲,可以这么说,但还需要做些具体分析。
完整意义上的道德包括三种现象—一道德心理、道德行为、道德知识。
对道德心理而言,恻隐之心无疑是其原始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推动着其扩展和深化;对道德行为而言,恻隐只是一种最初的动力,且不一定是最主要的动力;对于道德知识来说,恻隐则是形成它们的最原始也最微弱的动力,必须经过理性的中介才能起作用。
恻隐之心是道德最初的涓涓细流,
虽不汹涌澎湃,但却源源不断。
人类历史上虽不乏以所谓“原则”“主义”扼制甚至消灭恻隐之心的企图,但最终都归于失败。
在一个基本的底饯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恻隐之心绝对无误。
“原则”“主义”可能会出错,会忘记生命的根本,而恻隐之心对待生命的基本状态却不会出错,它是人类道德乃至全部文明的最后一道防线。
如果连这一防线也守不住,如果人类连起码的恻隐之心也丧失殆尽,那就很难想象人类会成为什么样子。
当然,从另一方西看,作为源头,恻隐之心还有必要发展,它不能满足和停留于自身。
它最主要的发展当然是和理性结合,使单鈍个人主观的恻隐之心转向普遍客观的道德理性,使人治转向法治。
在当今的社会,理性规则、道德义务都是必要的,但规则和义务并不是道德的全部,道德并不仅仅是规则和义务的普遍履行,我们还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深厚同情。
它会让规则与义务不至于硬化干枯,会提醒我们道德与生命的深刻联系。
道德也会与时俱进,只要人类还有恻隐之心,我们就可以对它的变化基本放心。
(摘编自何怀宏《道德情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恻隐之心让我们同情他人的苦难并做出超越功利、舍己为人的道德行为
B . 儒家认为恻隐与自爱不同,两者虽都关注自身感受,但它们之间并无必然联系。
C . 侧隐对道德心理、道德行为、道德知识的推动作用呈逐渐减弱的趋势。
D . 恻隐是人类抵御不道德行为的最后一道防线,守住它就守住了人之为人的底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孟子以“孺子将入于井”为例,证明恻隐是纯粹的善,无条件地具有道德价值。
B . 阐述道德这一概念,是讨论“恻隐是人类道德的源头吗”这一问题的重要前提。
C . 恻隐之心绝对无误是基于它对待生命的基本态度而言的,否则就不一定能成立。
D . 文章主要按照提出论題、辨析概念、分析作用意义这一基本逻辑对恻隐之心展开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恻隐会推己及人,同情他人的痛苫,因此从人类生存的角度看,侧隐比自爱更重要。
B . 仅有恻隐之心是不够的,如果它不能朝向道德理性发展,其意义就会打折扣。
C . 如果社会的治理者只是从恻隐之心出发施政,那么这种治理方式只能算是人治。
D . 只有保持恻隐之心,道德规范才会具有人性的温度,道德的演化才不会违背人性。
3. (9分) (2018高一上·大庆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速度与激情——中国科技的世界印象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蔡玉高蒋芳陈刚
【材料一】
2016,中国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只是稳中有进的经济发展成就。
在海外科研人员看来,这里的科学家正用“速度与激情”,书写着另一个中国奇迹。
成果:忽如一夜春风来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太空停留33天、“墨子号”量子卫星发射、“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暗物质卫星“悟空”成功运行一周年……去年一系列井喷的科学成果,不仅让国人“自嗨”,也获得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法国等国家的科研人员纷纷点赞。
“‘悟空’是中国的首颗空间高能粒子探测卫星,也是中国的首颗空间科学卫星。
我很高兴看到它运行状况优异,且数据分析取得重要进展。
”意大利佩鲁贾大学博士乔万尼·安布罗西说。
“中国能够启动量子卫星,可能出乎一些西方观察家的意料。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领域。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航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登普斯特表示。
