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②Y、Q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11:9
③Z是反应物,X、Y、Q均为生成物④反应后X的质量为0 ⑤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1:4
A.①②④B.③④C.④⑤D.②④⑤
2.已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kg ,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kg。
若以一个硫原子质量的1/32 做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32m/(m-n)
B.32n/(m-n)
C.32n/(3n-2m)
D.32n/(3m-2n)
3.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
下列实验方法设计不合理的是()
A.A B.B C.C D.D
4.已知固体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如果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则可以加快其分解速度.已知a为固体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固体氯酸钾,且a和b的质量相等,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
A.B.
C.
D.
5.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
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B.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D.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6.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如图装置,利用传感器技术测得实验过程中温度、压强和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B.X曲线中A到B点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是燃烧放热
C.实验过程中大致在t3时刻打开活塞K
D.Z曲线中C到D点变化的原因是装置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
7.下列实验不可行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区分氯化钠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
B除去CO2中少量的CO点燃
C除去CO中少量的CO2通过足量灼热的炭层
D 焊接金属时所用燃料乙炔(化学式
C2H2)充分燃烧时的产物检验
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的烧杯,一段时
间后迅速倒转烧杯并加入澄清石灰水
A.A B.B C.C D.D
8.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
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2O3属于氧化物
B.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
C.C2O3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
D.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分类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常用的重要方法,根据研究目的,采用不同的分类表中进行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分类分类标准
A 类别一:硅、氧气、铁
类别二:二氧化碳、氯化钠、
硫酸铜
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多少,把纯净物分成单
质和化合物.
B 类别一:离子、原子核、质
子、电子
类别二:中子、分子、原子
根据粒子能否显电性来分类.
C 类别一:铁、铜、镁
类別二:水、二氧化碳、氢气
类别三:氯化钠
根据物质通常情况下存在的状态,可分成固体、
气体、液体.
D 类别一:试管,蒸发皿
类别二:集气瓶、量筒
根据仪器能否加热,将仪器分类
A.A B.B C.C D.D
10.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一定质量洗净、粉碎后的鸡蛋壳样品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整个过程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实验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所取的鸡蛋壳样品的质量为125g
B.当滴入150g稀盐酸时,样品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反应完全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9.9g
D.该鸡蛋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11.某物质R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已知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其中含碳元素40%,含氢元素6.7%,其余为氧元素。
则R的化学式为()
A.C5H10O2B.C5H10O5
C.C6H6O6D.C6H12O6
12.“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一类分子器件,其长短仅相当于l纳米左右(1纳米=10-9米)。
它的驱动方式是通过外部刺激(如电能、光照等)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对外做功。
下列关于分子机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肉眼能直接观察到分子机器
B.分子机器驱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分子机器的驱动不需要能量
D.分子机器“发动机”驱动方式与普通发动机相同
1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固体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a 与 b 质量差是生成氧气的质量
B.P 点处固体成分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C.反应前高锰酸钾的质量为316
(a-b)g 32
D.反应过程中,锰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保持不变
14.在加热条件下,向装有10gCuO的硬质玻璃管中通入H2一段时间,最终玻璃管中剩余固体8.4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CuO反应,H2是过量的
B.反应生成Cu的质量为8.4g
C.反应生成H2O的质量为1.6g
D.参加反应的CuO占原总质量的80%
15.化学家已经开发出多种酯类人工香料,如丁酸甲酯(C5H10O2)具有苹果香味.下列有关丁酸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丁酸甲酯属于氧化物
B.丁酸甲酯由17个原子构成
C.丁酸甲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8.82%
D.丁酸甲酯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0:5:16
16.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圈均代表碳原子,这两种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明显不同,如导电性、硬度等。
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乙两种物质中的碳原子大小相同
B .将甲乙两种物质混合后得到的是纯净物
C .甲乙两种物质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
D .甲乙两种物质由相同的原子构成
17.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 、Y 、Z 、Q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反应物是X 和Y ,生成物是Z 和Q
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Q 可能是催化剂
C .Y 、Z 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X 中元素种类相同
D .反应后Q 的质量为24g
18.工业上以CaO 和HNO 3为原料制备Ca (NO 3)2•6H 2O 晶体.为确保制备过程中既不补充水,也无多余的水,所用硝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 A .41.2%
B .53.8%
C .58.3%
D .70.0%
19.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如下反应,反应前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反应生成的P 和Q 的质量比为2︰3 C .待测值为16
D .N 和P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
20.已知:
2Δ
CO+CuO Cu+CO 。
如图表示向一定质量的CuO 中通入CO 后,加热的过程中某变量y 随时间的变化结果。
y 表示的是
A.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B.参与反应的CO的质量
C.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D.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
2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2↑+O2↑=2H2O
B.2KMnO4K2MnO2+MnO2+2O2↑
C.Fe2O3+6HCl=2FeC13+3H2O
D.2NaOH+CuSO4=Cu(OH)2↓+NaSO4
2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CO2中的少量CO点燃
B 比较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
碳气体的含量
向呼出气体样品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
水,振荡
C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观察颜色
D鉴别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
A.A B.B C.C D.D
23.与碳元素一样,氢元素也有三种不同的原子,依次称为氕[piē]、氘[dāo]、氚
[chuān],分别用符号H、D、T表示,其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中子数依次为0、1、2。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氕、氘、氚三种原子核外均只有一个电子
B.一个氘原子的质量约为一个氕原子质量的2倍
C.氕、氘、氚三种原子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D.化学式为HD的物质属于化合物
24.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氧气,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是
A.
