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面有关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 大杂居,小聚居
B. 主要分布在东南林区
C. 分布没有什么规律
D. 只是分布在五个自治区
2. 我国纬度最高和最低的省的简称是( )
A. 黑、粤
B. 内蒙古、桂
C. 黑、琼
D. 新、台
3. 下列省区及其简称和行政中心
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四川川昆明B. 山西冀太原C. 安徽鄂合肥D. 贵州黔贵阳4.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曲唱出了各族人民的心声。


你判断,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所在省区()
A. 广西
B. 西藏
C. 新疆
D. 内蒙古
5. 根据城市的序号,判断1月份气温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①北京
②哈尔滨
③济南
④海口
A. ③②①④
B. ②①③④
C. ④②①③
D. ②③①④
6.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海陆因素
B. 纬度因素
C. 地形因素
D. 季风影响
7. 2017年春节期间,小丽乘火车外出旅游,当她到达目的地时,旅行袋内装满了她一路不得不脱下来暂时不穿的衣服。

小丽的旅行路线可能是( )
A. 哈尔滨→海口
B. 北京→乌鲁木齐
C. 南宁→石家庄
D. 昆明→上海
8. 我国湿润地区的天然植被以什么为主()
A. 森林
B. 森林和草原
C. 草原
D. 荒漠
9. 依据我国降水分布规律判断,下列省区中降水最多的是( )
A. 新疆
B. 山西
C. 湖南
D. 福建
10. 当前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突出表现是()
A. 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B. 建筑用地、滥用耕地
C. 次生盐碱地
D. 滥伐森林
11. 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A. 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 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C. 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 人口多,耕地少
12. 广西钦州市在初中、小学推行课本循环使用一年来,全市一学期就少订课本50万册。

课本的循环使用直接有利于哪种资源的保护()
A. 煤炭资源
B. 森林资源
C. 土地资源
D. 水能资源
13. 读下图,影响我国的草地类型和产草量自东向西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温
B. 地形
C. 降水量
D. 人类活动
14. 下列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 钢铁
B. 水力
C. 天然宝石
D. 天然森林
15. 下列农业部门中,在我国的西部和东部都大量分布的是( )
A. 种植业
B. 林业
C. 渔业
D. 畜牧业
16. 我国牦牛主要生长在()
A. 青海牧区
B. 内蒙古牧区
C. 新疆牧区
D. 东北平原
17. 导致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和农作物种类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地形因素
B. 水源因素
C. 气候因素
D. 土壤因素
18. 不属于未来农业发展方向是( )
A. 节水农业
B. 环保农业
C. 绿色农业
D. 劳动密集型农业
19. 下列地区和农作物的搭配,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原则的是()
A. 四川盆地水稻、油菜、甘蔗
B. 松嫩平原甜菜、冬小麦、大豆
C. 华北平原春小麦、棉花、花生
D. 江汉平原甜菜、棉花、甘蔗
20. 我国政府要求,坡度大于25°的土地不得发展的农业是()
A. 畜牧业
B. 种植业
C. 林业
D. 水果业
二、综合题
21.读“中国行政区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将我国的五个自治区用“///”线标出。

(2)我国的东部和中部分布的主要民族是_____族;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地区;汉族多与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

所以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从而为各少数民族相互交往、团结合作、共同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

(3)我国人口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中,主要位于东北地区的是__________族;土家族、彝族、苗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_地区。

22. 读“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温度带的名称。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2)温度带主要是根据_______来划分的。

(3)图中③温度带和④温度带的分界线大致经过________一线,与我国1月份______℃等温线比较接近。

由此可以推断,1月③温度带的平均气温在_____℃以下。

(4)图中温度带中,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填代号)_______,这主要是受______影响形成的;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________,这主要是该温度带纬度______,并且受_______风的影响显著而形成的。

23. 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污染浓度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雾是由大量
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是使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内的自然现象。

霾又称灰霾,是指大量细微的固体尘粒悬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

霾中的一些固体尘粒能通过呼吸进入并滞留人体,对健康产生危害。

下图为我国2016年1月7~13日雾霾日数实况图。

(1)根据对雾和霾的介绍,总结雾和霾两种天气现象的异同点。

(2)改善雾霾天气的关键是减少污染源。

结合自己生活经验谈一谈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对空气的污染从而减少霾的出现。

24. 读漫画“所剩无几”,完成下列问题。

(1)该漫画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牧区名称:
A_________牧区,B_________牧区,C_________牧区,D_________牧区。