中国对科研重器的投入力度,让海外同行们羡慕不已。
在他们的眼中,中国所取得的成就非常“酷炫”,定会推动全人类科技进步。
速度:轻舟已过万重山
让海外科研人员点赞的,是中国科研进展的惊人速度。
用法国大学教授达尼埃尔·科昂的话来说,这个成长速度“如同火箭升天”。
安德鲁·登普斯特的专长是卫星导航领域。
在他看来,中国北斗系统的发展堪称奇迹。
“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GLONASS是仅有的两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但北斗系统却在短时间里崛起,它也已准备好在全球范围投入使用。
”
乔万尼·安布罗西对中国科研的决策力和执行力印象深刻。
他表示,无论是“中国天眼”还是“悟空”,很多国家都不可能在短短五六年间完成从创意到立项再到落成的过程,但中国却一次次用事实证明了他们具备这样的速度。
“中国加快了通过科技征服未来的脚步。
”达尼埃尔·科昂说,“并且呈现出非常好的发展特色。
”
定力:立根原在破岩中
随着暗物质卫星“悟空”不断向地球传来数据,中国有望在暗物质研究领域取得突破。
乔万尼·安布罗西表示,正是因为暗物质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的20年坚守,从当初一个不被同行认可的idea.一步步变成一个可能会改变人类认识暗物质进程的成果。
作为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专家,达尼埃尔·科昂对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表示钦佩,“我知道她,并不仅仅是因为她曾获得诺贝尔奖,而是因为她能够汲取中国传统医学的精华,在治疗疟疾这一世界性疾病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我对她十分崇拜,在那个时代里,她能尝试用这种药物研究治疗疟疾的方法非常有勇气。
”
达尼埃尔·科昂表示,中国拥有一大批非常优秀的科学家。
这得益于中国的教育体系能够让所有人,包括贫困家庭的孩子,有机会学习知识,可以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有机会成为学识渊博的人。
对一个国家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未来:直挂云帆济沧海
对于中国科技的未来,他们怎么看?
“大有前景!”加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科学家保罗·欧亚拉说。
“中国的崛起,将加剧世界科技领域的竞争。
”达尼埃尔·科昂说。
他认为,英美在科技上长期领先让他们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而中国的强势崛起,必然能够激发世界强国发展科研的斗志。
“只要这样继续努力下去,中国获得更多诺贝尔奖只是时间问题。
”曾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说。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也被视作中国科技崛起的潜力所在。
达尼埃尔·科昂表示,若想成为伟大的科学家,首先要是一个诗人。
因为超越现有知识体系离不开大胆设想。
“中国科学家的思维如同中国文化一样,充满了想象力和诗意。
相信这也是促使中国能够在科技探索方面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
(有删改)
【材料二】
西方人应当认识,在中国人看来,科学并不是出于基督教传教士的慷慨恩赐,并不是在中国自己的文化里毫无根基的。
相反地,科学在中国文化中有光辉灿烂而深厚的根基。
如果中国中古世纪的社会当真像有些人宣传的那样是一个绝对专制、毫无自由的社会,我们就无法解释几千年来怎么会产生那么多的创造和发明,也无法理解为什么在那样漫长的岁月里中国总是处于比欧洲领先的地位。
——李约瑟(摘编自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注】李约瑟(1900~1995),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代表作《中国科学技术史》对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中国首颗空间卫星“悟空”成功运行一周年,在暗物质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改变了人类认识暗物质的进程,赢得了海外科研人员的称赞。