B.
C.
D.
25.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
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可能是催化剂B.丁是反应物
C.甲和乙是反应物D.乙是生成物
二、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题
26.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可选择图中______(填仪器或装置的标号),实验室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你认为还需要增加的玻璃仪器是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7.水是生命之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用100mL的量筒等仪器组装成的电解水的简易装置,从图中可以看出,a连接电源的____极,_____(填“甲”或“乙”)量筒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乙量筒内气体的体积约为____mL,该实验的结论是:水是由_____组成的。
从能量转化角度分析,电解水将__能转化为_____能。
(2)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填字母)。
A.汽水B.矿泉水 C.蒸馏水 D.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
(3)净水时,为了使水中悬浮的小颗粒沉降,可以向水中加入______(填物质名称)。
(4)硬水会给生产、生活带来很多问题,生活中可用__区分硬水和软水,可采用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5)图2是小刚用身边的物品(饮料瓶、膨松棉、活性炭、细沙、小卵石等)制作的一个简易净水器。
图2中的②处是____(填上述物质名称)。
其中小卵石、石英沙等作用是
____。
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
(6)自来水厂常用二氧化氯进行投药消毒,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___。
(7)图3是过滤操作,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
三、九年级化学上册推断题
28.现有以下几种物质,其中A是淡黄色固体粉末,它可以在D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B是黑色物质且在D中燃烧只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Y;C是一种金属,也可在D中燃烧,且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Z。
请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名称是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_____,Z_____,
(3)B在D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4)Y由______构成。
29.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F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____,G__________,H__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① A→B + C_________,属____反应(填反应的基本类型)
② E在B中燃烧____________。
30.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E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略去,重叠部分表示物质间的共同点)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的用途之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8+2+40+5=待测值+24+8+23,可求得待测值=0,根据反应前后XYZQ 的质量变化可知,XZ为反应物, YQ为生成物,。
故该反应不可能是分解反应。
故错误;
②该反应中不能确定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故不能确定相对分子质量比,故错误;③由前面的分析可知,XZ 为反应物,故错误;④由①分析可知,反应后X 的质量为0,故正确;⑤由表可知, 参加反应的X 的质量为8,参加反应的Z 的质量为32,故参加反应的X 、Z 的质量比为1:4,正确。
故选C 。
2.C
解析:C
【解析】
【详解】
由题意得,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m-n )kg ;
1个硫原子的质量为:nkg-(m-n )kg×2=(3n-2m )kg , 相对原子质量标准(一个硫原子的质量的132)即3n-2m 32
kg ,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3n-2m-n
m 132
⨯
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
所以,二氧化硫的相对分子质量=32+
()3n-2m-n m 132
⨯×2=32n 3n-2m 。
故选:C 。
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反之则不是氧气,该选项设计合理;
B 、将燃着的木炭放入集气瓶中时,能使燃烧更剧烈的是氧气,无明显变化的是空气,该选项设计合理;
C 、食盐和白糖都是白色固体,通过观察颜色不能区分食盐和白糖,该选项设计不合理;
D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氧气和空气中,伸入氧气中的木条燃烧更剧烈,说明氧气浓度越大,可燃物燃烧越剧烈,该选项设计合理。
故选C
4.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固体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如果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则可以加快其分解速度,则b 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固体氯酸钾,即b 反应快,但b 中氯酸钾的质量小来解答.
解:因a 为固体氯酸钾,b 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固体氯酸钾,且a 和b 的质量相等,
由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则可以加快其分解速度,则b反应快,时间短,
b中混有二氧化锰,则b中氯酸钾的质量小,则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小,
显然只有A符合,故选A.
