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教学管理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农业2015年第5期(下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教育的客观要求。

在这种浪潮的推动下,为了走上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道路,我国多数高职院校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熟的办学经验,可以促进我国高职院校与国外高水平职业院校进行教学和科研上的交流,可以使我国高职院校在管理体制、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更符合教育国际化的要求。

一、教学管理在中外合作办学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高校以教学为中心,因此,教学管理在中外合作办学中也占据核心位置。

教学管理的任务是研究教学管理体制规律,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增强教学管理工作质量,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对外合作办学的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研究并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努力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

没有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的支撑,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很难发展壮大,因此,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学校发展的强有力的保障。

随着中外合作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合作项目逐渐增多,如何进一步突出教学管理在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核心作用,使教学管理能够在所引进的模式、师资、专业、课程、生源质量等的基础上,更合理有效地安排落实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课时、教学内容和教材,从而高效地完成合作双方制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
计划,达到双方相互认可的培养目标,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因此,在人性化、科学化、有效性原则下改进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是提高我国高职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二、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我国目前开展对外合作办学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大多沿袭传统型教学管理制度。

由于中外合作办学涉及中外双方,是在国际化的前提下开展的教育合作,因此,教学管理的范围更宽,内容更广。

如今,我国实际进行的中外合作办学,在教学管理方面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中外课程衔接有难度
当今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和学科普遍集中在经济、管理以及信息技术等领域。

这种学科设置在短
时间内可能会取得较大收益,但却存
在着短期性和盲目性。

虽然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对这方面人才有较大需求,但普通高校基本都开设这类课程,这样最终会导致专业设置重复且集中,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缺乏特色,造成办学资源浪费。

此外,我国高职院校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设置中存在着语言类课程与专业课程、中方课程与外方课程的衔接问题。

一方面,由于语言的差异,很多合作项目都明确规定了雅思或托福等要达到一定分数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项目学习,这就使得我国课程设置中语言类课程所占比重较大,而专
业课程的比重相对较低。

这种课程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是专业化人才,只是外语人才,与合作项目的预期结果不一致。

另一方面,我国课程设置偏重理论学习,缺乏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而外方课程倾向实践教学,但在理论知识方面不足。

这就使得中外双方的课程设置难以协调统一,影响中外合作办学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管理人员以及师资队伍
建设滞后
中外合作办学要求教学管理人员除了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和较强的工作能力等基本素质以外,还应具有国际化的视野、熟练运用外语的能力、较高的跨文化意识以及灵活应变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难以达到这些要求,多数人员缺乏中外合作教务管理方面的培训,国际化合作办学的管理知识贫乏,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

就专业课老师来说,由于外方教师比较缺乏,流动性较强,在教学中会出现衔接不当的问题。

由于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起步相对较晚,合作项目中的双语教学刚刚起步,外语表达流利的专业教师非常缺乏。

(三)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和监
控体系不健全
高职院校中,评估体系是教学质
量的管理工具,具有良好的导向、激励和监督作用。

完善的评估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动力。

而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历程相对较短,国家教育部门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审核和质量评估尚缺乏国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教学管理问题及对策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苏丽萍

要: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是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增强我国高职院校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随着中外合作办学规模
的不断扩大,教学管理工作已成为影响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中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进一步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
河南农业2015年第5期(下)
际认可的指标体系和严格的评定标准;很多新兴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职院校尚未形成结合自身实际、以教学评价为核心的教务管理体制,缺乏完善的教学评估标准。

(四)优质生源不足,学生文化课水平较差
由于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普遍偏低,因此优质生源十分缺乏。

许多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入学门槛更低,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这成为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提升的一个瓶颈。

此外,参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学习目的各有不同,有的学生是为了出国体验异域文化,有的是为了学习外语,有的是未来工作的需要,还有的是由于分数达不到普通本科院校的要求,只能选择高职院校的合作办学项目。

这种情况下,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实现他们求学的目的,升学和就业兼顾,是当今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质量的对策
针对我国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这几年在中外合作方面的工作经历以及了解到的在此方面较成功的院校的经验,本文拟提出以下几点可以提升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质量的对策。

(一)科学地进行学科设置,提高专业课的比重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科主要集中在经济管理等专业,而一些急需高技术人才的行业却很难找到合适的专业人才。

因此,各高职院校应该在设置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之前及时了解市场需求,找准专业定位,结合自身院校特色,坚持实用的原则,立足实际,发展一些特色专业。

不同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办学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应用型专业,从而弥补市场缺口,发展务实的中外合作办学道路。

在具体课程设置中,鉴于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学校不能盲目地统一设置语言课程的培训量。

设置语言等级的培训,达到一定语言等级的学生才能参加下一步的专业课
培训,这样可以让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选择不同的语言培训量。

专业课培
训环节中,可以合理安排语言课程和专业课的比例,相对加大专业课的比重,从而节约教师和学生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达到更有效的培训目的。

(二)加强教学管理人员和师资队伍的培训
高职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能否培养高素质人才,能否取得良好的声誉,关键在于教学管理者和广大教师的素质。

提升师资素质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方面,要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国际化管理意识。

可以派遣教学管理人员到国外访问、学习,参加国际交流会议,进行科研合作等,以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并汲取大量的最新知识,接触当今主流的学习工具和实验设备,为我国高职院校的对外合作办学的模式创新打下基础。

另一方面,加大教师队伍的双语培训力度。

当今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方教师严重匮乏,而中方教师虽然能够胜任专业课教授,但外语水平却限制了双语教学的进行。

因此,高职院校应对参与合作项目的教师进行核心课程的语言培训,这可通过国内培训和国外进修学习的方式进行。

(三)建立教学监督制度,制定科
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而建立有效的质量监督制度和评估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一是要进行教学监督。

教学监督主要是监管教学过程,为教学改革提供建议。

可以建立专家组进行教学监督,通过听课、访谈等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监督,对教学方式方法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也可以建立学生评议制度。

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收集学生对教师的意见以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向责任教师反馈。

学期末,学生可以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对教法进行改革。

二是制定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的监控不仅是鉴定教学效果,还应及时提供反馈信息,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在教学评价上,不
应只关注成绩指标,还应从学生的学习能力、个人修养以及综合素质等方
面进行评价。

中外合作办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国际化眼光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人沟通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在国际交流中也非常重要。

对教学管理和教辅人员,也可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从而实现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目标。

(四)提高入学门槛,保证生源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
例》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可以依法自主确定招生范围、标准和方式,但实施中国学历教育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而部分职业院校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为了获得更多的生源,在招生时往往降低录取标准。

这种做法虽然在生源上会获得丰收,但给教学过程增加了难度,以至于有部分学生语言达不到标准,最终难以实现其出国深造的愿望,直接降低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

因此,对外合作办学项目不仅在录取时要按标准执行,还应加试英语等外语水平测试,进行政审和健康检查,在保证学生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

四、结语
总之,我国高职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兴起的新型办学模式,促使中国职业教育走上了国际化道路,是提升我国职业院校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其中,教学管理在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断探索实践,改革教学管理方式,建立合理的办学管理机制,是实现中外合作办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方和平,胡雪红.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教学管理的方法与途径[J ].理工高教研究,2007,26(4).[2]徐庆军,曹受金.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 ].中外教育研究,2008(10).[3]张曹,杨艳.中外合作办学法律特征及法律形式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1).
(责任编辑张萌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