(2)在②④两地中,以种植水稻为主的是___________,以种植小麦为主的是____________;以水田为主的是_______________,以旱地为主的是_______________。

我国的粮食作物生产的地区分布呈现“_______________”的格局。

(3)在①⑦两地中,盛产甜菜的是_____________,盛产甘蔗的是_____________。

我国糖料作物生产的地区分布呈现“_______________”的格局。

(4)在⑤⑥两地中,属于天然林区的是____________,属于人工林区的是_____________。

(5)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地区是_________。

(6)我国油料作物生产形成了④____________带和③_____________区两大生产区。

(7)我国棉花生产形成了②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和B__________三大产棉区。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 下面有关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 大杂居,小聚居
B. 主要分布在东南林区
C. 分布没有什么规律
D. 只是分布在五个自治区
【答案】A
【解析】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点睛】
本题考点主要是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少数民族多,呈“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

居住
2. 我国纬度最高和最低的省的简称是( )
A. 黑、粤
B. 内蒙古、桂
C. 黑、琼
D. 新、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我国领土最北端纬度为53°N,最南端位于4°N的曾母暗沙,纬度跨度大,我国纬度最高省级行政区是黑龙江,简称黑;纬度最低的省是海南省,简称琼,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辽阔
的疆域。

3. 下列省区及其简称和行政中心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四川川昆明B. 山西冀太原C. 安徽鄂合肥D. 贵州黔贵阳【答案】D 【解析】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个省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和行政中心,以上四个省区中,四川简称“川”或
“蜀”,行政中心是成都;山西省简称“晋”,行政中心是太原;安徽省简称“皖”,行政中心是合肥;贵州省简称“黔”,行政中心是贵阳,故选D。

4.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曲唱出了各族人民的心声。

请你判断,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所在省区()
A. 广西
B. 西藏
C. 新疆
D. 内蒙古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是少数民族,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A正确。

故选A。

5. 根据城市的序号,判断1月份气温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①北京
②哈尔滨
③济南
④海口
A. ③②①④
B. ②①③④
C. ④②①③
D. ②③①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中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气温相差很大,南方温暖,北方寒冷,越往北气温越低;①北京②哈尔滨③济南④海口四个城市中,纬度位置自南向北依次是④海口、③济南、①北京、②哈尔滨,所以1月份气温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②①③④,故答案选B。

6.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海陆因素
B. 纬度因素
C. 地形因素
D. 季风影响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气候的相关知识。

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最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我国跨纬度较大,气温南北差异大。

7. 2017年春节期间,小丽乘火车外出旅游,当她到达目的地时,旅行袋内装满了她一路不得不脱下来暂时不穿的衣服。

小丽的旅行路线可能是( )
A. 哈尔滨→海口
B. 北京→乌鲁木齐
C. 南宁→石家庄
D. 昆明→上海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受纬度影响,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故小丽乘火车外出旅游,当
她到达目的地时,旅行袋内装满了她一路不得不脱下来暂时不穿的衣服。

小丽的旅行路线是哈尔滨→海口,故A符合题意。

8. 我国湿润地区的天然植被以什么为主()
A. 森林
B. 森林和草原
C. 草原
D. 荒漠
【答案】A
【解析】
【详解】森林是我国湿润地区的主要植被,森林、草原是我国半湿润地区的主要植被,草原是我国半干旱地区的主要植被,荒漠是我国干旱地区的主要植被,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

9. 依据我国降水分布规律判断,下列省区中降水最多的是( )
A.新疆
B. 山西
C. 湖南
D. 福建【答案】D 【解析】【分析】【详解】中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ABCD四个选项中福建位于东南部,
也是降水最多的省,故答案选D。

10. 当前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突出表现是()
A. 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B. 建筑用地、滥用耕地
C. 次生盐碱地
D. 滥伐森林
【答案】A
【解析】
我国土地资源种类齐全,人均耕地少,我国土地资源存在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耕地面积减少,故A符合。

【点睛】
土地资源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是利用不当,或者肆意破坏,生产力就会下降甚至完全消失。

11. 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A. 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 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C. 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 人口多,耕地少
【答案】D
【解析】
【详解】我国虽然是一个国土面积辽阔、领土居世界第三位的国家,但由于我国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加上西部地区降水少,使我国的耕地资源不足,加上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占有量更是紧张,因此我国政府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国情。

