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1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某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1
班级:某某:学号:小组:
一、背诵《与朱元思书》,完成文后练习。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从.流飘荡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虽.乘奔御风④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⑤负.势竞上⑥好.鸟相鸣
⑦鸢飞戾.天者⑧望峰息.心
2. 与“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中“者”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D.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藩
3. 下列加点的词不能解释为“全”或“都”的一项是(2分)(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译文: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
③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
④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
5.文章理解。

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的情态。

在分写“异水”时,用“”一句夸X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

在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的特点。

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的思想。

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一句相照应。

6.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7.本文在描绘景色时,手法多样。

请你任选一种手法,结合选文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8.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9.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受,X仲淹在《某某楼记》一文中也写了迁客骚人登上某某楼之后的种种“览物之情”,他们写这些感受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10.根据《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三峡》三篇文章内容对对子。

①上联:两岸连山无阙处,
下联:
②上联:石潭上竹树环合,
下联:
二、背诵《马说》,完成文后练习。

(甲)《马说》
(乙)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

有九方皋,其于马,非臣之下也。

可告以天下之马②。

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

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③而黄。

”使人往取之,牡④而骊⑤。

报穆公,穆公不说,召伯乐,曰:“子所荐求马者,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伯乐曰:“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

”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九方皋相马》,有删改)
注:①姓:指子孙。

②天下之马:指天下最好的马。

③牝(pìn):母马。

④牡:公马。

⑤骊(lí):纯黑色马。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②一食或.尽粟一石
③才美不外见.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⑤策之不以其道.⑥安.求其能千里也
⑦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⑧执策而临.之
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食.也食.不饱,力不足
B.安.求其能千里也又安见
..意其.真无马邪
..请见其
3.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虽有千里之.能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策之不以.其道河曲智叟无以.应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足肤皲裂而.不知
D.其.真无马邪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翻译下列句子。

①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④穆公见之,使行求马。

5.下面对所选甲文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 1 段先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正面提出问题 , 然后笔锋一转,从反面展开议论。

、3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和它才美不得“外见”的原因,作者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了强烈的谴责。

C.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

D. 在作者看来,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 , 在两者中主要是缺乏发现人才的人。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但其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真不知马”。

D.乙文中秦穆公起初不高兴,原因是他看到九方皋找到的马,想当然地认为这不是天下最好的马。

7.本文托物寓意,文中“千里马”喻指人才,“伯乐”喻指,而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

8.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9.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10.有人认为,只要是千里马,才能就会施展出来;也有人认为,千里马须遇伯乐,才能方有机会施展出来。

你的看法呢?说说理由。

(3分)
期末考试复习学案一参考答案
一、
1. ①顺,随②这里指飞奔的马③即使④发出
⑤凭借⑥美丽⑦至⑧平息或停止
2.C
3.D
4.①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尽是奇山异水,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②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③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④(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5.千丈见底幽静(或:寂静、静等)鄙弃名利(或:淡泊功名、淡泊人生等)皆生寒树
6.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7.答案示例:(1)用原文。

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水清的特点;“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突出水清和水势迅猛的特点等。

(2)用自己的话概括。

如:写水,采用动静结合和对照的写法,既写出了江水的静态美,也写出了江水的动态美,动静形成鲜明的对照,展示了江水的千姿百态;写山,作者从视觉上写出了山的形貌,从听觉上写出了群峰中的各种声响,突出了山的生命活力;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不仅写了眼前所见之景,还触景生情,写了作者的感慨。

这些感慨用大自然的幽静安闲与世俗社会的喧闹繁杂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厌弃尘俗、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等。

(从上述任一方面作答即可,其他合理的说法也可。

有具体内容给1分,针对内容简析给2分。

只有内容或简析以及内容、简析不对应不给分;简析不简洁、不明确给1分。


8.第一问: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

第二问: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9.作者所写的“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的感受,是一种设想,以此烘托出山水景物的魅力,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X 仲淹以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表达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

10.①示例:百里江水皆缥碧②示例:寒树间好鸟相鸣
二、
1. ①只是②有时③通“现”,表现④等同
⑤正确的方法⑥怎么,怎能⑦通晓⑧面对
2.B
3.C(A第一个助词是“的”之意,第二个是放在主谓之间无实义;B第一个应是“按照”的意思,第二个应是“来”的意思;D 第一个是表反问相当于“难道”,第二个作代词翻译为“他”。


4.①(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因日行千里而闻名。

②想要与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③千里马鸣叫,喂马的人却不知道它想表达的意思,拿着鞭子,站在千里马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④秦穆公接见了九方皋,派(他)前去寻找好马。

(得分点:见,接见,召见;使,命令,派遣)
5.D( 与原文意思不合 , 应为“ 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 , 而是发现人才的人”)
7.能识别人才的人食马者
8.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或“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

”)
9.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

示例二:我要努力完美自己,做得更好。

示例三: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10.开放题,任选一种说法表明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第五单元单元解读
漫漫长夜,青灯古卷,拂去时光浮尘,捧读妙言真知,心可接千载情思。

吟诵经典,神通先贤,呼吸书卷芬芳,细品其中真味,目可见深邃星空。

在那历史的星空中,先贤们的思想光芒是如此璀璨,他们让至真至理穿越时空,直达我们的心间,给我们的心灵以滋养,给我们的灵魂以洗礼,给我们的人生以引导。

其实这些古卷不止是通往先贤的心门,它们本身就是深切情思所孕育的鲜活生命体,或是睿智机敏的,或是豪放激扬的,或是雄浑沉郁的,或是忧恬自适的……品读这些多姿而隽永的古诗文,犹啜饮而留香,其香在余味,愈品愈浓。

《与朱元思书》向我们传来自然山水在吴均心弦上奏出的清音;《五柳先生传》让我们领略到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的清峻风骨;《马说》使我们感叹知遇之难之外,更多了分砥砺奋发的坚定;《送东阳马生序》令我们在谆谆教导和殷殷期待中倍受策励;而《诗词曲五首》则让我们深切体会到X禹锡的愤懑与昂扬、杜牧的感慨与抑郁、文天祥的豪迈与坚贞、苏轼的率真与达观、X养浩的哀叹与忧虑……这一位位、一篇篇,让我们动情,让我们长智,让我们得生命之精粹。

《与朱元思书》:细细地品读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犹如欣赏一幅山水写意画,因为它有别具情趣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一片令人心神荡漾的山水之中。

富春江那轩邈的山,有刚毅,有放诞,还有沉稳;富春江那缥碧的水,时而令人有海阔天空之想,时而又令人仿佛进入了那明净空寂之境。

这山水之间寄托了多少英雄的豪情,又沉浸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思!难怪吴均会被它深深陶醉呢!
《马说》:无论古今之才,都应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虚怀若谷,“舍我其谁”的宏大气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德行……也许没有伯乐的赏识,也许会受辱于槽枥之间,也许会困顿于泥淖之中,但我们始终要在困境中保持奋发的风采,以困境的磨砺为跳板,为有朝一日的腾跃千里而蓄势养锐。

就算终究无人赏识,我们也应坚挺风骨,以昂扬之姿展现自己的独特风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