B . 在法国科学家达尼埃尔·科昂看来,中国科研进展速度惊人,意大利科学家乔万尼·安布罗西也认为,这在其他国家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C . 屠呦呦受到国际同行的钦佩甚至崇拜,原因主要是,她在那个时代里,能够汲取中国传统医学的精华,大胆尝试研究治疗疟疾的方法。
D . 英美国家在科技上长期领先限制了他们取得更重大的进步与成果,只要中国奋起直追,不仅可以强势崛起,还可以促进世界共同发展。
(2)下列对两则材料内容与表达的概括或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新时代的中国传奇,不仅包含稳中有进的经济发展成就,还包括以令世界瞩目的“速度”为特点的科技成长。
B . 中国科技的“激情”,不仅表现为一系列井喷的科技成果,也表现为昂扬奋发的精神与“大有前景”的未来。
C . 科技的进步总是属于全人类的,中国对科研重器的大力投入,将会加剧世界科技领域的竞争,推动共同发展。
D . 无论是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古代技术,还是以高新尖端为标志的现代科学,无不显示中国科技的世界领先
地位。
E . 两则材料都主要借助外国科学家的评判来展现中国科学技术取得的突出成就,不仅视角独特,而且更为客观。
(3)请根据上述材料,探究中国现代科技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
4. (12分) (2019高三上·罗湖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卧铺
阿城
第一次坐火车的卧铺,我心跳着进了卧铺车厢。
嗬,像现代化养鸡场,一格一格的,三层到顶。
我是中铺,下铺是一个兵,头剃得挺高,冲我笑笑,问:“你到哪儿?”河南人。
对面下铺一位老者听说我去南方,就说:“南方还暖和,北边儿眼瞅着冷啦。
您瞧这位同志,都用上大衣了。
”河南兵一笑,说:“部队上发了绒衣裤儿,俺回家探亲,先领了大衣。
”
开车铃声响了。
呆了一会儿,又慢慢来了一个挺年轻的姑娘。
那姑娘拉平了声儿说:“谁的?别放在人家这里行不行?”我把提包放在我对面的中铺上了,于是赶紧提下来,说:“对不起,忘了忘了。
”姑娘借着窗玻璃,理了一下头发,脱掉半高跟儿鞋,上了中铺,打开书包,取出一本儿书,立刻就看进去了。
河南兵坐得很直,手捏成拳头放在膝上,脸红红地对我说:“学文化哩!”
车开了。
那老者拉了毯子睡下。
河南兵仍旧坐得很直,我正想说什么,就听车厢过道口闹起来。
河南兵伸出头去,说:“敢是俺的战友儿看俺来?”他们这一吵,惊动了卧铺车厢的人,上上下下伸出头来,睁着眼问:“怎么了?”那个结实兵一边走一边挥着手,说:“没啥,没啥。
俺们到俺们战友儿这儿来看看卧铺是个啥样子。
”大家笑起来,又都缩回去。
我问:“就买了一张卧铺?”河南兵红了脸。
结实兵粗声大气地说:“俺这位战友儿的娘才有意思来!坐过几回火车儿,就是不知道卧铺是个啥样子,来信问他当了兵可是能坐卧铺儿?俺这位战友儿硬是借了钱买了一张卧铺票儿坐,回去给娘学说。
俺们讲说沾个光,也来望望,回去也给俺们家里人学说。
”说到这里,中铺的姑娘扭动了一下。
仍旧看书。
河南兵赶忙说:“你小声儿说话不中?这卧铺里的人净是学文化的,看惊动了。
”结实兵这才发觉中铺躺着一个姑娘,笑着打了河南兵一拳:“你小子坐卧铺儿不说,还守着个姑娘,看美得你!”姑娘使劲动了一下。
河南兵臊红了脸,说:“你不敢乱说!”结实兵很高兴地回去了。
其他的兵一个一个地来,都很仔细地瞧那个姑娘的背影,倒不像是看卧铺来的。
参观完了,河南兵显得挺累,叹一口气,从挎包里摸出一个苹果,递给我说:“你吃。
”我急忙也拿出一个苹果说:“我有。
”推让了一会儿,互相拿了对方的。
有闲没盐地聊了半天,都说睡觉吧。
河南兵扯出军大衣,问我:“你盖?”我说:“铺上有毯子。
”
上了中铺,我看那边的姑娘已不再读书,蜷起身子睡着,瞄了瞄老者,正是香甜的时候。
我头冲窗子躺下,后半夜,裹紧了毯子,真有点冷。
大清早,忽然被一声喊叫吓了一跳:“这是谁的呀?这么大味儿!”我连忙扭头去看。
只见那个姑娘半撑着身子,用拇指和食指拈起一件大衣的布领子,往外拽着。
车厢的人闻声过来好几个,睁着眼看那姑娘。
那老者躺在下铺,立屈着腿说:“姑娘家说话好听点儿!半夜看你冷,替你盖了,怎么就脏了你?总比冻着强吧?”河南兵从底下冒出来,后脖子也是红的,说:“醒啦?大衣是俺的哩。
”看热闹的人都笑起来,散回去。
我下到下铺,只见河南兵叠他的大衣。
放在枕头上,又抻,又抹。
我笑着说:“你的大衣有什么味儿?”河南兵也不回头,说:“咋会来?许是他们借穿照相?那么一小会儿,不会串味儿来!”