12. 广西钦州市在初中、小学推行课本循环使用一年来,全市一学期就少订课本50万册。

课本的循环使用直接有利于哪种资源的保护()
A. 煤炭资源
B. 森林资源
C. 土地资源
D. 水能资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森林资源可以提供木材,我国已在初中、小学推行课本循环使用,这就是为了节约木材,是对森林资源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森林资源的效益.
13. 读下图,影响我国的草地类型和产草量自东向西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温
B. 地形
C. 降水量
D. 人类活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远离海洋,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新疆西北部因受西风气流的影响,降水略多一些.从东到西,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大致上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及其原因.
14. 下列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 钢铁
B. 水力
C. 天然宝石
D. 天然森林
【答案】A
【解析】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大自然的,未经人类加工的物质和能量,如水力,天然宝石、森林资源、阳光、土地,不是由人类生产的物质,是自然资源;钢材是经过了人们的加工的,不属于自然资源,故选D.
15. 下列农业部门中,在我国的西部和东部都大量分布的是( )
A. 种植业
B. 林业
C. 渔业
D. 畜牧业
【答案】D
【解析】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西部主要发展畜牧业,我国东部地区种植业发达,畜牧业分布广,故在我国的西部和东部都大量分布的是畜牧业。

16. 我国牦牛主要生长在()
A. 青海牧区
B. 内蒙古牧区
C. 新疆牧区
D. 东北平原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牦牛原是我国青藏高原一带的特产动物,分布于新疆南部、青海、西藏、甘肃西北部和四川西部等地;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是考查我国四大牧区以及相应的牲畜。

17. 导致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和农作物种类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地形因素
B. 水源因素
C. 气候因素
D. 土壤因素
【答案】C
【解析】
影响农业的因素主要有1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政策等,导致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和农作物种类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候条件。

18. 不属于未来农业发展方向
的是( ) A. 节水农业 B. 环保农业 C. 绿色农业 D. 劳动密集型农业【答案】 D
【解析】
我国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发展生态农业、高产和高效农业,节水农业、环保农业和绿色农业都符合未来的农业发展方向,高效农业需要的是劳动力较少的农业,所以根据题意选D。

点睛:该题考查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理解即可解答。

19. 下列地区和农作物的搭配,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原则的是()
A. 四川盆地水稻、油菜、甘蔗
B. 松嫩平原甜菜、冬小麦、大豆
C. 华北平原春小麦、棉花、花生
D. 江汉平原甜菜、棉花、甘蔗
【答案】A
【解析】
我国气候和地形比较复杂,适合多种农业发展,如四川盆地水稻、油菜、甘蔗;松嫩平原甜菜、春小麦、大豆;华北平原冬小麦、棉花、花生;江汉平原油菜、棉花、甘蔗。

【点睛】
识记我国南北方主要种植的农作物。

20. 我国政府要求,坡度大于25°的土地不得发展的农业是()
A. 畜牧业
B. 种植业
C. 林业
D. 水果业
【答案】B
【解析】
种植业一般适合在平原地区发展,我国平原面积少,很多丘陵地区种植业发达,我国政府要求,坡度大于25°的土地不得发展种植业,不然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二、综合题
21. 读“中国行政区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将我国的五个自治区用“///”线标出。

(2)我国的东部和中部分布的主要民族是_____族;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地区;汉族多与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

所以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从而为各少数民族相互交往、团结合作、共同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

(3)我国人口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中,主要位于东北地区的是__________族;土家族、彝族、苗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_地区。

【答案】(1)标注:内蒙古新桂藏宁
(2)汉西南西北东北大杂居小聚居 (3)满西南
【解析】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1)我国有5个民族自治区,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自治区,西南的广西壮族自治区。

(2)我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3)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主要位于东北地区的是满族;土家族、彝族、苗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

【点睛】
识记我国主要的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22. 读“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温度带的名称。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2)温度带主要是根据_______来划分的。

(3)图中③温度带和④温度带的分界线大致经过________一线,与我国1月份______℃等温线比较接近。

由此可以推断,1月③温度带的平均气温在_____℃以下。

(4)图中温度带中,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填代号)_______,这主要是受______影响形成的;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________,这主要是该温度带纬度______,并且受_______风的影响显著而形成的。

【答案】(1)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
(2)活动积温
(3)秦岭淮河0 0
(4)⑥地形①高冬季
【解析】
中国南北跨纬度广,各地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多少不等,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温差大。

(1)中国南北跨纬度广,各地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多少不等。

根据各地≥10°C积温大小的不同,中国自北而南有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温度带,以及特殊的青藏高寒区,各地的热量条件差异很大。

(2)我国各地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多少不等,根据各地≥10°C积温大小的不同,划分不同的温度带。