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反应前后镁元素的质量不变,故选项A正确;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选项B正确;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氯酸钾分解生成氧气,固体的质量减小,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增大,反应结束后不再增大,故选项C不正确;
D、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铜的质量比铁的质量大,故选项D正确。
故选:C。
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详解】
A、红磷燃烧放热,温度升高,完全反应后温度下降,直至降低至室温,因此Y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变化,选项A正确;
B、X曲线是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A到B点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红磷燃烧放出热量,气体体积膨胀导致气压增大,选项B正确;
C、t3时温度恢复至室温,压强增大,是因为此时打开了止水夹,烧杯内水流入瓶内,导致瓶内气体压强增大,选项C正确;
D、实验是在密闭容器内进行,Z曲线中C到D点变化的原因是水进入集气瓶,使瓶内气体体积缩小,残留在瓶内的氧气浓度就增大,选项D错误。
故选D。
7.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区分氯化钠溶液、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通过观察溶液的颜色,因为氯化钠溶液是无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故正确;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错误;
C、二氧化碳能和灼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正确;
D、乙炔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乙炔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的
烧杯,一段时间后迅速倒转烧杯并加入澄清石灰水,如果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乙炔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故正确;
故选:B。
【点睛】
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8.D
解析:D
【解析】
【分析】
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
B、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分析;
C、根据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分析;
D、根据一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详解】
A、三氧化二碳是由碳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物,A正确;
B、由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因此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B正确;
C、根据一氧化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C2O3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C正确;
D、一氧化碳不能和氢氧化钙反应,因此C2O3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错误;
故选:D。
【点睛】
此类试题的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考查三氧化二碳实际是对一氧化碳性质的考查。
9.C
解析:C
【解析】A、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多少,把纯净物分成单质和化合物,硅、氧气、铁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二氧化碳、氯化钠、硫酸铜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分类正确,选项错误;
B、根据粒子能否显电性来分类,离子、原子核、质子、电子均为带电的粒子,中子、分子、原子均为不带电粒子,分类正确,选项错误;
C、根据物质通常情况下存在的状态,可分成固体、气体、液体,铁、铜、镁常温下均为固体,水是液体,二氧化碳、氢气是气体,氯化钠是固体,分类错误,选项正确;
D、根据仪器能否加热,将仪器分类,试管,蒸发皿均能加热,集气瓶、量筒均不能加热,分类正确,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分类的关键在于分类标准的确定。
10.C
解析:C
【详解】
A 、由坐标图可知,加入稀盐酸质量为0时,固体的总质量为25g ,即所取的鸡蛋壳样品的质量为25g ,A 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当滴入100g 稀盐酸时,充分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15.1g ,继续加入50g 稀盐酸,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65.1g ,恰好增加50g ,说明后面加入的50g 稀盐酸没有参与反应,故当滴入100g 稀盐酸时,样品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B 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根据B 选项的分析可知,当滴入100g 稀盐酸时,样品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g+100g-115.1g=9.9g ,C 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 、根据C 选项分析可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9.9g ,设生成9.9g 二氧化碳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则有:
3
222CaCO 2HCl CaCl H +=++100
44x C g O O 9.9↑ 由100x =449.9g 解得x=22.5g ,该鸡蛋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22.5g 100%=90%25g
⨯,D 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1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由物质R 中碳元素40%,含氢元素6.7%,其余为氧元素,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40%-
6.7%=53.3%;
则1个R 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为150×40%÷12=5;
1个R 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为150×6.7%÷1≈10个;
1个R 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为150×53.3%÷16≈5;
则R 的化学式为C 5H 10O 5。
故选:B 。
12.B
解析:B
【解析】A 、由题可知:“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一类分子器件,是说该机器很小,跟分子一样属于纳米级的,并没有标明能直接观察到分子;B 决定物质种类的是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分子机器的驱动方式是通过外部刺激(如电能、光照等)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即物质的结构改变,所以物质的种类改变,是化学变化;C. 分子机器的驱动需要能量:电能、光能;D. 由题中信息可知分子机器“发动机”驱动方式与普通发动机不相同;选B
13.B
解析:B
【分析】
【详解】
A.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锰酸钾、二氧化锰,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差即为生成氧气的质量,选项正确;
B. P点处高锰酸钾没有完全分解,固体成分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剩余的高锰酸钾,选项错误;
C. 设反应前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
31632
x(a b)g
=
-
x= ()
316
a-b g
32
,选项正确;
D.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反应过程中,锰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保持不变,选项正确。
故选B。
1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设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X,同时生成铜的质量为Y,生成水的质量为Z。
22
CuO+H Cu+H O
80641816
X Y Z 1.6g
固体的质量之差
80641816
===
X Y Z 1.6g
解得X=8g
Y=6.4g
Z=1.8g
【详解】
A、最终玻璃管中剩余固体8.4g大于6.4克,所以氧化铜没有全部参加反应,故氢气的量不足,所以A错误;
B、反应生成的铜的质量是6.4g,所以B错误;
C、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是1.8g,所以C错误;
D、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
8
10
×100%=80%,所以D正确。
故选D。
15.D
解析:D
【解析】
A.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丁酸甲酯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
B. 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一个丁酸甲酯分子由17个原子构成;
C.