我抬头看了看姑娘,姑娘低了头,僵坐在中铺。
女子早上没有梳洗大约是最难看的时候。
老者不说话,只用手轻轻拍着膝盖,噘起下嘴唇儿。
我呆不自在,就洗漱去了。
回来一看,三个人还在那里。
我问河南兵:“你不洗洗?”河南兵这才抬起头来:“俺不洗了,到了家,痛痛快快用热水洗,娘高兴哩。
”我说:“也不能叫老婆看个累赘相呀。
”河南后说:“哪儿来老婆?”我说:“当了兵,还不是有姑娘想跟着?”河南兵说:“咋说哩!俺借钱坐卧铺儿,东西买少了,怕是人家不愿意哩!”老者笑着说:“将来当了军官,怕啥?”河南兵看了看姑娘:“军官得有文化哩。
”
姑娘正慢慢下来,歪着腰提上鞋,拿了手巾、口缸去了。
半天回来,低头坐在下铺,不再看书。
老者问她到哪儿,她借答话,看了一眼河南兵,又低下头去。
河南兵掏出苹果让大家吃。
我把到手的一个转给姑娘。
姑娘接了,却放在手里并不吃。
我问河南兵:“你的刀呢?”河南兵以为是说昨天的事,就说:“武器离了部队就收,不方便哩。
”老者扭脸对姑娘说:“洗洗吃吧,不脏。
”姑娘更埋了头,我赶忙把我的刀递过去。
姑娘接了,拿在手里慢慢地削。
削好,又切成几瓣儿,抬起头,朝大家笑一笑,慢慢地小口儿小口儿吃起来。
(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说通过“河南兵”两处“学文化”的语言描写,写出他对“文化人”的敬慕之情,表现出他质朴、善良
的性格特点。
B . 小说刻画“姑娘”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三言两语就勾勒出姑娘的美丽,也描绘出了她“文化人”的特点。
C . 小说写“结实兵”来看战友的卧铺的情节,通过他对卧铺的好奇,对姑娘的饶有兴趣,写出了军人的单纯和热情的特点。
D . 小说中人物的对话中方言的使用,使小说具有了浓郁的乡土色彩,既有利于人物的塑造,也有利于反映小说的时代特色。
(2)小说以“卧铺”为叙事背景,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3)小说以“姑娘吃苹果”为结尾,耐人寻味,请欣赏这样结尾的艺术效果。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 (11分) (2018高一下·莆田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
”楚使怒去,归告怀王。
怀王怒,大兴师伐秦。
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魏闻之,袭楚至邓。
楚兵惧,自秦归。
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昧。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
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
”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
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怀王怒,不听。
亡走赵,赵不内。
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令尹子兰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过之。
(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B .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C .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D .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大夫”是古代官名。
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以下有卿、大夫、士三级。
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官职之称。
B . “左徒”是楚国的官名,《史记》记载屈原曾任左徒,后人亦以左徒作为屈原的别称。
C . “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
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
D . 古人的“名”,成年时取,供朋友称呼。
古人的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或词义相近,如屈原名平字原,或意思相反,如韩愈字退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秦惠王派张仪前往楚国,目的是破坏齐楚的联盟,为进攻楚国扫清障碍。
B . 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为人刚直不阿,却因此招来祸患。
C . 汉中失守之后,楚怀王调动军队深入秦地作战,魏国趁机偷袭楚国邓地。
D . 令尹子兰劝楚王前往秦国,不要拒绝秦王美意,楚王不顾屈原的反对成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②亡走赵,赵不内。
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