(3)秦岭—淮河的意义:①、一月0℃的等温线;②、800mm年等降水量线;③、暧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④、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4)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夏季6地区是我国青藏高原,受到地形影响,气温低;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受到纬度位置影响,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①地区,这主要是该温度带纬度高,并且受冬季风的影响显著而形成的。

【点睛】
识记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学会理解和运用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23. 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污染浓度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是使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内的自然现象。

霾又称灰霾,是指大量细微的固体尘粒悬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

霾中的一些固体尘粒能通过呼吸进入并滞留人体,对健康产生危害。

下图为我国2016年1月7~13日雾霾日数实况图。

(1)根据对雾和霾的介绍,总结雾和霾两种天气现象的异同点。

(2)改善雾霾天气的关键是减少污染源。

结合自己生活经验谈一谈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对空气的污染从而减少霾的出现。

【答案】(1)共同点:雾和霾都是空气中包含大量细小颗粒使空气能见度(透明度)下降天气现象;不同点:雾中包含的是水滴或冰晶,霾中包含的是固体颗粒;雾不影响空气质量,而霾是空气污染的结果;雾对人的健康无影响,而霾能危害人的健康……
(2)绿色出行、公交出行、光盘行动、大力推行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淘汰高耗能产业、节能减排、增加绿化面积等
【解析】
(1)共同点:雾和霾都是空气中包含大量细小颗粒使空气能见度(透明度)下降的天气现象;不同点:雾中包含的是水滴或冰晶,霾中包含的是固体颗粒;雾不影响空气质量,而霾是空气污染的结果;雾对人的健康无影响,而霾能危害人的健康。

(2)由图可知,我国中东部地区连续5天以上发生雾霾天气的省级行政区有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省,河北省简称“冀”,山东省简称“鲁”。

(3)要减少霾天气的发生,应该绿色出行、公交出行、光盘行动、大力推行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淘汰高耗能产业、节能减排、增加绿化面积等。

24. 读漫画“所剩无几”,完成下列问题。

(1)该漫画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人口增长过快,造成资源短缺
(2)控制人口数量,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解析】
目前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70亿。

由于人口过多,增长过快以及结构不尽合理等所引起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

(1)从图可知,人口增长过快,使得地球各种资源不足,带来很多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

(2)人口问题已经是全球性的问题了,人口过度增长还会导致粮食短缺、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交通拥挤、教育与医疗条件差、人们生活水平难以提高等问题,故我们要控制人口数量,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25.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牧区名称:
A_________牧区,B_________牧区,C_________牧区,D_________牧区。

(2)在②④两地中,以种植水稻为主的是___________,以种植小麦为主的是____________;以水田为主的是_______________,以旱地为主的是_______________。

我国的粮食作物生产的地区分布呈现
“_______________”的格局。

(3)在①⑦两地中,盛产甜菜的是_____________,盛产甘蔗的是_____________。

我国糖料作物生产的地区分布呈现“_______________”的格局。

(4)在⑤⑥两地中,属于天然林区的是____________,属于人工林区的是_____________。

(5)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是_________。

(6)我国油料作物生产形成了④____________带和③_____________区两大生产区。

(7)我国棉花生产形成了②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和B__________三大产棉区。

【答案】(1)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2)④②④②南稻北麦
(3)①⑦南甘北甜(4)⑥⑤ (5)长江中下游地区
(6)长江油菜黄淮花生 (7)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新疆南部
【解析】
农业的分类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种植桑,栽培茶叶的国家。

(1)我国西北地区主要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适合发展畜牧业,从图中可知,A内蒙古牧区B
新疆牧区C青海牧区D西藏牧区
(2)影响农业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等,我国南北方气候条件不同,农作物种植不同,南方地区是水田主要种植水稻,北方地区是旱地主要种植小麦,呈南稻北麦的格局。

(3)我国油料作物,南北方不同,在①⑦两地中,盛产甜菜的是①,盛产甘蔗的是⑦。

我国糖料作物生产的地区分布呈现“南甘北甜”的格局。

(4)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从图中可知,在⑤⑥两地中,属于天然林区的是⑤,属于人工林区的是⑥。

(5)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充足,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河网密布,有鱼米之乡之称。

(6)我国的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菜和花生,从图可知,④长江油菜带和③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

(7)我国棉花种植分布比较广,我国大部分地区热量充足适合种植棉花,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新疆南部。

【点睛】
识记我国农业的分布区,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南方和北方农作物不同。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
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