=100%⨯⨯化学式中某原子的个数其相对原子质量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丁酸甲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216100%21610512
⨯⨯⨯++⨯ ≠58.82%;D. 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丁酸甲酯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60:10:32=30:5:16。
选D
16.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甲乙两种物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碳原子的大小相同,故正确;
B 、甲乙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故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故错误;
C 、由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正确;
D 、由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故正确;故选B 。
【点睛】
碳的不同的单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各单质的性质不同。
17.D
解析:D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表中数据可知:18g+10g+2g+21g=0g+12g+15g+待测,则待测=24g .则可推测X 是反应物,Y 、Z 、Q 是生成物.
A 、反应物是X ,生成物是Y 、Z 和Q .故选项错误;
B 、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三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C 、因为X 是反应物,Y 、Z 、Q 是生成物,故“Y 、Z 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不一定与X 中元素种类相同”.故选项错误;
D 、根据18g+10g+2g+21g=0g+12g+15g+待测,则待测=24g .故选项正确.
故选D .
【点评】解答本题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判断,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
1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工业上以CaO 和HNO 3为原料制备Ca (NO 3)2•6H 2O 晶体.为确保制备过程中既不补充水分,也无多余的水分,也就是硝酸溶液中的水全部参与化学反应生成Ca (NO 3)2•6H 2O 晶
体,反应方程式为CaO+2HNO3+5H2O═Ca(NO3)2•6H2O.设硝酸的质量为126g,则:
CaO+2HNO3+5H2O═Ca(NO3)2•6H2O
126 90
126g 90g
所以硝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26g
100%58.3% 126g+90g
⨯≈
故选C.
1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表中数据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待测数据为:16;该反应的反应物为M,参加反应的质量为24g,生成物为N、P、Q,生成的质量依次为9g、9g、6g;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故A不正确;
B、反应生成的P和Q的质量比为9:6=3︰2,故B不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40g+4g+3.6g+4.8g=+13g+12.6g+10.8g
待测,待测值为16g,故C正确;
D、因为无法确定参加反应的N和P分子个数比,故无法确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选项错误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20.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实验开始时氧化铜中含有铜元素,不会为0,故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要先通入一氧化碳会再加热,所以开始通入的一氧化碳没有参与反应,待试管中空气排尽,点燃酒精灯加热,此时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参与反应的一氧化碳逐渐增加,待完全反应后一氧化碳的质量不再变化,故符合题意;
C、开始固体氧化铜含有氧元素,完全反应生成铜中无氧元素,所以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不断减少,不会増加,故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碳元责的质量不变,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2H2O 通电
2H2↑+O2↑,错误;
B.2KMnO4K2MnO4+MnO2+O2↑,错误;
C.Fe2O3+6HCl=2FeC13+3H2O,正确;
D.2NaOH+CuSO4=Cu(OH)2↓+Na2SO4,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式的书写,难度偏大为易错点,学生容易审题不细致,马虎大意而导致错误。
该题主要检查化学式是否正确、是否配平、气体符号或沉淀符号是否该有、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是否是等号。
22.D
解析:D
【解析】
A、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不能将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点燃,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
B、比较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向呼出气体样品和等体积的空气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盛呼出气体的瓶内石灰水变浑浊,盛空气的瓶内无明显现象,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C二氧化碳和氧气都是无色气体;D、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加肥皂水后,泡沫少、浮渣多的为硬水,反之,为软水;选D
点睛: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
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氕、氘、氚三种原子的电子数都是1,正确;
B、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质子数,一个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2,一个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所以一个氘原子的质量约为一个氕原子质量的2倍,正确;
C、原子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氕、氘、氚三种原子的电子数都是1,氕、氘、氚三种原子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正确;
D、H、D都属于氢元素,化学式为HD的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错误。
故选D。
2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高锰酸钾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分解放出氧气,当完全分解后不再放出氧气,故A正确;
B、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氧气,剩余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不变,故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